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菲妈和S妈:两个不同的女性生存、育儿样本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12月4日 21点33分 PT
  返回列表
75593 阅读
20 评论
伢伢复盘

1

张兰1958年出生于北京一个破落旗人家庭,据她讲,家里住四合院,屋内挂满字画古董,大栅栏商业街那也有她们家产业。

生父是清华教授,后来被下放做瓦匠,父母也离了婚。那时她还在母亲肚子里,于是奶奶叫她“小妨人种”,意思是都怪她让张家败了。

彼时张妈妈20多岁,长得漂亮又会跳舞,经常被领导秘书喊去舞会。

这一跳就认识了纺织部的庞工程师,也是天津老美华鞋店创始人的孙子,这人后来成了张兰继父,也是汪小菲最爱的后姥爷。

10岁那年母亲也被下放,全家跟去了湖北,当地条件差,母亲染上严重风湿病。

张兰听说毒蛇能治愈,四处找蛇窝,后来开饭店也不怕蛇,人家说她是“玩蛇的女人”。

几年后一起下放的干部都回城了,就她妈回不了,张兰想起小学同学的爸爸是纺织部负责调动的司长。

于是一张火车票偷偷回京,每天去同学家磨,还提着姥姥做的红烧肉和狮子头,一边说一边哭。

最后终于换来母亲的病退证明,全家返城不说,还从部里要来了两间平房。

也是在那时,她第一次见到了生父并帮他平反,档案转回北京,清华补发工资,去了建工学院教书,还在小西天分了套房。

而帮家里做完这一切,她才是个18岁的小姑娘。

对比之下,S妈黄春梅的18岁就平淡多了。

她1954年出生在台中彰化县农村,家里只有1亩3分地,不够吃只能帮地主家种田。

因为掏不起23块学费,她都没怎么念过书,辍学第二年彰化推行9年义务教育。父亲去世后,佃农也没法做了,全家只好从乡下搬到台北打工。

初到台北,因为没文化也找不到像样工作,只能去餐厅当服务员,帮人家洗碗。

那时她的最大心愿,就是能遇到个有钱人嫁了,为此她还想去当公交车售票员。

因为那个年代,能坐得起公交的都是有钱人。结果当然是没去成,只能继续在餐厅打工。

不知道什么机缘,她很快遇见了家里开金店的富家公子徐坚,接着就怀了孕,19岁两人奉子成婚。

婚礼这天,台北许多有钱人都来酒店吃席,说这新娘很厉害,村姑变金凤凰了。

原以为嫁过去能做少奶奶,因为徐家有保姆有管家。但她没想到的是,除了婆婆重男轻女不好惹之外,家里还有7个挑剔的小姑子,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

丈夫是单传,她想着生出儿子就好了,结果连着三个都是女儿。

丈夫有了小三夜不归宿,回来也是打老婆,黄春梅的哭声求救声响彻整个豪宅。

三个女儿蜷在角落瑟瑟发抖,只能等父亲打完了,再跑出来母女抱头痛哭。哭完第二天,鼻青眼肿的黄还得给全家做早餐。

这边梅姐三个娃生完,小女儿都3岁了,北京的兰姐才结婚。

张兰的爸爸是读书人,叮嘱女儿一定要上大学,张兰不负众望,83年考上机械干部管理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工商大学读企管,4年后毕业。

此前,张兰和小菲爸结婚生子。后遭遇感情危机,导致婚姻破裂。儿子9岁那年,她远赴加拿大投奔舅舅。名义上是照顾舅妈,实际上就是打洋工,她的目标是赚够2万美金。

为了搞钱,她同时打4份工,做住家保姆,在发廊洗头,去餐厅端盘子,还去后厨扛过猪肉。

我在美国遇到的一导游,也是90年代出国,第一份工是后厨剁鸡腿,剁一天他就崩溃了,说这根本不是人干的。

而我们的张兰女士,一扇几百斤的猪肉,她从车上一路扛到厨房,再给剁开,而那年她也不过三十出头,长得还不丑:

张兰(中)和舅舅、舅妈

做的多挣得也多,一天挣的相当于国内一个月挣的。

91年圣诞她拿到了枫叶卡,同时也攒够2万美元,按当时的汇率是人民币20多万,她买张机票就回国了。

92年开了“阿兰酒家”川菜馆,也就是后来的俏江南,投资13万,从采购、招待、点菜,到炒菜、上菜,她一个人全干了。

兰姐在拼命,梅姐那边也不好过,受够了给婆家当牛做马还没钱花,她带着三个女儿离家出走,租房住了。

丈夫不给生活费,她只能打多份工,早上帮人卖早餐,下午去当服务员,晚上去大排档,一度还做过舞女。

累了一天回来也会冲女儿发脾气,说如果不是她们,自己也不会这么苦。

为了减轻妈妈负担,93年还在艺校念中专的二女儿大S,带着妹妹出道当艺人,当时两人一个14岁一个17岁。

因为能力不够,老板打算把她们卖给日本公司,贵人伟忠哥将她俩介绍给55岁的黑涩会大佬杨登魁,聪明的大S立刻拜杨为干爹,从此事业长虹。

自打俩女儿能挣钱起,她们的每一分收入都是交给妈妈。而她也从最初什么都不懂,到当起两人的经纪人和幕后军师。

不过她很在乎体面,带女儿去秀场唱歌还会跟老板讲:“我们家里开银楼的,不缺钱,唱歌主要是女儿喜欢。”

