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德国人在中国学中医17年 一年只吃一次汉堡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22日 8点45分 PT
  返回列表
70806 阅读
27 评论
真实人物采访

我是Tim Vukan,中文名吴狄赫,80后德国汉堡人。我是半个中国人,杭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待疫情结束,我想快点回到杭州生活。

我从小对中国功夫感兴趣,18岁开始在德国学习咏春拳,24岁来中国学习少林功夫和太极拳,却因此意外与中医结缘,自此我深耕中医17年。

在硕士毕业后,我留在学校担任中医外教,并在2008年创建了国际中医网站,希望能把中医文化推广到全世界。现在中医在德国已经非常流行。我热爱中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正确地了解中医,感受中医的魅力,这是我此生的志向。

(2015年,我顺利从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

1980年,我出生在德国汉堡。由于我从小活泼好动,喜欢新鲜事物,在少年时代,第一次看李小龙的电影,我便迷上了中国功夫。在17岁时,我在书店淘到一本关于少林功夫的书,开始照着书上的招式比划,并梦想着将来一定要到中国看看。

在我18岁时,有支少林寺表演队来汉堡进行武术表演。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观看,看完之后大为震撼,觉得中国功夫很厉害,这进一步坚定了我学习中国功夫的想法。

于是,我开始在汉堡跟一位德国老师学习咏春拳。刚开始,我当作兴趣爱好,每周上两次课。慢慢地,我越来越着迷,变成每周上三次、四次,后面增加到每天都学习2个小时。

我刚开始学习咏春拳,是想保护自己。学习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不仅身体变得更加强壮,而且人也越来越自信,并开始享受这种感觉。

当时,老师不仅教咏春拳,还会教推拿、打坐、太极等。练咏春拳是动,打坐是静,通过动静结合,可以让身心都保持在一个愉悦的状态。

(18岁的时候,我迷上了中国功夫,每天痴迷练习)

通过静处的练习后,我感觉自己变得越来越专注。同时,打拳后身体的劳累,通过推拿和打坐,也得到了很好的放松。自此,我对中国功夫越来越痴迷。

2004年,我在一个森林幼儿园当老师,每天带着小朋友在户外玩游戏。如果要模仿动物走路,我就会用到一些太极的动作,武术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

但每天的工作需要消耗我大量的精力,我担心练功夫的时间会越来越少,就没跟幼儿园续签合同。我准备来中国学习功夫,实现自己的梦想。

2004年8月4日,我从德国汉堡飞到荷兰,从荷兰转机到北京。刚到北京,我还没来得及感受陌生的城市气息,就遇到麻烦了。我在机场找了好久,都找不到背包,急得满头大汗,不知道该怎么办,只好先在一家青年客栈安顿下来。因为行李丢失,第二天我买了许多新衣服,继续在客栈等消息。两周后,我等来了背包,立马坐上大巴去河南。

(在西湖边,跟老师一起练习太极)

少林功夫名扬海外,我先到了郑州少林寺那边。刚到中国时我不大会中文,但幸运的是在当地找了一个学校,跟一些外国学生一起学习武术。由于练习强度很大,每天需要练习7个小时,1个月后,我身体开始吃不消了。

当我躺在学校挂盐水的时候,开始反思,这种高强度的身体对抗可能并不适合自己,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只有练武术,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相比之下,我更喜欢太极,通过练习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心。

想清楚之后,我就离开了武术学校。然后我到了桂林阳朔,在漓江跟一位女老师学习太极。在漓江优美的环境下,每天学习4个小时,我感觉非常舒服。

老师不仅教我太极,还教会我融入当地的生活。她带我去菜市场,教我买菜怎么还价,还邀请我去她家里,吃当地的特色菜,并介绍当地的药物。自此,我越来越喜欢中国,想在这边继续生活下去。

在阳朔,我经常会看到路边有人卖中草药。我对这些特别好奇,经常请教老师,询问这些中草药的用途。我开始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系统地学习中医知识。

(在药房,学习认识中药)

我一边旅游,一边找中医学校。期间,我去了南京、武汉、广州、杭州、昆明等地,其中对杭州和昆明很感兴趣。杭州有西湖,有山有水,自然环境很好;昆明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和医学系统,也深深地吸引着我。

