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打理“钱袋子”这件事情上,高净值人群的神经或许更为敏感:此时此刻,内地资金正大规模涌入香港,寻求增值和避险。Money never lies。
有多疯狂?
赴港开户太火爆,招行香港分行设置了745万现金的开户门槛;撤辣后一周的香港房市,平均每天成交量达110宗,内地投资客功不可没;2月,一份由香港保险公司签发的2.5亿美元的巨额保单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投保人据说是某中国富豪;4月,“南向通”跨境汇款223亿,同期暴增60多倍......
一时风起云涌,内资疯狂涌入香港,掀起了四股庞大的热潮。
这,是什么信号?
1
第一股是香港银行的开户热潮。
为了抢到每天限额的开户资源,有人开发了“特种兵式开户游”,一天内往返;有人“打飞的”赴港,就为了早一秒,再早一秒赶到银行取号排队。
打工人上早八的班,学生党上早八的课,有钱人开早八的户。
据彭博,香港汇丰银行第一季度吸引了超过13万新增银行客户,约六成为非本地居民,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内地。
中国银行(香港)2023年新增20万跨境客户;恒生银行去年非居民新开账户猛增342%;渣打银行一季度财富管理业务营收增长了21%,管理资金规模同比增长了1倍……
与之相呼应的,是香港银行开户门槛的不断提高。
比如,在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开户,需要附加购买一年的保险产品,或连续购买两个月以上、超过20万元的理财产品。
花旗银行自去年11月便规定,非港客户开户门槛从1万港元提高到150万港元。
最为离谱的是招商银行香港分行,将香港一卡通账户的开户门槛提高了100倍!
招商银行香港分行通知,从3月29日起,在香港开设一卡通账户须存入及维持账户资产800万港币(或等值货币)最低要求。按7月10号的汇率,800万港币相当于745.1万人民币,直逼私人银行客户标准。
可见一个香港账户,有多么抢手。
2
第二股热潮,是跨境理财通中“南向通”跨境汇划金额的暴增。
跨境理财通是提供给大湾区居民的一种银行业务,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可以通过它选购跨境投资产品,于2021年落地。
内地居民通过“南向通”,可以在香港合作银行的“货架”上挑选理财产品——包括基金、债券、人民币、港元及外币存款等。
4月,“南向通”的跨境汇划金额升至223亿人民币,而上年同期仅为3.82亿人民币,暴增60多倍!
今年2月,“跨境理财通”政策进化到2.0版本。此前,参与“南向通”业务的内地投资者需要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调整后只需要“满2年”。个人投资额度也从100万提高到了300万人民币。
过去,内地居民的跨境投资受到外汇管制的限制,每年只有五万美元的额度。但跨境理财通的300万人民币额度是不受外汇管制影响的。内地居民的资产配置,更加自由了。
不少银行为了吸引“南向通”用户,甚至推出了6%以上的存款优惠,这可比内地银行的利率香太多了!
理财的幸福感杠杠的。
3
第三股热潮,是香港保险业务正在激增。
2024年首季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显示:
今年一季度,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单保费为156亿港元,创五年来新高,同比上升62.6%,占个人业务总新增保单保费24%。保单数约为5.2万张,同比增长51.7%。
其实,去年赴港投保就已经非常火爆了,一年卖出了590个小目标,今年火爆趋势不减。
2019年以前的赴港投保热,是因为中产阶级配置重疾险。但2023年通关以来,香港保险再度火爆的原因,已经变成了中高净值家庭资产避险。
从今年新增保单保费来看,终身寿险(包括分红险储蓄险和杠杆寿)占比达77.5%,短期储蓄险次之,占比为14.5%。
其中被大肆追捧的,是分红储蓄险。
首先,香港分红储蓄险的预期利益较高,尤其是保额分红的保单,长期预期利益可达5%-6%(复利)。以香港市面上在售的一款分红储蓄险为例,40岁的朋友,投入保费50万美元,60岁时,保单里预期有133万美元。
其次,香港的分红储蓄险以美元保单为主,可以说是非专业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最安全、稳健的方式。
最后,在财富传承方面,香港分红储蓄险也有独到优势,可以无限更换被保人,一份保单可以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不断增值、传承下去。
正因为有这些优势,分红储蓄险领域也常常出现超过亿元的大额保单。
就在今年6月,一位来自内地的45岁神秘富豪,投了一张总保费5000万美元(约3.6亿人民币)的天价保单。
4
第四股热潮,是香港撤辣后,内地人赴港买房的热潮。
来源:华尔街见闻
不要以为,有钱人真的不买房了!
