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新歌风波再升级!那英评论区彻底失控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7月28日 2点44分 PT
  返回列表
72388 阅读
32 评论
巴塞电影

继《世间的每个人》后,刀郎再出新专辑。

于本月19日正式发行的《山歌寥哉》,跟之前的《弹词话本》属于同类型,都是流行歌曲跟民间艺术文化的结合。区别在于,上次他是从苏州评弹和昆曲中取样,这次的主题则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专辑中收录的11首歌曲中,直接用原著故事名字命名的,就占了近一半儿。

这里面最火的,就是《罗刹海市》。

专辑发行仅数日,《罗刹海市》全网播放量就突破10亿,甚至连歌词都被逐句解析,被认定是刀郎以歌为剑的一次“复仇”。在不少网友的理解中,歌词中的“转腚”暗指曾火遍全国的某档音乐类选秀节目。而“马户”、“那又鸟”等,同样是意有所指。

一场“接力赛”随之展开,那英等人的评论区相继沦陷。网友“脚步”所到之处,留下的多是调侃嘲讽。而“刀郎新歌被指内涵四位明星”,也随即成为热搜话题。

但这首《罗刹海市》,真的是刀郎做出的回击吗?

信的人,很多。

持否定看法的,也不少。

有媒体请来《聊斋志异》的研究学者,针对歌曲发表看法。而不论是苗怀明还是马瑞芳,都认为刀郎遵循的是原著故事本意,嘲讽的是社会丑恶现象,而不是针对某个人。

某位知名音乐评论人和不少网友也认为,如果将《罗刹海市》看作是刀郎的私人回击,既是对中国音乐发展的误解,也是对刀郎本人的看低,还可能变相“坑”了他。

跟刀郎有过合作的某位音乐人更直言“他没这幺小气”。

由此可见,虽然对《罗刹海市》的解读不同,但大家对于刀郎却都是认可的。而之所以会这样“一边倒”,不外乎以下原因。

首先是因为刀郎对音乐的态度。

出生于四川内江的刀郎,是典型的“草根歌手”。他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音乐训练,有的只是一腔对音乐的热爱和不断积累。

少年时,刀郎参加过某歌舞团的招生考试,但被主考官嫌弃太业余;成为键盘手,是他受挫离家后,拜了一位键盘手为师;后来的他,还牵头组建过乐队。

那时的刀郎,梦想是像鲍勃.迪伦那样,做很牛的音乐。

但坚持“不能让音乐来养活我”的他,在现实面前撞得鼻青脸肿。乐队被迫解散,婚姻也以失败告终。

后来那首《冲动的惩罚》,便是他对这段感情的纪念。

之后几年,刀郎虽然再度收获了爱情,但音乐路依旧走得磕磕绊绊。好不容易出了张专辑,结果才卖了2000多张。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创作。

刀郎曾在采访中,谈及自己那时每天泡图书馆,到当地百姓家里采风,一年写了1000多首歌。有话说“天道酬勤”,这样坚持追梦的他终于迎来了人生转机。

2003年,随着《西域情歌》的发行,刀郎用粗犷豪放又不失细腻的声音,让乐迷们记住了自己。

次年推出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更让他一夜之间红遍全国,被媒体称为“音乐奇迹”。而这张正版销量高达270万张,盗版据说超过1000万张的专辑,曾被内地很多唱片公司拒之门外。

走红后的刀郎,仍然低调。除了本身的“演出恐惧症”外,他更怕迷失在外界的纷扰中,丢了对音乐的初心。为此,甚至选择暂时隐退,时隔4年后才再度出现。

采访中,在被问及为何消失时,刀郎曾用“音乐副作用”来定义走红。

只不过,他的这次复出又是短暂的。在成功举办了“刀郎-谢谢你”全国巡回演唱会后,刀郎再度从公众视线中消失,直到《弹词话本》的发行。

也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创作态度,刀郎的作品始终都保持着独有的特色。情感浓烈、旋律流畅而上口,风格也不拘泥,善于吸收借鉴不同的文化元素。

再有,就是当初被针对的太明显。

刀郎的走红,让不少行业人士大跌眼镜。但有的人只是感慨“流行也可以如此简单”,有的人却摆出了抨击的姿态。

被网友戏称为“四大恶人”的那英、杨坤、高晓松和汪峰,就是后者。

2010年的“音乐风云榜”评选时,担任评委主席的那英,直指“刀郎不具备审美观点”,并以“缺乏音乐性”为由反对他入围“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歌手”。对此,刀郎的回应是“娱乐性的奖,不必认真”,并称主办方曾跟他说“来了才给奖”,所以他对结果并不意外。

不过对于“听刀郎歌的都是农民”这件事,他认为没有亲耳听见,不足为信。

而杨坤、汪峰和罗中旭,也都炮轰过刀郎的音乐。

杨坤称刀郎做的不是音乐,只是怀旧;汪峰斥责“刀郎的成功全是拜媒体所赐”,是“恶炒”出来的虚假繁荣;罗中旭更是用“搞传销”去形容刀郎的走红,指他制作水平低下,只是嗓音好、选曲讨巧。

至于高晓松,同样是言辞激烈。

北京音乐圈对刀郎音乐的排斥,明显到几乎有目共睹。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连路人都有点看不过去。

除了这些“旧怨”,那英他们近些年公众形象口碑下滑,也是原因之一。

曾经的那英是“互联网嘴替”,这几年却因为言行不当屡惹争议,跟田震的恩怨也频频被翻出;杨坤则以“狂人”姿态怼惊雷、评刘德华;而汪峰,也因感情、唱歌跑调、直播带货等形象受损。

而且,作品还跟不上。

被他们批判的刀郎,不露面时也有徒弟云朵做代言人,新专辑发行即引发热议。而他们自己,不是成了“综艺咖”,就是演唱会冷冷清清,甚至成了歌坛“查无此人”。

但最重要的一点,则正如媒体所说,大众对刀郎回归的拥护支持,是真的对“以丑为美”的风气忍太久了!

