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看完孙杨听证会,深刻体会到什么是英语霸权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1月20日 6点40分 PT
  返回列表
71394 阅读
78 评论
科工力量

北京时间11月16日凌晨三点,备受瞩目的孙杨听证会在瑞士蒙特勒顺利结束,孙杨完成了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一次“赛道冲刺”。已经身经百战的孙杨,在泳池内并非没有经历过痛失金牌的遗憾,但次一级高的领奖台依然算是某种程度的弥补。但这一次的比赛只有两种结果:金牌和零。这个“零”的残酷性在于,它直接可以决定孙杨以一种很不完美的姿态宣告职业生涯的结束,因为一旦失败,他面临的是WADA(世界反兴奋剂机构)要求的2-8年的禁赛期。

整个听证会冗长熬人,总共用时将近13个小时,这个时长差不多相当于孙杨完成了54个1500米比赛,从2018年9月4日那个所谓暴力抗检的“风波之夜”开始算,也已经有14个月了。近十年来孙杨在泳道内所向披靡,世锦赛、奥运会国内大大小小的比赛见的多了,但是这次在瑞士,他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赛场新人,对手则是故意以冷冰冰执法机器示人的WADA。

会议的地点设在瑞士蒙特勒费尔蒙特莱蒙特勒宫酒店的会议中心,一个风景旖旎的湖边酒店,而不是按照惯例放在逼仄的议事会厅,作为35年来第二次国际体育仲裁法庭(CAS)公开听证会,举办方展现了应有的重视。

听证会一开始,孙杨满面春风走进会场(@视觉中国)

孙杨所谓“暴力抗检”的来龙去脉

国内不少媒体在聚焦此次听证会之前,出于专业的需要,应该必须通读今年1月3日国际泳联(FINA)听证会仲裁报告。这次仲裁会的最终结论是得到FINA和负责给孙杨采集尿样血样的IDTM公司以及孙杨三方同意的。只有把这份冗长琐碎的报告细读一遍,才能更好地理解上周五听证会双方律师的控辩思路。

2018年9月4日,FINA授权ITDM要在孙杨的家里进行“飞行药检”,即赛外样本收集任务(OOC)。双方约好的是时间是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

晚上11点左右,孙杨到家,和执行OOC任务的人员见了面。这些人都是谁呢?主要有三个,一个是主检官DCO,一个是血液收集助理BCA,一个是兴奋剂控制助理DCA。如果我们能还原当时的场景,就会发现孙杨见到他们的时候,脸上肯定是很不高兴的。

因为这个DCO在2017年被提拔之前就是个DCA,当时就负责过一次孙杨的药检问题,双方闹得很不愉快,换言之,2017年孙杨就质疑过她的专业性。遗憾的是,这个DCO在FINA今年1月的听证会上强烈要求隐去自己的名字,所以我们不知道她叫什么(有趣的是,这个DCO带来的这个DCA也刚刚升级成为了DCO,而且都是同一个老师带出来的,名叫Simones)。

通过1月份听证会的报告,我们得知以下信息:

1 BCA和DCA(负责尿检和血检)着装没有符合ITDM的规定,血检官还穿着超短裙;

2 尿液采集助理DCA名叫Huangfen

Lin,很明显是个中国人,是他开着车带着另外两个人来到住所的,而且他着装也很不规范,穿着拖鞋短裤,在门口等孙杨的时候,他还在孙杨家外面各种拍照,按照他们团队的说法,是要把照片传给ITDM,说大家开车到了目的地,没有旷工。

Huangfen Lin是DCO的老乡(由此可以判断这个DCO也是个中国人),还是高中同学,是搞建筑的,至于平时是不是主要负责搬砖就不知道了。Huangfen

Lin等了一会发现来的人居然是游泳明星孙杨,立刻表现得非常热情:“孙杨,我是你的粉丝,咱俩合个影吧。”

通过Lin的陈述,我们可以推断他在开车途中DCO没有告诉他到底谁做药检,所以他才可能表现得如此惊喜。无论如何,孙杨看到这三个人的时候,第一感觉肯定是“你们太不专业了”。

当然了,孙杨也不能因为对方穿的不专业,打招呼的方式不专业,以及之前和DCO曾有过节就拒绝药检。真正让孙杨愤怒的,是这三个人中有两个人没有按照程序拿出应有的身份证明。

通读整个仲裁书,我们发现DCO随身携带的证明还挑不出什么毛病,但是其助理DCA和BCA却只能拿复印件或者未有ITDM公司的授权,这引起了孙杨的警觉。双方在争执的过程中,BCA在晚上11点半左右还是完成了对孙杨的采血。