所谓“撤辣”,可以简单理解为香港全面撤销限购措施。
以前1000万的房子,光税收就要300万,但现在30%变成了3%,税费从300多万变成30万,打了骨折。
“撤辣”后的十天,买房客有多疯狂?
据“真叫卢俊”的消息,一个在香港做了16年中介的地产老人,跑上跑下,把鞋都跑坏了。不少人买房不是买一套,而是玩批发,像买西饼一样半打半打地买,被称为“西饼客”。
这其中就有不少内地投资客。
有人斥资2000万横扫4个楼盘;有一人买一层,转头就把房子交给中介收租的福建客户;还有连夜赶火车直奔香港的上海客户......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由于接待的内地客户太多,许多香港房产中介连普通话都修炼好了。
一个叫做赵睿的香港中介说:“这几个月我沟通、带看的客户,九成是内地人,被逼着不停地和客户说普通话,说错了他马上就纠正你,现在沟通已经没太大问题了。”
他们甚至还学会了发小红书,通过在小红书发布楼盘资讯、影片来招揽内地客户。
据香港媒体报道,整个第一季度,内地买家在香港一手私宅注册量占比上升至约37.2%,为12年来的新高。在二手住宅市场,内地买家注册量占比升至约14.8%,注册金额占比则为19.9%,均为14年来的最高纪录。
进入4月,内地买家在香港一手私宅注册量占比上升至约44.2%,注册金额占比则达到49.5%,均创12年季度新高。
在二手住宅注册量上,内地买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0.3%,金额占比升至26.3%,继续创新高。
不过,内地人买房,主要还是出于资产保值的需求。撤辣后,香港的房价相当于跌回了7年前。
香港的一大特点就是地少人多。这几年,香港通过“高才通计划”“优才计划”等抢人计划引进了不少内地精英,补上了香港移民流失后的数量差。这些内地精英产生了大量的住房需求。
在香港,租金回报率在3%—3.5%左右,扣除物业税等税费,实际回报率大约在2%—2.5%之间。
这比内地的一线城市,要高得太多了!也给足了富人安全感。
5
香港,为什么能让有钱人安心投奔?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内地利率持续下行,内地资金迫切寻求向外的出口。
你敢信吗?34年前,也就是1990年,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高达10.08%,存100万一年有10万的利息。
放在今天,谁要是宣传10%回报率的投资产品,妥妥的金融诈骗无疑了!
30多年来,利率一直在降,从2015年10月起,利率降为1.5%,9年来再没变过。加上通胀的影响,普通人的存款可能实际上一直在缩水。
而就在前阵子,余额宝利率已经跌破了1.5%,市面上3字开头的定存几乎荡然无存。
就趋势来看,国内低利率恐怕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而香港,却是一处高利率之地。香港实现联系汇率制度,利率和货币政策与美国基本同步。目前的利率比较高,在5%左右。
因此,香港利率和内地利率将长期存在着较大的利差。
二是新加坡、美国等地收紧投资渠道,导致部分中国富人转向香港。
漂亮国的外资审查,近年来不断收紧。新加坡则仍处在洗钱案余波的影响之中。
据财新报道,新加坡因 30 亿元特大洗钱案暴露监管漏洞,正加强对家族办公室和对冲基金的审查。新规要求,家办必须至少投资其资产管理总额的 10% 或 1000 万新元(约 739 万美元)于本地投资,包括未上市公司、私募股权和合格债务证券等。这对于外资的准入,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三是,富人通过配置跨境资产来分散风险。这也是内地资金涌入香港的一个主要出发点。
研究公司GlobalData表示,中国富裕投资者的离岸投资呈明显上升趋势。大众富裕阶层的海外投资比例已从2021年的约28%上升到2023年的51%。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增速。
从时间上,也基本对应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和国际地缘形势的变局。
6
今天,香港和内地的联系仍在不断加强。
地理上,相比往返海外国家,内地往返香港的便捷度明显更高。未来,大湾区地理上的连接会继续加强。
一架架高速桥,一条条高铁路,一个个深水港,仿佛大湾区的一根根血脉,会让人员、资金的流动更加畅通和活跃。
在政策上,香港的银行业、楼市、保险,对内地客户的限制较少,资金从内地流入香港,也比流入其他国家,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香港依然是内地资金最温暖的国际化港湾。
在打理“钱袋子”这件事情上,高净值人群的神经或许更为敏感:此时此刻,内地资金正大规模涌入香港,寻求增值和避险。Money never lies。
有多疯狂?
