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20国足以最遗憾的方式出局
创造出了多次绝佳机会,可惜未能改写比分,反过来却在伤停补时最后时刻丢球……U20国足以最令人遗憾的方式负于沙特队,无缘本届亚洲杯四强的同时,也失去了参加世界杯的机会。本次比赛,U20国足的表现整体不错,这批球员有特点、有技术、有拼劲,希望最后的结果不会让球队灰心,中国足球的未来还需要这些年轻球员。任重道远,继续努力!
中国足球:失望很大,希望很长
当清脆的终场哨响起,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体育场并没有陷入愤懑。相反,看着呆坐在球场,或掩面或哭泣的国青队员们,全场的球迷夹杂着遗憾,送去了一阵阵掌声,随后激昂的《水手》歌声在球场里回荡,激励着那些跌倒在冲击桎梏路上的足球青年们。
0比1,补时绝杀,无缘世界舞台,似乎相同的剧本周而复始在上演。不一样的是,这支U20国家队,无论是技战术还是精气神,都是中国足球低谷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存在。
失望在所难免,毕竟能去世青赛,这批球员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收获与同龄顶级球员PK的经验,会让他们成长得更快、更强。
然而,失望的背面是希望。就像队员朱鹏宇说的那样,他们会努力成为中国足球的未来。
双重助力
自 2005 年冯潇霆、郜林领衔的国青队闯入荷兰世青赛后,中国足球U系列国字号球队便陷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尴尬循环,“从小输到大” 成了外界对中国足球的普遍印象。
究其根源,青训薄弱是关键。“踢球的孩子少,选材难度大,家长也不太愿意让孩子踢球。很多孩子练了几年,技术刚有起色,就选择回归学业。”
一位长期投身青训的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一现象与2004年中超时代初期的乱象脱不了干系,即便在2010年前后经过整治,中国足球的负面形象仍让家长们望而却步。”
好在,触底往往意味着反弹。近几年,当被问及后备人才何时能有所改善时,业内人士给出了一致答案:2005年龄段后的球员水平显著不同。
这背后,自然也有其内在的逻辑。
曾经采访中国足球30多年时间的资深记者马德兴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14年校园足球计划的推出,扩大了足球人口,更多学校开始让孩子去踢球,这一点非常关键。”
刘诚宇表现亮眼。
这一点从本届亚青赛中国队主力前锋刘诚宇父亲口中得到了印证,“刘诚宇能够踢出来,和当时学校有最直接的关系。”
刘诚宇父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小刘当时在上海保德路小学踢球,“学校不但坚持组队,对于踢球的孩子,还在学业上提供补课等各种便利,让我们家长没有后顾之忧,放心让孩子走足球这条路。”
校园足球,打下了地基,一批青训专家或者说外教的到来,则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真正意义上高水平的青训理念,这里头多少还有些金元足球带来的正向作用。
“过去我们总说青训层面最缺的是教练,往往很多都是体育老师教孩子踢球。”一位在青训领域扎根十多年,多次执教国字号的教练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过去十年,金元足球吸引了很多日本、西班牙的青训教练来到中国工作,先进的理念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关键。”
彼时,俱乐部在青训上也投入巨大,一线队预算达10亿左右的金元时代,青训投入多则亿元,少则也有数千万。
足协主席宋凯在深圳督战国青。
全面布局
在校园足球与金元足球的双重推动下,2005年龄段后的球员在青训阶段进步显著。而从青训迈向职业阶段,官方的扶持同样关键。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始终是中国足球青训阶段绕不开的“指挥棒”。2001年龄段球队冲击巴黎奥运会失利后,2005年龄段成为下一个重点培养对象。
2023年中国足协换届后,迅速布局U系列国字号球队。2024年初,久尔杰维奇出任2005年龄段球队主帅,目标是冲击2025年U20世界杯资格与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其四年任期也契合了足协的长期规划。
而在低年龄段层面,中国足协同样完成了布局。宋凯当选足协主席后第一次公开亮相就是到潍坊调研青训,并现场观看2024年中青赛决赛山东泰山与广州队的第二回合比赛。
国少主帅上村健一麾下的U16中国队表现惊艳。
