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舰三次发射失败 NASA对马斯克还能再忍多久?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3月15日 23点21分 PT
  返回列表
78115 阅读
28 评论
新京报

资料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发射基地拍摄的“星舰”。图/新华社

当地时间3月14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第三次试射“星舰”,发射升空后,“星舰”在重返大气层过程中与地面失去联系,任务提前结束。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当天表示,“星舰”第三次试飞期间发生事故,未收到公共伤害或公共财产损失的报告。FAA将对SpaceX领导的事故调查进行监督。第三次飞行试验失联

“星舰”最初是马斯克2012年提出的概念,计划由多台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并联、可重复使用的下面级“超级重型”(Super Heavy)和同样有多台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并联可重复使用的上面级飞船“星舰”组成,整个系统后来也被命名为“星舰”。

2021年4月1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星舰”成为其有史以来最大航天项目——“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中“载人着陆器”的唯一中标者,获得29.8亿美元的项目资金。就此,“星舰”成为下一阶段美国大推力载人航天发射的唯一寄托。

早在尚未被NASA“收编”的“野生”阶段,“星舰”就打破常规火箭研发测试规律,密集而频繁地进行各种地面测试、亚轨道测试和轨道测试,中标“阿尔忒弥斯”后因资金充沛,测试变得更有底气。

2023年4月20日,“星舰”系统进行首次“星舰”—“超级重型”综合发射飞行试验,结果“超级重型”(代号B7)和“星舰”(代号S24)在发射后不久因前者部分火箭发动机失灵而未能入轨,飞行约4分钟后解体。

同年11月18日,第二次综合发射飞行试验在入轨前,因液氧过滤器堵塞导致一发动机失压而爆炸,飞行约8分钟后解体,最终仍然未能入轨。

此次为第三次综合发射飞行试验,“星舰”综合体于美国东部时间3月14日9时25分从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附近发射升空,飞行约一小时后在印度洋上空失联。

SpaceX表示,此次飞行“实现了许多既定试验目标”,包括在初始上升过程中重复成功的级间分离;首次测试星舰在轨道上打开和关闭有效载荷门的能力;以及在太空飞行期间将过冷火箭推进剂从一个储罐转移到另一个储罐等。

但是,随着“星舰”再入大气层失败,SpaceX作为卖点隆重渲染的两大关键功能——下面级重复回收使用,和火箭发动机停后重启,前者失败,后者索性放弃了测试。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图/新华社

NASA为何空前“容错”

SpaceX和马斯克延续了其在相关项目上的高调传统,三次“星舰”全系统试验实际上无一次100%成功,但第一次被“拆分”为下面级和上面级两项,并着重渲染了下面级的“部分成功”;第二次实际上并未达到预定轨道高度,却被全系统定义为“大部分成功”;此次试验成绩的确明显好于前两次,自然同样获得了“大部分成功”的评语。

耐人寻味的是,曾以“严谨”著称的NASA在“星舰”测试问题上亦步亦趋地沿用了“马斯克口径”,前两次测试顺应了“部分成功”“大部分成功”的说法,此次更是由其局长第一时间在社交平台发帖,欢呼“‘星舰’已飞上了天空。”

尽管事实上“星舰”联合体尚未真正完成一次完全成功的试射,但马斯克和NASA,以及相当一部分美国航天专家都表现出极大宽容。

马斯克和SpaceX的态度毫不足奇。作为更谙熟华尔街式资本运作和杠杆操作的企业家,马斯克从来都是“营造概念”和“贩卖预期”的高手,不待条件全部成熟就密集进行测试、哪怕测试结果不理想也尽量塑造成“部分成功”,不仅有助于获得更多订单、吸引更多关注和投资,也可以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利用频繁测试促使技术和系统早日成熟。

NASA则别无选择。2021年4月,他们在三家竞标中选择了航天发射领域资格最“嫩”但报价最便宜、概念最“新奇”的“星舰”和SpaceX,放弃了更昂贵的“蓝色起源”和“动力系统”两家竞标联合体。如今距“阿尔忒弥斯”第一次载人登月(预订2026年)迫在眉睫,而“星舰”不仅尚未完成第一次轨道或亚轨道载人航天发射试验,甚至迄今一次上面级再入回收都未真正实现(这意味着不能保证送入太空的宇航员能平安返回)。

“时间紧任务重”,现阶段NASA已向“星舰”投入近40亿美元,倘半途而废,“最便宜项目”就会摇身变为“最昂贵的失败项目”,这个代价是无论如何承受不起的。

在这种情况下,NASA也只能选择相信并配合马斯克和SpaceX对“发射成功”的定义,以及其“密集试错”的开发思路,并对其频频的“部分成功”测试表现出空前的“容错”态度。

马斯克。图/新华社

临界点是否已迫近

马斯克和SpaceX如此大手笔押宝“星舰”,目标并不仅仅是“阿尔忒弥斯”。除了尚未立项的载人火星探索,他还曾多次公开表示,希望用配置不同数量火箭发动机的“星舰”系列替代包括自家“猎鹰”在内的各种美制运载火箭,实现对美国乃至全球商业、非商业航天发射市场的全域垄断——倘如此,他可就赚大了。

