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月6日凌晨两点半左右,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声明称,伊朗将完全取消对浓缩铀提炼的“任何限制”。这意味着,伊朗将单方面完全放弃遵守伊核协议规定的任何义务!
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经过漫长谈判后,就限制伊朗发展核武及解除对伊朗的制裁问题达成协议。
不过这项在奥巴马就任期间达成的历史性协议,却被特朗普批评为“一个本不该签署的可怕的一面倒的协议”。
半岛电视台新闻截图
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因伊核协议而豁免的对伊朗制裁。
一年之后的同一天,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宣布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不再对外出售重水和浓缩铀。但伊朗当时并没有完全退出伊核协议,而在欧盟及联合国等各方的斡旋下,伊核协议也没有完全“破局”。
鲁哈尼参加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不过,多方努力维持的脆弱平衡,还是随着美国对伊朗二号人物苏莱曼尼发动的致命突袭而被打破。
伊朗撤回核协议承诺
据环球时报美联社、彭博社等媒体报道,在北京时间1月5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巴斯·穆萨维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国官员计划在当天周日晚上会晤,讨论他们退出核协议的下一步行动,行动的规模将比最初计划的还要大。
而据此前法新社的报道,伊朗将在5日晚敲定下一步行动。
而在北京时间1月6日凌晨,由伊朗内阁成员在德黑兰举行的会晤终于达成了结果!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声明表示,
“伊朗将结束其在伊核协议中的义务承诺,解除对核工业的任何限制,其中包括离心机的数量。因此,伊朗在铀浓缩能力、浓缩铀的丰度和数量以及研究的深度广度上将不再受到任何设限。”
不过伊朗政府也表示,如果国际社会能取消对伊朗的制裁并保证伊朗的利益,伊朗将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并重返核协议。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根据2015年伊核协议,伊朗提炼的浓缩铀丰度不得超过3.67%,并且伊朗最多只能储存300公斤浓缩铀。
据纽约时报报道,3.67%的丰度水平足以满足核电用途,但远低于核武器所需的90%浓缩。不过专家也表示,一旦浓缩铀的丰度超过20%,那么再提升到90%的水平将没有什么难度。
伊朗阿拉克重水反应堆 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2019年曾表示,伊朗准备将“任意数量”的浓缩铀提高到3.67%以上的丰度水平。鲁哈尼还承诺恢复阿拉克重水反应堆的建设,尽管当初伊朗在2015伊核协议签字时已同意关闭该项目。
事件回顾:美国、伊朗先后退出协议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根据协议,伊朗承诺将限制核计划,而国际社会则将解除对伊制裁。
不过在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随后重启对伊朗制裁。2019年5月,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美伊关系严重恶化,海湾局势持续紧张。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说,伊核协议是一项“糟糕的”协议,对伊朗发展核项目的限制“很弱”,却令伊朗得以免于制裁。他表示,协议未限制伊朗发展弹道导弹项目,协议中有关伊方在协议失效后可恢复铀浓缩活动的“日落条款”也不可接受。
特朗普表示,美国有“决定性证据”证明伊朗在伊核问题上的承诺是谎言。讲话结束后,特朗普签署了关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文件。
白宫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说,重启的制裁将针对伊朗能源、石化和金融等关键经济领域。美国财政部当天也表示,已开始实施特朗普的对伊制裁决定。
而在2019年5月8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不再对外出售重水和浓缩铀。
鲁哈尼在讲话中强调,这并不意味着伊朗退出伊核协议。伊朗希望在60天内与伊核协议其他签字方谈判伊朗在协议中的权益问题,若诉求得不到满足,伊朗将不再限制自身铀浓缩活动的产品丰度。
伊朗重水工厂 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不过伊朗外长扎里夫当天强调根据伊核协议第26条和第36条,伊朗有权根据其他签字方履约情况,调整自身对协议的执行。据伊核协议正文第26条和第36条,若依协议中止的制裁重启,伊朗将视为全部或部分停止履行协议承诺的理由。协议执行若有争议,将交由多边争端解决机制。
2019年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显示,伊朗储存的浓缩铀已经超过了协议规定的300公斤重量限制。
海湾地区股指大跌
受到美伊关系骤然紧张的影响,当地时间1月5日下午,海湾地区股市大幅下跌,科威特和沙特股市领跌。
上个月刚创下全球IPO最高纪录的石油巨头沙特阿美的股价下跌1.7%,至每股34.55里亚尔,创下自12月11日开始交易以来的最低水平。
2019年整个海湾地区表现最好的科威特股指下跌近4.1%,沙特股指下跌2.4%;迪拜股指下跌3.1%;阿布扎比指数.ADI下跌1.42%。
“美国与伊朗的战争可能使全球GDP下降0.5个百分点或更多,这主要是由于伊朗经济的崩溃,以及石价上涨的影响。” Capital Economics上周的一份研报中分析道。
1月3日,美油收报每桶63.05美元,布油收报每桶68.60美元,为三个多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苏莱马尼的遇难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美伊冲突可能破坏全球石油供应的担忧。