赴港开户太火爆,招行香港分行设置了745万现金的开户门槛;撤辣后一周的香港房市,平均每天成交量达110宗,内地投资客功不可没;2月,一份由香港保险公司签发的2.5亿美元的巨额保单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投保人据说是某中国富豪;4月,“南向通”跨境汇款223亿,同期暴增60多倍......
一时风起云涌,内资疯狂涌入香港,掀起了四股庞大的热潮。
这,是什么信号?
1
第一股是香港银行的开户热潮。
为了抢到每天限额的开户资源,有人开发了“特种兵式开户游”,一天内往返;有人“打飞的”赴港,就为了早一秒,再早一秒赶到银行取号排队。
打工人上早八的班,学生党上早八的课,有钱人开早八的户。
据彭博,香港汇丰银行第一季度吸引了超过13万新增银行客户,约六成为非本地居民,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国内地。
中国银行(香港)2023年新增20万跨境客户;恒生银行去年非居民新开账户猛增342%;渣打银行一季度财富管理业务营收增长了21%,管理资金规模同比增长了1倍……
与之相呼应的,是香港银行开户门槛的不断提高。
比如,在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开户,需要附加购买一年的保险产品,或连续购买两个月以上、超过20万元的理财产品。
花旗银行自去年11月便规定,非港客户开户门槛从1万港元提高到150万港元。
最为离谱的是招商银行香港分行,将香港一卡通账户的开户门槛提高了100倍!
招商银行香港分行通知,从3月29日起,在香港开设一卡通账户须存入及维持账户资产800万港币(或等值货币)最低要求。按7月10号的汇率,800万港币相当于745.1万人民币,直逼私人银行客户标准。
可见一个香港账户,有多么抢手。
2
第二股热潮,是跨境理财通中“南向通”跨境汇划金额的暴增。
跨境理财通是提供给大湾区居民的一种银行业务,分为“南向通”和“北向通”,可以通过它选购跨境投资产品,于2021年落地。
内地居民通过“南向通”,可以在香港合作银行的“货架”上挑选理财产品——包括基金、债券、人民币、港元及外币存款等。
4月,“南向通”的跨境汇划金额升至223亿人民币,而上年同期仅为3.82亿人民币,暴增60多倍!
今年2月,“跨境理财通”政策进化到2.0版本。此前,参与“南向通”业务的内地投资者需要连续缴纳社保或个人所得税“满5年”,调整后只需要“满2年”。个人投资额度也从100万提高到了300万人民币。
过去,内地居民的跨境投资受到外汇管制的限制,每年只有五万美元的额度。但跨境理财通的300万人民币额度是不受外汇管制影响的。内地居民的资产配置,更加自由了。
不少银行为了吸引“南向通”用户,甚至推出了6%以上的存款优惠,这可比内地银行的利率香太多了!
理财的幸福感杠杠的。
3
第三股热潮,是香港保险业务正在激增。
2024年首季香港保险业临时统计显示:
今年一季度,源自内地访客的新增保单保费为156亿港元,创五年来新高,同比上升62.6%,占个人业务总新增保单保费24%。保单数约为5.2万张,同比增长51.7%。
其实,去年赴港投保就已经非常火爆了,一年卖出了590个小目标,今年火爆趋势不减。
2019年以前的赴港投保热,是因为中产阶级配置重疾险。但2023年通关以来,香港保险再度火爆的原因,已经变成了中高净值家庭资产避险。
从今年新增保单保费来看,终身寿险(包括分红险储蓄险和杠杆寿)占比达77.5%,短期储蓄险次之,占比为14.5%。
其中被大肆追捧的,是分红储蓄险。
首先,香港分红储蓄险的预期利益较高,尤其是保额分红的保单,长期预期利益可达5%-6%(复利)。以香港市面上在售的一款分红储蓄险为例,40岁的朋友,投入保费50万美元,60岁时,保单里预期有133万美元。
其次,香港的分红储蓄险以美元保单为主,可以说是非专业投资者持有美元资产最安全、稳健的方式。
最后,在财富传承方面,香港分红储蓄险也有独到优势,可以无限更换被保人,一份保单可以父传子、子传孙,世世代代不断增值、传承下去。
正因为有这些优势,分红储蓄险领域也常常出现超过亿元的大额保单。
就在今年6月,一位来自内地的45岁神秘富豪,投了一张总保费5000万美元(约3.6亿人民币)的天价保单。
4
第四股热潮,是香港撤辣后,内地人赴港买房的热潮。
来源:华尔街见闻
不要以为,有钱人真的不买房了!
