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低龄老年”就业?《工人日报》是来搞笑的?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21日 9点40分 PT
  返回列表
67568 阅读
12 评论
麦杰逊

近日,《工人日报》的一篇文章火了。

为什么火了呢?

因为这篇文章,创造了两个新词:① “低龄老年”;② 银发红利。

什么是“低龄老年”呢?根据这篇文章的说法,“低龄老年”,基本可以总结为“处于男干部及职工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的退休年龄的老年人”,这些人按他们的说法,基本都可以归类为“低龄老年”。

什么是“银发红利”呢?按照这篇文章的说法,基本可以总结为帮助上面的“低龄老人”实现再就业,扶持“低龄老人”创业,探索老年群体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潜能和广阔的市场,发掘老年人力资源,这就是他们所说的“银发红利”。

根据目前很多用人单位的实际现状来看,当一个职工年龄达到35岁的时候,很多用人单位基本就会开始嫌这个职工年龄大了,就会开始想着办法裁掉这个“大龄职工”,我想这应该是目前大伙都知道的一个现状。

然而如今的《工人日报》呢,却跳出来告诉大伙,即便你是65岁了,你还是属于“低龄老人”,你还有丰富的潜能和广阔的市场,你还有资源有待发掘,你还有很多“银发红利”可以开发——这...确定不是来搞笑的?

年轻时背负无限压力,老了还要再就业,这到底是现实太搞笑了,还是《工人日报》太会搞笑了?

其实每当谈到与人口相关的“红利”这类词汇的时候,我总会想到经济学家刘福垣的一段演讲:

刘福垣院长表示,总盯着人口红利的一些人,那都是立场站错了,都是浮在资本家的那张皮上了,因为人口红利这种东西,其实是带血的。

我非常认可刘院长的这段话。

因为“人口”这种东西的本质,其实就是“人”。人就是人,人不应该成为什么红利。

如果一个人总把人当成红利,那此时,他口中的“人”还是真正的“人”吗?总把人当成红利,那此时他口中的人,到底是一个个有尊严的人,还是一个个用于实现某种目的的手段?

一个真正有良知的人,从来都会想尽办法帮助大家伙减轻工作压力,可是如今一些人呢,则是想尽办法给大家伙增加工作压力,而且还将这种东西美化为“红利”,这实在是太可笑了。

想起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1970年11月13日下午,在位于韩国汉城服装工业区著名的平和市场,发生了一起小规模的抗议活动。

期间,十几个年轻工人高呼口号,要求当地改善平和地区服装工人的工作条件。但是当他们聚集到一起之后不久,警察和市场保安冲了进来,企图化解抗议活动。

在抗议者与警察和市场保安僵持不下的时候,一个22岁的年轻人把汽油浇在身上点着了。被火焰包围的他,在疼痛中高喊:“我们不是机器!”“让我们在星期天休息!”“遵守《劳动标准法》!”“不许剥削工人!”

这位拿着《劳工标准法》小册子的22岁的年轻人,在临死之前,说了一句话:请不要浪费我的生命。”

这件事被曝光后,在韩国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使得韩国社会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劳动环境问题。

最后,韩国承认了问题,并在当地为这个年轻人树立了烈士铜像,并以这个小伙子的名字“全泰壹”命名了一座桥,而在这座桥的路面上,有数千张带有市民追思文的黄铜板。

这就是一个年轻的工人,用他的生命为自己的社会和同胞争取来的福利的故事。

一个工人阶级的年轻人,为了自己的工人同胞能减少一点工作压力以及改善一些工作环境,而选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样的故事,实在是令人动容。

是的,全泰壹是一个工人,他代表的是工人阶级。

工人阶级,理应为工人阶级说话、办事。

可是如今的一些人呢,口口声声说自己代表工人阶级,但是他们说的、做的,却完全是在向另外一个阶级靠拢,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令人寒心。

每一个身处现代社会的人,都应该是平等的。

每一个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也都应该是有尊严的。

因此,每一个身处现代社会的人,他们都应该是堂堂正正的人,他们不应该是工具,也不应该是手段,更不应该是一些人口中所说的那个所谓的“红利”。

h
hu2020
1 楼
这黑的没水平啊,男60岁,女55岁,本来就应该就业为自己为社会创造价值啊。 为他们就业提供帮助是好事情啊。照你这说法过会那帮人,全都该回家抱孙子才对。 美国的完全退休年龄67岁,你自己算算。
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
2 楼
社会主义就是个笑话。中国梦白日梦。
r
rootrootroot
3 楼
直接拉满人均75岁退休,反正人均寿命78,还有4年可以享受,对于菲菜来说够够的了,别墨迹来墨迹去,反正过几年都是要偷偷的突然的加速的,还不如一步到位。
z
zzmmaall
4 楼
你把那韩国22岁淋汽油拿劳工法点燃自己的小哥丢中国去看看? 100%泡都冒不出一个。就别拿这种玩意举例了,你不觉得磕碜吗?
d
dancingwater
5 楼
什么时候人工智能发展到人造人(七龙珠或者终结者)阶段, 人类不是出生就退休就是全体绝灭
H
HHer
6 楼
反正我妈当年50岁就退休了,说的认识的德国60岁还在工作的德国女人羡慕嫉妒恨。。。
h
hho0we9m
7 楼
哪里都有傻逼,美国的参众议员的傻逼也不少,中国也有不少傻逼写这种文章,英国44天特辣丝也是个大傻逼。所以该骂就骂骂,但反华就是该死了 LMAO
o
oldogzhao
8 楼
问题主要是: 养老金没钱了
千奇百怪党
9 楼
工人日报说得没错。35岁拿一点退休金,你能拿得安心吗?这根本不是老年人问题,而是人的问题。不能征服划一条线,人就分三六九等。中年退休,不应该引导就业吗?
C
Cup3
10 楼
都安排到中央吧,那里60岁才入门,可以一直干到死。
文强
11 楼
独裁国家满口谎言 剥削老百姓最狠的就是这种独裁国家
小聪明,大智慧
12 楼
工齡35嵗, 不是年齡,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