欧盟、联合国全力维护伊核协议
2019年7月15日,欧盟各成员国外长齐聚布鲁塞尔,就如何挽救伊核协议进行紧急磋商。会后发表的决议表示,国际社会不能草率重启对伊制裁,致使来之不易的伊核协议面临崩溃风险。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还注意到,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曾表示,美国不再希望与其他国家合作,这表明美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已经失去了活力,并将长期失去影响力。法国、德国和英国领导人还曾共同对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的决定表示“遗憾”。
2019年12月19日,联合国副秘书长迪卡洛在安理会会议上表示,美国和伊朗都在破坏作为“国际和平基石”的伊朗核协议。
迪卡洛表示,伊朗核协议得到“全面有效执行”,是“确保伊朗核项目和平性质、保障伊朗人民获得切实经济利益的关键”。她称,美国退出该协议并恢复对伊制裁与协议的目标背道而驰,伊朗近期不再履行协议的部分承诺也令人遗憾。
俄罗斯外长:俄中立场完全一致
据外交部消息,2020年1月4日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就当前海湾局势急剧紧张以及双方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合作全面交换意见、协调立场。
王毅表示,中方高度关注美伊矛盾的激化,反对在国际关系中滥用武力,军事冒险行为不可接受。中方主张各方应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伊拉克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应当得到尊重,中东海湾地区的和平稳定应当得到维护。
拉夫罗夫表示,俄中立场完全一致。美方行为是非法的,应予谴责。俄方反对粗暴践踏别国主权,特别是采取单边军事行动。俄方愿同中方密切协调,为避免地区局势紧张升级发挥建设性作用。
外长王毅:反对任何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
据参考消息报道,2019年的最后一天,扎里夫抵达北京,这已经是他一年中第四次访华。抵京当天,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便同他举行了会谈。
在外交部网站发布的关于此次会谈的稿件中,王毅直接点明,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全面协议,放弃应尽国际义务,并对伊进行极限施压,这是当前伊核问题出现紧张局势的根源所在。他还强调,中方支持一切有助于缓和当前紧张局势,维护全面协议的建设性努力,希望协议参与方坚持正确方向,顶住外部压力,通过对话协商处理存在的分歧,继续维护和执行好全面协议。
王毅表示,“中方将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反对任何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推动伊核问题得到政治外交解决。”
扎里夫积极评价并感谢中方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同样表示,伊方愿与中方保持密切沟通,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切实维护全面协议,捍卫自身正当权益。
中国驻美国、伊拉克大使馆发出提醒
1月5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建议和提醒在美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范,慎重考虑前往公众场所。如遇危险或突发情况,请及时拨打911报警。如需领事协助,请拨打外交部24小时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或与中国驻美使领馆联系:
驻美国使馆:202-4952216
驻纽约总领馆:212-6953125
驻旧金山总领馆:415-2168525
驻洛杉矶总领馆:213-8078052
驻芝加哥总领馆:312-7800170
驻休斯敦总领馆:713-5219215
中国领事服务网2019年10月30日提醒称,自2017年以来,外交部和中国驻伊拉克使领馆已根据伊拉克安全形势连续多次发布暂勿前往伊拉克的安全提醒,最近一次提醒有效期至2019年11月1日。
根据当地安全形势,现发布新一期提醒,有效期至2020年5月1日,具体如下:
近期,伊拉克总体安全形势依旧严峻,部分省份恐怖袭击和恶性治安事件多发。外交部和中国驻伊拉克使领馆建议已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和机构加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伊拉克使领馆联系。
鉴于当前情况易给当事人带来巨大安全风险,并使驻伊拉克使领馆难以提供有效协助,外交部和驻伊拉克使领馆提醒和希望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伊拉克。如当事人坚持前往,由于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而产生的费用,将由个人承担。
当地报警电话:130,急救电话:105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国驻伊拉克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964-7901912315
中国驻埃尔比勒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964-7515477820
刚刚!伊朗彻底退出核协议 高呼美国去死 中领馆正式发出警告 最近离美国远点吧
嘴炮升级 战争一触即发
就在特朗普和伊朗你来我往打嘴炮,大家纷纷猜测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打起来的时候,多枚火箭弹袭击了美军在伊拉克附近的基地!