队医巴震也出庭作证

如果事情到此结束,这顶多就是一件很不愉快的飞行药检,但是由于药检程序表还要队医签字,孙杨的队医巴震在赶来的路上一再提醒孙杨,要注意对方的药检资质问题,游泳队领队程浩也认为,如果不能完全确认对方的药检身份资格,整个过程是无效的。

于是孙杨团队在继续和DCO沟通无果的情况下,找来一个保安砸碎了已经采集好的血液样本,并且当着DCO的面撕碎了药检程序表格。CDO一看这个情况,向ITDM的上司Tudor Popa汇报了情况,说无法拿到应有的血液和尿液样本,药检失败,悻悻离开。

所以说,不管西方媒体如何渲染孙杨暴力抗检,但此事围绕的恰恰是西方人念兹在兹的所谓“程序正义”,程序不正义则结果不正义,你无法提供有效的身份证明,我怎么能把药检这么重大的事情当儿戏?如果不破坏血样而被你们这群资质不明的人带走,如何保证血样不被你们做手脚呢?

DCO的行事逻辑是,两个助理都是我带来的,我拿到了ITDM的合法授权就可以了,但孙杨团队认为,这三个人分别都必须有独立的合法授权。今年年初,FINA内部的听证会,就是围绕这个事情展开,结果FINA裁定(这裁定是泳联内部的事情,不涉及WADA),虽然孙杨不能完全无过错,但可以免责。

事情如果到此就结束了,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听证会了。谁曾料想,ITDM向WADA打了小报告,WADA觉得这是一个给孙杨穿小鞋的好机会,一纸诉状要将孙杨和FINA告上瑞士体育总裁法庭,认为孙杨违规抗检,FINA包庇孙杨,也有错。

通过上述对整个过程的简单描述,我们明白为何孙杨特意要求此次听证会要公开进行直播,信心满满,IDTM药检官程序违规无可置疑,且FINA内部裁定书也有利于自己。

语言的“巴别塔”

听证会的公告显示,孙杨的律师团队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个是瑞士日内瓦的Bonnard Lawson律师事务所,一个是英国伦敦的XXIV Old Buildings律师事务所,还有个是北境蓝鹏律师事务所,著名律师张起淮就是这家事务所的合伙人。

听证会最开始的陈述环节尤其关键,给孙杨掌舵的,是XXIV Old Buildings的伊安•梅金(Ian Meakin)律师,今年53岁的他在体育诉讼领域摸爬滚打了20多年,胜率很高。

左一是孙杨的律师伊安·梅金(Ian Meakin)@视觉中国

而WADA派出的律师方阵是来自科罗拉多泉的布里安·卡弗律师事务所(Bryan Cave Leighton Paisner LLP),来头也不小,打头阵的是著名老体育讼棍雷切纳(Brent E. Rychener),他们都是WADA的长期合作伙伴。

雷切纳在仲裁法庭上是孙杨的主要对手之一

容光焕发西装革履走进听证会的孙杨满面春风,但听证会一开始就不断皱紧眉头苦笑。原因是负责同声翻译的人员水平太差了,控辩双方都无法完全理解翻译的内容。

笔者前25分钟听下来,也为孙杨捏一把汗,因为一开始翻译就漏翻了孙杨至少50%的内容。后来则越来越离谱,听到的几个明显错误:

1 把反兴奋剂翻译成了anti-medicine,贻笑大方了,可见她不熟悉最基本的体育术语;

2 把200次药检翻译成了200毫升,对方律师雷切纳听了都震惊了;

3 对方律师要求孙杨把之前的口述状翻到第9页第二段,她翻译成了第19页,孙杨也不得不打断她:你翻错了,他说的是第9页,孙杨之前曾经在赛后嘲讽过拒绝和他握手的对手“I win,you are a loser”,他其实也是懂一些英语的;

4 至于药检过程最基础的细节,比如砸碎血检样本,如何反驳CDO资质等关键问题上,完全无法精确传达孙杨的意思。

现场的“吃瓜群众”看不下去了,有一名男子主动请缨当孙杨的翻译,最后被轰了下去,是整个听证会相当有趣的一个花絮。

孙杨的辩护律师梅金见状,也向法官抱怨翻译太差,影响了听证会进程。

午休之后,孙杨团队决定更换翻译。

笔者发现,就翻译问题最近网上出现了很多“阴谋论”,其实这是站不住脚的,听证会一开始的女翻译是孙杨团队的选择,这一点仲裁法庭后来也特别指出。而且《纽约时报》也煽风点火把翻译是孙杨选择的这个“select”这个词重点加粗了。

