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癌症晚期后竟奇迹康复 他只做了这8件事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1日 17点11分 PT
  返回列表
69414 阅读
14 评论
健康时报

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现在癌症患者越来越多。

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

癌症=绝症,

价格高昂的抗癌药物,

即使进了医保、提高了报销比例,

仍然令人望而生畏。

所以,人一旦患了癌症,除了生命被掏空,家里的金钱也会被掏空。

用钱袋子买命、将尊严放在疾病之下,是很多癌症患者的写照。

今天介绍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先生的抗癌感悟经历,看一个被预言只有3个月寿命的癌症晚期患者,如何康复重生!

但愿能让大家有所借鉴。特别说明,本文仅供参考,因为仅仅是个案。

△ 凌志军:人民日报社资深记者、作家。作为时政记者,他曾记录下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风云变迁。

2007 年,凌志军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即“肺癌晚期”。

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活不过三个月。

外科、内科、中医、“太医”,分别给出了大相径庭的治疗方案。

应该听谁的?凌志军选择了听自己的。

在求生路上,赌了两次:

当多数医生认为是恶性肿瘤,不立即手术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机”时,他决定静养;

当肺内阴影变小被多数医生认为无关紧要时,他决定接受病灶切除手术。

他赌对了!

五年后,他不仅活了下来,还活得越来越健康。他这8句抗癌之路上的“肺腑之言”,句句经典。

1、很多人不是死于肿瘤而是死于无知和恐惧

凌志军认为:我国癌症治疗体系可能存在致命的弊端,人们对癌症的认识也存在致命的偏差。

著名肿瘤专家何裕民认为:“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这个观点颠覆了“癌症是绝症”的惯性思维。

何裕民说:“很多肿瘤患者死于对肿瘤的无知、高度恐惧以及恐惧本身带来的盲目应对。”

我们恐惧,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己的机体,很容易过低地估计自己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却过高估计药物的能力,不知道那些所谓“特效药”有可能正是致命的杀手。

用理性和智慧智慧应对肿瘤,只要我们不恐惧,不盲从,不走上错误的治疗之路,我们就已经有66%的机会远离死神。

即使肿瘤已经到了中晚期,也可以长期与癌共存。

2、没想到做癌症病人那么没尊严

2007年2月,凌志军被诊断“肺癌、脑转移”的概率为98%,即“肺癌晚期”。

北京、上海两地名医会诊,几乎一边倒地判定他活不过3个月。

在治疗期间,凌志军发现,病人们花了钱、排了长队、内心所期待和倚重的一流医院的“特级专家会诊”,才不足三分钟。

医生的一句“你等着吧”的“诊断”几乎就是一纸死亡判决书。

手术、化疗等高科技治疗和开“天价特效药”,是不同医生的相同手段。而忧心忡忡、愁眉苦脸、排队就医甚至倾家荡产的那个弱势群体,就是中国癌症患者的群像。

3、我们要用脑子救命,而不是用腰包救命

在凌志军开始治疗之前,北京、上海的专家们陈述的治疗程序是:开颅手术、化疗、放疗;观察肺部病灶,二次手术摘除肺叶、化疗、放疗。

因为开颅也不能保证痊愈,凌志军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先观察一阵。

期间,凌志军自觉头痛、眩晕、视觉模糊、眼球震颤等症状并没有更严重。

两星期之后,医生的说法是脑部的肿瘤“应该是没有长大”!

他感悟:对病人而言,要用我们的脑子救命,而不是用腰包救命。

但是,他并非一味排斥手术,在可信的医生,胸科影像学专家石木兰确认肺部的癌症,并建议他做手术开胸之后,他立即按照石木兰的推荐,选择医生为自己主刀。

肺部的恶性肿瘤被切除之后,他拒绝了化疗及“特效药”等对存活率改善不大的治疗。

他决定,做一个聪明的患者,相信自己身体的力量,而不是依赖医生和药物,开始自我恢复。

4、把性命托付给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

面对术后康复,凌志军的经验是:把性命托付给自己,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凌志军尝试用一些纯自然的方法恢复自己的体能,在一种“末日心态”笼罩之下,他每天步行5公里。

8000公里,就是他5年走过的路程,相当于从北京到拉萨一个来回。

这位“中国第一时政作家”在病后换了“门庭”,不再忙碌工作,转而乐山乐水乐于助人,用镜头记录美好,用热情面对世界和人生。

他的妻子也说: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力量,会让我们的生命出现奇迹。即使它无法起死回生,仍可以让我们超越肉体的痛苦,达到心灵的安宁。

5、向死而生把身体交给自然

从饮食和起居习惯开始,凌志军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

对他来说,“时间不再是金钱,不再是完成工作进度的承载体,它不过是我告别死神走向康复的桥梁。”

他更多的时间是在户外度过,享受四季阳光、风雨雪雾、蓝天白云。

每天,他重视的五件事是:吃、喝、拉、撒、睡。

在吃的方面,要足够杂,足够粗,足够素,足够天然;他每天要喝2400毫升水;让自己的排泄每天都有规律,同时观察大小便的颜色和多少,间隔时间;每天的睡眠不低于8小时。

春秋季节,盛夏9点之前和下午5点之后,他会来到户外,裸露50%的皮肤晒太阳,就算不能补充维生素D。

“我的生命再次被阳光照亮,生机和活力不知不觉重新回到我的身上。”

他去了一些气候和空气好的地方疗养、去了深圳东郊隐居,甚至回到了滑雪场,重温了这种野性和富有刺激性的运动。

2012年3月15日,经过新一轮的复查,凌志军颅内病灶几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未见新的异常。

医生对他说,“不要再把自己当作病人啦!”

