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岁钟南山再战防疫最前线 两张照片让人肃然起敬(图)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1月21日 11点47分 PT
  返回列表
39156 阅读
25 评论
央视新闻

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治备受关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

他给出建议:“我总的看法,就是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但18日傍晚,84岁的他还是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

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连日来,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情况……他的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关键时刻再次站出来的钟南山,又勾起人们对这位当年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抗击“非典”英雄的集体回忆,更有满满的敬意。

钟南山在赶往武汉的高铁餐车上。(苏越明摄)

 

从广州到武汉到北京3天工作行程满满当当

连日来,从广州到武汉再到北京,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上发布会、连线媒体直播、解读最新情况……84岁的钟南山院士工作和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

1月18日,星期六,从广州赶往武汉

钟南山院士从深圳抢救完相关病例回到广州,当天下午还在广东省卫健委开会时,便接到通知要他马上赶往武汉。当天的航班已经买不到机票了,助手匆匆帮他回家收拾东西,直接到广东省卫健委会场跟他会合后便匆匆赶往广州南高铁站,挤上了傍晚5点多钟开往武汉的高铁。春运期间高铁票紧张,临时上车的他被安顿在餐车一角。一坐定,他便马上拿出文件来研究。晚上,快11点到达住处,他又简单听取了武汉方面的情况,满满当当的一天工作和行程才算结束了。



1月19日,星期天,从武汉赶往北京

上午开完会,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钟南山院士又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中午来不及休息,下午开会到5点,钟南山又从武汉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到达北京,他马上赶往国家卫健委开会,回到酒店,凌晨2点来钟才睡下。

1月20日,星期一,又是高强度的一天

才睡了四个来钟,早晨6点来钟,钟南山院士便起床看文件准备材料,匆匆吃完早餐,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又马上开始了:全国电视电话会议、新闻发布会、媒体直播连线……又是忙到深夜。

回顾:“非典”时,他们创下九个“最”

2003年“非典”袭来,当时敢讲真话、敢涉险滩、敢啃硬骨的钟南山是一个家喻户晓、响当当的名字。那一年,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时任广州呼研所所长的钟南山院士和他带领的广医一院医护人员没有退缩,他们沉着应对,上下拧成一股绳,在成功抗击非典一疫中创下了九个“最”——

钟南山院士(右一)、黎毅敏教授(左一)诊治非典病
 

01最早的报告病例

2002年12月22日,一位郭姓病人从河源市人民医院转诊到广医一院呼研所,他出现双肺弥漫性渗出,呼吸衰竭。病情特殊!钟南山院士和呼研所多位专家高度重视。随后,他们接到河源市人民医院的消息——护送该名病人的随行医生和护士也出现同样的症状。

钟南山院士、肖正伦等专家立即预感到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特殊传染病。他们一边组织抢救病人,一边向越秀区疾病控制中心上报。后经查实,这是广州市首例报告的非典病例。

02最早的隔离病房

2003年的1月31日,正值除夕,广州市卫生局下达一份紧急文件,将广医一院指定为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收治的医院。时任院长叶广春、副院长赖永洪及副院长黎毅敏火速赶回医院进行现场指挥。疫情十分危急,在接到市卫生局通知不到1个小时内,医院已接收4位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当晚,医院火速召集医务科、护理部、呼研所、急诊科负责人进行紧急部署:投入医院最优质的资源,调动以呼研所为主的技术力量,全力救治病人。在钟南山院士等专家的指导和带领下,当晚12时,广医一院在呼一区建立了全球综合性医院第一个专用的不明原因肺炎(非典)隔离病房,15位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全部在第一时间得到了及时有效的隔离。

03最早的抢救成功病例

2003年1月8日下午,广医一院收治了一例从其他医院转入的女性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入院时,她已高烧一个星期,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缺氧,双肺弥漫性、渗出性阴影等严重症状。1月10日,广医一院又接收了一例相同症状的男性病人。在监护中心医护人员的奋力抢救下和精心护理下,两例病人都在5天后成功脱离了呼吸机,分别于1月30日、31日康复出院,成为广州市最早的非典危重病人治愈成功病例。

04最早提出临床诊断标准

2003年2月初,以钟南山为首的呼研所专家在大量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最先提出了非典的临床诊断标准,该诊断标准包括非典诊治的五个主要依据:

这些诊断标准被纳入广东省非典型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用以指导全省的救治工作。

05最危重病人的救治

2003年2月8日,在医务人员被感染,人心惶惶之际,钟南山院士带领广医一院主动向广东省卫生厅请缨:将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们这里来!他们承担起广东省危重非典病人和危重非典医务人员的救治工作,广医一院成了广东省抗击非典最前沿的阵地和攻坚要地。

06最早总结出救治原则和方案

2003年2月17日,在抗击非典初期,钟南山院士首次向外界公布了广医一院总结出的非典救治经验:对重症病人采取早期干预的手段,早期使用皮质激素清除非特异性炎症,对呼吸窘迫,早期出现低氧血症的病人及早使用“无创通气”方法给予呼吸支持。这些治疗方法和治疗原则在日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被总结为“三早三合理”原则(即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和合理使用呼吸机、合理使用激素、合理治疗并发症)。这一原则以《广东省医院收治非典型肺炎病人工作指引》下发到广东各地市与省直、部属医疗单位,在全省推广。后来成为世界上最早公布的成功经验,为全国、全世界防治非典提供了宝贵的技术支持。