这一消息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的确认。
当地时间周六晚,多枚火箭弹几乎同时命中美军基地和大使馆,但没有造成美军的伤亡。
联军发言人表示,第一场袭击针对的是美国驻伊拉克使馆所在的区域(又称绿区Green Zone),区域内有大量美国外交和军事设施。
炮弹还击中了附近的巴格达大学所在的区域,造成至少五人受伤。
数分钟后,位于巴格达以北60公里的巴拉德美国空军基地也遭到火箭炮射击。
不过,目前还没有组织对这两起袭击负责。
伊拉克的什叶派民兵组织倒是警告当地的安全部队和平民,最好远离美军驻伊拉克的基地和设施至少1000米,并暗示还会有更多袭击发生。
加拿大的驻伊拉克军队也已经中止了训练活动。虽然不会撤离,但是会留在基地内部,保证人员的安全。
这两次袭击发生在特朗普和伊朗之间的口水战之后。现在情况更是急剧升级!
根据“今日俄罗斯”的报道,在伊朗伊斯兰议会上,议员们聚集在一起,高呼“美国去死”等反美口号,向特朗普表示,“这是伊朗民族的声音”!
更严重的是,伊朗政府已经在当地时间1月6日宣布,将退出伊朗核协议!
这意味着,伊朗的核计划将不再受到任何限制!
对此,欧盟各国纷纷出来劝架,呼吁伊朗和美国都好好冷静一下,把冲突降级。
但是伊朗和美国都冷静不下来。
周六,伊朗表示美国在中东的35个目标都将成为他们复仇的目标。
而特朗普则回复威胁,如果伊朗胆敢报复美国,就要轰炸包括多个文化遗址在内的伊朗境内目标。
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美国早就瞄准了52个伊朗的地标,代表多年前伊朗劫持的52名美国人,一些地标对伊朗和伊朗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而伊朗方面则表示,伊朗从来没掀起战争,也从来不想掀起战争,是美国步步紧逼,伊朗别无选择。
伊朗外交部长周日表示,特朗普要是敢袭击伊朗的文化遗址,那就是“战争罪”!
伊朗电信部长更是把特朗普比喻成希特勒和成吉思汗。
据报道,伊朗拥有24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
有加拿大网友表示:要是美国真的打击伊朗的古代文化遗址,就跟塔利班摧毁古老的佛像,或激进组织攻击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古代基督教遗址没什么区别。
虽然美国参与签署的1954年《海牙公约》中,禁止任何军队“对文化财产进行直接敌对行动”。
但根据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说法,如果这些文化遗址被重新利用,成了“军事点”,就能够成为打击目标。
图为成千上万的伊朗人走上街头,哀悼被美国炸死的伊朗高级指挥官
伊拉克现在也是非常不爽。
美国周五炸死伊朗高级指挥官和以及另外两名伊拉克高级民兵官员之后,又向伊拉克增兵3000。
但是伊拉克议会投票决定,要求外国军队撤出。
所谓的外国军队,主要就是美国了。
伊拉克方面表示,当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来伊拉克是为了打击“伊斯兰国”,现在打完了,你们可以回家了吧!
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表示,伊拉克这么做是忘恩负义,非常不友好,美国为伊拉克人民的安全投入了‘大量的鲜血和财富’,“伊拉克人民应该感谢美国保护伊拉克的主权”!
