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目!袁隆平墓前 非洲留学生带来非洲大米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6月16日 22点6分 PT
  返回列表
75087 阅读
55 评论
北美留学生观察

那一年,他种下了一粒中国的种子,如今它在非洲开花了

清晨,长沙的天空飘着细雨。

一位来自非洲的农民,双手捧着一袋稻米,站在袁隆平院士的墓前。他轻声说:“袁老师,我来看您了……这是我们农场今年的新米。”

他叫穆萨·达博,冈比亚玛诺农场的农场主。今年47岁。

而这袋稻米,来自地球的另一端,是中国杂交水稻第一次在冈比亚大规模试种成功的结晶。它跨越了海洋、语言与文化,承载着一位农民最朴素的心愿——把粮食种出来,让家乡不再挨饿。

墓碑上镌刻着一句话:“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穆萨看着它,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知道,这不只是袁老师的信念,也已经成了他的人生信条。

穆萨的故事,没有一帆风顺的开始。

2019年,正在美国工作的他因父亲去世,回到冈比亚继承家业。但他迎来的不是稻浪翻滚的乡野,而是一地荒芜与失望。没有技术,没有机械,他种的第一批水稻全军覆没:稻谷被雨水泡发,连收割都得靠“油桶打谷粒”。

“我不懂种田,也没人教我怎么种。”

他想过放弃,想过再次离开,像许多年轻人那样逃去城市、逃去国外,逃离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

可是,那年,有一群中国人来了。他们卷起裤腿,下田插秧。他们不是商人,不是政客,而是来自隆平高科的农业专家——带着一颗想让非洲不再饥饿的心,也带着袁隆平的种子与梦想。

那一刻,穆萨决定留下。

在湖南的学习经历,是穆萨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旅程。

他第一次接触到系统的农业课程,第一次看到插秧机在田里穿行,第一次知道,“原来,种田不只是体力活,更是一种智慧。”

那是他自己的“留学时光”。没有高楼林立的校园,没有西装革履的讲师,只有翻译、田埂和挥汗如雨的农人。但他记得,袁老师用英文对他说:“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

穆萨把这句话刻在了心上,也播在了地里。

五年后,他的农场从3公顷扩张到100公顷,带动周边农户种植面积达2000公顷;从“人手打谷”变成“全程机械化”,平均亩产翻了两三倍。农场的轰鸣声,不再是幻想中的“奇迹”,而成了青少年心中“想追的职业”。

他们学修农机、学开插秧机,农业,在他们眼中变“酷”了。

这次来长沙,穆萨还带来了一幅画。

画面上是他的农场——收割机在金黄的稻浪中穿梭,阳光洒在机械反光的车身上,如同洒在冈比亚复苏的大地上。

“袁老师,您的种子在冈比亚生根了,我们不再挨饿了……”

穆萨的手紧握稻米,眼睛望着墓碑的方向久久凝视。

6月11日上午,冈比亚农民穆萨双手捧着一袋非洲产的中国杂交水稻稻米,恭敬地摆放在袁隆平院士墓前。

他在墓前低声说:“这是冈比亚第一座全机械化农场,我的农场。”

他不需要太多语言解释什么。他知道,袁老师一定明白。

那幅画,是感激,也是交答卷。

穆萨不是唯一一个把中国种子种在非洲土地上的人。

△印有杂交水稻图案的马达加斯加纸币 (资料图)

在马达加斯加,中国杂交水稻的图案印在了该国面额最大的20000阿里亚里纸币上——这份“国家名片”,属于那些默默耕耘在田野里的中国专家。

2023年6月,在中国湖南省长沙市唐人万寿园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墓前,马达加斯加农业部原秘书长拉库托松·菲利贝尔不远万里带来了一份承载着真诚谢意的礼物——产自非洲的杂交水稻大米。十余年间,杂交水稻的推广让马达加斯加水稻产量翻了两三倍,从“靠天吃饭”到“自给自足”;农民蒂娜靠着种水稻盖了新房,她说:“我们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在布隆迪,中国专家杨华德把农户的年产量从3吨提到了10吨,近10万人因此摆脱贫困。他在领奖时的那句“黄皮肤汉子的执着,让黑皮肤的兄弟理解了命运共同体”,让人湿了眼眶。

在布基纳法索、大米进口曾高达1600万美元,而如今引进中国杂交水稻后,大米基本实现“零进口”。

在莫桑比克、在肯尼亚、在尼日利亚……越来越多的非洲国家正在靠杂交水稻实现粮食自立。如今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种上了这粒“中国种子”。

