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智库活动上 李显龙阐述这样“看中国”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3月31日 11点28分 PT
  返回列表
50781 阅读
12 评论
环球网

正在访美的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当地时间30日出席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协会讨论会,美国媒体第一时间关注了李显龙在过程中对国际形势所做的“个人阐述”。根据新加坡总理办公室在其官网刊登的对话实录,主持人抛给李显龙的问题多次涉及中国,从乌克兰局势、亚太形势、台湾问题到全球化与反全球化的对立等等,李显龙强调的观点则包括,中国的发展动力巨大且不能阻挡,中国不会因为不疏远俄罗斯而付出代价,世界经济无法与中国隔绝。

据报道,李显龙3月26日至4月2日赴美访问,是东盟国家领导人在拜登上台后首次访问华盛顿。作客美国外交政策智库外交关系协会,发生在李显龙会见拜登之后。美媒说,李显龙在与拜登大约1小时的会谈中表示,新加坡希望美国在其众多关注中,通过其“印太战略”继续深化与亚太国家的关系——包括中国,也包括其他国家——并在此过程中促进该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安全。而且外界注意到一个细节,拜登在对话中大谈“印太”,而李显龙坚持的说法是“亚太”。

美国媒体还注意到,拜登与李显龙发表的联合声明全文没有提及中国,“他在记者会上提到了一点中国,更多是建设性的口吻。拜登政府的公共措辞通常会说抵制中国,至少从描述方式上,(这次对中国)采取的是怀柔的方式”。

依据新加坡总理办公室公布的李显龙在美国智库的问答文字实录,他对中国的口吻与见拜登时保持了一致。

问答一开始,作为提问方的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会长哈斯就让李显龙详细阐述他之前所说的“乌克兰战争对亚太地区会有严重影响”具体指什么。李显龙表达了三点,第一是乌克兰战争破坏了国际法与秩序的框架,打破了国家之间的和平;第二,这场战争影响了西方发达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贸易、气候变化、疫情的应对、核武扩散等一系列国际合作将变得艰难;第三,乌克兰战争会对中美关系造成重大影响,令中美关系更加紧张,而中美关系万一恶化,对亚太和全世界都有不利影响。

在随后的问答中,李显龙阐述了亚太形势与欧洲形势的不同,谈及乌克兰局势可能会改变一些亚洲国家的看法,比如日本有人开始讨论要分享美国的核武器、韩国也有人在说自己的国家也应该发展核武器,而不仅是分享美国核武器,“我们正迈向一个危险的方向”。

谈及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李显龙说,我不认为在这个地区(亚太),中国会因为自己拒绝疏远俄罗斯而付出什么代价。这个地区所有的国家,他们都看重主权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原则,但与此同时,他们都希望和中国保持自己的关系,他们中一些国家和俄罗斯的关系也很重要,比如印度。中国事实上只是有自己的立场,他们说,“解铃还须系铃人”,换句话说,“请你们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

据美国媒体报道,李显龙在讲话中还表示,“中国会不断发展壮大,势头强大且不可阻挡,问题是如何将中国融入国际体系?你可以试图阻挠,但结果是隔离你自己,并且会为这段关系埋下长期隐患。或者你可以试试和中国合作,纳入国际体系,双赢互惠,希望之后会有建设性发展”。李显龙还提醒美国,一旦和中国脱钩,美国会承受巨大的经济成本。中国是美国最大贸易伙伴之一和许多美国企业的制造基地,“这些链接一旦断裂,美国也会受到伤害”。

谈到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问题,李显龙说,我认为现在的国家已经无法再走回头路,靠自己的力量去建造所有的东西,“你不可能在美国生产iPhone的整机,也不可能在美国制造整架波音飞机”,“你需要国际贸易,需要商业”。

外交学院美国问题专家李海东3月31日接受环球时报-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李显龙访美期间延续了此前对中美关系的一贯态度,认为东南亚地区经不起中美发生激烈冲突,希望中美能够负责任地处理彼此关系,稳定态势。这说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认识到东南亚未来很大可能将面临必须要做一个重大选择的临界点,以前他们是在安全上依赖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随着美方的施压升级,东南亚要选择是在安全和经济上全面依赖美国,还是完全倒向中国,经济和安全上的两分将不再适用,所以东南亚国家心理很焦急,对他们而言保持现状是最符合他们自身利益的。