这大概也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
无论伊朗会不会报复,啥时候报复,包括西雅图、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等在内的美国诸多大城市都已经提高了安全警戒,首都华盛顿更是处于戒备状态。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建议和提醒在美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警惕,慎重考虑前往公众场所。
而加拿大则在美伊局势升级之后,建议国民不要去中东旅行,避免受伊朗报复美国的牵连。
美国各地也掀起了不少抗议活动。在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地,有不少民聚集起来,抗议美国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并声称美国的对外军事干预导致美国本土不安全。
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矛盾激化,也给加拿大蒙上阴影。
毕竟,这里有着大量的伊朗移民和难民。
多伦多是伊朗境外最大的伊朗社区,被称为“德黑兰托”(Tehranto)。
现在,很多住在这里的人担心新的中东战争爆发。周六,上百名示威者在美国驻多伦多领事馆外示威,抗议美国的制裁。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与抗议者对峙。
他们拍手叫好,称被美国炸死的卡西姆·苏莱曼尼杀害了无数平民,是恐怖分子,美国炸死了他,是替天行道。
比如这位小哥,戴了特朗普的专款“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棒球帽。
一位大叔则振臂高呼:我赞扬特朗普总统!
而在大温地区的很多伊朗人,更多的是憎恨美国,并担心他们在伊朗的亲人的安危。一位来自伊朗的女子表示,她的家人和姐妹都在那里,她现在忧心忡忡。
人权人士Fred Soofi表示,伊朗在美国面前就像一只被逼到死角的猫,处于绝望境地,唯一能做的就是拼死反抗!
而来自伊朗的难民Majid Rasouli表示,伊朗政府应该做出回击,决不能就这样放了美国!
在渥太华,也有不少人聚集起来,抗议美国对伊朗的打击,并要求特鲁多行动起来,谴责和干涉美国的霸权行为。
由于美国和伊朗的冲突,近些年来,从伊朗来加拿大的难民人数几乎增加了两倍!
自2019年初,每月有超过125位伊朗人申请加拿大的庇护。在BC省,来自伊朗的难民更是远超其他国家难民:平均每个月有65名伊朗人寻求政治避难!
目前,大温地区有超过46000的伊朗人,很多富裕的伊朗人居住在西温和北温,以及高贵林地区。
美国此次对伊朗的打击,恐怕又将引发另一波伊朗难民投奔加拿大的高潮。
北京时间1月6日凌晨两点半左右,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发布声明称,伊朗将完全取消对浓缩铀提炼的“任何限制”。这意味着,伊朗将单方面完全放弃遵守伊核协议规定的任何义务!
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中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经过漫长谈判后,就限制伊朗发展核武及解除对伊朗的制裁问题达成协议。
不过这项在奥巴马就任期间达成的历史性协议,却被特朗普批评为“一个本不该签署的可怕的一面倒的协议”。
半岛电视台新闻截图
2018年5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并重启因伊核协议而豁免的对伊朗制裁。
一年之后的同一天,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宣布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不再对外出售重水和浓缩铀。但伊朗当时并没有完全退出伊核协议,而在欧盟及联合国等各方的斡旋下,伊核协议也没有完全“破局”。
鲁哈尼参加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不过,多方努力维持的脆弱平衡,还是随着美国对伊朗二号人物苏莱曼尼发动的致命突袭而被打破。
伊朗撤回核协议承诺
据环球时报美联社、彭博社等媒体报道,在北京时间1月5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巴斯·穆萨维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国官员计划在当天周日晚上会晤,讨论他们退出核协议的下一步行动,行动的规模将比最初计划的还要大。
而据此前法新社的报道,伊朗将在5日晚敲定下一步行动。
而在北京时间1月6日凌晨,由伊朗内阁成员在德黑兰举行的会晤终于达成了结果!
