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0万人有德国血统,德裔如何成美国第一族裔的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6日 1点44分 PT
  返回列表
73980 阅读
15 评论
环球情报员

新大陆被发现、工业体系逐渐完备以及经济快速腾飞等因素,促使美国成为世界上种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中包括德裔、爱尔兰裔、墨西哥裔以及华裔等。从绝对数字来看,美国的移民人口堪称各国之最,是当之无愧的移民大国。

▲美国一直都是都是移民的首选之地,这也是其族裔多元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那么,在美国这个种族的“大熔炉”中,哪个族裔占据着比例最高的位置呢?没错,是来自于欧洲大陆的德国裔。从17世纪第一批德国移民到达美洲大陆,他们便开始了坎坷多艰的发展历程。到今天,他们已经是美国不可置否的第一大族裔了。

▲德裔人口占到美国全国人口的15.2%,冠绝其余族裔

据统计,德裔美国人可占到世界德裔人口总和的至少三分之一。地理位置遥远、原生语言不一,德国人是如何在美利坚这片新生国度上发展壮大的?在美国的崛起进程中,德裔美国人又扮演着什么样重要的角色呢?

▲在今年的G7峰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德国总理默克尔调侃自己拥有德国血统,令默克尔一时间啼笑皆非

一、初入大陆,道阻且长

公元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逐渐兴起,而德意志帝国便是这场运动的主战场之一。随着运动愈演愈烈,新旧教徒之间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和冲突;而到了17世纪初期,德意志帝国内部又爆发了规模庞大的三十年战争,最终形成诸侯割地的境况。

▲三十年战争中的白山战役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第一批登陆美洲新大陆的德国移民产生了。他们之中大多是受到宗教压迫、又或是因战争而流亡,从而无奈背井离乡的。在这批先驱中,有玻璃工人、木匠等原生活在最底层的劳苦大众。

▲1683年,随着德裔人口的日渐增多,他们在费城附近建立起第一个永久性的德国人居住点——日耳曼敦

1680年至1760年,是德国人移民美国的第一个小高峰。在当时,欧洲地区的一些变化,逼迫他们不得不远走家乡、另寻出路。

由于政府的发展需求,很多农民只能将土地权上交给国家,苦不堪言;除此之外,后宗教改革的影响,使得很多新教教徒以及宗教团体,迫害进一步地加深,生存环境极其艰难……这些都成为了那时候德意志人向往美利坚的重要推力。

在新大陆,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土地,并可以参与如火如荼的生产热潮;宗教自由、信仰不限,从而获得精神与灵魂深处的解放。这对于德国人而言,是一种人性上尊重。

▲除了自愿前往美国的民众,一些被迫支援建设的契约工也是早期德裔美国人的来源

现今的宾夕法尼亚州、纽约州北部以及弗吉尼亚州谢南多厄河谷等地成为了德国人最早选择落户美洲的地区。在他们之中,大多数为路德派或归正派教徒,也有少数的摩拉维亚派教徒。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标签,那就是属于新教教徒的一份子。而这个团体的不断壮大,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新教在美国的成长。

▲华盛顿国家教堂,因曾多次举行总统国葬而闻名

即便是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但最初的德国人们,依然遵循着自己的生活方式:说德语、办教会、保留自己的习俗和食品等。强大的凝聚力是他们流传恒久的精神图腾。

▲移居美国的德裔商人雅各布阿斯特,他依靠皮草贸易成为了美国的第一个千万富翁

随着越来越多的德意志人在新大陆上站稳脚跟,远在欧洲的同乡们也陆续前来投奔。在1790年的第一次美国人口普查中,德裔移民数量占到所有白人人口数量的9%。在那时与其他族裔相比,这可以算得上是个较可观的比例。

新大陆的建设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聪明能干的德意志人毫无疑问受到了英国、西班牙等殖民国家的广泛欢迎。一些群居着德意志人的地区,被殖民政府允诺开辟一个小型的殖民社区,例如日耳曼尼亚。

▲日耳曼尼亚遗址纪念碑

进入19世纪,德意志邦联政局的一次动荡,成为德国人移民美利坚二次高潮的重要推手。

1848年左右,欧洲多国爆发了一系列的反政府革命运动,传统政治结构和革新政治结构成为了当时的一个关键矛盾点。而德意志邦联地区也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奥地利帝国。

统治集团及保守派希望继续实行专制高压的统治方式。但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渴求能够有焕然一新的改革:中产阶级意愿是国家盛行自由主义,而工人阶级则想要更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

▲德意志邦联奥地利帝国1848革命的结局是政府派遣军队镇压。大批相关人员四处逃窜,远离追击

这些被指控为政治犯的德意志人,大多将美国作为自己登陆的首选之地。从威斯康星州到德克萨斯州,这是他们物色的新家园;而美利坚土地上的德裔人口,也再一次迎来了地域和数量的持续扩大。