此前不久,以这两支球队球员为班底的中国队在青岛举行的U15东亚杯中先在小组赛逼平韩国队,随后在决赛中点球大战击败日本队,惊艳夺冠。
这场胜利极大改变了外界对U系列国字号球队的看法,几乎在官宣久尔杰维奇执教2005年龄段的同时,中国足协顺势宣布上村健一为中国U16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
这支U16国家队在去年大连举行的U17亚洲杯预选赛中交出了一张不错的答卷,虽以净胜球劣势排名小组第二晋级,但对阵韩国队一度取得2比1领先局面,只是在第88分钟被对手利用点球扳平比分。
技术统计显示,中韩两队射门比12比5,射正6比2,控球率中国队60%比40%占优,角球次数更是9比1遥遥领先。社交媒体上球迷评论认为:这支U17国足踢出了对阵韩国足球时全面碾压的优势。
U16国少队的比赛也让不少球迷看到了希望。
希望背面
“中国足球大有希望”的词条,也是从那时起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希望来自整体风格的改变。两年前,安东尼奥的2003年龄段球队采取防守反击的战术,在亚青赛四分之一决赛中输给韩国队,只差一步进军世青赛,但场面被动,执教风格遭质疑。
如今久尔杰维奇的U20国青队、上村健一的U16国少队战术都是以我为主、主打控球进攻。这得益于球员个体能力的提升。
依木兰的大局观、王钰栋的突破速度、蒯纪闻的组织和射门、刘诚宇的综合能力……至少对比过去6到10年内的同龄人,这批球员的能力有目共睹。
久尔杰维奇。
然而困扰这批球员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比赛经验。久尔杰维奇亚青赛赛前就很苦恼:“2005年龄段的球员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正式国际比赛,2006年龄段的球员参加过U17亚洲杯,但最后结果很不好。”
不仅国际大赛,联赛中他们的出场机会也极少。今年2月初,瑞士知名的体育研究机构CIES足球天文台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中超联赛是全球U20球员出场时间占比最低的联赛,仅占联赛全部球员出场时间的0.7%。
王钰栋尽管已是中超轮换球员,但踢的比赛并不多。
拿这支国青队来说,首发球员没人能在中超打上稳定主力。
亚泰后卫贺一然和浙江攻击手王钰栋算是轮换球员,前者中超出场15次,9次首发,后者11次出场2次首发,没有进球和助攻,只在亚冠二级联赛刷到一次首发,打进一球助攻一次。
而包括主力门将、双中卫和双后腰在内的五名中后场绝对主力过去一年都只能随泰山B队打中乙联赛,虽然积累了一定比赛经验,但中乙联赛只是第三级别联赛。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困扰中国足球多年的问题,其实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方面是过去改年龄现象普遍,导致很多球员青训阶段以大打小,自然成绩不错。但最近几年改年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困扰球员成长的是如何让这批球员更快打上比赛,甚至是打上高质量比赛。
蒯纪闻是徐根宝眼中未来的中国足球之星。
打上比赛再谈以后
2月21日下午,上海海港新赛季出征仪式上,集团领导两次点名蒯纪闻,传递出要给这位国青队10号球员更多机会的信号。
蒯纪闻2025年第一次进入海港队中超报名名单,他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透露,“对于我来说,亚青赛后的目标就是能够在一线队多争取一些出场机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小组赛对阵澳大利亚队赛后,对手队长本尼给予蒯纪闻很高评价,“他应该参加一些更高水平的比赛。”
蒯纪闻也通过社交媒体看到了本尼的这番表态,“澳大利亚几个球员的水平比较高,本尼在英冠能打上常规主力,这得益于之前在澳大利亚,他就打过很多场次的联赛。”
蒯纪闻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至少现在,我还不具备像他这样去英国踢球的能力。其实年轻球员的轨迹都差不多,冬窗去热刺的韩国球员梁民革,他也在K联赛一个赛季刷出12球9助攻的成绩单,才被热刺看上。我想让我打一年中超,很难交出这样的成绩单。所以还是一步步来,先打上比赛再谈以后。”
对于中国足球而言,让这些年轻俊才打上更多比赛,才是迈向更高追求的开端。
U20国足以最遗憾的方式出局
创造出了多次绝佳机会,可惜未能改写比分,反过来却在伤停补时最后时刻丢球……U20国足以最令人遗憾的方式负于沙特队,无缘本届亚洲杯四强的同时,也失去了参加世界杯的机会。本次比赛,U20国足的表现整体不错,这批球员有特点、有技术、有拼劲,希望最后的结果不会让球队灰心,中国足球的未来还需要这些年轻球员。任重道远,继续努力!
