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危机和世界新秩序 BBC分析英国未来中国政策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7月5日 11点13分 PT
  返回列表
55746 阅读
33 评论
BBC中文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英国已经表态将向香港300万持英国国民海外(BNO)护照者打开国门世界仍未从新冠疫情中走出之际,香港问题成为国际外交的一场严峻考验。英国已经表态将向香港多达300万已经持有或有资格申请英国国民海外(BNO)护照者打开国门。中国认为此举是对内政的粗暴干涉,威胁将采取反制报复措施。

那么,这场“大戏”究竟如何告诉我们中国在新世界秩序中的崛起地位?英国政府在脱欧之后大力拓展全新、乐观的外交政策——“全球化英国”(Global Britain),这又会造成什么问题呢?

首先,这场危机避无可避,注定要发生吗?一切本来可以完全与现在不同。在过去20多年间,西方绝大部分的决策者们都希望,中国崛起将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展开。

中国崛起

中国据说将成为国际社会“负责任的持份者”。换言之,中国将遵守国际协议和规范,因为作为国际体系的一部分,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都从中受益。

或许在那个世界里,英国和中国政府就香港前途签署的协议将能够得以继续存在。

但是事情并非如此。中国的崛起迅速而且一意孤行。它成为一个军事超级大国,至少是区域性的超级军事强国,在中国家门口的地方即便强大的美国也将难以与之对抗。

中国崛起之时,恰逢西方特别是美国的注意力被分散之际,国际间有反恐战争和叙利亚危机;在欧洲,则有英国脱离欧盟。

另外,美国特朗普政府基本没有连贯的对华政策,实际上美国总体外交政策都缺乏战略思维。

过去五年来中国崛起之时,美国在国际间的地位还不仅仅是相对下降,而是绝对衰退,使美国与亚洲、欧洲和中东的联盟体系陷入危机。

尽管中国与西方之间的问题不断增多,(西方)却没有任何总体的反应将贸易紧张、技术竞争、战略问题等等视为更大的"中国问题",需要协调一致加以解决并且做出有针对性地回应。

那个世界当时面临新冠病毒爆发的边缘。疫情从中国开始,最初也给北京带来一些严重的问题,但显然被北京决意变成了自身的优势。

其后无论是其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紧张关系,还是与印度在边界的对立,以及中国决定在香港问题上推翻与英国的协议,中国政策中出现更加尖锐的民族主义语调并非偶然。

的确,新冠疫情让北京有机会把香港危机带入转折点。

图片版权REUTERSImage caption香港问题是英国新外交政策——全球化英国面临的第一个大考验。无论这次的疫情将持续多久,有一个结果是显然的:除非受到真正的、让北京倍感关切的压力,北京日趋强势政策的走势不大可能改变。尽管外界谴责中国对香港人民自由所显示的态度,但谴责却不大可能使北京有所改变。

这就让英国政府处于相当严重的困境。在首相鲍里斯·约翰逊领导的政府处理疫情的手法受到相当批评之余,香港问题是英国新出台的强势外交政策——“全球化英国”面临的第一个大考验。

全球化英国

谁也不知道“全球化英国”到底是什么。

英国很多反对脱欧的人可能会讥讽地认为,全球化英国就是要把坏事尽可能地做好。公平起见,由于新冠疫情占用了政府太多的时间,要以香港为基础来判断全球化英国的外交政策还为时过早。

不过,这场与中国的争端的确像聚光灯一样,照亮了英国目前外交地位的强处和弱点。因此剖析高调的说辞,看看简单的现实尤其重要。

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英国是对北京没有多少影响力的前殖民地强国。中国除了执行一系列令人不快的安全政策之外,还被普遍认为违反了协议。但是中国是某种程度上的超级大国,而英国显然不是。

那么,这会让约翰逊首相领导的英国政府怎么办?很多评论人士会赞扬他,出于道义立场愿意给大约300万香港人提供庇护。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数字,而且对英国执政保守党来说更是不容易,因为该党基本层面对整个移民问题都高度敌意。

中国可能不会让很多人离开香港,或者很多人会决定留在香港,甚至有很多人即便要离开香港也会选择去世界其他地方,这些情况都不能改变的事实是:约翰逊首相在面对中国压力时,已经尽力维护了英国的道义高地。

可是外交是由很多方面组成的。有原则的行动(很多人可能会说世界事务中太少了)是一回事,但是完成外交政策目标就像是一场团体赛,其关键点在于赢得信任和盟友的支持,打磨联合立场,采取联合行动。

尽管外界对英国在香港问题上的立场有大量的口头支持,但是落实到口头以外的行动却少之又少。美国已经收回了原本对香港的某些贸易优惠,但是今年美国要搞竞选,特朗普总统把对北京强硬作为他继续留任白宫的战略元素之一。

