一家三口疑在家打麻将遭闯入打砸,胡锡进:基层治理粗糙,走极端有可能“群众运动化”
网上这两天流传的公民个人权利受到严重侵犯的视频非常令人气愤。这些视频拍摄的时间和地点都不清楚,但它们给了公众很不好的观感,唤起了人们对个人权利可能受到侵犯的担心。
胡锡进微博截图
我认为这种担心是成立的,也是正当的。在我们的社会里,当一些事情一旦大范围不留死角地铺开时,就有发生局部变形的风险,有可能“群众运动化”,而这当中公民权利这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就容易在一些基层位置被克扣,出现一些首当其冲的遭遇。呼吁不走极端,在任何时候都守住法律的底线,确保公民基本权利的完整,对此老胡非常支持。
网传三人在家里打麻将,被冲进来的人员打砸视频截图
说实话,网上现在经常出现信息反转或者后被爆出有一些我们在画面上看不到的其他信息的情况。对此一定要有所提防。最新在网上产生回响的视频之一显示,一家四口因为打牌而被迫对着镜头检讨,在另一个视频里则是有三人在家里打麻将,被冲进来的“红袖章”打砸。它们给出的画面信息都是极其恶劣的。我相信它们即使在基层也是个别案例,但这种个别的事情也不该发生。这些个别的存在让我们联想到基层社会中人权意识淡薄的危险短板,让一家人那样作检讨,这是很糟糕的状况。那些视频的画面信息的确值得公共舆论的集体警觉。
同时,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对这些视频画面以外信息的可能缺失,我们也要有所意识。总的来说,中国的基层治理仍然比较粗糙,当疫情突然冲过来时,把基层组织起来抗疫有着相当高的难度,如果按照知识分子所认为的比较理想的方式去推进,几乎不可能做到。我不清楚的是,那几个视频在基层的工作格局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而这一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对它们进行道德评判。
星期天晚上的最新消息说,孝感全市做出规定,从17日零时起,所有居民都“必须足不出户,严禁外出”,违者处10日以下治安拘留。如此严厉的规定恐怕史上罕见,甚至可能是“史无前例”的。
我无法对孝感这样做进行道德评价,因为我不了解那里到底在发生什么,疫情到底有多严重,是否这是挽救这座仅次于武汉、已经有3000多个确诊病例的500万人口的城市的最后办法。看来它只能由历史去评价了。
不要指责老胡想“两头讨好”,总在“和稀泥”。我想说的是,现实的确很复杂、粗糙,特别是当社会经历惊天动地的事件时,尤其会那样。让我们牢记理想和方向,同时一定不要因为看到复杂和粗糙而灰心。
人民日报:疫情防控别走极端 不能侵害群众合法权益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地采取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等严格的防控措施。总体上看,各地采取的防控措施有助于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有助于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使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
但是,也有个别地方特别是疫情并不严重的地方,在工作中出现偏颇和极端做法。比如,为阻止村民聚会,到村民家中砸毁麻将桌;为防止人员进出,在密切接触者家门外安装铁栏;在通村路口私设关卡,一律禁止车辆人员通行;任意扣留经过本地的防疫物资;不允许外出工作人员返回小区;等等。
对待疫情,宁肯十防九空也要加强防控,但是在具体措施的执行上又要依法办事。那些简单粗暴、矫枉过正、用力过猛的行为,看似坚决有力,实则脱离疫情防控的实际,有的还涉嫌违法违规,副作用不容忽视。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强调,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依法防控,意味着防控措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符合法治精神。特殊时期,采用特殊办法、雷霆手段,可以理解;大疫当前,公众牺牲一部分自由自主,可以接受。但防控手段不仅要合乎防控目标,而且要遵循“比例原则”,采取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不能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代价,冲击法治底线,严重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
我们不仅要夺取疫情防控的胜利,还要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这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疫情防控中应该更加科学、精准,更加实事求是,对偏颇和极端做法要及时纠正,不搞简单化一关了之、一停了之,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应对中出现的偏颇和极端做法,暴露出工作推进中的法治思维、法治意识还有待加强。针对基层治理的短板和不足,应该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依法防控的要求,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层治理中实现法治、德治、自治的统一。
一家三口疑在家打麻将遭闯入打砸,胡锡进:基层治理粗糙,走极端有可能“群众运动化”
