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申报终当选 颜宁成2023年中科院最年轻院士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1月22日 20点6分 PT
  返回列表
71061 阅读
28 评论
肿瘤情报局

文/夏琳 凤凰网《CC情报局》特约撰稿员

颜宁归国十二个月,先后获聘深圳科学院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当选中科院院士

自2017年冲击院士失败后,6年后,颜宁终当选!

11月22日,中国科学院在其官方网站发布2023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共选举产生中国科学院院士59人。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颜宁名列榜单。

本月颜宁可谓双喜临门,此前的11月21日,颜宁再获新职,由颜宁担任创始院长的深圳科学院在深圳市光明云谷国际会议中心成立,中科院院士韩启德、王志珍、陈竺,深圳市市长覃伟中共同为深圳医学科学院揭牌。

这是她去年11月到深圳以来,得到的第三个职务与身份。

▎颜宁在当选院士后发了一个贴子

颜宁教授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结构生物学家,被誉为“膜蛋白结构生物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她的推荐人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隋森芳,他是颜宁教授的博士导师,也是冷冻电子显微学的国际知名专家。

这是她第二次上了这份院士有效候选名单。

2017年8月1日,已受聘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的颜宁教授(39岁)成为最为年轻的中科院增选院士候选人。但三个月后,颜宁落选。

据了解,她是2023年度中科院最年轻的院士。

1977年11月21日,颜宁出生在山东省章丘县博平村。200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取得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导师是施一公,后来留校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博士后。2007年回国担任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博导,成为清华大学当时最年轻的教授和博导。

颜宁主要从事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转运蛋白、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工作机理及膜蛋白调控胆固醇代谢通路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至今已在《自然》《科学》和《细胞》等国际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主要科研成果有葡萄糖转运蛋白的结构与原理等。

2017年,颜宁高调离开清华大学,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首位雪莉·蒂尔曼(Shirley M. Tilghman)终身讲席教授,并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在去年11月举办的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颜宁宣布已向普林斯顿大学递交了辞职申请,全职回国,协助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引发热议。

离美归国不到5个月,科学家颜宁又有了第二个身份!今年3月23日,颜宁兼任深圳湾实验室主任。

不到十二个月,科学家颜宁就完成了自己一生中的最大转变与高光时刻。

▎2011年时的颜宁

世界顶尖结构生物学家,获选院士当月,再在顶刊《细胞》杂志发表新论文

颜宁是著名结构生物学家,主要致力于跨膜运输蛋白的结构与机理研究。

她自2007年9月回国组建实验室以来,一直致力于结构生物学中膜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她带领的团队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1的三维晶体结构,揭示了葡萄糖跨膜转运的分子基础、真核生物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和钙离子通道等一系列具有重要生理与病理意义跨膜蛋白的原子分辨率结构,为理解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及药物开发提供了分子基础,为糖尿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其中葡萄糖转运蛋白结构已经被国际经典的生物化学最新版教材收入。

颜宁是一名高产的实力派科学家。2009年以来,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期刊(在业内被简称为CNS)上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其研究成果在2009年和2012年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2016年,她被《自然》评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杰青、长江学者、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吴杨奖等各种奖项更是拿到手软。

据了解,颜宁现在的工作重点之一是解析GLUT1-4的结构并探索其功能的分子机制。GLUT1-4本身作为具有12次跨膜结构的膜蛋白,难度尤其大。它相当于细胞吃饭的“筷子”,其意义不言而喻,很早就吸引了众多科学家的关注。近30年来,人们一直没有攻克GLUT1-4的结构。业内人士甚至认为还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有可能解析GLUT家族的结构。但是从2012年开始,颜宁课题组率先在细菌和人的GLUTs上取得突破,解析了细菌和人的GLUT1的结构。

GLUTs的研究是颜宁很值得自豪的工作之一。她在HHMI的网页和自己的博客里都提到,在GLUT1结构解析之后,相关的一系列工作都会展开,尤其是脂质分子对膜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的影响,而这是结构生物学最大的挑战之一。

