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死FB跳楼员工的制度:近乎羞辱的方式逼你辞职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6日 8点8分 PT
  返回列表
78445 阅读
46 评论
硅兔赛跑

 

为了在硅谷体面的生活,为了留在美国,为了梦想的工作,程序员们正在这种内卷中轮回。在这种近乎无解的情况下,程序员们在夹缝中求生存。

钛媒体(微信ID:taimeiti)注:近日,一名程序员从脸书(Facebook)位于门洛帕克总部的办公楼楼顶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跳楼的原因在于,他得知自己很有可能会被加入PIP(注: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中文为绩效提升计划,是指进入PIP组的雇员在一段时间内提高表现,如果不能达到标准,就会被炒掉。),随时会被辞退。

近年来,不少赴美工作的人、拥有华人背景的创业者,试图在美国成就一番事业。虽然如今华人创业之势变得愈发蓬勃、多样,但成功背后所付出的努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查看钛媒体此前文章→《美股“黑马”背后的华人力量》),他们中大多数人的梦想是成为顶尖公司的一个职场精英。

随着事件扩散,PIP这个制度是否合理也引起了人们的讨论。除了脸书以外,关于硅谷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与不友善的公司文化的报道也频现报端。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哪里出问题了?下文作者Juni,责编小马(来源硅兔赛跑,ID:sv_race)。钛媒体获授权转载,略经钛媒体编辑。

2019年9月19日,一名程序员从脸书(Facebook)位于门洛帕克(Menlo Park)总部的办公楼楼顶跳下,像一颗流星一般结束了自己38岁的年轻生命。

当天下午,关于该名程序员的详细身份信息在网上不胫而走。我们无心去再次揭开他家人、朋友的伤疤,因此并不准备详细介绍关于他的个人信息。为了方便行文,我们称死者为A。

在翻阅A短暂的生命经历时,我们看的是一个勤勉的奋斗人生。我们好奇,是什么样的压力,让这位顶着国内外名校的光环,有着世界名企工作经历加持的程序员绝望地站在办公楼楼顶,一跃而下?

A的经历就像父母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一样。毕业于国内某顶尖名校后,他去往了世界五百强公司工作。然后远渡重洋,去了国外另一顶尖名校读研,于去年入职硅谷最大的科技巨头公司之一——脸书(Facebook)公司。

A的同事说,A生前极为努力,但却并不得到管理层的赏识,被要求加入PIP中,很有可能会失去工作。作为尚未拿到美国绿卡的移民,失去工作代表着签证的失效,关乎他和他的家庭的去留问题。而这,很有可能是压倒A的最后一根稻草。

A不是第一个选择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来结束自己生命的程序员。

2017年,优步(Uber)公司的一名电脑工程师自杀,留下了妻子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他在自杀前的种种举动,都透露出他从公司的糟糕管理、高压工作环境和不融洽的团队关系中受到的压力无法得到疏解,因此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来结束生命。

近年来,关于硅谷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与不友善的公司文化的报道也频现报端,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不禁要问:到底哪里出问题了?

达摩克里斯之剑:PIP和H1b签证的双重压力

就像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何时会剑会落下。

虽然这名Facebook工程师尚未正式接到离职通知,但得知很有可能会被加入PIP之后,他变得极为沮丧,因为这预示着达摩克利斯之剑已经高悬于顶。

PIP,即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中文为绩效提升计划),是指进入PIP组的雇员在一段时间内提高表现,如果不能达到标准,就会被炒掉。

虽然话留有余地,但最后达标的标准往往是难于上青天,因此进入PIP组,也就是被解雇的前兆。而PIP的可怕之处不仅于此。PIP有点像是凌迟——公司想要帮你,但你烂泥扶不上墙——是一种近乎侮辱的处理方式。

据知名Youtuber Tech Lead所说,A生前在脸书公司供职于广告技术部门——一个细微错误就可以导致百万级损失的部门。所有的成员都处于高压状态下。

A曾经向上级领导以及人力资源部门求助,想要调往其它的部门工作。但A的经理阻止了他的调离,并打破了他对A的承诺。面对着工作的重重压力,加上要被要求加入PIP的可能性,这可能是导致A迈上四楼天台的主要原因。