所谓“撤辣”,可以简单理解为香港全面撤销限购措施。
以前1000万的房子,光税收就要300万,但现在30%变成了3%,税费从300多万变成30万,打了骨折。
“撤辣”后的十天,买房客有多疯狂?
据“真叫卢俊”的消息,一个在香港做了16年中介的地产老人,跑上跑下,把鞋都跑坏了。不少人买房不是买一套,而是玩批发,像买西饼一样半打半打地买,被称为“西饼客”。
这其中就有不少内地投资客。
有人斥资2000万横扫4个楼盘;有一人买一层,转头就把房子交给中介收租的福建客户;还有连夜赶火车直奔香港的上海客户......
据界面新闻的报道,由于接待的内地客户太多,许多香港房产中介连普通话都修炼好了。
一个叫做赵睿的香港中介说:“这几个月我沟通、带看的客户,九成是内地人,被逼着不停地和客户说普通话,说错了他马上就纠正你,现在沟通已经没太大问题了。”
他们甚至还学会了发小红书,通过在小红书发布楼盘资讯、影片来招揽内地客户。
据香港媒体报道,整个第一季度,内地买家在香港一手私宅注册量占比上升至约37.2%,为12年来的新高。在二手住宅市场,内地买家注册量占比升至约14.8%,注册金额占比则为19.9%,均为14年来的最高纪录。
进入4月,内地买家在香港一手私宅注册量占比上升至约44.2%,注册金额占比则达到49.5%,均创12年季度新高。
在二手住宅注册量上,内地买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20.3%,金额占比升至26.3%,继续创新高。
不过,内地人买房,主要还是出于资产保值的需求。撤辣后,香港的房价相当于跌回了7年前。
香港的一大特点就是地少人多。这几年,香港通过“高才通计划”“优才计划”等抢人计划引进了不少内地精英,补上了香港移民流失后的数量差。这些内地精英产生了大量的住房需求。
在香港,租金回报率在3%—3.5%左右,扣除物业税等税费,实际回报率大约在2%—2.5%之间。
这比内地的一线城市,要高得太多了!也给足了富人安全感。
5
香港,为什么能让有钱人安心投奔?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是内地利率持续下行,内地资金迫切寻求向外的出口。
你敢信吗?34年前,也就是1990年,我国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基准利率高达10.08%,存100万一年有10万的利息。
放在今天,谁要是宣传10%回报率的投资产品,妥妥的金融诈骗无疑了!
30多年来,利率一直在降,从2015年10月起,利率降为1.5%,9年来再没变过。加上通胀的影响,普通人的存款可能实际上一直在缩水。
而就在前阵子,余额宝利率已经跌破了1.5%,市面上3字开头的定存几乎荡然无存。
就趋势来看,国内低利率恐怕要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而香港,却是一处高利率之地。香港实现联系汇率制度,利率和货币政策与美国基本同步。目前的利率比较高,在5%左右。
因此,香港利率和内地利率将长期存在着较大的利差。
二是新加坡、美国等地收紧投资渠道,导致部分中国富人转向香港。
漂亮国的外资审查,近年来不断收紧。新加坡则仍处在洗钱案余波的影响之中。
据财新报道,新加坡因 30 亿元特大洗钱案暴露监管漏洞,正加强对家族办公室和对冲基金的审查。新规要求,家办必须至少投资其资产管理总额的 10% 或 1000 万新元(约 739 万美元)于本地投资,包括未上市公司、私募股权和合格债务证券等。这对于外资的准入,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三是,富人通过配置跨境资产来分散风险。这也是内地资金涌入香港的一个主要出发点。
研究公司GlobalData表示,中国富裕投资者的离岸投资呈明显上升趋势。大众富裕阶层的海外投资比例已从2021年的约28%上升到2023年的51%。这是一个非常夸张的增速。
从时间上,也基本对应后疫情时代的不确定性和国际地缘形势的变局。
6
今天,香港和内地的联系仍在不断加强。
地理上,相比往返海外国家,内地往返香港的便捷度明显更高。未来,大湾区地理上的连接会继续加强。
一架架高速桥,一条条高铁路,一个个深水港,仿佛大湾区的一根根血脉,会让人员、资金的流动更加畅通和活跃。
在政策上,香港的银行业、楼市、保险,对内地客户的限制较少,资金从内地流入香港,也比流入其他国家,有更强的可操作性。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香港依然是内地资金最温暖的国际化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