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天大楼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耸的天际线展现着现代经济发展的奇迹与人类的巧思,像树立在城市中巨大的惊叹号,成为城市的财富象征和精神符号。
百年来,世界主要城市摩天大楼的数量和高度一直在增加。在过去二十年间,中国楼层的高度更是与经济一同飞速发展。
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拥有3088座摩天大楼,位居全球第一。
最新的数据揭示了全球拥有最多摩天大楼和超高层建筑的25个城市,中国共有12个城市上榜。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据CTBUH、Visual Capitalist数据整理
换个角度来看,在前25名的城市中,中国摩天大楼数量为2777个,比世界其他地区加起来还多。
数据来源:CTBUH、Visual Capitalist
香港更是位居全球榜首,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 657 座摩天大楼,其中包括六座超高层建筑。
(根据世界建筑学会的标准,高度在150米以上的建筑被定义为摩天大楼。)
摩天大楼的命运:一直被超越
“摩天”(Skype)一词原意是指船上的高大桅杆或风帆,1883年,美国一位作家第一次引用该词形容建筑,从此“摩天大楼”便成了高层建筑的代名词。
摩天大楼诞生于19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芝加哥,54.9米高共十层楼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
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使得美国城市密度急速增加,高层建筑备受推崇,催生了第一次摩天大楼热。
1913年,纽约伍尔沃思大楼高达241米,但很快又被318米高的克莱斯勒大厦超越。
就这样你追我赶,楼越盖越高。1931年,102层的帝国大厦于纽约落成。此后40年间一直占据着全球第一高楼的位置。
帝国大厦
而人类作为城市繁荣的象征,摩天大楼的命运或许就是被超越。
20世纪末,亚洲经济快速崛起,全球摩天大楼开始转移。
1998年完工的吉隆坡双峰塔就是这一转移的标志,此后包括台北101大厦以及上海的多座高楼相继落成,使得亚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摩天大楼的集中地。
双峰塔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统计发现,世界上最高的10座建筑中,亚洲占了9座,远远多于北美洲的1座。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据CTBUH数据整理
建成于2010年,高828米、163层的迪拜哈利法塔,更是将“全球第一高楼”记录一直保持至今。
哈利法塔
不过,高1000米、275层的国王塔正在中东地区拔地而起,打败迪拜的还将是迪拜。
中国40年造楼追逐史
作为飞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一直积极投身全球摩天大楼的竞赛。
摩天大楼刚刚出现时,曾被认为是理性工程的表达。因为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高,想用“竖”起来的办法来解决地面上的拥挤。
在国内,在最好展现这种解决方案的城市便是香港。
CTBUH数据显示,香港拥有657 座摩天大楼,是世界上摩天大楼最多的垂直城市。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住房短缺、土地成本和人口持续增长的问题,香港许多建筑都在70层左右,高层住宅与郁郁葱葱的山势之间展开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尺度之争。
484米高,屹立在九龙半岛“封顶建筑”——环球贸易广场,无疑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繁荣与财力的象征。
环球贸易广场
但中国真正的造楼热潮,始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是地区造楼明星。早在1976年,广州就落成了中国第一个100米以上的高楼白云宾馆。
160米、53层楼高的深圳国贸大厦,1984年封顶,建造一开始7天一层,最快的进度是两天半一层。
深圳国贸大厦
国贸大厦在“中国第一高楼”的位置上仅坚持了两年多,就让位于1987年封顶的高165.3米深圳发展中心大厦。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梳理CTBUH数据发现,目前深圳拥有摩天大楼513座国内排名第二,广州紧随其后以254座位列第三。
追求建造更多的高楼,似乎成为一座希望融入世界现代化大潮的城市必须积极投身的事业。
对于上海这座国际金融城来说,也不例外。
1998年上海金茂大厦落成,以420.5米的高度位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尾声,上海中心开工。
2014年8月,上海中心封顶,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超过600米以上的建筑,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
上海中心
如今,上海中心仍然是中国第一高楼。
潮流如海浪,一波又一波。
30年前,摩天楼建设的热潮从美国大城市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而今天,中国一线城市的容量正在饱和,造楼的主战场也在逐渐下沉到二线及省会城市。
重庆205座、武汉183座、成都150座、沈阳129座、南宁122座、天津109座……这些不断在建的摩天大楼,书写着城市天际线与时代故事。
陆海国际中心(重庆100)
目前中国拥有3088座摩天大楼,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荷兰建筑师库哈斯有一种观点::摩天楼是一种“自体的纪念碑”。
按照这个说法,把40年来中国城市的摩天楼连成一体,那就是一个庞大的纪念场,一个世界级的奇观。
“劳伦斯”魔咒:高楼建成,经济衰退