在外人看来,最差的结果也不过是失业,重新找一份工作即可,为什么A会选择这条绝路。事实上,让A选择这条路的原因还有一个——H1b签证。

可能缺乏在美工作经历的人是无法理解H1b的意义——一张代表着你在美合法工作的薄纸。

在美国,如果你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你将有三年的校外工作许可(OPT)期,你需要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找到一家愿意雇佣你并赞助你签证的公司。然后,你将会和同年所有的申请H1b签证的人一起以抽签的形式获取65000张H1b签证。如果你幸运的话,你将获得H1b签证,让你最长能在美国工作六年的时间。

但遗憾的是,这张薄薄的纸,一方面是你留美的平安符,另一方面也是一张现代版的“奴隶契约”。

根据规定,H1B身份持有人可以呆在美国的唯一原因是其工作身份。一旦H1B身份持有人失去工作,按规定,其必须在第二天离开美国。虽然有一定天数的缓冲期,但在缓冲期之内找到新工作也绝非易事。根据资料,我们了解到A已经在美国度过八年时间,除去读书两年,意味着他已经在美工作了六年。也许其中包含了一年或几年的OPT期,但我们还是能够发现,留给他获得绿卡的时间不多了。

不仅如此,根据Computerworld的一份报告,在2013年,H1b移民只需要雇主付每年52,229美元即可雇佣,而当地相同职位的年平均工资为93,000美元。只因为你需要这张签证,即使做的是一样的工作,你每年也比他人少赚40,771美元。

可想而知,H1b薪资低这个现象在全美范围内的华人群体中,有多普遍。而这个现象不仅仅局限在硅谷。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在封建社会里,地主依靠掌握土地这样的生产资源来限制与压榨农奴,从而使他们依附地主。而在硅谷,公司利用如H1b签证的政策资源来限制码农就业自由,从而使他们依附公司,无法逃离。

“美国梦”、硅谷996背后隐藏的危机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TO)的研究调查,四分之一在城市生活的人,都有某种精神健康问题,比如抑郁症、躁狂症等等。但四分之一这个数字,根本没法概括硅谷的情况。

大多数硅谷的“成功人士”,即便有这种精神健康或者心理问题,也不会和人谈起,只是在众所周知的巨大阴影中,选择沉默。

2016年,常驻硅谷的精神病学家Michael Freeman进行了一项针对于探究精神病与企业家精神之间的关系的学习。经过他数年的研究,他发现企业家身上的多种人格——例如创造力、性格外向、开放、爱冒险等等,恰好与ADHU(多动症)患者、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抑郁症患者、药物滥用患者身上的特征有共通之处。

Freeman的另一项研究发现,近乎一半的创始人/CEO,在人生的某一段时期,经历过某种程度上的精神问题。

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硅谷追求成功的文化,把这些问题埋在了不为人知的地方。

硅谷的CEO、成功的创始人,在硅谷生态圈里被侍奉为神人、天才 —— VC追逐他们,战投追逐他们,Rosewood 酒店的美女追逐他们,工程师追逐他们,就连还没毕业的高中生都追逐他们。

作为这么多人的偶像,就和所有的偶像一样,大众不允许你不完美,不允许你有精神疾病。光鲜之下,是强挺着的灵魂。但谁又没有脆弱的时刻?

说到高中生,生活在硅谷的人都知道,这里是孩子们想挤进来的天堂,同时也是无数人想逃离的地狱。帕罗奥拓 Palo Alto,这一孕育着斯坦福大学的地方,也孕育着全美最优秀的一些高中。同时,这里高中的自杀率,也是其他地方的4倍!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一书的作者温妮斯蒂·马丁通过自身的经历,为我们揭露了富人区充满“男性凝视、女性焦虑”生活,这种生活是“人有我也要有”的普遍焦虑。

