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质换停火”协议谈判过程被曝极其痛苦 “每一步都像拔牙”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22日 17点3分 PT
  返回列表
72870 阅读
8 评论
国际观察

新一轮巴以冲突持续一个半月,当地时间11月22日,巴以双方终于达成首个停火协议。美国总统拜登当天透露,有关“人质换停火”协议的谈判早在开战之初就已开始,但直至10月下旬才有初步进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同日透露了有关谈判的更多细节。

多名消息人士透露,在卡塔尔的斡旋下,美国10月下旬与哈马斯取得联系并完成“试点”谈判,促使两名美国人质获释。但以军地面行动打断谈判进程,同时,各方就协议细节反复拉扯,持续数周时间之久。

“有时,谈判进展似乎缓慢得令人痛苦,”CNN报道称。一名知情官员直言,“每一步都像拔牙”。

CNN援引消息称,10月7日哈马斯袭击以色列并扣押超200名人质,其中包括美国公民。拜登政府第一时间与哈马斯进行有关人质获释问题的谈判,但在卡塔尔协调员的帮助下,才于10月下旬与哈马斯进行有效沟通。知情官员们称,谈判的初步阶段被他们称作“试点”谈判。

10月20日,哈马斯释放了被扣押在加沙地带的首批人质,即美国母女朱迪斯·拉阿南和娜塔莉·拉阿南。

一名拜登政府高级国安官员告诉CNN,“那一天将成为一个证据”,证明白宫已经成功地建立了一个通过卡塔尔与哈马斯沟通谈判的途径。

随后,美国、卡塔尔、巴以双方正式开始了长达数周的“人质换停火”协议谈判。知情人士透露,在这一阶段,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直接通话沟通,卡塔尔总理在多哈与哈马斯高级政治领袖哈尼亚进行会谈,就连美国中央情报局、以色列摩萨德也参与其中。

10月24日,哈马斯似乎同意了释放妇女和儿童人质的协议条件。然而,美国没有说服以色列。

10月27日,以色列军队正式对加沙地带开展地面攻势,谈判一度陷入僵局。CNN称,在接下来的几周里,美国、以色列和卡塔尔与哈马斯进行了反复谈判,就可能达成协议的每一个细节进行了磋商,包括时间框架、人质数量、安全通道和监管问题。

11月3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抵达以色列,敦促以色列政府接受“人道主义暂停”,因为美国认为这将推动人质问题的进展。在美国的压力下,以色列政府花了几天时间才同意所谓“战术暂停”。

美国国务院的一名高级官员说,释放哪些人质以及是否公开获释人质信息,都是阻碍协议达成的关键症结。一开始,哈马斯拒绝提供有关人质的身份信息,在拜登与卡塔尔埃米尔11月12日进行了一通“非常重要、非常紧张的通话”后,哈马斯做出让步,同意提供获释人质的年龄、性别和国籍。

11月15日,拜登在APEC峰会期间再次致电卡塔尔埃米尔,告诉他“时间到了”。埃米尔则向拜登保证,他将尽一切可能促成这项协议。

随后,白宫中东协调员布雷特·麦格克先后前往卡塔尔和以色列,与各方检查了最终协议的文本。有知情人士透露,一周前,内塔尼亚胡曾对麦格克说:“我们需要这项协议。”

11月19日,以色列战时内阁在最终文本上做了一些小改动后,批准了这份协议。该协议由卡塔尔埃米尔转交给哈马斯,据称,埃米尔当时向哈马斯明确表示:“这是最终报价。”

11月21日早,哈马斯回应卡塔尔,他们“批准了该协议”。22日凌晨,经过多场会议后,以色列内阁批准了这项“人质换停火”协议。消息人士透露,内塔尼亚胡在结束紧张的内阁会议,一切尘埃落定后,一把抓住了麦格克的手臂。

当地时间22日凌晨,以色列内阁批准了一项与哈马斯的临时停火协议。

根据卡塔尔政府发布声明,哈马斯将释放50名被扣押的妇女儿童人质,换取为期四天的临时停火时间;以色列方面将释放被关押在以色列监狱中的总计150名巴勒斯坦妇女和儿童。声明称,停火时间将在24小时内宣布,期间将有数百辆载有救援物资、医疗用品和燃料的卡车进入加沙地带。

回忆起持续数周的谈判进程,知情人士告诉CNN,“有时,谈判进展似乎缓慢得令人痛苦”,因为每一步的沟通都十分复杂:从卡塔尔或埃及转到哈马斯,然后再转到卡塔尔或埃及,最后转到以色列和美国。