▎颜宁所在的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及其团队

在她当选院士这一好消息传出的同时,11月16日,在顶刊《细胞》杂志上,颜宁联合武汉大学药学院高帅教授、北京大学宋晨研究员等人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human Cav1.2 inhibition by multiple drugs and the neurotoxin calciseptine的研究论文,报道了药物调控平滑肌/心肌钙离子通道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们的研究揭示了多种药物和神经毒素与Cav1.2离子通道蛋白结合的不同结构,为理解Cav的中心结构带来了全新洞见,同时为靶向Cav1.2的药物研发奠定了重要基础。

▎颜宁的代表性研究钠离子通道(左)和GLUT1效果图(右)

颜宁的出走与归来,都曾引发国内争议

颜宁是一位不拘一格的科学家。

她自己开有微博,会公开自己喜欢的电影演员,并时常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颜宁一直单身,但对于此类话题,她一概不予回应。

颜宁离开清华大学与归来,都曾引发国内外争议。

2017年5月3日,颜宁宣布,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她离开清华大学的决定,在国内引起了很大关注和讨论。她对外的解释是:“生怕自己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可能固步自封而不自知,希望获得新环境下新压力的刺激。”

一种普遍的猜测是,颜宁因为在当前学术体制下难以进行自己想做的研究而离开。然而,颜宁则表示离开是为了换个环境,她认为“改变环境能对学术突破带来新的压力和启发”。

颜宁辞去清华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到美国仅仅三年,2021年8月,女科学家组织公布了2020年度的荣誉会员奖(共包括三个奖项),将其中的佛罗伦斯·萨宾杰出研究奖,授予了生物学家、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颜宁,以表彰她在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之后她获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并先后在《自然》《细胞》等专业顶级刊物上发表重要文章。

她去年11月宣布将辞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职,回国出任深圳医学科学院创始院长。这一消息和她2017年离开清华大学一样,再次引起舆论的广泛关注。

在回到国内的这不到一年时间里,颜宁甚为“低调”,鲜有公开露面或是接受媒体采访。不过,深圳医学科学院(筹)正在渐渐从纸面走向现实,近期连发两波招聘公告。

今年4月,颜宁还公布了她的另一个新身份:光明致远基金会理事长。颜宁表示,之所以成立这个基金会,是希望能够通过集合社会捐赠给科学家们提供一个真真正正的后顾无忧的经费支持模式,让科学家们大胆尝试。

她除了自己做好科研工作外,最重要的就是“招兵买马”,组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团队。

今年7月8日,颜宁在个人微博上讲述了一段最近参加博士生推免面试时的经历,引起学界关注。这被称为“颜宁之问”。

颜宁向考生问了一个问题:“假设时间来到10年后,你已经成为一名PI(Principal Investigator,即独立带领一个实验室的博导),你拥有所需要的所有资源(优秀的科研团队、充足的经费、完善的实验设备、大把的时间),那你最想探索的科学问题是什么?换一种说法,这一辈子有什么科学问题或者技术难题,你能解答或者突破,就觉得今生无憾了?”

颜宁在微博上说,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20多名面试同学没有一位的回答让她眼前一亮。

颜宁表示,自己也反思了一下是不是针对本科生问这个问题太早了。“但总期待着有一两位同学能脑洞大开地讲讲——生老病死都是生命科学研究对象,真的就没有让人发自内心想钻研的么?”

这个“颜宁之问”,也迅速引爆了热议。

对于沉闷的学术界来说,一个不拘一格的科学家,与她的研究一样,显得非常独立,也非常炫丽。

在谈及自己的梦想时,她说:“我能有今日的成就,并不一定是因为我更聪明、更勤奋,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因为过去二十几年我很幸运地始终处在最适合做科研的环境里,很幸运地吸引到大批聪明能干、钟灵毓秀的博士生和博士后,并且很幸运地前后获得了以人为本的几项经费支持,可以让我在最感兴趣的科学世界里自由探索,无拘无束。

“我很希望能将这份幸运复制延伸,让更多的年轻人也能持续享受到同样的幸运,能够依靠内在驱动力而不是外界的各种诱惑,毫无后顾之忧地去发掘自己的潜力,从而去做出真正原创性的发现。

“是了,这应该是我从2017年之后的新梦想。”