2005年,我收到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入学邀请,学校在杭州,正是我想生活的地方。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很多中医古文需要学习,如果学不好中文,是学不好中医的。入校后,我先学习了一年的中文。

中医四大经典,《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都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中医古文太难理解,我脑海里仿佛有只魔鬼在叫喊,你是疯了吗,为什么要学习这些。

我平时翻得最多的就是词典,睡觉也离不开它,就放在枕头下面。为了更好地了解中药,我收集了很多说明书,翻译出来保存在电脑里。

(学习中文和中药学的时候,认真做学习卡片,希望能记住)

我做了很多中药学习卡片,坐公交的时候就拿出来学习。为了记牢,我想尽了各种办法,甚至把它们编成了歌曲。在学习中文的那段时间,我一遍遍地问自己,为什么要选择中医。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我一直没有放弃。在完成了一年中文学习后,我开始了中医5年本科的学习生涯。期间,除了语言上的障碍,学校的教学方式,也让我觉得很不适应。

以前在德国,我们上课会随时提问。学校有很多论坛,课程经常有对话、小组讨论等,通过这些我们能更快融入学习。但在杭州上课,老师一直站在前面讲3个小时,很少有互动。我对这种教学方式感到疑惑,感觉学生并不能有效地吸收。

所以,在2008年我成立了自己的网站——吴山中医。吴山是浙江杭州的一个地方,在吴山有个有名的药店,胡庆余堂。我希望把中医传播到世界各地,让更多想了解中医的人,有一个平台学习。

(学习中文的时候,每天都让人头疼)

在吴山中医网站,我开设了教学课程,有英文、德文、中文的。我想让大家对中医有一个入门的理解,在平时授课时我会注意与生活联系起来,避免让大家以为中医是骗人的,增加老百姓对中医的认识。

比如说很多人觉得自己湿气重,那湿气到底是一个什么东西呢。在我的理解里,简单地解释来说,湿气是因为身体里的液体不能继续运化了,它变成了一种很厚的液体。在人的舌头上可以看到它,有一层舌苔,比较厚。

湿气跟人的脾脏有关系,脾脏老了、累了就容易虚,然后会产生湿气,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如果有腹胀、胃口差等症状,可以吃点小米粥,加枸杞、腰果、南瓜子仁等,或者五谷粥,达到健脾利湿的作用。

我的教学理念是,把复杂的内容讲清楚,让没有中医背景的人,也能很好地理解。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学科,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多样化,需要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

(在药房学习抓药,想认识更多的中药)

在开设网络课程的同时,我也给国外的游客安排养生旅游服务。有些国外人想来看中医,不清楚流程,我会陪同他们一起到门诊挂号等。然后告诉他们中医在生活中有哪些用处,中药怎么吃,日常生活要注意哪些事项。

我跟当地的旅游团合作。有些来自美国的旅游团,我会安排养生旅游服务,带他们去中医药博物馆、中药房,教他们理解中医这个复杂的系统。他们很喜欢我讲解的有关中医的内容。在药房里面,我也会带他们参观礼堂,了解药方,比如说回春汤。

通过把自己学到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让我对学习中医越来越感兴趣。我本科最后一年,在中医院实习,去了中医内科、外科、中药科等,跟着老师给病人看病,把脉、看舌头、开中药等。

在门诊看病的时候,我遇到一个十岁的小患者。他得了抑郁症,没有办法继续上课。在给他填表的时候,让我惊讶的是,他对很多东西提不起兴趣,觉得生活没有希望。

(跟着老师在临床上学习针灸,希望学习更多的知识)

我想帮助这个小男孩,我在想他是不是学习压力太大?就尽可能地多陪他。除了吃中药和针灸,我教他一些武术。通过武术锻炼,我能明显感觉到,小男孩变得非常开心,这让我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通过这个小男孩,我确定了研究生的学习方向。毕业后,我想继续攻读研究生,将来想从事医生工作。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焦虑,在心理方面的疾病越来越多,我决定学习情智相关的内容。