CAS说他们无权决定当事人的翻译选择

并且,午休后换的翻译名叫Ying Cui,她是WADA的工作人员,笔者也在WADA主页上查到了她的信息,也就是说,孙杨后半程用了一个“敌对方”的工作人员当翻译,并且翻译形式由同声翻译变成交互翻译。

孙杨的母亲杨明(左)和新更换的翻译Ying Cui

在如此重大关键的听证会上如果无法保证话语传达的质量,后果是可想而知的。因为每一句证词是否精确翻译,哪怕是两个形容词较为微弱的语气差异,或者连带出来的语义的二级延伸,都会影响听证仲裁的判决。四百多年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推断,未来法庭上控辩双方的所有话语都应该用计算机用的那种“机器语”,要完全消除任何语义的模糊性,保证百分百的明晰准确。

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是孙杨团队工作百密一疏,没有在翻译环节上做足功课,其实这件事情本质上反映出的则是“英语霸权”问题。

孙杨的律师也抱怨翻译太差

无论再优秀的运动员,一旦被裁判员投诉违规,他一定是处在绝对弱势地位的,而中国的运动员在国际体育法庭上,面前是一座岿然耸立的“语言巴别塔”,不得不遭受潜在的语义陷阱的考验。

仲裁法庭(CAS)官方网站只有英语和法语两种语言选择,对绝大多数的中国运动员来说,他们甚至无法自助查阅最基本的发布信息和新闻,体坛风平浪静的时候,语言隔阂这张细密的网隐而不彰,但一有风吹草动,它便跃出水面,很多时候让人无可奈何。

对最终结果应保持足够的乐观

听证会结束了,什么时候出结果呢?总裁法庭的官方文件说“no precise time”(没有精确时间):

仲裁小组由三个人组成,他们将决定孙杨的命运:

仲裁小组主席法拉蒂尼,另外两个一个是WADA的人苏比奥托,以及孙杨委托的,国际泳联同意的律师桑兹(Sands)。

考虑最坏的打算,孙杨也还有向最高法院上诉的机会。

法庭主席法拉蒂尼(Franco Frattini)也将是裁决孙杨案的小组的组长(@东方IC)

最后结案陈述的时候,孙杨慷慨陈词,是整个听证会最精彩的部分之一。孙杨把天下“苦WADA久矣”的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认为他们没有做到公正公平,不但无视正常愿意配合的清白运动员的正当权益,而且由于药检的种种不合规的颟顸程序,屡屡让有嗑药嫌疑的运动员逃脱惩罚。所以孙杨是以一个运动员联合体代表人的身份质问:如何保证运动员在药检中的合法权利?包括隐私权肖像权等等。

而且孙杨坚决要求公开听证会,目的之一就是要把2018年9月4日药检的种种滑稽场面大白于天下。IDTM这家有着浓重制药公司背景的飞行药检承担者成立于1992年,总部在斯德哥尔摩,比WADA大7岁,现在稳坐WADA被转包的头号私企的宝座,他们治下的药检官背景复杂,除了这次的建筑工作者和司机,不排除还有厨子、理发师或者相声演员临时被叫去给运动员采尿采血的可能,药检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被严重践踏了。

结语  躲在阴暗角落偷笑的人  

行文至此,本来就可以收笔了,但还有一件事不吐不快。当大家都在关心听证会具体过程,计算孙杨最后诉讼获胜可能性的时候,有一群人很可能躲在阴暗角落里偷笑,他们是谁呢?不是别人,就是英国老牌的报业集团的老大——《泰晤士报》。

很多人都忽略了,到底是谁首先炒作孙杨暴力抗检的?就是这家媒体。

查阅WADA“反兴奋剂数据保护政策”(ANTI-DOPING DATA PROTECTION POLICY),《泰晤士报》明显违反了第6条第1款的有关规定:

他们在事件发生后极短的时间内就披露了孙杨药检的细节,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如果你把话筒塞到《泰晤士报》主编嘴里,他说不定很是得意洋洋:“我们有内线。”

《泰晤士报》以违反新闻伦理的方式展现了WADA隐私保护条例是如何废纸化的,虽然有点以暴制暴的意味,但他们没有受到哪怕一点谴责和惩罚,反而有舆论阵线英雄的感觉。

君不见,2016年里约奥运会之后,一个名叫“奇幻熊”(fancy bear)的黑客组织黑掉了WADA的数据库,把WADA内部各种见不得人的操作公布于众的时候,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怒不可遏,谴责黑客扰乱了正常的国际体育界药检秩序。但这次没有任何人站出来,哪怕稍微质疑一下

《泰晤士报》这么做是否合理合法,难道就因为受害人是孙杨?

