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爆红的烂梗Grimace shake:全网感染的癌症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7月27日 18点14分 PT
  返回列表
75550 阅读
7 评论
beebee公园

2023年6月,一款联名活动的奶昔Grimace shake火了。火得非常意外,火得令人摸不着头脑。

从当月的12号到22号,另外那半球的互联网如同中了紫癌一般,迅速被这个病毒般的紫奶昔梗占领了每个阶级、每个年龄阶段的人群。

举网欢腾,全网疯庆。短短的两周时间,这款原意为庆祝的奶昔就完整的经历了从传播、到解构、再到重塑、又回到传播的过程。“大哥奶昔,喝完暴毙。”、“大哥奶昔不会放过每一个喝它的人。”这些都是它如今的模样,也是它在诞生以来最为“辉煌”的模样。

而网民在此基础上的行为大体呈现的就是,一群人不断的用视频及文字等各种戏码反复的重演着:喝完Grimace shake就“身亡”的戏码。仅此而已,再无多余。一切看似花样百出的内容都只与这个主题有关,所有涉及到Grimace的话题都只关系到这个烂梗。

好不好喝,贵不贵等原始商品的属性早已消退。在所有网友自发的复制当中,这一款奶昔早就已经摆脱了它原本的各种逻辑,成为了一种无限将人群拖入同质化地狱的海怪。

路过的老头因为偷喝了一口Grimace奶昔结果就被人发现在街角倒毙、家里的外婆因为自制了Grimace奶昔也在随后被人马上举办了葬礼、Grimace称霸了世界,因为每个人都喝了一口Grimace奶昔、Grimace侵入了灵魂,因为做梦的人在梦里喝了一杯Grimace奶昔。…………

你即使穷尽了想象,也很难细数出网友整出的“创意”。但你只用简单怀疑,就能发现它们都只是打着”多样性”口号之下的殊途同归。即使如此,在这些极尽嫁接之能的数字“奇珍”面前,你的一切的抵触都毫无意义。

你不论是无脑的跟随、嘲笑、审视、反驳还是在吃过奶昔之后用脏手打下这篇在所谓的思虑中诞下的干煸废文一样,都无意义。Grimace会将一切关于它的视线都揉捏成它自己本身,它就是逻辑,它就是象征,它就是一切理由的理由,一切对立面的始作俑者。

你很难去放弃一次加入数字浪潮的权利,也很少人愿意丢失一次在自渎中换来点赞的契机。“大数据持续不断地为消费者提供完全符合他们欣赏品味的、讨他们喜欢的网络生态。消费者像牲畜一样,被饲以看似花样翻新实则完全相同的东西。”

而这个社会中的一些架构也根本就不会排斥这种看似“无害”的Grimace噪音。因为这种噪音正是资本所需的,足以遮蔽人群差异的面具。

我理解不了,我相信,也许你也同样不能。但这并不重要,因为事到如今,一些事物在流行之前就已经摒弃掉了它的“可理解”属性。“当一个事物已经无法再被解构的时候,它便死了。”并连带着我们一起。

人人把自己放在橱窗之后,人人为自己打上注解,人人狂笑,人人跟随。在这种语境之下,你参不参与根本没有关系,因为互联网也早已深入骨髓,这些病毒般的流行的烂梗根本就不用放在你的面前就可以形成一种对你生活的挟持。献祭的,就是你的独特、你的悲伤、你作为你自己所永远携带着的陌生质感。

我已无言,可我想要真正的生活,一杯真正的奶昔,一次不依赖滤镜的出游,一扇门的厚重,一种真正真实到足以让我感到灵魂都在自卑的触碰。我不想在看见紫色奶昔时就想起Grimace,也不想在听到K的时候就想到云南,我不要这些诅咒,也不要那些打着“自由”旗号的“进步人类”的剥削。

我记得一句德国新生代哲学家韩炳哲的话:“同质化的恐怖席卷当今社会的各个生活领域。人们踏尽千山,却未总结任何经验。人们纵览万物,却未形成任何洞见。人们堆积信息和数据,却未获得任何知识。人们积累着朋友和粉丝,却连一个他者都未曾遭遇。人们渴望冒险、渴望兴奋,而在这冒险与兴奋之中,人们自己却一成不变。”以上。

D
DLGJZD
1 楼
真他妈的弱智啊
雅痞士
2 楼
看到这些行为,就像一个人看到了大猩猩的举止一样,感觉西方还是没有进化完全啊。
三分法
3 楼
确实很火,家里小孩会唱“happy birthday Grimace” [1评]
a
anywho
4 楼
自淫自嗨
D
DonaldTramp
5 楼
我们家孩子还没开始唱,看来澳洲还没火起来。
文强
6 楼
lol
j
jieraaaa
7 楼
要多恶心有多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