“每一步都像拔牙,”一名知情官员如此形容称。

CNN还在报道中提到一个细节。11月初,以色列加紧对加沙地带的地面攻势,并在11月10日后围困了加沙最大医院希法医院。以军的行动导致卡塔尔与哈马斯断联,待联系恢复后,哈马斯曾威胁要中止谈判,除非以军撤出希法医院。以军拒绝了哈马斯这一要求。

CNN称,虽然只有50名妇女和儿童获释,但美国官员预计,该协议最终将为哈马斯释放更多人质铺平道路。目前仍有10名美国人下落不明,其中包括两名妇女和一名三岁女孩。

半岛电视台此前曾援引专家分析称,协议的达成,与以色列面临的来自国内外的压力有关。

卡塔尔多哈研究生研究所的安全军事专家奥马尔·阿舒尔(Omar Ashour)向半岛电视台表示,哈马斯提出协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这增加了以色列方面的压力。他同时提醒说,“暂时停火并不总是带来更长久的停火,反而可能导致事态升级”,各方仍应谨慎行事。

多哈研究生研究所公共政策专家塔梅尔·卡尔穆特(Tamer Qarmout)认为,这项“人质换停火”协议是在非常“脆弱的局势”下达成的。他解释说:“如果能协议可以全面执行,可能会带来另一个交换囚犯和俘虏的机会,并有希望结束这场战争。”

但值得一提的是,内塔尼亚胡在协议达成后表态称,以色列无意结束冲突。他表示:“我们正处于战争之中,我们将继续这场战争,直到我们实现所有目标。要摧毁哈马斯,就必须释放我们所有的人质,并确保加沙的任何实体都无法威胁以色列。”

据半岛电视台消息,目前,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仍在继续。当地时间21日晚至22日早,以军加强了对加沙地带的空袭,位于加沙北部的两家医院和贾巴利亚难民营周围地区成为攻击目标。

w
winwin321
1 楼
人质换和平就是忽悠人的,加沙释放人质不是为了和平,主要是换以色列抓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而且是一换三,哈马斯就是通过这种方式鼓励那些巴勒斯坦人去恐怖袭击以色列,不要怕,如果被抓我们可以想办法营救你们。所以以色列应该减少这种交换的做法,这是变相在鼓励哈马斯抓人质。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哈马斯,这可以从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旧电脑
2 楼
以色列的目标是消灭哈马斯和救人质,能达成“人质换停火”是一个胜利。一换三不是问题,2011年一个以色列士兵换了1027个巴勒斯坦人。
L
LaBrisa
3 楼
从长远看,与绑匪谈判换取人质自由是绝对弊大于利的,因为这等于间接鼓励了绑架行为,造成了未来会有更多人被绑成为人质的可能性。但犹太信仰里深入到骨髓里生命至上的信念,又使即使是以世俗原则立国的以色列成为几乎是绝无仅有的愿意为其国民的生命自由与绑匪/恐怖组织作交换的政府,而且交换又常常是不对等的,甚至创下以一千二百余换一的纪录。 交换还是不交换,是个两难的问题。
L
LaBrisa
4 楼
更正:以一千二十余换一
S
StewartPlatform
5 楼
旧电脑 发表评论于 2023-11-22 09:02:35 以色列的目标是消灭哈马斯和救人质,能达成“人质换停火”是一个胜利。一换三不是问题,2011年一个以色列士兵换了1027个巴勒斯坦人。 ======================================= 比希特勒牛
西
西岸-影
6 楼
从报道看以色列释放的人都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就是那些向以色列坦克扔石头的,没有被以色列打死的半大孩子。再有就是妇女。 你就能知道过去所谓的两千人换一个士兵是什么概念,以色列是占领军,客观上可以逮捕任何人成为囚犯。 哈马斯绑架人质的目的是政治目的,其实整个战争都是个政治意义,让世界注意到巴勒斯坦人处境问题,所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如今政治目的已经达到,再关押人质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可以预期绝大部分人质最终会在国际监督下被释放。 而以色列也不会因此而停止进攻,毕竟其目的是完全驱逐加沙巴勒斯坦人,将其变成以色列国土。也就是违反国际法。 有一个事情这里没提,就是阿联盟六国代表团访问的是中国,而不是美国。美国事实上已经失去了在中东做调停人的资格,因此这次人质释放的停战是谁在起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华府采菊人
7 楼
用“人质”换什么换什么, 最终就可能会鼓励抓人质换东西, 更大效益地使用人质战略
胖得理直气壮
8 楼
用蹂躏妇女表达政治目的?楼下那个你真能给匪徒贴金。那是暴戾反人类。想表达政治目的把邪恶的手从妇女身上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