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声明表示,
“伊朗将结束其在伊核协议中的义务承诺,解除对核工业的任何限制,其中包括离心机的数量。因此,伊朗在铀浓缩能力、浓缩铀的丰度和数量以及研究的深度广度上将不再受到任何设限。”
不过伊朗政府也表示,如果国际社会能取消对伊朗的制裁并保证伊朗的利益,伊朗将继续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并重返核协议。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根据2015年伊核协议,伊朗提炼的浓缩铀丰度不得超过3.67%,并且伊朗最多只能储存300公斤浓缩铀。
据纽约时报报道,3.67%的丰度水平足以满足核电用途,但远低于核武器所需的90%浓缩。不过专家也表示,一旦浓缩铀的丰度超过20%,那么再提升到90%的水平将没有什么难度。
伊朗阿拉克重水反应堆 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伊朗总统鲁哈尼在2019年曾表示,伊朗准备将“任意数量”的浓缩铀提高到3.67%以上的丰度水平。鲁哈尼还承诺恢复阿拉克重水反应堆的建设,尽管当初伊朗在2015伊核协议签字时已同意关闭该项目。
事件回顾:美国、伊朗先后退出协议
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全面行动计划》。根据协议,伊朗承诺将限制核计划,而国际社会则将解除对伊制裁。
不过在2018年5月,美国单方面退出协议,随后重启对伊朗制裁。2019年5月,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美伊关系严重恶化,海湾局势持续紧张。
2018年5月8日,特朗普在白宫发表电视讲话说,伊核协议是一项“糟糕的”协议,对伊朗发展核项目的限制“很弱”,却令伊朗得以免于制裁。他表示,协议未限制伊朗发展弹道导弹项目,协议中有关伊方在协议失效后可恢复铀浓缩活动的“日落条款”也不可接受。
半岛电视台新闻截图
特朗普表示,美国有“决定性证据”证明伊朗在伊核问题上的承诺是谎言。讲话结束后,特朗普签署了关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的文件。
白宫在随后发布的声明中说,重启的制裁将针对伊朗能源、石化和金融等关键经济领域。美国财政部当天也表示,已开始实施特朗普的对伊制裁决定。
而在2019年5月8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发表电视讲话,宣布伊朗中止履行伊核协议部分条款,不再对外出售重水和浓缩铀。
鲁哈尼在讲话中强调,这并不意味着伊朗退出伊核协议。伊朗希望在60天内与伊核协议其他签字方谈判伊朗在协议中的权益问题,若诉求得不到满足,伊朗将不再限制自身铀浓缩活动的产品丰度。
伊朗重水工厂 图片来源:wiki Commons
不过伊朗外长扎里夫当天强调根据伊核协议第26条和第36条,伊朗有权根据其他签字方履约情况,调整自身对协议的执行。据伊核协议正文第26条和第36条,若依协议中止的制裁重启,伊朗将视为全部或部分停止履行协议承诺的理由。协议执行若有争议,将交由多边争端解决机制。
2019年6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报告显示,伊朗储存的浓缩铀已经超过了协议规定的300公斤重量限制。
海湾地区股指大跌
受到美伊关系骤然紧张的影响,当地时间1月5日下午,海湾地区股市大幅下跌,科威特和沙特股市领跌。
上个月刚创下全球IPO最高纪录的石油巨头沙特阿美的股价下跌1.7%,至每股34.55里亚尔,创下自12月11日开始交易以来的最低水平。
2019年整个海湾地区表现最好的科威特股指下跌近4.1%,沙特股指下跌2.4%;迪拜股指下跌3.1%;阿布扎比指数.ADI下跌1.42%。
“美国与伊朗的战争可能使全球GDP下降0.5个百分点或更多,这主要是由于伊朗经济的崩溃,以及石价上涨的影响。” Capital Economics上周的一份研报中分析道。
1月3日,美油收报每桶63.05美元,布油收报每桶68.60美元,为三个多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前苏莱马尼的遇难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美伊冲突可能破坏全球石油供应的担忧。
欧盟、联合国全力维护伊核协议
2019年7月15日,欧盟各成员国外长齐聚布鲁塞尔,就如何挽救伊核协议进行紧急磋商。会后发表的决议表示,国际社会不能草率重启对伊制裁,致使来之不易的伊核协议面临崩溃风险。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还注意到,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曾表示,美国不再希望与其他国家合作,这表明美国作为国际社会的一员已经失去了活力,并将长期失去影响力。法国、德国和英国领导人还曾共同对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的决定表示“遗憾”。
2019年12月19日,联合国副秘书长迪卡洛在安理会会议上表示,美国和伊朗都在破坏作为“国际和平基石”的伊朗核协议。
迪卡洛表示,伊朗核协议得到“全面有效执行”,是“确保伊朗核项目和平性质、保障伊朗人民获得切实经济利益的关键”。她称,美国退出该协议并恢复对伊制裁与协议的目标背道而驰,伊朗近期不再履行协议的部分承诺也令人遗憾。
俄罗斯外长:俄中立场完全一致
