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流感、腺病毒一拥而上 有学校已停课 医生提醒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1日 10点57分 PT
  返回列表
59853 阅读
5 评论
杭州交通918

记者:王欣/通讯员:李煦

“我的前后左右都在咳嗽……”“我们学校有几个班都停课了……”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小患者们的话,多少能反映当下的一些情况。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及感染性疾病的高发季节。近日,支原体肺炎频频冲上热搜。

专家预计,11-12月份肺炎支原体将迎来感染新高。

肺炎支原体、流感、腺病毒一拥而上

与去年同期比较,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门诊量已经翻了不止两倍,日门诊量最高达到1900多人次,这其中约有三、四成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基数快速增加的前提下,肺炎支原体肺炎和重症肺炎的人数也快速增加,儿科病房一直处于满床排队状态。“我们每天每个人一个班要看70人左右,多的时候100多人,连口水都来不及喝。”市一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郑绪阳说。

肺炎支原体迎来感染新高,另一边流感也在悄悄抬头。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41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部分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以 A(H3N2)亚型为主。

甲乙流抬头迹象已经在临床显现。“这一轮疾病还是比较凶猛的。”据郑绪阳说,最近甲乙流感染患儿明显增多,每10个检查的患儿里,大概有3-4个甲乙流阳性,比之前有明显增加,这其中也不排除部分患儿两者同时感染。另外,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好发于小宝宝身上的腺病毒、合胞病毒也开始抬头。

感染新高来临,很多家长都忧心忡忡,市一医院儿科主任蒋春明说,确实在工作中经常接触到非常焦虑的家长,孩子一咳嗽就送来医院,但这么做,很有可能反而增加交叉感染的风险。

流感和支原体双双袭来,分清症状

支原体和甲乙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这导致许多人分不清两者。甲乙流是由病毒所致,而支原体既不是细菌、也不属于病毒,属于微生物的一种,两者用药完全不同,学会分辨很重要。

蒋春明介绍,虽然两者感染症状不能截然区分,但还是有些差异的,其中甲乙流最主要的症状是高热、咽痛、鼻塞、流体外,还有全身酸痛不适与头痛;而肺炎支原体感染更为狡猾,它大部分感染也表现为感冒症状,容易让人掉以轻心。患上支原体肺炎不一定出现发热症状,有些孩子可能只是低热甚至不发热,血常规和CRP也基本正常,容易造成漏诊,但肺炎支原体感染往往咳嗽较为严重,甚至会出现喘息。

感染肺炎支原体不等于支原体肺炎

“最近碰到不少过度焦虑的家长,一看见孩子有症状就送到医院检查,或者是做支原体抗原检查,一查出来就觉得自己孩子要患上肺炎。”蒋春明说,其实孩子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并不一定会发展为支原体肺炎。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感染后可能会无任何症状或者仅出现咽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情况,轻度的肺炎支原体是可以自愈的。仅有10%-40%的会发展为肺炎,多出现于5岁及以上儿童。

不要一有症状就跑医院,抓住最佳时间

蒋春明表示,一有症状就送医院并不一定好,不管是流感还是支原体肺炎都有需要一定的免疫反应时间,比如支原体抗体一般出现较晚,持续时间可长达半年,相比较而言,支原体核酸和流感抗原或核酸相对敏感性更高。

“发病初期,在家好好休息,比盲目跑医院更重要,到医院极易出现交叉感染。”蒋春明说,排除特殊患儿,大部分免疫系统正常的孩子,在症状初期可以在家多喝水,休息观察,不要第一时间跑医院,很可能一开始什么都查不出来。

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要立即就医:

1.咳嗽剧烈影响正常生活

2.持续高热,口服退烧药效果不佳

3.有喘气急等情况

另外,不管什么情况,如果出现精神差的情况,都要就医。

预防比治疗更重要

对于这波感染新高来说,永远是预防重于治疗。蒋春明说,可以接种流感疫苗,这并不一定能防住流感,但是可以大大降低感染后的重症率。流感疫苗需要每年注射,而且要提前注射,一般三到四周后才起效。目前并没有疫苗可以预防肺炎支原体感染。而且,感染了肺炎支原体,康复后依然有再次感染的可能,做好预防措施十分重要。

要做好防护,需要做好这几点:室内经常通风,避免到人群密集和通风不良的公共场所,必要时戴好口罩。另外,洗手也很重要,要用流动水下洗手。这两类疾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咳嗽或打喷嚏时,请用纸巾掩住口鼻。此外,非常时期请注意让孩子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给孩子保证充足的营养,提高孩子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

加州老流氓
1 楼
我们北美狗粮齐声呐喊:蝙蝠女侠石正丽又放毒了。😂
C
Cuisiner
2 楼
病毒很多时候比警察城管效果好
j
jiddy322
3 楼
有几个问题很少有人思考: . 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军队,你不隔三差五的军事训练一下,它是会渐渐退化的。隔离,过分消毒,一直戴口罩来防病毒,这些看似帮助你远离病毒的方法,恰恰是让你的免疫系统软弱的方法。这也是为什么年初一解封,全中国几乎无人幸免的原因--免疫系统养得太弱了。 . 天然免疫vs疫苗免疫是有很大争议的,你听不到那些反对的声音,是因为媒体和网络让那些声音“闭嘴”了。有很多学术报告中的数据已经反应,疫苗打得越多,越容易染病,越容易重症。苏格兰,英国,加拿大的官方数据都表现了同样的特征,但是官方是怎么应对的?他们停止发布了“问题数据”。。。 . 打疫苗就像是给免疫系统打兴奋剂,打鸡血。打的疫苗只在短期内对一种或几种新冠的变体又用,与此同时,大大削弱了免疫系统对于其他疾病的防护能力。已经有几个国家做了这方面的数据对比,打疫苗和没打疫苗的人群的总死亡率作比较,结果是,打疫苗的人群虽然在短期内对新冠略有效果,但是长期的各种疾病总死亡率是比不打疫苗的人要高的。防住了新冠,结果癌症死了,有点拆东墙补西墙的意思。 . 你自己的身体自己做主,我只是把我知道的写出来,信与不信,这都是命。
俺样
4 楼
这不是几个很普通的传染病么?孩子发烧几天就痊愈了。
穆斯塔法
5 楼
打过新冠疫苗的,免疫力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