摩天大楼热潮兴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城市和资本家来说,摩天大楼是荣耀与财富的象征,然而建筑界一直流传着阴魂不散的“摩天大楼诅咒”。
英国经济学家安德鲁·劳伦斯曾提出:每当“世界第一高楼”项目获得足够资金,大楼所在国家的经济增长就已经达到极限,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一惊人发现被称为“劳伦斯”魔咒:大厦建成,经济衰退。
在过去100年,“劳伦斯魔咒”频频显灵。20世纪以来,世界共出现了4次摩天大楼热,而每一次都伴随着经济衰退或金融动荡:
1908年前后,美国纽约胜家大厦和大都会人寿大厦落成,接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美,数百家中小银行倒闭;
大都会人寿大厦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华尔街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相继落成,之后纽约股市崩盘,并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
克莱斯勒大厦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纽约世贸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再夺全球最高,后发生石油危机,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1997年吉隆坡双子塔楼取代了西尔斯大厦,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曾经的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1998年封顶时,也遭遇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洗礼。
金茂大厦
此后,劳伦斯魔咒又“显灵”过一次。2009年全球第一高楼迪拜塔即将落成之时,迪拜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波及全球,迪拜塔甚至面临烂尾风险。
不单是经济学家的假设,摩天大楼引发的环境和安全的担忧则一直存在。
特别是在911事件发生后,国际专家在华盛顿就展开了关于“摩天大楼存废”的激烈讨论,否定者列出了摩天大楼的种种弊端。
安全的隐忧同样引起了中国的关注,2022年国家发改委再发“限高令”要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
据《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报道,业内专家人士表示,这一政策变动,可能让中国的摩天大楼时代终结。
此外,建造摩天大楼在经济上是否划算也存在争议。尽管相对于一线城市的地价,建筑成本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但由于摩天大楼对地基、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艺有特殊要求,设计、建造、运营成本非常高。
疫情带来的频繁居家办公,让原本就空荡荡的摩天大楼的闲置空间进一步增加,更带动了全球范围内对摩天大楼建筑思路的反思。
或许,炫耀权力、财富与科技的任务本不应该由建筑来承担,人们应该放下对刺破云霄的迷恋。
投资带来的经济过热,脱离当地实际建造的摩天大楼,除了带来政绩和债务,真是某种意义上的资源浪费。
现代人的“高楼综合症”,可休矣。
摩天大楼的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高耸的天际线展现着现代经济发展的奇迹与人类的巧思,像树立在城市中巨大的惊叹号,成为城市的财富象征和精神符号。
百年来,世界主要城市摩天大楼的数量和高度一直在增加。在过去二十年间,中国楼层的高度更是与经济一同飞速发展。
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CTBUH)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拥有3088座摩天大楼,位居全球第一。
最新的数据揭示了全球拥有最多摩天大楼和超高层建筑的25个城市,中国共有12个城市上榜。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据CTBUH、Visual Capitalist数据整理
换个角度来看,在前25名的城市中,中国摩天大楼数量为2777个,比世界其他地区加起来还多。
数据来源:CTBUH、Visual Capitalist
香港更是位居全球榜首,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 657 座摩天大楼,其中包括六座超高层建筑。
(根据世界建筑学会的标准,高度在150米以上的建筑被定义为摩天大楼。)
摩天大楼的命运:一直被超越
“摩天”(Skype)一词原意是指船上的高大桅杆或风帆,1883年,美国一位作家第一次引用该词形容建筑,从此“摩天大楼”便成了高层建筑的代名词。
摩天大楼诞生于19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国芝加哥,54.9米高共十层楼的“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被公认为世界第一座摩天大楼。
芝加哥家庭保险大厦
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化使得美国城市密度急速增加,高层建筑备受推崇,催生了第一次摩天大楼热。
1913年,纽约伍尔沃思大楼高达241米,但很快又被318米高的克莱斯勒大厦超越。
就这样你追我赶,楼越盖越高。1931年,102层的帝国大厦于纽约落成。此后40年间一直占据着全球第一高楼的位置。
帝国大厦
而人类作为城市繁荣的象征,摩天大楼的命运或许就是被超越。
20世纪末,亚洲经济快速崛起,全球摩天大楼开始转移。
1998年完工的吉隆坡双峰塔就是这一转移的标志,此后包括台北101大厦以及上海的多座高楼相继落成,使得亚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摩天大楼的集中地。