人口基数的再一次扩大,让德裔美国人在美利坚的生活朝着更美好的未来发展。美国最早的啤酒酿造工业,正是由一群来自德国的小伙子打造的;德语学校开始在新大陆上出现,在这里除了能够学习母语以外,英语的教学也为他们融入当地社会构筑了一道桥梁。

▲1870年德裔在美国各地区的分布密度,颜色越深代表生活的德国人及其后代越多

德裔为美国社会建设的添砖加瓦,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肯定;但他们强烈的本土意识,也让一些官员相当警惕,尤其是在一战爆发期间。

作为一战战败国的德意志帝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严厉制裁。而此刻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有相当数量的德裔,表达了浓厚的同情之心,甚至有人冒出了资金扶持重建的想法。

在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时任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称“战争期间的双重效忠是绝对不可能的”,并因此对相关人员进行了残酷的处置。而在教育方面,美国禁止了德语的教学,强化英语官方语言的绝对地位。这一系列的举措,逐步加深了德裔对美国的国家认同。

▲一名美籍德裔农民因反对政府对德政策而被全身涂满柏油和羽毛

因美洲开发和政治导向等原因,德国人选择背井离乡,远走至陌生的新大陆。而这片蛮荒之地,也在德裔等移民的艰苦奋斗下,成为了全世界最活力四射的地区之一。可以预见的是,在取得既有成绩的情况下,德裔美国人还将继续发扬着自己艰苦奋斗的开拓精神。

二、“赴美热”又起,脚跟渐站稳

一战后,由于社会环境趋于平稳,德裔美国人的数量,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且匀速增长的态势。那时的美国,在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快速成长,为国民创设了无限的发展空间;而这些成就,也进一步加深了其他国家民众对移民美国的神往。

从1931年开始,随着德国军国主义势力的抬头,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和反纳粹人士遭到迫害。家乡的土壤,开始变得容不下他们的生存。于是,一批又一批的相关人士选择流亡海外、另寻他处。而条件较为优越的美国,成为了他们的重要目的地。

▲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因为受到德国纳粹的迫害,从而移民成为一名美国公民

而在美国本土,除了这些因受到政治迫害而逃离至此的德裔新移民,还有很大一部分支持德国纳粹的德裔美国人。即便是已经阔别故土,但他们心中仍有着极强的民族意识。

这部分人在战争期间分别以发声、援助等各种形式表达了对纳粹德国的赞许。而美国当局,面对这与一战期间类似的情形,果断地进行更严厉的打压:1940年至1948年,美国政府逮捕了共计1万1千余名德裔反动分子。

▲二战期间美国关押德裔反动人员的集中营分布图

再一次的危机,使得美国当局加强了对德裔公民的思想控制。强化美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可疑人员与母国的联系进行密切监控、常说德语的民众需接受安保部门的排查……长此以往,德裔美国人的本土化改造效果显著,可以说基本都同化为如假包换的“山姆大叔”了。

▲除了同情母国的德裔公民外,也不乏对德强硬派。德裔美国将领艾森豪威尔,主导了二战期间对德军事行动,受到了民众的广泛拥戴,后来官至总统

由于在发音上极其相似、操持人口基数众多以及西班牙等老一代殖民帝国影响日渐衰微等原因,德语在美国,曾一度远比西班牙语等语言受到热捧。但这种情况随着美国本土化战略的推行而慢慢消失了。

时间来到和平年代。二战以后,由于仇视和排斥情绪蔓延,很多拥有德意志血统的民众被苏联、波兰、南斯拉夫等东欧国家驱逐出境。这些难民们大部分回到德国东部等地区,其余的则前往美国等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定居。

▲技术移民成为后二战时期美国移民的新特点。同样新时期的德裔移民,也兼具着这个特性

二战及战后的两波移民潮,进一步地壮大了德裔美国人的数量;而越来越深植的“美国意识”,也让政府逐步取消了对部分德裔的打压。在两者作用力的驱使下,德裔也一步步地成长为美国人口数量最庞大的族裔。而除了在数量上占优,他们在美国各界,也发挥着无穷且富有开拓性的力量,筑造着属于自己的“美国梦”征程。

▲19世纪20年代至21世纪初美国接受德裔移民数量

三、影响深远,功不可没的建设

在政治领域,德裔美国人可以说是楷模无数。最早担任国家要职的德裔美国人,可追溯到19世纪。卡尔舒尔茨因1848政治避难来到美国,卓越的领导才能,帮助其后来成为美国内政部长。这开启了德裔在美利坚政坛高层任职的第一曲乐章。