而《罗刹海市》,帮大家出了一口气。

s
slimane
1 楼
強國現在眾礦皆苦,變相的發洩不滿。 地方政府和民營企業家現在都躺平了,也在看熱鬧
p
pipitoo
2 楼
无聊,这帮戏子真能搞事
X
XXyourOO
3 楼
国难当头, 昏君当道! 内忧外患, 国将不国! 几个戏子之间的勾心斗角,指桑骂槐,却上了头条!请问,这样的国家,有未来么? [2评]
加拿大农村人
4 楼
笑死,看看美国twitter趋势,那天不是明星互撕,全世界人民都一个样
化外小民
5 楼
太子爷漏鸟了,快去舔 [1评]
X
XXyourOO
6 楼
低智护主五毛,好恶心哦,简直没眼看。。。🤮🙈 [1评]
a
aamamamia
7 楼
动不动就戏子,也不看看自己是个什么东西,马户又鸡都当不上
g
gaotyuan2
8 楼
你怎么啦? 跟杨坤似的 见谁怼谁 🤭
k
kk1977
9 楼
可能我是俗人,觉得刀郎比那英杨坤之流强。
搞清弄明
10 楼
刀郎丧失一个艺人的基本道德,甚至可能违反。一个艺人怎么能像个泼妇骂大街?
按律当斩
11 楼
喜欢刀郎以前的歌,不过这首真喜欢不起来。 想想以后歌词都这么玩,骂人不带脏字,还不如嘻哈歌手直接互呛听得爽。两种风格歌词,岳不群和左冷禅的区别。 至于有把歌词解读成讽刺社会,也可以。但我觉得更主要还是复仇,因为指向性太明显,而这些人恰好是社会中人,所以就连带讽刺社会了。
朗玛
12 楼
罗刹海市歌一般,只是拐弯骂人有点绕脑子,不如刀郎以前的歌。
沙发
13 楼
那又鸟可以解读成那英:马户怎么也按不到杨坤脑袋上。汪峰和矮大紧更靠不上边。
c
carplee
14 楼
"帮我们出了口气"
东京无间道
15 楼
不吹不捧,杨坤就一个以前酒吧驻唱的,那英小太妹十几岁就打过胎,不识谱,唱功还行,汪峰有点东西但是不多,高晓松一个侃爷就是,刀郎挺有才,但是没有那么夸张被捧得太高,现在国内闲人太多了,有点什么风波就跟着起哄。不是好现象
a
andrew8
16 楼
神经病发作了。又一愚蠢的马户。
X
XXyourOO
17 楼
马户 = 你!🤏🤣😂🤣😂
c
carlos067
18 楼
那个唢呐太上头了,我一路都在哼哼那个调,呵呵
山水辣相逢
19 楼
我认为他歌词里有意批评那英和其他三人的,特别是那英和杨坤着墨更多,明显证据有三:1,古代的妓女保护人-叉杆兒(马户)都是男人,但是刀郎在歌词里用的是女性的她,而不是用男性的他,如果不是故意,刀郎不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2,是转屁股这场景在罗萨海市原著里是不存在的,刀郎加这一出正好讽刺了那英们歌唱选秀里搞转椅的场景 3,歌里的马户、驴、鸟、鸡里面谁是老大?是她“叉杆兒(马户)”。再想想那英、杨坤、汪峰和高晓松四人里谁是老大,答案当然是那英啦 此外,还有网友说的那又鸟和孵蛋什么的,当太多巧合同时出现时就不是意外或者巧合,而故意为之
m
marvels
20 楼
: 这要是泼妇骂街,那泼妇的文学素养可不是一般的高,换句话说,蒲松龄也成了泼妇,鲁迅更是泼妇榜首。
w
wilburwang
21 楼
杨坤那英就是音乐圈的黑社会毒瘤,早该弄了
山水辣相逢
22 楼
哪些网友说刀郎不会这么小气,写歌讽刺那英四人帮,我想说人是会变的,特别随着年纪增长。两年前刀郎还诰他的好友降央卓瑪唱歌侵权呢
F
FMT
23 楼
钻研了一下廖哉,能写出这水平的歌,又编曲又唱的,说不才那不客观。引起的风波,是粉丝们发现这张唱片质量超出期望,才去四人帮那BSO
q
qwertyuiop5656
24 楼
懒的操心他们这些烂事。我喜欢云朵。
S
ShenLiang2020
25 楼
: 劳资是来听故事的 你要给劳资上政治课吗?小心我弄死你
小曉古今
26 楼
堪比石頭記,哈哈…還有詣评
小曉古今
27 楼
那是降央拿他的歌商演收錢,作者自己不收錢,還不聽勸告。如果换做是你告嗎?
小曉古今
28 楼
他脸長,生了個驴的脑袋,唱歌的抽筋樣也像驴
小肥圆嫌二
29 楼
回看那被讽刺四人组的评论,可不说的正是自己么?
J
June702
30 楼
是对中国现状的讽刺,不是刻意复仇,中国现在假药,毒食品,溜须拍马,躺平,无道德底线,任人唯亲。
沉羽
31 楼
你丫的在这里发粪,志向够大的。
倭狗死光光
32 楼
整天自以为是的马户,吃了点洋屎都特么自己姓啥了,你以为还是你以为,扁桃肿得比脑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