希望全球化的英国其实是非常孤立的。英国现在半脱离欧洲,与欧盟之间就未来关系的谈判仍然一团乱麻。

英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倒是最不复杂的。约翰逊首相和特朗普总统之间维持温和关系之外,英国急需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而且一想到要争取美国支持所付出的条件和代价,英国就总是不安。

的确,疫情凸显了这些问题的严重性。特朗普总统决定从美国制造商买断用于治疗新冠病毒的关键药物瑞德昔韦,已经让我们更多认清了“美国优先”的含义。

欧盟也在为自己的成员国协商药品的供应。现在还不清楚英国在这个事情当中究竟是何处境,不过有媒体引述官员的话说,已经拿到了足够多的供应可以满足需要。

这倒是突显了英国现在的处境:虽然还在欧洲,却不是欧洲;与美国关系虽近却不太紧密。这也给英国一个很大的提醒:在全球事务中经济和科技的分量越来越重。

英国应有所作为

过去一个世纪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坦克和核武器被认为是国际实力的硬通货。但是这样的理解实际上很肤浅,掩盖了的事实是,美国的军事硬件尽管一直都很重要,但是让美国主宰二战后和冷战后世界的真正原因是它异常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研基础。

现在中国也有了这些优势。在那个新的世界秩序中,全球化英国的这艘船将不得不调整方向前行。

英国也有很多优势。它还算是一个富裕国家,英国也在国际政治的决策圈——联合国安理会占有一个席位。但是英国必须在后疫情时代、后脱欧时代找到方法重新开始有所作为。

北京越来越咄咄逼人的政策,或许能被视为“中国优先”的同义词,在世界各地有迹象显示对北京这种政策的烦躁感越来越强。

殖民时期留下的历史让英国在香港这出大戏中扮演了一个关键的角色。英国现在需要发挥自身的作用,锻造出一个新的与北京打交道的国际共识:既顶住中国压力据理力争,同时寻求与中国的当权者在关系到全世界的重大问题上展开积极的互动。