07最早倡导和推动大协作

2003年2月12日,广医一院呼研所与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合作,共同进行非典型肺炎的病原学研究,成为首家与境内外进行合作的医疗机构。经过两个月的技术攻关,4月12日下午,钟南山院士首次公布了这一合作研究成果,指出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冠状病毒。

08最高的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抗击非典,钟南山带领广医一院承担了广东绝大部分危重非典病人和危重医务人员的抢救重任,创下了最高的非典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4%,为降低非典病人死亡率做出重要贡献。

09最长的连续奋战时间

从2002年12月22日收治第一例河源非典病例至2003年7月2日最后三位非典病人出院,广医一院医务人员连续奋战193天,创下全国医院非典防治工作的纪录。收治非典病例302例,其中危重医务人员58人,需人工通气的危重患者59人,取得了治愈出院率93%的成绩。

H
Hmsucc
1 楼
有必要吗?后继无人?
云梦
2 楼
他怎么不戴口罩啊?
g
gamlastan
3 楼
這麼老的人,哪裡可以鎮住冠狀病毒?出來幹嘛呀,2003年的SARS,他也不是沒有犯錯誤。現在的年輕人呢?這種應該是中青年人出來上鏡頭。
H
Heiyaya
4 楼
你们这样丧事喜办,战斗在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认可吗?
善辉1983
5 楼
84了,歇歇吧,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B
Blank
6 楼
酱缸社会又开启造小神
中航科工六院
7 楼
宣传钟南山,也不要忘了蒋彦永 他才是当年爆料SARS的英雄
m
mirror1
8 楼
Hmsucc 发表评论于 2020-01-21 07:22:00 有必要吗?后继无人 ———— 后继有人 要听一尊 这就是一尊体制的特征 一尊没有担任防疫领导小组组长 向终南山致敬
刚满十八
9 楼
盗窃胜利成果
小山初筑
10 楼
又是一件具有“中国特色”的事
p
planet
11 楼
2003年“非典”袭来,当时敢讲真话还有蔣医生。你们不要不尊重事实。
g
gamlastan
12 楼
只希望鍾南山這次不要胡來。
B
BillyZ
13 楼
钟南山,蒋彦永都是说真话的铮铮铁汉。
j
jj191
14 楼
向这样的专家致敬
f
fkkn
15 楼
蒋医生被放了吗?
一只熊
16 楼
善辉1983 发表评论于 2020-01-21 07:46:00 84了,歇歇吧,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 抱歉,还真没有年轻人。国内的优秀年轻人现在已经不会去学医了。薪水普通,超负荷工作,被骂被打家常便饭,被砍都有可能,而且原因是非常正常的“感冒不用治,药有副作用,化疗会有并发症,重症病人会治不好”这些事。风险大到这种程度,又没有收益,谁还会去做啊? 我同学是北医临床系的,现在北医是北大的医学院了,非常难考。她同宿舍8个人,现在已经没有一个还在做医生了。40出头,本应是挑大梁的年纪。
y
yefenghaiyun
17 楼
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很多。
y
yefenghaiyun
18 楼
一只熊 发表评论于 2020-01-21 09:49:20善辉1983 发表评论于 2020-01-21 07:46:00 84了,歇歇吧,把机会留给年轻人! ================== 抱歉,还真没有年轻人。国内的优秀年轻人现在已经不会去学医了。薪水普通,超负荷工作,被骂被打家常便饭,被砍都有可能,而且原因是非常正常的“感冒不用治,药有副作用,化疗会有并发症,重症病人会治不好”这些事。风险大到这种程度,又没有收益,谁还会去做啊? 我同学是北医临床系的,现在北医是北大的医学院了,非常难考。她同宿舍8个人,现在已经没有一个还在做医生了。40出头,本应是挑大梁的年纪。 ================ 嗯,我的高中同学现在广州当医生的,最担心的是医患关系,但她也很努力,边工作还拿了博士。如果一个宿舍的都不当医生了,真是有点可悲。
行者一路歌
19 楼
宣传钟南山,也不要忘了蒋彦永, 他才是当年爆料SARS的英雄!!
a
aimawwl
20 楼
这身板,这脸,哪像84的啊
K
KMT88
21 楼
84? 中国没人了吗??需要杨振宁博士(98)去吗???
9
9妹
22 楼
科学家能针对不到一个月前才发现的病毒展开研发疫苗的工作,是「很了不起」的事,他归功于迅速测定、公布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中国研究员。 霍特兹提到:「SARS爆发时,花了将近一年才辨明并绘出完整基因码,现在几週就完成了。」
红彤彤的月亮
23 楼
包子应该去武汉体察一下民情啊,呵呵
泰傻
24 楼
无法应对疫情 就推抗疫英雄
s
scbean
25 楼
9妹 发表评论于 2020-01-21 11:07:51 科学家能针对不到一个月前才发现的病毒展开研发疫苗的工作,是「很了不起」的事,他归功于迅速测定、公布病毒基因组序列的中国研究员。 霍特兹提到:「SARS爆发时,花了将近一年才辨明并绘出完整基因码,现在几週就完成了。」 ============ 酒魅,你知道疫苗是如何制作的吗?你以为疫苗是一种药品吧。制作过程完全不一样!科盲别再提科学了。 中国不缺你一个吹喇叭的。 酒魅,你这么“丧事全当喜事办”的吹捧也「很了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