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偷外卖”被投毒致死?凶手身份动机细思极恐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4月21日 2点19分 PT
  返回列表
75220 阅读
9 评论
浪花妈妈

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感谢室友的不杀之恩”这句玩笑话。宿舍关系在浪妈印象中是轻松愉快。

但是,某高校最近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网的投毒致死案,正发生在室友之间。

更让浪妈不解的是,相较于真相,

网上最热的说法竟是男生因为偷外卖被毒?

今天早晨热搜上出现了一则某市公安局发布的通告:

某大学在读研究生张某某疑似被人投毒。

而同寝室的周某某,一个看似普通的室友,却成为了这起投毒案的重大嫌疑人,目前已被刑事拘留。

生活在同宿舍,为何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痛下杀手?

他的行为令人费解,也让人痛心。

毕竟,同寝室的情谊实在不该演变成如此惨烈的悲剧。

随着案件的进一步侦办,更多的细节逐渐浮出水面。

通告里说4月7日那天张某某就已经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就医。

4月13日多器官衰竭,多方抢救无效死亡。

今天通告发出,这其中可是发生了不少事。

首先浪妈想说的是,某些信息反转太快。

该校昨天晚上言之凿凿回应,确有一名学生死亡,但不存在投毒。

结果今天警方就说疑似投毒,连确定的嫌疑人都有了!

另外一件事浪妈实在觉得气愤:

在网传的消息中,张同学是经常偷别的同学的外卖,才遭遇了投毒。

谣言制造者还说得有鼻子有眼的,说一名学生外卖经常被偷,便在外卖中投放偷取的“秋水仙碱”。

准备“钓鱼”,结果张某某中了招。

事实上医院在张某某体内并没有检测出“秋水仙碱”。

但这个说法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网上还有不少人相信。

浪妈在网上搜关键词发现:“偷外卖被毒死”词条热度远远超过“中毒身亡”。

甚至警方通告也远不及此。

外卖被偷后杀人,是个吸睛的极端行为,听着就是爽文。

但对受害者家属而言就是钻心刺骨的痛。

对此,疑似张某某的姐姐在微信辟谣。

随后不少同学也站出来为张某某正名。

同学们对他的评价大多是:

“人很好、很温和,从不和别人起矛盾,大家都很喜欢他”。

浪妈实在不懂造谣者出于什么目的?

一个研究生突遭毒手,被害身亡,还要被背上“偷外卖”的黑锅。

键盘伤人照样刀光剑影,让人体无完肤。

官方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基本已排除外卖投毒,从同学口中也能大概得知他是个正直善良的人。

所以某些键盘侠,赶紧收手吧。

真相未明之前,这样一种猜测容易对死者形成二次伤害,从人格上将其“杀死”。

造谣就是网暴,不负责的言语有时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除了传播“偷外卖”谣言,还有人编段子。

马院的投毒者、化院的提供者、法学院的被害人,构成非常戏剧性的组合。

各有其身份标签和联想延展的可能。

这么精细的工作,绝非无意误传,而是蓄意为之。

难道是抹黑不成,意图转移视线影响调查?

实在想不通周某某为何要投毒,这么好的同学,怎就下得去手?

这让浪妈想起了朱令,她已经离开了我们,投毒者还在逍遥法外。

当初影响如此恶劣,时隔多年却又出这类事件。

甚至,不排除正是朱令案中的真凶长期逃脱给了他某种“鼓励”。

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忘了,朱令案发生在遥远的30年前。

彼时的侦破、取证等技术手段并没有如今这么成熟。

2013年的林某浩给室友投毒后就很快伏了法。

都说读书明理,难不成这书读得是越来越糊涂,越来越野蛮?

“感谢室友不杀之恩”这句话之前很是流行,现在依然存在。

某些人的冷血、残忍,包括伪装能力可能超乎想象。

案情很快会大白,除了杀人者,浪妈还想看看编段子的人是谁。

造谣者不能就此隐身。

凶手终面临审判,愿尽早查明原因,给家属一个交代。

简单人
1 楼
不要製造仇恨。因爲仇恨總能找到方法。偷外賣,如果是真,真的會製造仇恨,這一點和路怒類似。
o
octane
2 楼
杀人虽然不对,但是总有人不了解,有一句话叫做杀人可恕情理难容
r
ringo131
3 楼
秋水仙碱不是治痛風药嗎
走西口
4 楼
毒物咋进入他胃里的?被人强喂了吗?代价是高了些!哪是他自找的。
无畏
5 楼
G
GaryW
6 楼
用朱令案对比? 后台跟孙维一样?
任艾嘉
7 楼
校方第一时间发布称不是中毒特可恶
s
slimane
8 楼
馬克思學院的被毒死了,肯定要有交代的,不然對得起每年博士畢業最多的專業?
拿回台湾圆满统一
9 楼
发生在台湾省一点都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