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的骗子集人类骗术之精华 都在围剿中国老人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17日 15点29分 PT
  返回列表
77364 阅读
19 评论
冰川思享号

这并不是一个智商问题,这是一个全天下骗子,集人类骗术之精华重点围剿老人的问题。

撰稿丨张明扬

这两天,读到一篇老人被骗60万养老钱的文章。

这位62岁的上海老人从小就患有严重的认知和沟通障碍,自2019年起,他在文峰美容美发店消费充值近50笔,其中单日最大的一笔充值竟达到11.7万元,当店员发现老人没钱后,甚至直接拿了他的手机,“帮”他开通网贷继续充值。

图/“新民晚报”公众号

这事极其恶劣,但我倒也不想把这篇文章写成声讨文峰美容美发的檄文,其中一个原因是,文峰这些年的丑闻实在太多了,基本处于落水狗状态,还在受骗的人应该不多了,再去骂他没有太大的公共价值。

更重要的原因是,对于中国老人而言,类似文峰这样骗局和消费陷阱在这些年实在是不可胜数、防不胜防,总有一款“文峰”式骗局在笑吟吟地等着他们入彀受骗,伊于胡底。

01

论及诈骗,舆论场曝光度最高的是缅甸甚或泰国“噶腰子”的传说,传来传去,大多是捕风捉影。

但在我们身边,无孔不入的诈骗还是针对老人的:保健品、社保代办、以房养老、冒充公检法、抽奖中奖、免费旅游、理财陷阱、原始股投资……花样之多,套路之深,堪称中国乃至全球骗局博览会。

甚至有些骗局并不算违法。比如说无数老人中招的保健品,就是一个灰色地带,至多算是一个虚假宣传。老人求长寿心切,花的又是自己钱,保健品公司明码标价,儿女再不爽,又能怎么样?

老人为何如此容易中招?

最重要的原因,老人有钱,奇货可居。城市退休老人不仅手上有存款,有房子,还有一笔源源不断的退休金。对于骗子而言,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的目标用户,焉能不全力谋之。

其二,老人各有各的执念。有的老人退休后,最关注的就是所谓长寿养生,这自然是人之常情,但养生界本就是中西夹杂百家争鸣,各种玄乎的传说大行于世,再加上现在有社交媒体,很多伪科学和保健品神话也有了传播载体。

儿女们明明知道是假的,但你要去和老人争辩,往往不是对手。老人早就借助各种宣传,具备了极深的“理论素养”,能说得让你理屈词穷。

还有一种执念是“理财”。中国老人特别喜欢谈论理财,张口闭口就是“现在通胀严重,不理财钱就值钱了”,你想反驳,却发现人家这话似乎说得也没错。几乎每个老人都听说了各种版本的暴富神话,什么原始股,什么必买好房,什么免费养老,他们特别容易相信这世界上有免费的午餐。

特别是,很多理财项目也说不上是骗局,只是说高风险,或者性价比极低。但还是那句话,老人花自己的钱,相信自己的相信,儿女又能如何?你去劝阻他,父母很不屑地对你说:你们买房的首付还是我们赞助的,你们的股票基金亏了那么多,有什么资格来指导我们……

图/图虫创意

其三,老人的自信与尊严。坦白说,很多城市老人在退休前往往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不小的职业成就,在经济上对儿女往往又是馈赠方,在心理上本就处于居高临下的姿态。他们认为自己的社会经验和社会关系远比儿女强,吃过的盐比儿女喝过的水还多,很多陷阱往往就出自老人们引以为傲的人际关系网络。

而儿女呢,劝阻时往往会口不择言,过于贬低老人的社会经验和“智商”,这反而会激发起老人的心理防御机制,或者说,自尊心。他们一生的成就和尊严都来自于自己的社会经验与人际关系网络,到老了,又因为这个破财破家,倒也算是“自我得之,又自我失之”;他们宁愿瞒着儿女吃哑巴亏,也不愿意在儿女的批判下,看着自己一生的尊严被无视与践踏。

其四,亲情竞争。以我的观察来看,很多销售(骗子),特别是保健品一类的,往往都是以嘘寒问暖突破老人的心防,有的上门给老人修这修那,帮忙采购东西,听老人痛诉革命家史少年情史,过年过节过生日打一个感人至深的电话,叔叔阿姨甚至干爸干妈常挂嘴边。

对于儿女不在身边的老人,这种以商业为内核的亲情简直是及时雨;而对于那些儿女就在身边的老人而言,他们更是可以作出一个非常简单直接的对照:儿女对自己的关心还不如一个卖保健品的知心人。

在这个问题上,儿女出面干涉,反而会让本就心生不满的老人更加产生逆反心理:你们不关心我也就罢了,现在有人来关心我,你们还不让。你们不就是怕我的钱给别人不给你们吗,谁对我们好就给谁。

就此,老人完全站在了道德高地上。有些老人甚至心知肚明,只要是这些保健品尚有效果,只要卖的价格不过于离谱,他们心甘情愿地被“骗”,就当作购买亲情了。

只要那些销售不过分黑心,将亲情生意细水长流地做,盯着老人每月的退休金而不是想毕其功于一骗,这就是一个可持续的另类商业模式。保健品这个生意之所以做得下去,甚至成为了一个“长期主义”,很多老人每年斥资上万而执迷不悔,核心就在于此。

02

那么,考虑到法律难以应付诸多介于骗与忽悠之间的灰色地带,儿女又该如何应对?

