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损失4000亿 百吨水果积压 中国水果为何滞销?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2月3日 2点1分 PT
  返回列表
72018 阅读
35 评论
网易

前言

据统计,我国每年大约有将近数百吨的水果积压,年损失高达4000亿。这样结局,让果农们眼泛泪花,他们的努力似乎被无情地埋没。

那么,为何会出现水果滞销的问题呢?难道说果农从一开始种下这颗种子,就悄悄埋下了滞销的风险吗?

供需失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水果的需求越来越大。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国去年的水果总产量达到了近3亿吨,然而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的却是令人堪忧的现象——水果年损失量高达1200万吨,造成了约40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以陕西省周至县竹峪镇兰梅塬村为例,这里是中国著名的油桃产区,曾经的名声远扬全国,成为村民们主要的生活来源。

然而,在几年前的一次突发情况下,这里的油桃开始大量滞销,果农们的辛勤汗水换来的只是一片又一片被丢弃在路上腐烂的油桃。

这种情况并非个例,全国范围内类似的水果滞销事件屡见不鲜,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水果行业的供需失衡。

一方面,大量的果农看到市场上某一水果的价格较高,便盲目跟进大规模种植,从而导致供应过度;另一方面,消费者的购买力并没有同步提升,市场需求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增长速度。

而导致供需失衡的则是因为市场竞争激烈,由于技术进步以及全球化的影响,越来越多的新品种水果进入国内市场,传统的本地水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水果的质量问题是引发滞销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不惜使用违规手段来降低成本,最终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想要改变现状,首要的任务就是要促进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降低供应链的成本。政府应该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违法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通过推广新技术,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我们也需要加强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服务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只有这样,才能让农产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实现真正的价值。要想解决水果行业的供需矛盾,就必须从多个方面入手,全方位推动整个产业链的进步和发展。

物流渠道一直以来,国内水果产业的发展受到了多种问题的困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物流问题,这个问题的存在使得许多优质水果无法顺利到达市场,并且也影响到了消费者的选择。

在保存方面,果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少高效的、实用的、节能的、安全的果蔬保鲜技术和装置。相比之下,发达国家已经采用了一些更先进的保鲜技术,如气调包装、真空包装、生物保鲜剂等,这些都可以有效地延长水果的保鮮期限并保持其新鲜程度。

然而在国内,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选择使用含有化学成分的药剂来处理水果,这样虽然可以保护果实免受损害,但也会破坏水果的味道和营养,甚至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一些果农为了延长水果的保质期,会使用防腐剂或者染色剂等化学物质,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水果的外观,但却牺牲了水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而且,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危害,这也是消费者在购买水果时越来越注重食品安全的原因。

并且冷链物流的问题同样严重,目前,国内的生鲜食品大多通过常温和自然方式进行运输,这种方法会使水果受到高温、光照和振动等多种不良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它们的腐烂和变质。

与此相反的是,发达国家已经在建立和完善冷链物流系统上下足功夫,从产地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低温环境,以此减少损失和浪费。

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全程冷链的方式,即从果园采摘后直接进入冷库,然后经过冷藏车运输到批发商或者零售商,最后再进入超市或者家庭的冰箱,整个过程都在低温环境中进行,极大地减少了水果的损耗。

而在国内,由于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滞后,大部分水果在运输过程中都无法得到充分的冷藏保护,这也是导致水果损耗严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并且水果在运输中也存在诸多挑战,在这些挑战中,除了冷链物流设施的缺失之外,还包括运输过程中的管理问题。

由于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不严格,会导致水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冻害或者病害,这不仅会影响到水果的品质,还会增加水果的损耗。

运输过程中的震动和碰撞也会导致水果的外包装破损,进而影响水果的品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对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防震措施的研究,同时也需要提高物流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

“物流瓶颈”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水果产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让优质的水果尽快抵达消费者手中,促进整个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市场营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中国的水果产业发展面临许多挑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营销手段落后。

相比之下,外国水果企业更加注重市场的研究和分析,并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提高其产品的竞争力。

一些国内果农虽然产出高质量的水果,但由于不懂得如何运用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导致他们所产的水果难以为人们所知并得以售卖。

很多果农对市场运作也是一知半解,沟通能力有限,因此,经常遇到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导致销路受阻,水果堆积如山。这些果农常常会在市场上遭遇困境,例如产品积压等问题。

此外,一些果农为降低成本而降低了产品质量,反而影响到了整个水果产业的形象。有些果农为了图省事,开出低廉的价格招徕消费者,但价格太低反而引起质疑,使得水果既卖不出去,自己也赚不到钱。

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营销方式,采用更有效的方法将我们的水果推向市场。首先,需要加强对市场趋势的研究和把握,以便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

因为大部分水果销量依赖于商超的进货量,所以要深入了解商超和经销商的采购决策,可以通过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手段来进行市场营销,扩大市场覆盖面,提高产品知名度,要加强自身品牌的建设,使消费者能够在众多同类产品中识别出你的品牌。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也应该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和技术,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这样,才能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市场,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更高的收益。

结语尽管中国水果产业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也有信心和决心去解决这些问题并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可能性的时代,我们需要有更多的勇气和智慧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并寻找出适合我们的解决方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推动中国的水果产业发展,让每一个人都能品尝到美味、健康的新鲜水果。