据外交部消息,2020年1月4日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通电话,就当前海湾局势急剧紧张以及双方在联合国安理会的合作全面交换意见、协调立场。
王毅表示,中方高度关注美伊矛盾的激化,反对在国际关系中滥用武力,军事冒险行为不可接受。中方主张各方应切实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以及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伊拉克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应当得到尊重,中东海湾地区的和平稳定应当得到维护。
拉夫罗夫表示,俄中立场完全一致。美方行为是非法的,应予谴责。俄方反对粗暴践踏别国主权,特别是采取单边军事行动。俄方愿同中方密切协调,为避免地区局势紧张升级发挥建设性作用。
外长王毅:反对任何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
据参考消息报道,2019年的最后一天,扎里夫抵达北京,这已经是他一年中第四次访华。抵京当天,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便同他举行了会谈。
在外交部网站发布的关于此次会谈的稿件中,王毅直接点明,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全面协议,放弃应尽国际义务,并对伊进行极限施压,这是当前伊核问题出现紧张局势的根源所在。他还强调,中方支持一切有助于缓和当前紧张局势,维护全面协议的建设性努力,希望协议参与方坚持正确方向,顶住外部压力,通过对话协商处理存在的分歧,继续维护和执行好全面协议。
王毅表示,“中方将坚定捍卫国际公平正义,反对任何单边主义和霸凌行径,推动伊核问题得到政治外交解决。”
扎里夫积极评价并感谢中方发挥的重要作用,他同样表示,伊方愿与中方保持密切沟通,坚持多边主义,反对单边主义,切实维护全面协议,捍卫自身正当权益。
中国驻美国、伊拉克大使馆发出提醒
1月5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建议和提醒在美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警惕,注意安全防范,慎重考虑前往公众场所。如遇危险或突发情况,请及时拨打911报警。如需领事协助,请拨打外交部24小时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或与中国驻美使领馆联系:
驻美国使馆:202-4952216
驻纽约总领馆:212-6953125
驻旧金山总领馆:415-2168525
驻洛杉矶总领馆:213-8078052
驻芝加哥总领馆:312-7800170
驻休斯敦总领馆:713-5219215
中国领事服务网2019年10月30日提醒称,自2017年以来,外交部和中国驻伊拉克使领馆已根据伊拉克安全形势连续多次发布暂勿前往伊拉克的安全提醒,最近一次提醒有效期至2019年11月1日。
根据当地安全形势,现发布新一期提醒,有效期至2020年5月1日,具体如下:
近期,伊拉克总体安全形势依旧严峻,部分省份恐怖袭击和恶性治安事件多发。外交部和中国驻伊拉克使领馆建议已在当地的中国公民和机构加强安全防范和应急准备。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与中国驻伊拉克使领馆联系。
鉴于当前情况易给当事人带来巨大安全风险,并使驻伊拉克使领馆难以提供有效协助,外交部和驻伊拉克使领馆提醒和希望中国公民近期暂勿前往伊拉克。如当事人坚持前往,由于提供领事保护与协助而产生的费用,将由个人承担。
当地报警电话:130,急救电话:105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24小时):+86-10-12308或+86-10-59913991
中国驻伊拉克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964-7901912315
中国驻埃尔比勒总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964-7515477820
刚刚!伊朗彻底退出核协议 高呼美国去死 中领馆正式发出警告 最近离美国远点吧
嘴炮升级 战争一触即发
就在特朗普和伊朗你来我往打嘴炮,大家纷纷猜测第三次世界大战会不会打起来的时候,多枚火箭弹袭击了美军在伊拉克附近的基地!
这一消息得到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军的确认。
当地时间周六晚,多枚火箭弹几乎同时命中美军基地和大使馆,但没有造成美军的伤亡。
联军发言人表示,第一场袭击针对的是美国驻伊拉克使馆所在的区域(又称绿区Green Zone),区域内有大量美国外交和军事设施。
炮弹还击中了附近的巴格达大学所在的区域,造成至少五人受伤。
数分钟后,位于巴格达以北60公里的巴拉德美国空军基地也遭到火箭炮射击。
不过,目前还没有组织对这两起袭击负责。
伊拉克的什叶派民兵组织倒是警告当地的安全部队和平民,最好远离美军驻伊拉克的基地和设施至少1000米,并暗示还会有更多袭击发生。
加拿大的驻伊拉克军队也已经中止了训练活动。虽然不会撤离,但是会留在基地内部,保证人员的安全。
这两次袭击发生在特朗普和伊朗之间的口水战之后。现在情况更是急剧升级!
根据“今日俄罗斯”的报道,在伊朗伊斯兰议会上,议员们聚集在一起,高呼“美国去死”等反美口号,向特朗普表示,“这是伊朗民族的声音”!
更严重的是,伊朗政府已经在当地时间1月6日宣布,将退出伊朗核协议!
这意味着,伊朗的核计划将不再受到任何限制!