而在硅谷,身边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也四处蔓延。

你哪里毕业的?你在哪个科技巨头工作?一年的年薪是多少?算上股票给你的package是多少?你的头衔是什么?你在哪里买的房?你妻子做什么工作的?这还只是洒洒水。

终极问题便是类似“你孩子上的哪家学校?”,这种压力传入未成年的圈子里,也无形中透露出经济实力与社会阶层的问题,困扰着每一个住在硅谷的人。

紧得不光是手头,还有时间。

当国内大佬们与码农们因为“996制度”而辩论时,根据《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硅谷的工作者却在庆祝自己被剥削”。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让却不是为了有更多的产出,而是为了“表现积极性和团队精神。”

管理层不会告诉你要每天工作10至14个小时,但同时硅谷的晋升制度,又和你对团队的contribution、你所创造的价值和影响力紧密挂钩。当团队中有人超负荷工作的时候,如果你在OKR以外没有做更多,有可能会因缺乏“主动性或热情contribution不够、影响力不够而推延晋升过程。

实在做不下去了,向人事部门求援,得到的回复可能是找心理医生聊聊。与心理医生聊完之后,得出的结论又可能是“不适合在本企业继续工作”这样的回复。

这次的事件,在某些科技公司高层眼中也不过只是一场临时危机公关——“我们非常悲痛,但这不是我们的错。我们关心员工,并告知了需要帮助请去找心理医生咨询。”——但该做的份内工作却不能少,要不然进PIP,这是没有任何讨论余地的。

为了在硅谷体面的生活,为了留在美国,为了梦想的工作,程序员们正在这种内卷中轮回。在这种近乎无解的情况下,程序员们在夹缝中求生存。

“美国梦”是很美好,但只有在睡觉时才会实现。

不成功毋宁死的极端文化

除此以外,硅谷还流行着一种“不奋斗,不成功,毋宁死”的文化。而这种价值观也让我们看到了潜在的危机。

从开始的“先做再道歉”(Act first, apologize later)到“在你可以之前,要一直假装你就是可以的”(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知道是错误的“故意为之”与“不懂装懂”,但在创业公司与创投公司云集的硅谷却被奉为圭臬。

这不禁让我们好奇,为什么硅谷会产生这样的文化?

美国人类学家何柔宛(Karen Ho)曾写过一本名为《清算——华尔街的日常生活》(Liquidated: An Ethnography of Wall Street)书。在书中,她将华尔街“裁员即日常”的文化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市场的不稳定性导致了工作的不安全性,结果表现为员工的不稳定性。

而在硅谷,创业企业与创投公司所面临的市场更加不稳定,他们的工作也更不安全,因此,员工们稳定性会更差。

他们可以通过树立如邪教一般的企业文化,将企业创始人或者CEO神化来稳定军心;可以通过过度压榨员工,让他们没有力气折腾,像齿轮一样机械地工作,直到雇员的可利用价值像烟头一样熄灭;还可以利用政策来绑住外来移民,让他们“长”在公司里;但最重要的手段则是利用人性中的贪婪——对金钱的渴望,对名望的向往,以及对成功的定义。

如果说A的问题是H1b的牵绊,那么有着国内顶级大学本科文凭,加拿大顶级大学博士的W之死就让我们看到了硅谷残酷的另一面了。

W于08年进入了某IT大厂,成为基带集成部门工程师。7年之后,第一次被裁。2017年,W重回该公司,10个月之后,再次被辞退,W从总部办公楼六楼跳下。W有美国身份,经济富足,但却无法挺过这一关,这是为什么呢?

说到底,还是和硅谷推崇的文化息息相关。

他们不是无法接受离开美国,无法接受被裁员,而是无法接受自己是被裁的那一个。他们曾有过光辉的过去,所以拒绝现在的乌云笼罩。

9月26日,硅谷华人不满脸书对于A去世采取的消极态度与应对措施,而组织了抗议活动。要求进行全面调查,给出真相,反对职场霸凌。

但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想一想,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到底会将我们领向何方?