台北梅姐把两个未成年女儿送进娱乐圈,北京兰姐则是把15岁的儿子送去法国留学。

因为有钱了,阿兰酒家生意火爆,她又开烤鸭店和海鲜酒楼,一天营业额近百万。

也正因为赚钱速度堪比印钞机,被人惦记上了,趁她去国外探亲入室抢劫,把守店的张弟弟砍死了。

弟弟的死让兰姐非常内疚,她卖掉经营了9年的店,套现6000万元。但是把歹徒法办了之后,她又重操旧业了。

2000年,也就是大S去看流星雨那年,兰姐在北京国贸开了第一家俏江南,当高端餐饮遇上经济起飞,又是奥运会又是达沃斯,俏江南名声大振,兰姐风光无限。

兰姐登上胡润餐饮富豪榜第三的时候,台北梅姐也狠狠的扬眉吐气了。

随着两个女儿事业的飞起,婆家生意每况日下,曾经盛气凌人的婆婆跪在她面前道歉,说是我们徐家对不起你,只求你能念在夫妻一场的份上,帮儿子还下债。

而这一声道歉,她等了十多年,她用女儿挣的800万帮丈夫填了窟窿,然后换来一纸离婚书,从靠老公的体面切换到靠女儿的体面。

2011年俏江南生意几近巅峰,营业额达11亿元,全国门店平均每天接待2万名客人。

也是在那一年,大S到内地发展,认识汪小菲闪婚闪恋、息影生子。

有人说原生家庭影响人的一生,也有人说孩子多半都是父母的翻版。

大S像极了清醒后的梅姐,而小S的委曲求全,则是像极了死守婚姻时的母亲。也许,母女三人最像的地方是:对婚姻的高期待。

对比之下,兰姐虽然脾气跟干劲一样大,但她也有软肋。

在加拿大打四份工没哭,被赶出俏江南没哭,但在直播间跟儿子连线,听汪小菲说想家了,竟然崩溃大哭。

她风风火火一辈子,对儿子几乎没有陪伴,这个儿子年幼父亲失踪,母亲出国,陪他最多的姥爷和舅舅,一个病逝一个遭遇不幸。

唯一的安慰就是家里从不缺钱花,要啥给啥,毫不费力就能过上众生之上的生活,即便折腾出再多的浪花,都总有人为他托底。

于是,年过半百的张兰,还要再度出山,为儿子而战。

光鲜亮丽的背后也许是各有各的无奈。但生活没有如果,有的却是世间人易老、天下事难全。

d
devint
1 楼
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富人玩物而已
c
crunchtime
2 楼
弯弯岛上的牲畜,公的骗,母的卖。
曾祖爷爷
3 楼
几十年前的一个饭局,去过在上海的俏江南,印象深刻的是他们的凉拌蛇皮还不错。那生意确实来钱。翻台率很高,前台的数钱数到手软。 老江的那个年代,社会上为了搞钱,杀人碎尸事件层出不穷,手都黑。
来如流水
4 楼
张兰是湖北孝感的 大S家实际是个大坑 实际上啥也没有 需要流量 不会停止制造话题 [1评]
开心天才
5 楼
都是套路女
爪哇国王
6 楼
张兰确实女强人,她儿子是她唯一的软肋
l
liuyuanbiming2
7 楼
who cares
a
artcoffee
8 楼
张兰洗地的广告,病态
Y
YouWire
9 楼
徐家一窝卖淫女。
沙漠之狐
10 楼
大S确实是个深坑,她前几年就过气了。有些收入,但是压根没办法满足她自己的花销。急于物色接盘侠的时候遇到了汪, 这个离婚协议算是把汪吃的死死的,还得养着光头哥。实在憋屈。 - 小S也好不哪里去,康熙的时候还赚些。现在几乎没事名气和收入,还有个失败的婚姻和满街搞嫩妞的老公。 - 还有个老舞女在家要养着。一家子都要吃汪小菲,哥们大大咧咧的代价:字不能乱签
d
dhy1998
11 楼
两个窑子,比比谁的瑶姐龟公厉害
摇到外婆桥
12 楼
s家的家训就是嫁给有钱人,张兰家的家训是靠自己。
独孤苍狼
13 楼
强个屁呀! 这篇洗地文,暴露了张兰这个大话王是满嘴跑火车!!! 1、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能够把她妈弄回北京,而且还能分到两间房?又帮助她爹官复原职?可能吗? 改开后也许靠卖身可以做到,但文革时期靠卖逼可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可能是他妈的下放到了回城的时间了,她父亲符合政策被召回了。和她应该没有关系! 2、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是4机部(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的内部学院,只招收自己部所辖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根本不招收外面的人!当然,如果张兰是四机部的职工,是可以考入这个职工大学的! 但是,这个职工大学是3年大专,不是4年的本科! 读4年毕业? 3、说是到加拿大投奔“舅舅”?从照片看,那是一个白人!她舅舅是白人?还是干舅舅,干的“舅舅”?如果是“投奔”姑姑或者姨,还差不多,毕竟照片中的老妇人是华裔(?)! 4、她张兰能扛几百斤一扇的“猪肉”??? 你以为猪是大象呢?一扇几百斤?? 一扇猪肉就是一只猪去掉了猪头和蹄子的一半,即使200斤的猪,一扇也不到一百斤!何况在那个时候的加拿大不可能养像当时的中国养肥猪,都是养猪场快速养殖的瘦型猪, 你他妈的一扇猪肉几百斤??? 还张兰能扛起来一扇几百斤的猪肉?这不是比二狗子讽刺习近平的二百斤不换肩离谱一万倍吗?二狗子们居然在这里喝彩??? 5、那时候,3年赚2万美元?可能吗?她靠什么身份可以一天打四份工?什么工?不会是一天接客4位吧? 还别他妈的骂人,那个时候出国的女人除了留学生和少数有自尊在餐馆累死累活却赚不了几个钱的女人外,大部分都是靠做皮肉生意赚钱的!! 所以,对夸大打4份工、扛几百斤猪肉的张兰来说,极大的可能就是为了掩盖卖身赚钱的事实! 6、人民币换美元从来没有1:10的情况出现!当然,黑市确实有一段时间是1:10了,但那是1995年以后了! 1991年(张兰回国)到1993年,美元换人民币黑市价是1:6左右!怎么可能是1:10!!! 7、张兰是在加拿大,她怎么可能赚到美元? 她应该赚的是加拿大元吧?加拿大人会给她美元?? 而且,难道她不怕汇率损失,把加拿大元换成美元,再换成人民币?加拿大元可不是南美洲、非洲的小国,用不着换成美元!
l
liuyuanbiming2
14 楼
怀疑这婊子有“上面”的授意,故意出来霸屏,转移网友注意力的。
j
junshch
15 楼
92年美元对RMB黑市价格最高位1:13
不深不浅
16 楼
兄弟,哈哈。能不能给他们母子俩留点面子?
D
DDT666
17 楼
北京人的旗人比例还真是够高的,似乎随便找几个出名的人,就有大半可能是旗人。
p
purejerry
18 楼
旗人就是建奴...殘殺漢人的通古斯民族 台灣有個打籃球的...鬧離婚時 他的姐姐還出來炫耀他弟弟是正黃旗... 只能說辛亥革命之後 太溫柔 沒有抹掉這個民族
p
purejerry
19 楼
這種單親家庭出來的女生... 內心自卑又過於貪心...就是特想一步登頂...會特想找靠山 所以行為法則跟一般人是可感覺很大差異
独孤苍狼
20 楼
我91年出国的时候,黑市1:6换的美元,92年换的大概1:6.5。当然,我是找人帮忙按照黑市价换的,不是直接和黑市倒外汇的人换的。 猪镕基外汇并轨后(好像是93还是94年的事)候好像人民币:美元有过1:13甚至更高,但时间很短。其他时候还真没有听过那么高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