对此,欧盟各国纷纷出来劝架,呼吁伊朗和美国都好好冷静一下,把冲突降级。
但是伊朗和美国都冷静不下来。
周六,伊朗表示美国在中东的35个目标都将成为他们复仇的目标。
而特朗普则回复威胁,如果伊朗胆敢报复美国,就要轰炸包括多个文化遗址在内的伊朗境内目标。
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美国早就瞄准了52个伊朗的地标,代表多年前伊朗劫持的52名美国人,一些地标对伊朗和伊朗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而伊朗方面则表示,伊朗从来没掀起战争,也从来不想掀起战争,是美国步步紧逼,伊朗别无选择。
伊朗外交部长周日表示,特朗普要是敢袭击伊朗的文化遗址,那就是“战争罪”!
伊朗电信部长更是把特朗普比喻成希特勒和成吉思汗。
据报道,伊朗拥有24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
有加拿大网友表示:要是美国真的打击伊朗的古代文化遗址,就跟塔利班摧毁古老的佛像,或激进组织攻击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古代基督教遗址没什么区别。
虽然美国参与签署的1954年《海牙公约》中,禁止任何军队“对文化财产进行直接敌对行动”。
但根据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的说法,如果这些文化遗址被重新利用,成了“军事点”,就能够成为打击目标。
图为成千上万的伊朗人走上街头,哀悼被美国炸死的伊朗高级指挥官
伊拉克现在也是非常不爽。
美国周五炸死伊朗高级指挥官和以及另外两名伊拉克高级民兵官员之后,又向伊拉克增兵3000。
但是伊拉克议会投票决定,要求外国军队撤出。
所谓的外国军队,主要就是美国了。
伊拉克方面表示,当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来伊拉克是为了打击“伊斯兰国”,现在打完了,你们可以回家了吧!
但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表示,伊拉克这么做是忘恩负义,非常不友好,美国为伊拉克人民的安全投入了‘大量的鲜血和财富’,“伊拉克人民应该感谢美国保护伊拉克的主权”!
这大概也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
无论伊朗会不会报复,啥时候报复,包括西雅图、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等在内的美国诸多大城市都已经提高了安全警戒,首都华盛顿更是处于戒备状态。
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建议和提醒在美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安全形势,提高警惕,慎重考虑前往公众场所。
而加拿大则在美伊局势升级之后,建议国民不要去中东旅行,避免受伊朗报复美国的牵连。
美国各地也掀起了不少抗议活动。在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地,有不少民聚集起来,抗议美国对伊朗的军事行动,并声称美国的对外军事干预导致美国本土不安全。
美国和伊朗之间的矛盾激化,也给加拿大蒙上阴影。
毕竟,这里有着大量的伊朗移民和难民。
多伦多是伊朗境外最大的伊朗社区,被称为“德黑兰托”(Tehranto)。
现在,很多住在这里的人担心新的中东战争爆发。周六,上百名示威者在美国驻多伦多领事馆外示威,抗议美国的制裁。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人与抗议者对峙。
他们拍手叫好,称被美国炸死的卡西姆·苏莱曼尼杀害了无数平民,是恐怖分子,美国炸死了他,是替天行道。
比如这位小哥,戴了特朗普的专款“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棒球帽。
一位大叔则振臂高呼:我赞扬特朗普总统!
而在大温地区的很多伊朗人,更多的是憎恨美国,并担心他们在伊朗的亲人的安危。一位来自伊朗的女子表示,她的家人和姐妹都在那里,她现在忧心忡忡。
人权人士Fred Soofi表示,伊朗在美国面前就像一只被逼到死角的猫,处于绝望境地,唯一能做的就是拼死反抗!
而来自伊朗的难民Majid Rasouli表示,伊朗政府应该做出回击,决不能就这样放了美国!
在渥太华,也有不少人聚集起来,抗议美国对伊朗的打击,并要求特鲁多行动起来,谴责和干涉美国的霸权行为。
由于美国和伊朗的冲突,近些年来,从伊朗来加拿大的难民人数几乎增加了两倍!
自2019年初,每月有超过125位伊朗人申请加拿大的庇护。在BC省,来自伊朗的难民更是远超其他国家难民:平均每个月有65名伊朗人寻求政治避难!
目前,大温地区有超过46000的伊朗人,很多富裕的伊朗人居住在西温和北温,以及高贵林地区。
美国此次对伊朗的打击,恐怕又将引发另一波伊朗难民投奔加拿大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