就像曾在多家科技公司就职过的Tech Lead在他对该事件的评论所言:没有一家公司值得你为它而死,也没有一家公司是你的家庭。

硅谷必须杀死这恶性循环的隐性文化,杀死每个人心中被放大的“我”。

毕竟在一切结束的时候,我们的生命,并不是被做完或没做完的PPT 和 spreadsheets,写完或没写完的代码定义的。 

陆仁嘉
1 楼
这就是国内互联网公司吹捧的 狼性
用户笔名
2 楼
要是在华为,他们35岁前就被裁了,,,
s
slimane
3 楼
玻璃心,情商差,老板可以炒你鱿鱼,你也可以炒他鱿鱼,就是一份工作而已。另外估计这种人平时跟同事没有交集,如果跟大家关系不错,除非公司被迫裁员或者重组,不然根本不会被裁。我宁愿跟能力一般可以一块喝啤酒的人工作,而不是孤僻的人。 再怎么说,这个制度至少给了你几个月的时间去找工作,没啥好抱怨的,本来就没有完美的制度。
有点意思
4 楼
应该把FB总部炸了。至少把这个印度狗逼崩了再自杀。
s
sbbaruntse
5 楼
弄死那个傻逼阿三在自杀啊!真他妈怂啊!操!
大小冰豆
6 楼
不就是一份工作吗
B
BOBOLI
7 楼
也许吧,但至少不会被立马踢出国境,美国靠这种工作签证大肆压榨劳动力,政屁狗杂却可以拿绿卡,这种国家长不了
抬头看天
8 楼
压力哪里都有,但每个人承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政府部门的压力不大但要搞好人事关系,对不善于处理人事关系的,亚历山大。
b
bushranger
9 楼
为什么一定要留在美国!祖国真的那么差?
a
ak47a
10 楼
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心已死。
B
BOBOLI
11 楼
满世界强迫推销不完美制度,这就叫丧心病狂
河池化工
12 楼
此人的人生规划有问题,在拿到绿卡之前,稳定的工作是第一要务
f
flmask2014
13 楼
一个傻逼,活得有点志气好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自杀行为鄙视!
老爷是你爸
14 楼
中国培养你怎么多年为了留在美国而死说明真的很可怜有句话叫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把祖先的文化多学点有好处
s
steelak47
15 楼
现在的美国白人种族主义越来越严重
G
Gerrard1982
16 楼
资本家的钱不是好拿。要想赚得多,就得承受这样的压力。 硅谷程序员这个行业门槛并不高,吃的是青春饭,国内985毕业,家里花点钱来美国读个计算机的硕士,只有肯努力,基本都能去硅谷工作。 千万别把自己看得太高。对于资本来说,只要有钱,根本不缺人。绝大多数码农都有很高可替换性! 想一想为谁活着,是为自己和家庭,以及那自以为很重要,其实很卑微的虚荣心和面子?
m
mitbbssb
17 楼
码工是无法接受自己成为自己每天嘲弄的傻逼。拿高薪时,不积嘴德。要被解雇了,突然意识到自己将成为自己曾经描述的傻逼,想到自己将会是自己和华人同事共同认同的傻逼。也就是一死了之了。 回不回国也一样。大陆的实际情况肯定比美华每天能接受的,每天描述的要好。突然要回去了,能留下的,在大陆的,看到的都是一个自称LOSER的傻逼回大陆了。
t
txxm3100
18 楼
自杀前怎么也得先把上司干掉
m
mitbbssb
19 楼
稳定的工作不赚钱怎么办?公司名声小怎么办?4年拿绿卡,再跳槽,没好机会怎么办?当美华天天嘲笑的傻逼?
m
mitbbssb
20 楼
凭什么干掉上司啊。大陆人都这个态度,怎么在美国找工作。
顽童在线
21 楼
别再吐槽公司制度了,为啥别人不被辞职呢?你不用问问自己吗?
g
gavinoi
22 楼
凌飞呢?呵呵,融入还是抗争?一样都没有了吗?
L
Lamphare
23 楼
狗粮逻辑 在美国跳楼,个人问题,玻璃心,,工作压力大,但别人行你为什么不行? 在中国跳楼,体制问题,被压迫,无良公司和政府官商勾结,压迫劳动人民。 反正怎么说,都是狗粮一张嘴。
i
ibischef
24 楼
: 实在不行,洗盘子都ok
灯塔路
25 楼
本质就是 邪恶资本作恶 富士康跳楼 美国平民拥枪 破音刻意忽略设计缺陷 无不是不把人命当命