双峰塔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统计发现,世界上最高的10座建筑中,亚洲占了9座,远远多于北美洲的1座。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据CTBUH数据整理
建成于2010年,高828米、163层的迪拜哈利法塔,更是将“全球第一高楼”记录一直保持至今。
哈利法塔
不过,高1000米、275层的国王塔正在中东地区拔地而起,打败迪拜的还将是迪拜。
中国40年造楼追逐史
作为飞速发展的新兴经济体,中国一直积极投身全球摩天大楼的竞赛。
摩天大楼刚刚出现时,曾被认为是理性工程的表达。因为城市人口密度越来越高,想用“竖”起来的办法来解决地面上的拥挤。
在国内,在最好展现这种解决方案的城市便是香港。
CTBUH数据显示,香港拥有657 座摩天大楼,是世界上摩天大楼最多的垂直城市。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为了解决住房短缺、土地成本和人口持续增长的问题,香港许多建筑都在70层左右,高层住宅与郁郁葱葱的山势之间展开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空间尺度之争。
484米高,屹立在九龙半岛“封顶建筑”——环球贸易广场,无疑是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繁荣与财力的象征。
环球贸易广场
但中国真正的造楼热潮,始于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之初,珠三角是地区造楼明星。早在1976年,广州就落成了中国第一个100米以上的高楼白云宾馆。
160米、53层楼高的深圳国贸大厦,1984年封顶,建造一开始7天一层,最快的进度是两天半一层。
深圳国贸大厦
国贸大厦在“中国第一高楼”的位置上仅坚持了两年多,就让位于1987年封顶的高165.3米深圳发展中心大厦。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梳理CTBUH数据发现,目前深圳拥有摩天大楼513座国内排名第二,广州紧随其后以254座位列第三。
凤凰网《财经连环话》据CTBUH数据整理
追求建造更多的高楼,似乎成为一座希望融入世界现代化大潮的城市必须积极投身的事业。
对于上海这座国际金融城来说,也不例外。
1998年上海金茂大厦落成,以420.5米的高度位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
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尾声,上海中心开工。
2014年8月,上海中心封顶,成为中国第一个、世界第二个超过600米以上的建筑,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
上海中心
如今,上海中心仍然是中国第一高楼。
潮流如海浪,一波又一波。
30年前,摩天楼建设的热潮从美国大城市向新兴经济体转移;
而今天,中国一线城市的容量正在饱和,造楼的主战场也在逐渐下沉到二线及省会城市。
重庆205座、武汉183座、成都150座、沈阳129座、南宁122座、天津109座……这些不断在建的摩天大楼,书写着城市天际线与时代故事。
陆海国际中心(重庆100)
目前中国拥有3088座摩天大楼,数量位居全球第一。
荷兰建筑师库哈斯有一种观点::摩天楼是一种“自体的纪念碑”。
按照这个说法,把40年来中国城市的摩天楼连成一体,那就是一个庞大的纪念场,一个世界级的奇观。
“劳伦斯”魔咒:高楼建成,经济衰退
摩天大楼热潮兴起,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对于城市和资本家来说,摩天大楼是荣耀与财富的象征,然而建筑界一直流传着阴魂不散的“摩天大楼诅咒”。
英国经济学家安德鲁·劳伦斯曾提出:每当“世界第一高楼”项目获得足够资金,大楼所在国家的经济增长就已经达到极限,处于崩溃的边缘。
这一惊人发现被称为“劳伦斯”魔咒:大厦建成,经济衰退。
在过去100年,“劳伦斯魔咒”频频显灵。20世纪以来,世界共出现了4次摩天大楼热,而每一次都伴随着经济衰退或金融动荡:
1908年前后,美国纽约胜家大厦和大都会人寿大厦落成,接着金融危机席卷全美,数百家中小银行倒闭;
大都会人寿大厦
上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华尔街克莱斯勒大厦和帝国大厦相继落成,之后纽约股市崩盘,并引发全球经济大萧条;
克莱斯勒大厦
上世纪70年代中期纽约世贸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再夺全球最高,后发生石油危机,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1997年吉隆坡双子塔楼取代了西尔斯大厦,亚洲发生金融危机。曾经的中国第一高楼金茂大厦1998年封顶时,也遭遇了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洗礼。
金茂大厦
此后,劳伦斯魔咒又“显灵”过一次。2009年全球第一高楼迪拜塔即将落成之时,迪拜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波及全球,迪拜塔甚至面临烂尾风险。
不单是经济学家的假设,摩天大楼引发的环境和安全的担忧则一直存在。
特别是在911事件发生后,国际专家在华盛顿就展开了关于“摩天大楼存废”的激烈讨论,否定者列出了摩天大楼的种种弊端。
安全的隐忧同样引起了中国的关注,2022年国家发改委再发“限高令”要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建筑。
据《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报道,业内专家人士表示,这一政策变动,可能让中国的摩天大楼时代终结。
此外,建造摩天大楼在经济上是否划算也存在争议。尽管相对于一线城市的地价,建筑成本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但由于摩天大楼对地基、建筑材料以及建筑工艺有特殊要求,设计、建造、运营成本非常高。
疫情带来的频繁居家办公,让原本就空荡荡的摩天大楼的闲置空间进一步增加,更带动了全球范围内对摩天大楼建筑思路的反思。
或许,炫耀权力、财富与科技的任务本不应该由建筑来承担,人们应该放下对刺破云霄的迷恋。
投资带来的经济过热,脱离当地实际建造的摩天大楼,除了带来政绩和债务,真是某种意义上的资源浪费。
现代人的“高楼综合症”,可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