2015年,我顺利从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然后在当地一家门诊工作,同时担任学校的外教,教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医英语,以及针灸、推拿课程。

我的生活已经跟中医密不可分,离不开中医。疫情开始后,我回到了德国。在德国,我也是从事中医教学,在一个医学学校给医生讲中医课程。在德国,中医属于一种自然疗法,变得越来越流行,针灸和推拿很受大家欢迎。

(2015年,我参加硕士论文答辩)

每当听别人说中医是骗人的时候,我都感到特别难过。中医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相比西医越新越好,而中医则越老越好。所以越古老的知识,难以普及所有人,大家对它不理解。

中医有它独特的诊断系统,就像代码一样。我们听到患者说胃口不好,第一反应是脾虚。听到说眼睛酸涩干燥,我们认为是肝脏问题。中医是一种整体观念,我们有这样一种说法,西医治病,中医治人。

比如说感冒,西医的做法是吃阿司匹林。在我们看来,首先需要了解感冒的原因。比如说有10个人感冒,第1个是因为吹空调,第2个是出门淋雨,第3个是劳累引起的,第4个是吃了辣椒或火锅等。我们会对症下药,每个人使用不用的方剂。

中医有它独特的语言,通过望闻问切了解原因,我们叫做辨证。现在疫情期间,中医也在发挥它的作用。西医是通过疫苗的方式,但是打了疫苗,人们可能还是会感染。只是感染后,症状比较轻。

(毕业后,我做了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外籍教师)

感染新冠病毒后,可能嗓子疼、全身没力气、味觉失常。中医在这方面就可以起到作用,可以清热解毒、治疗咳嗽。味觉异常,也可以通过中医来慢慢调理。

《黄帝内经》里边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说,人的正气足够,抵抗力强,邪气难以入侵。所以这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的,也是我们常说的养生。把健康交给自己,不要交给医生。

身体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锻炼训练加强。情绪方面,让自己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轨律,不要吃的太饱,尽量少熬夜,这都是每个人可以做到的事情。

我平日的养生方法,已经融入到生活中。早上会吃五谷粥,夏天喝绿茶,冬天喝红茶,根据天气冷热、情绪的变化,会给自己调不同的茶。比如说陈皮、玫瑰等。

(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做外教期间,教学生中医)

白天我坚持练气功,即使再忙,我也会坚持。因为每天练习30分钟,比一周练一次效果来的好。睡前我会练习打坐,让自己大脑保持空白,不要想太多,早点入睡。

作为一个德国人,我们家吃的食物比较健康,很少吃汉堡,一年可能只吃一次。我给女儿从小喝白开水,很少喝冷水,冰水也不喝。

我希望大家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找到让自己舒服的锻炼方法。如果一开始觉得特别难,就会难以坚持下去,所以我们可以循序渐进,找到自己舒服的那个点,这样比较容易坚持。

(我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中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正确了解中医)

我现在在德国教学,平时以网络课为主。特别希望疫情能快点结束,早点回到杭州。有很多朋友在杭州,我现在已经是半个中国人了,想未来在杭州生活。

一开始到中国,我感觉非常困难,语言不通,吃的口味也不适合自己。18年过去了,我已经能流利地说中文,早就深深地喜欢上了中国,特别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我喜欢中医,相信中医,生活已经离不开中医。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能正确地了解中医,感受中医的魅力。