但国际关系现实具有丛林性,新加坡方面现在希望尽量把这个未来不得不做出二选一决定的临界点往后推,能推多久推多久,让必须选边站队的局面出现得越晚越好。

李海东说,虽然如此,李显龙的讲话在美国国内很可能影响有限,因为跟以前不一样,现在美国对华所有涉及对抗竞争的议题已基本全部入法,国会通过总统签署,成为了法律化的一套政策体系,不论两党哪位总统上台都将很难改变。所以李显龙抱着想影响中美关系的想法去美国,但那样做的最好时机实则已经错过去了。

李海东认为,李显龙这次访美之旅有8天,时间长,谈的问题肯定很多,我相信内容包括美国之前提到在东南亚施行的“印太经济框架”,另一个则是如何加强新加坡与美国之间的安全合作。新加坡需要更厚实的安全感,确保东南亚的繁荣枢纽持久落在新加坡。如果安全环境受损了,大量资本就会很快从新加坡流走,所以新美之间安全防务关系会更紧密将是一个趋势。

来源:环球网/冬瓜侠 乌元春 胡馨予

b
boom
1 楼
一个新加坡 这么个小地方 代表不了什么 一次历史风浪就湮灭在历史中了 就像台蛙
不同声音
2 楼
拜登在对话中大谈“印太”,而李显龙坚持的说法是“亚太”。 --- 本来一直就是“亚太”!亚洲太平洋! 前几年美国为了拉拢印度围堵中国搞出一个“印太战略”才有了“印太”说法,好像是奥巴马搞的。凭啥事事要顺着美国来?连亚洲叫啥都要美国起名?
文学少年
3 楼
新加坡总是在大国之间左右逢缘,非常有智慧。说了许多对中国比较有利的话。
居霄瞰尘
4 楼
新加坡的地缘危机感,造就了他的实用主义外交,也给中东欧的小国做了榜样,不同之处在于中东欧小国惧怕共产主义回头,更忌惮俄罗斯的武力威胁,毕竟历史恩怨太深。很多事情,大家都看的明白,但是现实和历史很难让现政府按照理想道路前进。
雅痞士
5 楼
李显龙的说法还是比较中肯的,虽然新加坡作为美国的盟友,很多话都是倾向于美国的,但是能把话说到这个程度,也算是难得了。
不同声音
6 楼
也不是的,当初李光耀时期非常亲台湾,排斥大陆,在国际上没少给大陆找麻烦,后来大陆狠整了新加坡几次,包括帮马来西亚建深水港,扣留新加坡的武器装备,再加上中国国力增强,李显龙上台后意识到中国崛起势不可挡,新加坡从此一改反华态度保持中立,甚至向中国示好。 这说明一个问题,弱者人人踩,强者人人巴结。
z
zwwdplay
7 楼
俄乌战争,美国和俄罗斯两派,一个唱红,一个唱黑,引起全球市场巨震和制裁,到最后,亏的最严重的是谁? 俄罗斯目的达到了,拿下了乌克兰,美国目的达到了,正当理由制裁他国,包括能源,金融,食品等,制裁富人方式更家残暴,等于抢夺,那谁是输家呢?输家是整个欧洲大陆经济。 现在,Episode two, 试着想一下,如果战争发生在亚洲,中国和台湾省发生战争,把角色换一下,东盟国家又是和中国贸易最紧密的,东盟国家经济全部依靠着中国的发展,新加坡只是一个讲英文的东盟美国传话筒,毕竟人口少经济体量低,那最后是否能因此打击整个东盟的经济命脉呢? 所以,其实拜登和普京是一伙人,嘴巴上骂是屠夫,其实都是一个局,印度完全是来抢食的,当然,中国肯定不会这么干,但这符合美国战略目的。
a
anywho
8 楼
說實話、以事論事而己、
n
netcamel
9 楼
贪婪血腥的资本没有理性 资本的代表同样不可能有理性
闻道
10 楼
发展中国家甚至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小国,都希望借助全球化分一杯羹包括生产产品原料和市场,否则没有竞争力最终被边缘化。然而,美国目前做的事逆全球化,破坏全球化并试图重构,全球化的盛宴结束了,各自好自为之。
m
msft.ora
11 楼
Nobody gives shit on how this fucker sees
t
teaegg
12 楼
什么鸡巴玩意,建深水港?你他么脑残?历史发明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