首先,不要自居道德高地与智商高地。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很多中高级知识分子,或者退休前在单位担任过各级领导的老人,在骗局面前一点不比普通老人更有防御力。甚至,他们越有文化,越有职业成就,就更加自以为是。

打个比方,安禄山造反的时候,曾开创过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先是不相信,继而认为可以轻松平叛。在很多时候,职业成就与知识素养并不能成为免于被骗的依靠,反而是牵累。

因此,这并不是一个智商问题,这是一个全天下骗子、集人类骗术之精华重点围剿老人的问题。

既然不是智商问题,那作为儿女,就趁早收起不屑之心,不要在帮助父母免于受骗的同时,对他们的自尊心造成副作用式的伤害。这样,只会让父母产生逆反心理,进而再也不让你提这件事,最后骗局还在继续上演,和父母的关系反而崩了。

图/图虫创意

最近,我从朋友那里听说了一个案例,觉得很受启发。

一位挺有成就的媒体人,退休后自恃社会经验丰富,深陷理财陷阱,几乎每次“投资”都是血本无归,对于儿女的批评,也是充耳不闻,反而幻想再博几把翻本,顺带挽回尊严。

后来,他的儿女想出一个办法,既然父亲如此迷恋理财,他们就以有一个好的投资机会为名,把父亲的钱拿过来,然后定期(半年、一年)给他一个高于市场回报的收益率。如此,父亲与理财和解了,也与儿女和解了。

或许,这个父亲也知道究竟怎么回事,但这样一个善良的谎言,给了双方一个体面地下台阶机会。

这件事情的背后,其实反映了一个变化:以往是老人担心儿女工作后乱花钱,拿过来一部分帮忙存着,结婚买房时再连本带利返还;现在是儿女担心父母退休后被骗,把钱拿过来办存折,定期返还“收益”。

当然,这个方案的风险是,有些儿女“骗”起父母钱,一点都不比骗子更有底线。

如何防止父母被骗,一个是金钱上的安全,一个是老人作为个体的尊严。钱,毕竟是老人自己的,作为儿女,你能做的只是帮助与劝说,而不是越俎代庖,更不是羞辱父母的尊严。

对于他们这代人而言,亏个几千几万,远没有他们一生所珍视的社会经验、朋友网络、价值观被践踏更有杀伤力。

他们的社会经验的确过时了,但在保护他们钱包的同时,请尊重他们的世界。这也是一种政治正确。

m
markhammer
1 楼
智力下降钱包鼓胀不被盯上才怪。我岳父母俩人退休金加起5万多不知道怎么花保姆每天都买菜时贪污几十块也没人计较。保姆工资9千还包吃喝。 [1评]
老虎爱小米
2 楼
老人的养老钱都骗,丧尽天良。
走西口
3 楼
韭菜国病了!
g
gdby
4 楼
就是儿女盯着父母的钱包,你不贪父母的钱,等它被骗完了,就没事了。
r
robin1111
5 楼
互骗国上下互骗,人们在互骗中成长。骗才是常态。
z
zilliz
6 楼
老人被骗的例子各国都有
6
6prk
7 楼
哇,体制内老干部啊
A
AMONIA
8 楼
国家统计局:鉴于目前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市场的萎靡,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骗老人的钱是一个拥有广泛前途的产业。
小凡人
9 楼
说个笑话:大陆人称台湾为骗子国家🤣 [1评]
m
markhammer
10 楼
骗中国老人的鼻祖真的是台湾人。电话诈骗的发明人。
b
brucesui
11 楼
还是因为中国老人过分贪财,指望着天上掉馅饼。这才上当受骗。
a
anywho
12 楼
嚴懲不貸! 看看詐騙𡷊、日本、韓國、 騙老人年金保險、搶劫甚至殺害、新聞都有報導
d
diefool
13 楼
运一打河南人去台湾,早就给忽悠统一了.
加州老流氓
14 楼
说个题外话:别的地方不讲就说洛杉矶的中国人,那是普遍的不是人操的!就说一个事:内蒙古留学生纪欣然下晚自习被抢匪打死,我当时是非常感到惋惜,于是在几个华人论坛发广告:免费教中国留学生自由搏击三十节课!结果呢?第一个回贴的居然是一句“信不信我一个回合KO你”?我回复他说“你要是觉得自己水平高你开课教啊”。后来陆陆续续的回复是什么“你有啥战绩啊?你能打得过播求不“?(近几年换成了徐晓冬),还有的说“免费?你一定是骗子”。联系学的一个也没有。 你说!中国人从留学生开始就这么不是人操的!
我爱北京的秋天
15 楼
有高级骗,也有低级骗。
y
yuba
16 楼
下朝必须好滴本朝快完
4
44776
17 楼
全世界最大的騙子非中共莫屬!只是看看中國大陸的五星旗上面的四顆小星如今還在嗎?代表工人階級是領導階級的那顆,都成為下崗的失業人流。代表農民的那顆現在農民還有什麼土地?代表資產階級的的那顆,先被公私合營搶了一半,最後在所謂的文化革命中掃地出門。代表小資產階級的知識份子的那顆,先在整風反右時划為右派,再在文革打為臭老九關在牛棚裏!
上书房溜达
18 楼
为什么呢?暴利且低风险
M
Monalisa
19 楼
以前騙年輕人,現在被年輕人騙 中華人民爛尾國的生命輪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