诚聘板主
1 楼
》》》80后德国人在中国学中医17年 一年只吃一次汉堡(图) 这德国80后被忽悠的够呛,17年被浪费了。 ============================================================== 现在许多所谓的中药都加入西药成分增加药效。放着自家宝物不要,去捡垃圾,
诚聘板主
2 楼
健康提醒:“纯中药”制剂不可盲目服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1年05月17日   来源:科技日报 近年来,中药不断受到大众热捧,中药制剂的消费量也逐年攀升。不少人认为,市场上销售的中成药就是纯中药制剂,是“安全的选择”。其实,随着“中药”概念的热炒,一些所谓的“中药制剂”中添加西药的现象也纷纷出现。 “纯中药”制剂未必纯 网友老周身患糖尿病多年,谨遵医嘱的他血糖一直控制的不错。可是后来,他收听某电台夜间节目,其中有一则“纯中药”降糖药的广告宣称,不仅能降糖,无副作用,而且服用多个疗程后还能根治糖尿病。经受不住如此巨大的诱惑,治病心切的老周购买了一个疗程的药物。服药多日后检测血糖,发现虽然血糖已经在安全范围之下,但却出现乏力、头晕等不适症状。经医院检测,确定这些不良反应都是因为所谓的“纯中药”降糖药添加了过量的格列本脲。 那么生活中常用的中药制剂又怎么样呢?笔者为此走访了多家药店发现,一些感冒药打着“中药制剂”的牌子,但事实上某些标榜“中药制剂”的药品中,也添加了西药成分,如维C银翘片中添加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银翘解毒片中添加扑热息痛。此外,中药复方感冒药中也含有咖啡碱等兴奋剂类成分。这些药品不完全是中药成分,却被冠以中药之名,不仔细阅读说明书是难以察觉的,易被患者误认为是纯中药制剂,服用时如果与其他西药合用,易因剂量过大而导致不良反应的产生。 除了正规药品说明书上明确标明的西药成分外,消费者更应警惕,一些小药厂生产的“纯中药”制剂,存在私自违规添加西药成分的现象。据相关媒体报道以及以往药监部门的查处情况来看,降血糖、降血脂、降血压、减肥等领域已成为违规添加西药成分的“重灾区”。 中药添加西药存隐患 为什么部分厂商会在中药制剂中添加西药?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吕媛表示,通常人们会认为中药的副作用要小于西药,部分药企正是利用这一心理,炒作“中药制剂”这一概念牌。虽然中药制剂一般副作用较小,但是中药同样也有见效慢、药效不明显等缺点。与中药相比,西药的作用机理明确,药效明显。为了加强疗效,部分药企选择在中药制剂中添加西药。 吕媛表示,中药产品非法加入西药而不标明药物成分和剂量,使得医生和患者都无法预知可能出现的毒副作用,极易导致出现不良反应,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西药在规定的剂量及规定的服用期限内,可以将毒副作用控制在合理范围,但是如果中药制剂在药品包装及说明书上不注明添加的西药成分、种类及剂量,则会隐藏极大风险。医生不知道所开制剂中的西药成分及剂量,也就无法判断药物的毒副作用,从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中药添加西药须经审批 吕媛表示,中成药里添加西药,必须经国家药监部门审批,合理限量添加西药成分。同时,在说明书中,需标明添加的西药成分及其剂量,以供医生与患者参考。 2010年9月19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第32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提醒医务工作者、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公众关注中西药复方制剂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问题。病例报告数据库信息分析显示,维C银翘片的安全性问题与其所含的相关成分有一定关联性。维C银翘片的使用存在超说明书使用现象,表现为未按照说明书推荐的用法用量使用,同时合并使用与维C银翘片成分相似的其他药品以及对维C银翘片所含成分过敏者用药。即使是维C银翘片这种常用药,也存在很大的风险,这为我们在中西药复方上敲响了警钟。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要求生产企业完善产品说明书和包装、标签,增加相关安全性信息,并加强上市后安全性研究,确保产品的安全性信息及时传达给医生和患者。这就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标明添加成分及其剂量,而不能仅仅以配方保密的名义拒绝公开。 药品安全,重于泰山。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在中药制剂中添加西药的行为需要慎之又慎。患者如长期服用这些“纯中药”制剂,极易导致贻误病情,甚至造成更大的损害。添加了西药的中药制剂一旦出现问题,甚至会使中医中药形象受到损害。(李耀宇)