中国足球:失望很大,希望很长
当清脆的终场哨响起,深圳市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体育场并没有陷入愤懑。相反,看着呆坐在球场,或掩面或哭泣的国青队员们,全场的球迷夹杂着遗憾,送去了一阵阵掌声,随后激昂的《水手》歌声在球场里回荡,激励着那些跌倒在冲击桎梏路上的足球青年们。
0比1,补时绝杀,无缘世界舞台,似乎相同的剧本周而复始在上演。不一样的是,这支U20国家队,无论是技战术还是精气神,都是中国足球低谷中,令人眼前一亮的存在。
失望在所难免,毕竟能去世青赛,这批球员可以积累更多的经验,收获与同龄顶级球员PK的经验,会让他们成长得更快、更强。
然而,失望的背面是希望。就像队员朱鹏宇说的那样,他们会努力成为中国足球的未来。
双重助力
自 2005 年冯潇霆、郜林领衔的国青队闯入荷兰世青赛后,中国足球U系列国字号球队便陷入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尴尬循环,“从小输到大” 成了外界对中国足球的普遍印象。
究其根源,青训薄弱是关键。“踢球的孩子少,选材难度大,家长也不太愿意让孩子踢球。很多孩子练了几年,技术刚有起色,就选择回归学业。”
一位长期投身青训的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一现象与2004年中超时代初期的乱象脱不了干系,即便在2010年前后经过整治,中国足球的负面形象仍让家长们望而却步。”
好在,触底往往意味着反弹。近几年,当被问及后备人才何时能有所改善时,业内人士给出了一致答案:2005年龄段后的球员水平显著不同。
这背后,自然也有其内在的逻辑。
曾经采访中国足球30多年时间的资深记者马德兴告诉澎湃新闻记者,“2014年校园足球计划的推出,扩大了足球人口,更多学校开始让孩子去踢球,这一点非常关键。”
刘诚宇表现亮眼。
这一点从本届亚青赛中国队主力前锋刘诚宇父亲口中得到了印证,“刘诚宇能够踢出来,和当时学校有最直接的关系。”
刘诚宇父亲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小刘当时在上海保德路小学踢球,“学校不但坚持组队,对于踢球的孩子,还在学业上提供补课等各种便利,让我们家长没有后顾之忧,放心让孩子走足球这条路。”
校园足球,打下了地基,一批青训专家或者说外教的到来,则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真正意义上高水平的青训理念,这里头多少还有些金元足球带来的正向作用。
“过去我们总说青训层面最缺的是教练,往往很多都是体育老师教孩子踢球。”一位在青训领域扎根十多年,多次执教国字号的教练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过去十年,金元足球吸引了很多日本、西班牙的青训教练来到中国工作,先进的理念对孩子们的成长非常关键。”
彼时,俱乐部在青训上也投入巨大,一线队预算达10亿左右的金元时代,青训投入多则亿元,少则也有数千万。
足协主席宋凯在深圳督战国青。
全面布局
在校园足球与金元足球的双重推动下,2005年龄段后的球员在青训阶段进步显著。而从青训迈向职业阶段,官方的扶持同样关键。
四年一度的奥运会,始终是中国足球青训阶段绕不开的“指挥棒”。2001年龄段球队冲击巴黎奥运会失利后,2005年龄段成为下一个重点培养对象。
2023年中国足协换届后,迅速布局U系列国字号球队。2024年初,久尔杰维奇出任2005年龄段球队主帅,目标是冲击2025年U20世界杯资格与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其四年任期也契合了足协的长期规划。
而在低年龄段层面,中国足协同样完成了布局。宋凯当选足协主席后第一次公开亮相就是到潍坊调研青训,并现场观看2024年中青赛决赛山东泰山与广州队的第二回合比赛。
国少主帅上村健一麾下的U16中国队表现惊艳。
此前不久,以这两支球队球员为班底的中国队在青岛举行的U15东亚杯中先在小组赛逼平韩国队,随后在决赛中点球大战击败日本队,惊艳夺冠。