f
floolf
26 楼
没本事还不辞职 赖呀
开心的馒头
27 楼
小便显然不知道140是什么
开心的馒头
28 楼
“让你最长能在美国工作六年的时间” -- 这种煞笔言论忒害人,华人圈里竟是这种煞笔言论
我来说一句
29 楼
您过来大街上骂一句黑人试试....
我来说一句
30 楼
他上司不是印度人,是白人。是公司文化压力山大,也许他老板也有pip的危险
我来说一句
31 楼
他应该是找不到工作了,按照他的简历,他应该140没批,h1b又6年到期,这种情况离开fb必须离开美国
j
jqhm
32 楼
: 你根本不理解IT 行业的人有多苦逼。 他们普遍30岁之后就天天都在被裁边缘挣扎,只有小部分人才能安全上岸。
M
Mikelin1985
33 楼
读完书 可以回国报效祖国 没必要把命给搭上 这些美国大公司总有一天会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善待好华人员工 中国现在发展越来越好了以后不愁没有发展机会 是好钢总有发亮的时候
A
ArkOS
34 楼
美国有枪啊,干死几个才不亏
a
azkaban
35 楼
这个完全是个人选择。压力大的部门工资也高,我当年就曾纠结要不要转行干这种工作,因为不自信就转,现在混吃等死。
a
azkaban
36 楼
不自信就没转。
p
pipiloo
37 楼
孬种,好歹干死坑你的烙印马内基
s
steelak47
38 楼
: 以前白人心里有白人至上主义但嘴上不承认,现在是特朗普带头搞白人至上主义。把黑人掺和进来是什么思路??底特律大暴动看过吗?就是白人至上主义引起的。
k
kk1977
39 楼
看到楼下的帖子觉得很悲哀。有骂死者SB孬种的,有偏激地认为该跟上司同归于尽的。留园这阵子怎么这么多这种素质的人?幸好现实中的华人朋友大多还是理智的。
美国新人
40 楼
呵呵 记住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 爷去投八路 !回去么
c
callmechees
41 楼
其实很多别人家的孩子就是因为太成功了,从小到到没经历过什么挫折,父母,孩子,朋友甚至周围所有的人都看着他,夸着他。已至于他自己给自己的定位就是我要一直成功,不能失败。一旦遇到比较大点的挫折,在看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很容易走上极端。一想到父母,孩子,朋友议论他都会受不了。人就是这样,可以成功一千次,一旦失败一次,所有人都会在背后偷偷议论这一次,而不是之前的一千次。家里有个亲戚就是这样,带给他的家庭,甚至周围所有人错愕和深深的痛苦。他父亲甚至性情大变。
j
jntiger1981
42 楼
傻叉一个。应该暗中收集老板歧视你的证据,等他真要辞你的时候状告Facebook种族歧视。大公司最怕惹上种族年龄歧视的官司了,最后搞好了整几百万美金和解费直接退休。Facebook还得把你的老板开了。
英国流氓
43 楼
他做了 直接申诉到大老板。结果当然是被驳回。而且这种工作效率被开的根本没有什么好争辩的。这种不算被歧视 很难判定。所以他选择用死来抗争。起码让fb赔付一大笔钱
L
Lexusis
44 楼
在美國,如果身邊同事是個孤僻的程序員必須小心,他最後吞槍自殺或者發動辦公室槍擊案的可能性很高。。。
中国海军
45 楼
不明白书脸哪来那么大的压力,那么多员工那么忙,天天都在做什么,在我印象里,书脸就是一个破网站,网站做的很烂,用起来很不舒服,千年不变,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傻X用,可能因为占了先机吧,哪有那么多工作哈!
m
moosecock
46 楼
在2013年,H1b移民只需要雇主付每年52,229美元即可雇佣,而当地相同职位的年平均工资为93,000美元。只因为你需要这张签证,即使做的是一样的工作,你每年也比他人少赚40,771美元。 ————- 这是胡扯,h1b要求不低于当地同级同行业的平均水平。不可能比别人低,我是靠h1b的工资要求比同级美国人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