6、中国有八成癌症患者被“过度治疗”

在治疗期间,他不忘记者道义,从自己出发,观察中国癌症治疗现状。

调查结果令人震惊,比如这样一组数据:

全国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是200万,有80%的癌症患者在有意或被迫接受着超过疾病治疗需要的“过度治疗”。90%以上的癌症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方案,符合规范用药者仅为20%。

可怕的不是癌症本身,在所有死亡的癌症患者中,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因病而死。

而剩下的三分之二里,一半人被吓死,一半人被治死。

现如今,医患关系紧张、医疗领地上的“割据”与“门户”观念严重。

当今的医疗环境正在造就一个悖论:医学越是发达,越是剥夺患者的主动性和判断力,越是造成病人的恐惧和错误。

凌志军说:如果你一定要问我,有没有一些可以让癌症患者共同遵循的东西,那就是: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坚强,去接受那些应当接受的治疗。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勇气,去拒绝那些不应当接受的治疗。

我们必须有足够的智慧,去分清楚哪些是应当接受的、哪些是不应当接受的。

做一个聪明的病人,远比做一个听话的病人更重要。

7、不能盲目,你要会辨别哪些医生值得信任

凌志军说:“病人通常有两种心理。第一,我不懂医,不听医生听谁的;第二,医生都是错的,不能听医生的。

我想这两种心理都有问题,都会导致自己犯错误。”

我自己的感受是看病是一件很受罪的事情,去看病常常是很难受的事情——不是疾病带来的难受,而是看病的过程当中种种的问题。

的确有一些医生不怎么样,医生也会犯错误,我遇到好几次,所以对医生的话不能盲目。

但是,也的确有好医生,医术高明,道德水准也很高,这样的医生不难找到,我就碰到好几位。

癌症患者对医生的选择非常重要,其实我从医生那里学到了很多,医生不仅救了我的命,而且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知识,引导着我的康复之路,甚至他们的错误也让我学到很多。

还有,犯了错误的医生不一定不是好医生。实际上,那些有热情有办法去发现新证据,并且根据新证据迅速修正自己错误的医生,更值得信赖。

8、作为病人,我们不懂医但我们应当懂人

作为病人,我们不懂医,但我们应当懂人,应当知道什么样的医生是可信的,什么样的医生是靠不住的。

如果既不懂医又不懂人,那就很容易盲从,而盲从是导致我们犯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

人的生理状态千差万别,疾病也是五花八门。

千差万别的癌细胞发生在千差万别的人身上,结果必定是千差万别的。

没有任何一个医生,更没有任何一台机器,能够精确地分辨出每一种情况。

所以,当疾病猝然加之的时候,我们必须明白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康复之门的钥匙在我们自己手里。

其实,人体有你想象不到的强大自愈力。

当人有不适或生病时,自愈力可以敏感地捕捉到人体异常信号,马上调整人体的各种功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医生治病,只是激发和扶持人类机体的自愈力而已,最终治好疾病的,不是药,而是人们自己。

真正让生命康复的最大力量不是任何人,

不是任何药物,而是自己。

独山寺狂人
1 楼
玄学治疗法,把极个别现象当普遍现象
墨岩
2 楼
写了这么多,就是要说得了癌症别怕,安静的等死就好。
b
bigsloth
3 楼
只能说他很幸运,大多数病人还是活在规律阴影中,不管你是否有钱治疗还是没钱治疗,恶化扩散后去世,而且时间多在预期之内。
f
folkuniv
4 楼
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m
mike3
5 楼
一头雾水
随意岁月
6 楼
有几个百分比的人能挺过5年的,一旦转移立刻就毙命。
s
saltym
7 楼
无论中西医,都治不好癌症。所以别指着这个骂中医,骂玄学。 你所谓的科学的西医也一样治不好。瞎逼逼啥? 我们生存的这个空间,谁消灭谁都不容易。 既然消灭不掉所谓的敌人,那就想办法和他/她/它共生。 给别人留活路,就是给自己留活路。 天道留一线,大衍之数总有遁去的一。
人在炼狱
8 楼
当初误诊了
h
harry188
9 楼
小概率故事,不具普遍性,奇迹发生的因果因素太多太多了,即使找出来了,通常也不具备再重复性。
a
aigle
10 楼
医生最恨这样的百度文..一句话尊医嘱
农民工123
11 楼
发这种文章的人和传邪教的人是一模一样的
p
pipilu99
12 楼
晒太阳和补充VD没有关系,作者没听说过?
灯塔路
13 楼
不要瞎折腾 你就不会病
淑女
14 楼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