而每一粒种子背后,都是一群像穆萨一样的人,一步一步,把田地从贫瘠耕成丰收。

2019年,袁隆平曾在中非农业合作论坛上说:“我的心愿,是让非洲不再挨饿。”

今天,他的学生们正一步步替他实现。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

这句话镌刻在墓碑上,也镌刻在世界上那些被一粒粒种子改变命运的土地上。

穆萨离开长沙前,再次看了一眼那座墓。他没有说话,只是轻轻低头,像是告别,也像是在默默立下一个新的承诺。

——在他和中国农业专家播下的每一粒种子里,都藏着一个共同的愿望:

愿世界再没有饥饿的土地,

愿脚下的稻田里,每一株都能开出希望的光。

澳贼
1 楼
真正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致敬!
媚眼瞟瞟
2 楼
海关明文规定, 禁止一切生物,种子入境。 为什么中国海关没抓他? [4评]
屌鸡子皮
3 楼
袁爷爷赞
随意岁月
4 楼
隆平高科是在贩卖外国公司的种子致富,还是自己有研发成果呢
娄东风
5 楼
非洲人也会拜? 跪拜?
t
tomtangwws
6 楼
帮助人类解决吃饭问题,袁老爷子功德无量。
文学少年
7 楼
没有指手画脚,只有脚踏实地帮助非洲。深得人心。
夜的风
8 楼
水稻加工成大米以后已经不是可以发芽种植的种子了,文盲都知道吧?
z
zuobiao
9 楼
万家生佛,功德无量
F
Flyingmirror
10 楼
腳踏實地、活人無數,這不但是國士,也足夠資格被稱一聲聖人。
天使与恶魔
11 楼
成品的大米不是种子
m
maoerjiao
12 楼
ZHE DOU YOU REN PEN
孤独的谋杀者
13 楼
张开你的小眼睛,闭上你的大嘴,然后好好看看,是大米,不是稻谷 [1评]
b
bluecrab
14 楼
袁隆平最后没有被评上院士,给的理由是他的论文不行
a
albertjia!
15 楼
狗粮对此不屑一顾,狗粮不需要吃粮食,狗粮最爱的是主子粑粑的隔夜大便啊。狗粮们说说是这个情况吧?今天吃屎了吗?
s
skyfall
16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j
jerrys94086
17 楼
这里的一些大聪明觉得可以把大米带进中国海关。 海关明文规定生米是禁止带入海关的! 知道为什么吗?
媚眼瞟瞟
18 楼
大米胚芽没有破损就具有发芽能力。 实验室里让大米发芽并不困难。 因此按规定, 携带大米必须经过海关免疫检验。 就是走红通道。 免疫检验历时一个月, 确定胚芽全部死光。 除非海关人员睁只眼闭只眼违法给于通行。 另外, 携带数量只能供自己短时间使用。住旅店的人没法做饭。 两条件他都不满足。 分明就是走绿色通道逃避海关检查。 你们选择性的捧臭脚让人啼笑皆非。
J
Jambox
19 楼
文盲
全通
20 楼
请原谅我的小眼睛, 怎么张开也是看到了“稻米”,文中说的是稻米共有四处。 穆萨的手紧握稻米…… 算了,说不过你的狡辩
b
brucesui
21 楼
比起向别人扔炸弹的,袁老是圣人。
媚眼瞟瞟
22 楼
声明一下。 谁出言不逊并且接着拉黑老子, 必将接受终身拉黑。
l
las
23 楼
你不用說它狗B -條來的。
羽根
24 楼
冈比亚我知道。通辽宇宙的元老国
简单人
25 楼
致敬袁隆平。
老三老二老大了
26 楼
好文章,收入小学课本
e
eagal
27 楼
好人,好国家,你不崛起谁能?
笨蛋我
28 楼
别理会它们的水平、稻米是什么都不知道。
领导后进
29 楼
2楼,13楼说你小眼睛、还骂你大嘴,不能就这么滴,必须回他
b
beijingbird
30 楼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熊猫出塞
31 楼
其实只要不战乱, 非洲哪里会有饥荒。 自然条件那么好, 真正稳定下来, 非洲是一个非常有前途的地方。
新侨张
32 楼
圣人,我们要好好的宣传
这是神马情况
33 楼
戏子!不过哭过,党国大撒币就来了,值!哈哈
d
ddirtycorner
34 楼
这个才是大外宣应该大力弘扬的正能量
s
sms1234
35 楼
演真好
系统不忙了
36 楼
这个情景剧设计得不错
系统不忙了
37 楼
拍戏用的道具😄
t
tiger500
38 楼
袁隆平获得的奖励和荣誉胜过许多院士。 一马是一马,论文迷。