絕地求生
3 楼
学中医只是个幌子。 圈钱玩女人才是最大收货。 在德国也就一个平民百姓,去中国都混成大学讲师了。 中国种族歧视最严重。 见洋大人就跪舔,送上金钱和美女。
诚聘板主
4 楼
部分常见的添加西药的中药制剂: 降糖药 部分降糖类中成药暗中添加格列本脲等西药,长期不合理服用会造成病人低血糖或影响肾功能。 降压药 部分降压类中成药暗中添加利血平、盐酸可乐定、硝苯地平等西药,长期不合理服用会导致抑郁或影响肾功能。 减肥药 部分减肥类中成药暗中添加西布曲明、泻药等西药,长期不合理服用可能导致厌食、失眠、肝功能异常。 哮喘药 部分治疗哮喘的中成药暗中添加醋酸泼尼松、氨茶碱、磺胺类西药,长期不合理服用会导致依赖性并加重病症。 抗风湿药部分抗风湿类中成药暗中添加强地松、醋酸强地松、磷酸地塞米松或添加炎痛喜康、双氯灭痛、消炎痛、布洛芬等其他抗炎镇痛药等西药, 长期不合理服用会造成骨质疏松或肌肉萎缩。
d
dancingwater
5 楼
挺佩服这哥们儿能把中医学出来的,不过这哥们儿长得太像土耳其人了吧
德国淫民
6 楼
德国人很多都长这样,不是每个人都是金发蓝眼睛
O
Oceanblue1
7 楼
估计又是中东难民。
密码是全数字
8 楼
什么时候汉堡成了西餐的代名词了。一年一个都不吃也很正常。 既然德国人要看他多久吃一次Kebab
g
greentee
9 楼
老外中医专业能毕业都是狠人。那么多文言文专业文献要读。中国人读着都费劲。
会过性生活
10 楼
草,字写的比我的都好看
o
obvweisser
11 楼
老祖宗的东西真的好,但是有多少人能想这个小伙子一样学习呢,这是真的热爱
d
dingding6
12 楼
中国的繁荣富强,吸引了众多洋人到中国发展,学习和生活。
飞了飞了
13 楼
说中医骗人的人,要么蠢要么傻,要么就是坏,而且是坏到骨子里了!
广
广角镜
14 楼
从事中医的基本健康长寿
布左右
15 楼
講的非常正確、中醫、西醫各有好處、西醫副作用更大、 祝福
W
W17
16 楼
第一,中药里面加西药,本来就是混蛋做法; 第二,降糖药,这个名词就是混蛋叫法,有了这个叫法,治疗糖尿病的时候就是降糖?!你可曾见过降糖药治愈过糖尿病?没有。都是靠药物维持。 第三,你说的中成药里面加西药,然后又说有很多副作用,那么请问是混蛋中成药里面的中药的副作用还是加入的西药的副作用?我怎么看都是西药的副作用?难道你这不是在嘲笑西药的副作用吗?
W
W17
17 楼
第四,药就是药,又不是饭,你为什么要长期服用?!难道你把药当做饭了?那你以后就不要吃饭只吃药也是可以的对不对? 饭要长期吃。药却不能长期吃。任何的药物长期吃都有副作用。就算是纯中药,不加西药的,长期吃也是会有副作用的。 再说了,你天天都吃相同的药物,难道你天天吃完全相同的饭菜么? 所以饭是饭,药是药。药物不可以长期吃。
W
W17
18 楼
中成药里面加西药,根本就是蠢猪搞出来的四不像。纯属垃圾。
a
acrow
19 楼
德国老中医
夏扬州
20 楼
中医治病:诚则灵,基本属于心理疗法。求神拜佛吃香灰,也属心理疗法或精神疗法。
W
Wuyueshanren
21 楼
我几年也不吃一个汉堡
X
XXyourOO
22 楼
真实人物采访一直坚持不懈的向大家灌输一个思想: 外国人比中国人高贵! 中国人到外国去是高攀! 外国人到中国来是屈尊!
s
san11
23 楼
此汉堡不是那汉堡,吃的汉堡是美式快餐和他家的汉堡完全是两回事。我的德国同事在欧洲都几乎不吃🍔,所以一切正常
H
HenryWen
24 楼
你有本身你也去国外圈钱玩女人,没本身就跟人家一样去学本事,然后再、、、
寡人很黄
25 楼
能学出中医来,这真是牛必,很多中国人都听不懂,智商不够。
c
cjnb
26 楼
本草纲目记载,吃汉堡有害无益
b
bigeyedog
27 楼
你糖尿病治不好是因为屁眼被插太多,请别摔锅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