s
sunnysky
1 楼
英美强势让香港动乱一年才换来中国的国安法。如果是英美自己,不用一个月早就立法了。看美国,不到一年新疆法,台湾法,香港法。都三个法了。中国是太客气了,自己的土地,一年才出手。
a
alexkidult
2 楼
这篇文章几乎没什么逻辑和文风,完全是由大量带有偏见的片段拼凑而成。
老干葱的地得
3 楼
英国是人类历史上少有的狡猾而且实际的民族,就说王岐山从美国洗了多少钱来英国股市,老鲍都装没看见,最好中国老百姓的血汗被这帮盗国贼都搬来才好呢!什么民主正义,人家看上的是香港的高素质劳动力和积蓄,留下个臭港给土共开供销社搞共产主义乌托邦吧
y
yawada
4 楼
BBC瞎BB
c
calldjc1980
5 楼
文章都明确指出了英国以前是对香港的殖民,却现在开始赞扬他的假仁义。就好像嫖客想帮妓女从良。 英国自己的脱欧笑话还没演完呢,歇歇吧!
渔歌子
6 楼
在中国家门口的地方即便强大的美国也将难以与之对抗。呵呵!
R
Ray_brisbane
7 楼
新世界见
f
fallensoul
8 楼
文章太偏见,完全不说中国为什么这么大的反应。 很大原因是特普朗上台后。美国优先政策,全力开始压制中国世界老二,想彻底消除对自己的威胁。 西方不煽动和容忍香港暴乱,不围剿中兴和华为,不暗地里推动南海乱局,不黑名化一带一路。甚至这次印度军方也绝对是有美国的影子。没有等等这些,中国不会这么强的反应。反正都是围剿我,为什么我不能开始自己做准备反围剿? 这次香港国安法,中国能拉70多个国家支持,西方只能拉出20多个国家支持,甚至都没有接下来的制裁,只是被动的接收移民。就知道这事做对了。虽然70多个国家都是穷国,至少他们知道中国强大对他们有好处。 中国就是想忍受短时间的阵痛,打造自己的金融系统。免得美国必然到来的金融围剿。世界各国也都想多一条路,这里面甚至包括欧洲一些大国。他们也不想就美国独大。不然以后可能比没有地缘冲突的中国跟麻烦。
c
chiger
9 楼
香港再臭土地也是中国的,不愿做中国人的当然滚蛋。狗不嫌家贫,子不嫌母丑
盒子山第二大队队员
10 楼
问问香港人怎么想? 如果香港人都更想在英国统治下生活,不觉得土共该反省么。
T
TVB2786333
11 楼
英国的悲剧是政壇缺乏有料之士,约翰遜是見步行步的短視之徒,看他处理脱欧和抗衡新冠病毒,看他抓棄華为和贸易政策。
J
Jacktibet
12 楼
你的分析比BBC客观多了,bbc也就是阴国的宣传工具而且。
c
chiger
13 楼
香港不只是香港人的
溜一下
14 楼
这没办法,不让香港人痛到骨头里,这个法就立不成!经过一年的动荡,估计应该差不多了!
丰收
15 楼
中国在世界上的分量还不如朝鲜,没有一个国家怕中国,外交政策的软弱无能,除了嘴炮其它什么都不会。
y
yeyu
16 楼
BBC中文网的文章BBC上看不到,哈哈。都是那些嫖娼失联政庇签证者写的。
y
yehehe
17 楼
: 没落的英国…… 这逻辑真的是太没水平了
潮平路见沙
18 楼
2楼,言之有理!
对不起我是警察
19 楼
这文章是软件翻译的,小编真tm好当
s
snellman1
20 楼
中国应该鼓励300香港人去英国定居。等他去了才知道香港的好。那真正把英国政府吓坏了。试想那个国家可以承受了300万亚洲人移民过来?
c
chinapope
21 楼
傻逼英国,坦克和核武器一直都是是国际实力的硬通货
c
chinapope
22 楼
恰恰相反,高素质劳动力才不稀罕所谓自由。只有香港底层loser和没工作过的大学生才被忽悠。
对不起我是警察
23 楼
大清对南洋华人也是这么说,人建立了新加坡
s
ssmou
24 楼
bojo又要赌了。两端下注,这边悬着华为,那边看美国后手。香港政策也是口惠而实不至:说收300万,能有十万真去就很夸张了。英国经济不景气,没啥制造业,还有脱欧不确定性。有家有业的港人能说走就走?而且要合法呆五年!每年离开不能超过3个月。
s
ssmou
25 楼
“ 在世界各地有迹象显示对北京这种政策的烦躁感越来越强。” 写这文章的还以为:世界=北美+西欧?大部分国家(包括很多西欧国家)根本就不关心香港。
d
duacha
26 楼
BBC 要點屄臉!! 中英聯合聲明,不是協議! 中國沒有對英國作出任何承諾
a
aikaida
27 楼
这是故意的,BBC编辑水平还是高的,他们非常明白执行香港庇护政策也好,抗拒所谓中国经济影响也好,都要付出巨大经济代价,这是英国选民不可能愿意接受的。 所以从客观逻辑角度分析英国挑起的中英对抗前景是让人不舒服的,编辑们就东拼西凑这些偏见片段来忽悠一下英国选民,希望别的国家掏真金白银,英国能从中逃避又获得利益。几百年英国政客都是这么干的,干的还非常不错。 让我们看看这三百万庇护政策如何执行,现在香港黄媒已经渲染造谣中共怎么阻止香港人出境了,再看看BBC这篇文章里的未来中共会阻止港人移民英国,就知道这帮子英国政客是硬着头皮宣布这庇护政策的,只是个将来讨价还价的筹码而已
竹林听雨
28 楼
三四十年前的中国就好比是一个给地主老财家扛长工的傻大个,家穷人口多,尽管辛苦,但也在地主老财家还是能挣到一份微薄的薪水养家糊口,倒也满心欢喜,将地主老财家的所有脏活累活全包了,甚至对地主老财的一些无理要求和言语辱骂也是忍声吞气。几十年下来倒也各取所需,基本上相安无事,直至有一天地主老财发现这个忠厚老实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长工不再逆来顺受了,而且也表露出想过地主老财一样的富裕生活,而且长工的有些子孙由于学习出色居然跟地主老财家的小少爷平起平坐!这还成何体统呀!当初如果不是我给你一份工你能有今天?现在居然敢和我顶嘴,居然还敢想和我一样过富裕的生活,居然敢让你的孩子和我家的小少爷抢工作,简直就是岂有此理!这就是现在西方对待中国的心态!
a
aikaida
29 楼
你说的很对,但支持中国的70多个国家不都是穷国,海湾石油富国都在内,这些君主国家虽然靠美国保护,但非常警惕西方民主政治那套东西,在主权内政人权这些议题上支持中国从来都是不含糊的。 还有欧盟里的希腊西班牙在涉及中国主权的议题从来不参与,这也是欧盟发不出联合声明的原因。
百川雲
30 楼
BBC的屎文,反過來看就對了, 實則:美英的攪屎棍才有今天混亂的香港,看看小々的香港,居然有近4千名美國員工在美國領事館、無數的掛洋頭買狗肉像NED這種組織,把香港當反中大本營,現在不行了,美英才腦羞成怒,Fuck off loser!
d
dodododo2046
31 楼
中国应该出个政策, 用BNO在英国定居了, 就取消香港居留权.
y
yiqiwan
32 楼
文字空洞,言之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