这场胜利极大改变了外界对U系列国字号球队的看法,几乎在官宣久尔杰维奇执教2005年龄段的同时,中国足协顺势宣布上村健一为中国U16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
这支U16国家队在去年大连举行的U17亚洲杯预选赛中交出了一张不错的答卷,虽以净胜球劣势排名小组第二晋级,但对阵韩国队一度取得2比1领先局面,只是在第88分钟被对手利用点球扳平比分。
技术统计显示,中韩两队射门比12比5,射正6比2,控球率中国队60%比40%占优,角球次数更是9比1遥遥领先。社交媒体上球迷评论认为:这支U17国足踢出了对阵韩国足球时全面碾压的优势。
U16国少队的比赛也让不少球迷看到了希望。
希望背面
“中国足球大有希望”的词条,也是从那时起频频登上微博热搜。
希望来自整体风格的改变。两年前,安东尼奥的2003年龄段球队采取防守反击的战术,在亚青赛四分之一决赛中输给韩国队,只差一步进军世青赛,但场面被动,执教风格遭质疑。
如今久尔杰维奇的U20国青队、上村健一的U16国少队战术都是以我为主、主打控球进攻。这得益于球员个体能力的提升。
依木兰的大局观、王钰栋的突破速度、蒯纪闻的组织和射门、刘诚宇的综合能力……至少对比过去6到10年内的同龄人,这批球员的能力有目共睹。
久尔杰维奇。
然而困扰这批球员的最大问题依然是比赛经验。久尔杰维奇亚青赛赛前就很苦恼:“2005年龄段的球员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正式国际比赛,2006年龄段的球员参加过U17亚洲杯,但最后结果很不好。”
不仅国际大赛,联赛中他们的出场机会也极少。今年2月初,瑞士知名的体育研究机构CIES足球天文台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中超联赛是全球U20球员出场时间占比最低的联赛,仅占联赛全部球员出场时间的0.7%。
王钰栋尽管已是中超轮换球员,但踢的比赛并不多。
拿这支国青队来说,首发球员没人能在中超打上稳定主力。
亚泰后卫贺一然和浙江攻击手王钰栋算是轮换球员,前者中超出场15次,9次首发,后者11次出场2次首发,没有进球和助攻,只在亚冠二级联赛刷到一次首发,打进一球助攻一次。
而包括主力门将、双中卫和双后腰在内的五名中后场绝对主力过去一年都只能随泰山B队打中乙联赛,虽然积累了一定比赛经验,但中乙联赛只是第三级别联赛。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困扰中国足球多年的问题,其实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一方面是过去改年龄现象普遍,导致很多球员青训阶段以大打小,自然成绩不错。但最近几年改年龄问题得到很好解决。
困扰球员成长的是如何让这批球员更快打上比赛,甚至是打上高质量比赛。
蒯纪闻是徐根宝眼中未来的中国足球之星。
打上比赛再谈以后
2月21日下午,上海海港新赛季出征仪式上,集团领导两次点名蒯纪闻,传递出要给这位国青队10号球员更多机会的信号。
蒯纪闻2025年第一次进入海港队中超报名名单,他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透露,“对于我来说,亚青赛后的目标就是能够在一线队多争取一些出场机会,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小组赛对阵澳大利亚队赛后,对手队长本尼给予蒯纪闻很高评价,“他应该参加一些更高水平的比赛。”
蒯纪闻也通过社交媒体看到了本尼的这番表态,“澳大利亚几个球员的水平比较高,本尼在英冠能打上常规主力,这得益于之前在澳大利亚,他就打过很多场次的联赛。”
蒯纪闻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至少现在,我还不具备像他这样去英国踢球的能力。其实年轻球员的轨迹都差不多,冬窗去热刺的韩国球员梁民革,他也在K联赛一个赛季刷出12球9助攻的成绩单,才被热刺看上。我想让我打一年中超,很难交出这样的成绩单。所以还是一步步来,先打上比赛再谈以后。”
对于中国足球而言,让这些年轻俊才打上更多比赛,才是迈向更高追求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