愿颜宁梦想成真。

o
oldogzhao
1 楼
冲冠一怒为头衔
s
sksbghj
2 楼
学术富士康v0.9,施老板是v1.0😂 被alphafold冲击的不轻。 施老板一改学术领头羊,都去玩行政玩资本了。但他是资本界成龙、罗永浩,玩一个倒一个 中国有些知识分子吧,身体都很诚实。
h
heilig
3 楼
得偿所愿
媚眼瞟瞟
4 楼
像这种大学就开始装模作样拍照的人, 基本上就是典型的间谍培养模式。 那个华侨领袖就是这样, 天天走红。 一般的人, 这样爱我党, 早就让美国找去喝茶了。 她喝了吗? 他喝了吗? 没有吧。 所以, 你们自己想想吧。 希望你们的脑沟不是平的。
偏偏雪粒粒
5 楼
BU HUI SHI LAOMEID BA .
搞清弄明
6 楼
像体育竞赛一样,幸运者只能是少数有实力又有运气的人。
映像伦理审查
7 楼
没有学术成果就靠边站,把待遇留给出成果的人
野渡
8 楼
条件在回国前就谈好了,在中国,选?选你妈的B
t
targer
9 楼
施一公的姘头。
南京浪子燕青
10 楼
这人不会是骗子吧?
山药
11 楼
不看好,不信就走着瞧。
N
Nexs
12 楼
就是个网红, 学术就不值得一提了
刁太大
13 楼
大间谍侯选人。
C
Cromwellgm
14 楼
“ 颜宁所在的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及其团队”: 几乎都是华人,几乎都是女性!理解了她为什么要回国:一个优秀的科学家,首先要有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1评]
z
zuway
15 楼
是不是她觉得中国女性聪明,要快快做出成果不想浪费时间请别的国家的人
z
zuway
16 楼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施和宁没什么学术资本,但是他们发了不少顶刊杂志,难道还能刷,这个不太可能吧 [1评]
不明智
17 楼
. 学术富士康, 哈哈 说的太对了 11公现在就是到处吹牛逼啥也不是 当年吹牛逼5年让西湖大学超清华赶北大 这个颜网红也一样 靠着冷冻电镜解析蛋白3D批量生产论文的时代结束 是回大陆享福了
a
azkaban
18 楼
能玩弄普林斯顿,把它当跳板实现阶层跳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g
giza123
19 楼
她之前研究的东西被ai完爆了,现在就吃老本忽悠韭菜。
随意岁月
20 楼
至少比武毒所的王所长,这辈子只能做大佬背后的女人强的多
p
ppplu
21 楼
学术上咱不敢妄加评判。就是记得之前她在网上讲述她的一天经历,早上去上班之前告诉她的学生把拿铁咖啡准备好,这样她到了办公室就可以喝上。当时就觉得她怎么这样可以使唤学生啊。
g
guodahuang
22 楼
人才(⊙o⊙)
s
sutter
23 楼
靠独特的资源(电镜)取胜,又迅速被AI取代,现在科学贡献很有限,却将获得大把的资源。这就是院士制度最不合理的地方,他们未必学术水平不佳,可惜当上院士的时候往往早就没什么idea了,却把持着巨大的资源,压制着底下有才华的人,那些人也只能媳妇熬成婆才能当院士,然后循环往复。中国科学的发展,院士制度恐怕是个绊脚石。
o
octane
24 楼
中国的人才,必须出去获得国外的认可,这样国内才会给更高的评价。这就是她为什么要再次出走又回来的原因 听到这个故事并没有什么欣喜,只是觉得悲哀
l
liuyuanwang99
25 楼
就一骗子加网红!
夏扬州
26 楼
章丘大葱销量猛增:家长们认为,青少年时期吃够一吨章丘大葱 为日后成长为院士 打下了坚实的体力和智力基础
f
fangtian
27 楼
人家不值得一提能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你值得一提,你能当选个啥??你咋不是普林斯顿大学终身荣誉教授呢?
f
fangtian
28 楼
人家是骗子你又是啥,人家的荣誉实实在在摆在那里,你的呢拿出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