鲜衣怒马
1 楼
这种分析无法解释:如果孙杨真用药,心理有鬼,他一开始就应该找借口,根本不会让对方抽血。
南方来风
2 楼
合法的事无论有没有发生过都是合法的,当你在咬文嚼字找别人语言漏洞的时候,就证明你没道理了,当你在强调别人怎么处理非法检测物的时候,并以此加罪的时候,证明你已经理曲词穷在胡搅蛮缠了。
c
coreychang
3 楼
当然 不排除他确实有问题 借此发挥。我是本着无罪推定来看的。毕竟wada也无法证明,当时的孙杨的血有问题。
c
coreychang
4 楼
我看错了 我以为你回复的我 不好意思
南方来风
5 楼
不尊重规则的傻比总是认为资格证书是鸡毛蒜皮的小事。
e
elseye
6 楼
: 英国杀印第安人那事都是仿效的?你个傻x
G
GIA宝石学家
7 楼
公报私仇,小B心眼
南方来风
8 楼
按西方的常规,孙杨肯定赢,因为西方社会普遍重视规则程序和资格,wada的说法是完全不符合西方自己制定的专业程序的,完全过不了法官这一关。在欧美,一个医生如果带一帮没资质的人做护士,会被吊销医生执照。如果在战争中一个军官带领一帮不穿军服的士兵打仗,也不会受战争法保护。很多华人认为孙杨有罪,是因为先入为主认为中国人普遍吃药,而不是无罪推定按事实来说话。我可以打赌这场官司孙杨肯定赢。
平津战役
9 楼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因为是后半夜,既然砸了,这事闹大了,也没必要半夜派人来了,回去要研究怎么办了。砸瓶子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wada也懵了,没有预案。 再回答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提的很好。我想了想,也没有可以推理出的解释。只有一个合理的猜测,他是在抽血以后被告知有风险。这也很正常,队员不是医药专家。在和领队和队医交流以后,作出的砸瓶子的选择。显然孙杨团队认为,虽然绝不会再交给wada的人了,但砸了比不砸好。所以推理依然成立,只有在血样如果被测试后果更不堪的情况下,才会做这样的集体决定。无端用自己的名誉和职业生涯做赌注,去挑战全人类反兴奋剂的努力,怎么看都是得不偿失的。绝对无法自证清白的行为,正常人都不会选。
t
teaegg
10 楼
关于孙杨回答yes no问题是说的比较多我认为是对的。因为控方律师的问题实在陈述一个事实,但并不是全部事实。他只是截取对他有利的话来提问。得到的答案再反过来放入这个是将当中对孙杨极为不利。这就是说话的艺术。 一个人没说假话,但是真话说一半,也可以误导别人。
平津战役
11 楼
你举的例子完全不对。运动员都是被默认吃药的,即有罪推定。必须用自己的血样鸟样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做不到自证清白(各种错过药检,抗检,现在还要加上砸瓶),会被视为吃药对待。 没有运动员好意思舔着脸说:“我只是没有接受检测,你没有证据说我吃药。”这就是兴奋剂检测的现况。请收起你那故意混淆视频的例子,你明白?
k
kankan015
12 楼
细读报道就会发现,孙杨本人很不高兴,但还是配合了。但队医知道以后,来之前,和孙杨通话了,然后孙杨把样品砸了。队医来了,既然血样尿液都取完了,可能只能签字了。队医是知道最多的人。所以孙杨才会一开始同意然后又砸了。
B
Bostonleo
13 楼
游不人家,使各种阴招!恶心的西方世界!
B
Bostonleo
14 楼
游不过人家,使各种阴招!恶心的西方世界!
南方来风
15 楼
你不要自说自话,按你的说法兴奋剂飞行检查根本就不需要了,运动员自己定期去检查证明自己无罪就可以了。
南方来风
16 楼
运动员配合检查不代表要配合阿猫阿狗检查,难道你去检查霍顿他也必须配合你?你这是在胡搅蛮缠。
平津战役
17 楼
不用转换话题,我只是反驳你的无罪推定。至于谁有权力检测,那是另外一个话题,我也懒得和你聊了,水平低,没得聊
t
takki
18 楼
当年fancy bear揭露的事实是非常恐怖的,很多著名西方运动员用各种药物然后归结于疾病,其实诊断很难判断是否真的有这一类疾病,比如哮喘,是否有从儿童开始的哮喘诊断书。我儿子是哮喘,其实从小学开始有完整的记录和学校证明。哮喘喷雾剂实际可以扩张气管,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增强呼吸能力的。西方运动员用ventolin喷雾剂的太多了,多到你无法想象。