▲德裔政治家是美国政坛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第一位担任美国总统的德裔政治家,是大萧条时期的胡佛。他的出现,激励了无数梦想着领导美国的德裔人士;而到了二战后,随着种族平等意识不断深化,德裔政治家也迎来了春天:各大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广泛活跃着德裔美国人的身影,艾森豪威尔、尼克松、特朗普等人更是成为美国总统。

▲德裔在美国、加拿大各州及地区所占人口数量比例

不止于政治方面的建树,在科技方面,聪明的日耳曼民族,也为美国的近代化发展,贡献了累累硕果。早在美国开发西部时期,德裔美国人斯图贝克的机械车就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到了二战后的技术移民高峰期,著名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和他的团队,加入美国国籍,为军用火箭的开发和NASA空间计划的实施花费了毕生心血。

▲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简称。美籍德裔科学家为其蓬勃发展,做出了斐然的成绩

悠久的居住历史,让德裔为美国多元文化,也带来了一抹属于自己的亮色。除了广为人知的啤酒,法兰克福香肠、德式汉堡、酸菜以及果馅卷等都是美国家喻户晓的食品;啤酒节、“德裔美国人纪念日”、“冯.史特宾日”等特色庆典活动,在全美范围内都定期大规模地举办。

▲德裔美国人纪念日官方网站海报

德裔在美国成长壮大的同时,对于母国的发展,也仍然是发挥着显著的影响力的。二战后的东西德分裂,大部分德裔均支持西德早日实现对东德的统一;而忠于这个愿景,德裔在美国二战后,对西欧乃至是西德的扶持中,都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美国马歇尔欧洲援助计划各国受帮扶比例图,德国占据前列位置

德裔登陆北美大陆,已经超过400年的历史了。在这过程中,有初来乍到时的期待和欢愉,也有深植当地过程中的排挤和误解。但庆幸的是,历史的滚滚车轮,将他们磨练成一个更为坚韧的民族。这片土地上的光辉与荣耀,毫无疑问,有他们的一份功劳。

j
junyingz
1 楼
4400万人有德国血统? 特朗普說他爹是德國人,結果是默克爾【翻個大白眼】,那意思是說:你爹和你一樣是雜種!
w
wlhe03
2 楼
模仿本坛狗粮民运政屁分子口吻,这些人都是用脚投票。。
不渴而饮
3 楼
美国没有法定官方语言,默认英语。历史上国会差一票德语成为官方语言,德裔至今得意。
M
MASHIMOTO
4 楼
4000万里纯的不到400万
s
steelak47
5 楼
难怪德媒和美国一个鼻孔出气,造谣
a
aowu
6 楼
新纳粹在美国。
老大说话
7 楼
德裔是美国第一大血统,但是美国这个新大陆国家却被被英国人拉拢了。相比起英国对海外英裔拉拢,德国就傻逼太多了。结果就是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站在了英国这边,大家一起狂抽德国。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新被人占住的好地盘,什么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都跟英国是好兄弟,都说英语。 历史上中国对海外华裔的经营拉拢也不比当年德国高明多少。华裔下南洋几百年,也没能搞出什么名堂。大陆国家目光短浅只知道占住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还生怕海外华人占了自己什么便宜,或者是成了化外之民不服管,小鸡肚肠的根本就没想过出去多吃多占开分基地。
a
akorda
8 楼
德国作为近代宗教改革的发源地 彻底的把自己的玩残了 十七世纪因新教和天主教争端而起的30年战争使德意志损失了将近50%的人口。战争和饥荒成了移民新大陆的推手 而丧失传统信仰的德国人成了新大陆最容易被同化的民族。反观近代死死抓住天主教的意大利 法国 葡萄牙 西班牙 苏格兰裔在新大陆人数虽少却完整的保持了自己的文化和传统。信仰往往是文化的载体 丧失了信仰的族群文化一旦离开自己的土地其文化两代人开外绝对烟消云散。
b
bennylin
9 楼
把整个香港的人移过去
M
MnMNeo
10 楼
二战的结果是纳粹输了德国赢了。
y
yuanfangzhi
11 楼
但你中国人很难啊?很多老移民也是以“中国人”自居的,后来祖国大陆被“共产”了,老毛领着全民发疯砸古迹,烧字画,打老师,批孔老二....这个国家你怎么认同?
九级真人
12 楼
德国是新教起源地,马丁路德的故乡,美国是新教国家,非罗马帝国的天主教,传承德国先进文化,其民主自由人权更是今天世界文明的明灯,罗马天主教是愚眛落后的征像,欧洲新文化运动来自德英文化,像耶稣所说,要成为光,照亮世界。
w
woshishuiaaaaa
13 楼
是法语吧
西
西安以东
14 楼
马上墨墨们就超过了
h
haosezhu
15 楼
英苏爱加起来都超60%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