不仅如此,“星舰”一旦获得阶段性成功,对马斯克其他领域项目和资金的运作,也将产生极大帮助。

正因如此,他们才会明知可能仅仅“大部分成功”(此次试验前已暗示过)也要迫不及待发射,并且,SpaceX已公开吹风,称“年内还计划再试验6次”。

问题在于,已有越来越多专家在质问“临界点在哪儿?”任由如此密集的“试错性发射试验”,“阿尔忒弥斯”或任何NASA项目最终都会变成中标价格低廉,但全项目成本巨大的工程,且载人航天一旦“奔现”便再容不得“大部分”成功。

无人状态的“星舰”怎样折腾都无所谓,一旦载人,美国航天界、NASA和美国公众的“容错率”恐怕就会直接“归零”了。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j
jeffinvade
1 楼
每次都有进步,NASA给space X合同,肯定比把钱扔去ULA给sls强 [1评]
b
battleships
2 楼
恶心的官媒 [1评]
b
babyjohn1986
3 楼
殖人 狗粮心里的老马已经勇攀科技巅峰了,可惜他们消费不起的老马的产品 只能口嗨。。。一切不顺都是土共,中国的错。。。这帮垃圾的确是一滩烂泥
j
jeffinvade
4 楼
当年NASA把载入航天的合同同时给了space X和波音 如今SpaceX 的龙飞船2号已经成功载人发射13次了,次次成功 波音的星际航线至今只无人发射两次,第一次还失败了
m
msi
5 楼
马死磕可以自杀谢罪
j
jerrys94086
6 楼
"新京报",闲吃罗卜,淡操心 [1评]
j
jeffinvade
7 楼
之前Space X刚刚在创新搞回收的时候,中国有个院士,龙乐豪,2016年在央视上讲这不靠谱,不要跟风 到了2020年又在立项,搞课题来回收火箭 如今官媒说"SpaceX优势不会太久,中国企业回收火箭技术进展神速" 唉
j
jeffinvade
8 楼
之前Space X刚刚在创新搞回收的时候,中国有个院士,龙乐豪,2016年在央视上讲这不靠谱,不要跟风 到了2020年又在立项,搞课题来回收火箭 如今官媒说"SpaceX优势不会太久,中国企业回收火箭技术进展神速" 唉
黑鲤鱼
9 楼
😄这文章写的啥?没看懂 [1评]
e
evision
10 楼
nasa 会让马思科消失的
X
XXyourOO
11 楼
公元1200年以后对世界科技进步再无任何贡献的中国人,就不要对人家指手画脚了!因为你根本没有资格!
d
duffer9
12 楼
新京报:哪像我们,根本不说。不说就没人叽叽歪歪。 [1评]
s
shankecn
13 楼
所以外媒都是在为中国好。
沙漠之狐
14 楼
就啊突出马斯克三次都失败了。可以推导出,咱们的火箭炸了正常,嘿嘿。 - 国内还报道,一天之内两次大国火箭失败。意思是国内炸在大气层内失败,马斯克也没成功。实际上马斯克的成功了95%以上。巨大进步。
r
rry
15 楼
看来私人公司搞火箭这条路不太好走。马斯克虽然有钱,总是没有一个国家有钱。 搞火箭就是烧钱,想搞火箭又想节约钱,没有这样的好事
m
mastGD
16 楼
SpaceX 有多牛。这么说吧。 如果没有SpaceX ,那最大的发射国是中国。整个中国的发射量是其它国家,包括美国,俄罗斯,欧洲,印度,日本的总和。中国了不起的成就。 但,如果加上spacex,那么spacex是中国的8倍。 这篇文章其实担心多余了。nasa甚至整个美国都靠着SpaceX,如果没有它,宇航时代竞争已经输给中国了。中国的成绩包括天宫,极高的成功率,都被SpaceX 的光辉掩盖了。
e
evision
17 楼
没人说长征二号丙?估计本来准备打脸spacex的
n
nhoj
18 楼
美国舆论普遍认为第三次发射基本到达预期,达到80%以上的目标。国内舆论贬低美国是有目的。星舰今年还有数次的试飞计划,到一级二级都回收成功时,再看看新京报说的啥
不明智
19 楼
新京报? 追着SpaceX 的尾气各种羡慕嫉妒恨
j
jjjohnson
20 楼
成功率一如既往,从未被超越
w
wangyuehong
21 楼
问题是:要在2026年靠它登月呢
b
bilili
22 楼
对留园狗粮来讲,就算是马斯克发射个马桶上天,也可以普大喜奔。。
独孤苍狼
23 楼
放屁!明末清初(1700年)之前,世界上只有中国才有科技!!! 欧洲的科技是所谓的文艺复兴时期(抄袭、山寨、改进中国的文明及科技时期)才开始有了文明和科技!!! 17世纪之前欧洲一直是所谓的黑暗中世纪 —— 一直是连姓都没有更没有文字的野蛮民族!!!所谓的文明都是伪造出来的!!!!!!! [1评]
X
XXyourOO
24 楼
你这种缺心眼的傻狗,跟你说人话没用,得往死里打你!
f
frastar
25 楼
第3次是发射成功,回收失败,怎么能说3次发射都失败了呢!下回就只针对于回收下功夫了,天朝的火箭都是一次性往外发的吧,所以才不关心要回收重复利用!
t
tiger500
26 楼
看来老私生子一直在收看央视和关注龙乐豪院士。老杂身在西方,心在中国。
S
Sleepyjoebd
27 楼
老马烧的是别人的钱啊!
江南游侠
28 楼
美国不是早登陆月球了吗?用一下50年前的技术不就在月球上party啦?现在还特么天天折腾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