网上这两天流传的公民个人权利受到严重侵犯的视频非常令人气愤。这些视频拍摄的时间和地点都不清楚,但它们给了公众很不好的观感,唤起了人们对个人权利可能受到侵犯的担心。
胡锡进微博截图
我认为这种担心是成立的,也是正当的。在我们的社会里,当一些事情一旦大范围不留死角地铺开时,就有发生局部变形的风险,有可能“群众运动化”,而这当中公民权利这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就容易在一些基层位置被克扣,出现一些首当其冲的遭遇。呼吁不走极端,在任何时候都守住法律的底线,确保公民基本权利的完整,对此老胡非常支持。
网传三人在家里打麻将,被冲进来的人员打砸视频截图
说实话,网上现在经常出现信息反转或者后被爆出有一些我们在画面上看不到的其他信息的情况。对此一定要有所提防。最新在网上产生回响的视频之一显示,一家四口因为打牌而被迫对着镜头检讨,在另一个视频里则是有三人在家里打麻将,被冲进来的“红袖章”打砸。它们给出的画面信息都是极其恶劣的。我相信它们即使在基层也是个别案例,但这种个别的事情也不该发生。这些个别的存在让我们联想到基层社会中人权意识淡薄的危险短板,让一家人那样作检讨,这是很糟糕的状况。那些视频的画面信息的确值得公共舆论的集体警觉。
同时,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对这些视频画面以外信息的可能缺失,我们也要有所意识。总的来说,中国的基层治理仍然比较粗糙,当疫情突然冲过来时,把基层组织起来抗疫有着相当高的难度,如果按照知识分子所认为的比较理想的方式去推进,几乎不可能做到。我不清楚的是,那几个视频在基层的工作格局中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而这一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对它们进行道德评判。
星期天晚上的最新消息说,孝感全市做出规定,从17日零时起,所有居民都“必须足不出户,严禁外出”,违者处10日以下治安拘留。如此严厉的规定恐怕史上罕见,甚至可能是“史无前例”的。
我无法对孝感这样做进行道德评价,因为我不了解那里到底在发生什么,疫情到底有多严重,是否这是挽救这座仅次于武汉、已经有3000多个确诊病例的500万人口的城市的最后办法。看来它只能由历史去评价了。
不要指责老胡想“两头讨好”,总在“和稀泥”。我想说的是,现实的确很复杂、粗糙,特别是当社会经历惊天动地的事件时,尤其会那样。让我们牢记理想和方向,同时一定不要因为看到复杂和粗糙而灰心。
人民日报:疫情防控别走极端 不能侵害群众合法权益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地采取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等严格的防控措施。总体上看,各地采取的防控措施有助于切断疾病传播途径,有助于遏制疫情扩散蔓延势头,使疫情形势出现积极变化。
但是,也有个别地方特别是疫情并不严重的地方,在工作中出现偏颇和极端做法。比如,为阻止村民聚会,到村民家中砸毁麻将桌;为防止人员进出,在密切接触者家门外安装铁栏;在通村路口私设关卡,一律禁止车辆人员通行;任意扣留经过本地的防疫物资;不允许外出工作人员返回小区;等等。
对待疫情,宁肯十防九空也要加强防控,但是在具体措施的执行上又要依法办事。那些简单粗暴、矫枉过正、用力过猛的行为,看似坚决有力,实则脱离疫情防控的实际,有的还涉嫌违法违规,副作用不容忽视。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强调,当前,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依法科学有序防控至关重要。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劲的时候,越要坚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轨道上统筹推进各项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顺利开展。
依法防控,意味着防控措施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符合法治精神。特殊时期,采用特殊办法、雷霆手段,可以理解;大疫当前,公众牺牲一部分自由自主,可以接受。但防控手段不仅要合乎防控目标,而且要遵循“比例原则”,采取对当事人权益损害最小的方式。不能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一切代价,冲击法治底线,严重侵害群众的合法权益。
我们不仅要夺取疫情防控的胜利,还要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实现党中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这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在疫情防控中应该更加科学、精准,更加实事求是,对偏颇和极端做法要及时纠正,不搞简单化一关了之、一停了之,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疫情应对中出现的偏颇和极端做法,暴露出工作推进中的法治思维、法治意识还有待加强。针对基层治理的短板和不足,应该坚决贯彻中央关于依法防控的要求,教育引导干部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层治理中实现法治、德治、自治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