傻大牛
39 楼
中国帮非洲人培养了不少农业专家,还有菌草。先要解决非洲人吃饭的问题,之后再搞贸易。
t
tiger500
40 楼
娄蚁 深感奇怪。
t
tiger500
41 楼
2 楼 在哗众取崇。
b
babyjohn1986
42 楼
什么他妈得坏逼蠢货,你去西方国家带大米 被抓了???!!!海关可以逮捕你吗???蠢狗 你的智商被你妈逼吃了!!!!
糖桔喝得
43 楼
非洲人告诉我连大米都是中国人教他们吃的,是以前援非的中国医疗队拿大米给他们吃,然后非洲人才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美好的食物。至于种大米也是这几十年才有的,欧美人只会教非洲人读圣经或者民主,自由之类的,具体的农业和工业援助与指导几乎是零。
s
slimane
44 楼
跟袁隆平沒屁關係,另外強國人都沒有吃過他的水稻,投入是產出的成百上千倍,就是造假
树枝孤鸟
45 楼
袁隆平的水稻这么牛逼 。 为什么中国还要进口大米
岀自网络
46 楼
这个非洲留学生怎么没有拖着他当年留学中国时两位女学伴的手一起来到袁的墓前?央视的导演欠考虑呀
根正苗红
47 楼
“取于韭,用于匪,送于非。” 这句话深刻说明了,共匪党是怎么剥削自己老百姓,还要大撒币非洲去援助丐帮的。
随意岁月
48 楼
不用专业文献,随便看看网文小说,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里面可是详细描写了中国种业市场的混乱无序的年代,外国公司的贪婪,益海嘉里,隆平高科等是怎么为国际四大粮商铺路和当代理的
根正苗红
49 楼
揭露一些关于袁的真相: 1,杂交水稻他不是第一人 2,他的杂交水稻种植面积从未超过10%。所以他的杂交稻从未对中国的稻米产量产生真正实质性的影响 3,实验田产量和实际产量差距很大,其实有点暗示实验田产量作弊的意思
岀自网络
50 楼
中共一边疯狂神化袁隆平,一边又不准国民“唱反调”,不惜大加惩罚,这是为了什么呢?袁隆平生前对于毛时期的中共的许多政策有过批判,而这些批判的内容至今都还能在一些中国媒体网站上搜到。在2009年接受《广州日报》的一次专访时,袁隆平表示:“三年困难时期(大饥荒),饿死了几千万人啊。大跃进把树都砍了去炼钢铁,把生态破坏了,1959年大干旱,一年基本上没有收成,饿死了四五千万人啊。我看到路上有5个饿殍。” 在文革期间,袁隆平也因为批评当时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而被批斗,所幸因为其从事的科学研究而免于更严重的迫害。 [1评]
岀自网络
51 楼
新华网英文版的一则报导,却说袁隆平是因在1949年中共建政前看见饿殍,才投身杂交研究水稻研究,与新华网中文版在2007年的说法(在大跃进期间于湖南看到饿殍)自相矛盾。显然,中共不惜篡改历史,是害怕放任网民讨论袁隆平的一生,会让讨论超出自己可控范围,从而让自己反而因为高调纪念袁隆平而遇上更多麻烦。
岀自网络
52 楼
中共当局高调宣称中国已经全面脱贫,而杂交水稻技术对于解决贫困问题也起着重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中共对于袁隆平的大规模纪念,也是将袁隆平用作宣传中国不只让国内脱贫、也大力协助亚非国家解决贫困问题的工具,强化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宣传。然而,以袁隆平的地位,一生没有加入中共这一事实,以及其批判官方政策的历史,不是永远能够回避下去的,广大群众在纪念袁隆平的贡献之时,也会逐渐发觉到中共高调宣传背后的真实目的。
水煮尘拂
53 楼
确实老袁还算是有一点良心的。 袁隆平在采访中举例说,“你们年纪轻不知道,三年困难时期,饿死了几千万人啊。大跃进把树都砍了去炼钢铁,把生态破坏了,1959年大干旱,一年基本上没有收成,饿死了四五千万人啊。我看到路上有5个饿殍,倒在田坎旁边,倒在桥下和路边,我亲眼看见啊,那很凄惨的。”
遭遇限制
54 楼
这个新闻下面的狗粮都是畜生,全家死绝
红旗牲产队
55 楼
中共特别喜欢用这些洋五毛来说好“中国故事”,特别是非洲的,提供各种利益及美色诱惑就行,反正非洲黑人也没有什么道德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