媚眼瞟瞟
1 楼
"一些果农为了延长水果的保质期,会使用防腐剂或者染色剂等化学物质,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水果的外观,但却牺牲了水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 吃个苹果跟吃片毒药差不多。
l
loosaes
2 楼
真是可惜
q
qrafzv
3 楼
冷冻技术是关键,可惜没有低成本的成熟技术,现有技术成本太高不划算。
独孤苍狼
4 楼
其实还是零售价太贵,普通人买不起太多的水果! 果农大丰收,而中间商贱买贵卖,赚了大量差价! 既损害了消费者利益,又坑了果农,只有中间商获利!
h
halo2
5 楼
就图中那些个歪瓜裂枣谁会买?
B
Bccan
6 楼
现在流行的观点是 果糖不利于身体健康
B
Bccan
7 楼
水果味道好,不过一般最好少量吃
a
abc868
8 楼
中国水果滞销但习近平著作很畅销
q
qwertyuiop5656
9 楼
出口啊。我们这里水果可不便宜。
d
dingding6
10 楼
以前西方国家水果供应丰富多彩,令人羡慕。现在反过来,中国的水果供应是全世界最多最便宜的,汗奸又坐不住了,跳出来造谣污蔑,鸡蛋逢里面挑骨头。
m
majia250
11 楼
数百吨,数百万吨,这ai小学数学没学完就出来写稿了。
f
flu6
12 楼
才百吨而已,还不如台湾榴莲。小编发帖,只发不查的吗?
B
BlueTX
13 楼
无它,百姓没钱了而已
J
Jjz9999
14 楼
吃农药水果是慢性自杀。
俺样
15 楼
百吨水果4000亿?也就是一公斤水果400万?(文章第一段的数据) 损失1200万吨,平均一公斤水果33块钱。(文章第三段的数据)。 作者你在扯逼蛋呢?啥水果的收购价能达到33元/每公斤?
t
treebear
16 楼
我国每年大约有将近数百吨的水果积压,年损失高达4000亿。 傻逼狗粮媒体,自己算一算可能吗,造谣都吃屎吃不到。就算1000吨水果积压,每吨水果4亿人民币,一公斤水果10万。什么水果一公斤要10万人民币,狗粮你们太贱了。
明日之星
17 楼
加村水果除了苹果橘子至少都在3加币以上,蔬菜也是
W
WUSHINJ
18 楼
这个傻逼作者的数学跟猪差不多!
W
Washington001
19 楼
邓小平的分田到户是倒行逆施。中国搞了几千年的农户单干,他恢复农户单干缺被吹成了创新。直接结果就是在21世纪、人均GDP超万美元的中国农业还是小农经济。农民种地没有自己的采购系统,也没有了自己的销售系统。在采购和销售方面市场都被他人操纵,购买农资的时候付出高价,卖农业产品的时候只能接受他人的低价。农民种什么也完全靠猜测。今年看别人种西瓜好,每年就一窝蜂种西瓜,结果第二年西瓜过剩,还是赚不到钱,还浪费了。种水果也一样。中国现在蔬菜、水果都是世界产量最大的国家,都几乎占世界的一半。经常出现大量的过剩。 中国只有对农业再次改革,我有一个建议就是将农民的地收上来,以过去的公社为单位成立农业股份公司。现在的农民以土地入股,或者根据现有户口劳动力、或本地农业户口人数分配股权。这种情况下不仅可以保护农民的现有利益。这样都是几万亩、几十万亩的农业规模,还可以成立自己的采购、销售、科技推广、质量管理专业人士。并且有利于推广农业机械化。在采购和销售方面都可以可以农资公司、农业产品销售公司讨价还价,农民也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 [1评]
金三
20 楼
中国农民终于坏到了自己。 [1评]
活在裆下
21 楼
资本主义太坏啦东西宁可扔掉也不给穷人吃。
b
bigsloth
22 楼
国外很多农场是私人的,就是类似于单干户,有什么问题么?
阿迹
23 楼
零售价格可以无限高,只要购买力支持。 当购买力不支持的时候,零售价格就得降低到下一个购买力支持的水平。 当零售价格低于收购成本+物流成本+各种税费+平均利润的时候,中间商就只能退出不干了。 只要中间商不是供销合作社,没有垄断地位,他只是整个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一样受市场竞争的影响,谁也坑不了谁。
b
boey
24 楼
不是要产业升级吗..!怎么这个就不做呢
吃斋念佛大灰狼
25 楼
傻三儿你除了啃烂骨头吃过水果吗?
y
youmyyou2016
26 楼
-- 找渠道帮忙,然后市场自动调节,那还能咋办呢 -- 中国人口全球10%左右,水果产品全球的40%。。。
欲火难耐
27 楼
怎么不加工成果汁呢
北极点
28 楼
狗鞭无所谓哪,人家就是为了热泪盈眶
d
donhai
29 楼
把水果做成其他产品太少了
风吹云过
30 楼
太甜了 现在不管什么水果 都往甜度上靠 以前能吃俩 现在半个就觉得吃的腻了
那就好好生活
31 楼
主要是销售环节的问题。一方面,消费者购买价格高,另一方面耕种者售价太低。几年以前,父母在淘宝上买油桃,号称是农民开的店,收到的是烂的油桃。河南某地的农民网店。
d
donhai
32 楼
西方人喜欢吃土豆片。 我们可以吃苹果片。土豆含淀粉高,苹果可能糖分高。
d
donhai
33 楼
农民自己害自己。 不过话要说回来。我像农民也并不是寄出栏的,可能是运输途中栏的。 这就要农民动脑筋,比如寄半生的,要求运输者责任等 [1评]
那就好好生活
34 楼
: 是啊。不容易。蔬果的储存保鲜,就不容易。大玩家操纵,价格忽上忽下,生产和储存设施的投资,农民可能血本无归。 具体那个油桃,应该是故意的。因为收到货大约第三天,去追责退货的时候,那个商品已经下架,找不到了。🤣
a
airchina
35 楼
缺乏行业指导管控,管理层都去学语录,忘记整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