南方来风
19 楼
你又来咬文嚼字,有病啊,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资格和程序的问题,多谈谈这个问题,别太无聊。
平津战役
20 楼
哦,这事可能是真的,可能是假的。就算是真的,现在抹黑地方运动员,就能给孙杨开脱了吗?换句话说,肮脏如西方运动员,甚至全世界所有其他国家运动员中最肮脏的,都没有好意思砸瓶子。呵呵,对比一下,是不是有点伤
南方来风
21 楼
如果西方发生这种随便拉人来做检测的事情,那个主检测官等着吊销执照吧。
平津战役
22 楼
不要乱扣帽子,没人说孙杨因为是中国人,所以有问题。那是你的逻辑。检测的也都是中国人,当然你觉得至少是汉奸。没啥说的,再有程序问题,也不需要砸瓶子。
南方来风
23 楼
Wada早就输了,因为他们的要求是违法西方医疗检查法规的。
c
coreychang
24 楼
同意。我是同意他的回答方式的,他的答辩很准确的传达了他想表达的意思,而且明显是有所准备的。要表达的意思就是,你们规则混乱,执行差异大,资质差距天壤之别,造成运动员无法准确把握正确流程,因此出现的摩擦和事故。对方反驳的观点是,你接受了180多次药监,其中六十次是这个公司做的,唯独这次你说操作不当,不合理。 其实谁都有道理谁都又没道理。所以说到底,我觉得他这次很危险,绝对凶多吉少。
南方来风
25 楼
你不要胡搅蛮缠,我没说过对方是汉奸,你认为孙杨砸东西奇葩,我认为检测官随便拉人奇葩,有问题吗?
c
coreychang
26 楼
这里不是法院 是wada的仲裁。wada是规则的制定者,执行者,到最后是仲裁者。三权一体。
南方来风
27 楼
做了六十多次不代表这次是对的,是不是?只能说以前他们没有随便拉人做或者没发现,这次发现了就反对,这没问题吧?
c
coreychang
28 楼
看了全程我才明白孙杨为什么要史无前例要公开仲裁。就是要把压力放在他们身上。我同意你说的,wada的规则违反常理,但是介于他自己仲裁自己,关门听证结果几乎是必输,公开听证还稍微好点。
f
fabolous
29 楼
下次你去医院,给你找个没证的医生给你抽血化验,你愿不愿意?生活国外这么久,不知道程序正义的重要性么?很多国外运动员因为童年有一些疾病,就合理服用一些东西。但是有很多病到了成年以后早就好了。这些烂事都是他们药检说了算,对其他运动员又公平么
南方来风
30 楼
规则制定者不能违反法律法规,否则为什么这次要请法官来判决?
c
coreychang
31 楼
问题就是wada这个规则 不允许你因为这个反对。因为在他的规则里,这词也“符合规定”,即便大家都看得出来,这个规定多荒唐。
南方来风
32 楼
你说的对,如果是wada自己判决,孙杨输定了,还好这次是由法官判决并且是公开辩论,我认为孙杨会赢。
平津战役
33 楼
孙杨无法解释,也不会获得认同他砸瓶子的行为,不论是wada还是泳联还是其他机构。正常人都能理解,程序有错误,和砸瓶子之间没有任何必然关联。你可以不交,交第三方,或者采取其他沟通方式。但没有其他原因,绝不会想到或者选择砸瓶子。
c
coreychang
34 楼
不是法官 是仲裁。 当然,我们希望仲裁能认真听取孙这边的论点。可惜仲裁的人 和 反兴奋剂组织 都是一家的。
f
fireguns1221
35 楼
拜托以后派点合法合规的人来做药检,别老是找搬砖的,如果是那样,你再叫嚣
l
libra_king_21
36 楼
: 嗯,既然你也承认是猜测说明你还是个讲道理的人。那就不要把话说的那么死。并不认同你的推断。因为你的推断都是基于孙杨有问题这个假设。 当然现在再也无法证明到底那个时候的孙杨有没有问题,但从法学的角度而言,都是无罪推论,也就是说当你无法证明孙杨服用的兴奋剂的时候,只能接受这个现实那就是孙杨是无辜的。 至于这个程序到底是孙杨有错还是wada有错,等专业判决就行。但这个判决仅仅只是对这个程序本身的判决,而非对孙杨是否服用兴奋剂的判决。因为wada永远不能有机会证明孙杨服用了兴奋剂。
c
coreychang
37 楼
抛开孙是中国人 孙这边的论点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孙强调的是 检查开始之前资质证明不够等 造成药检过程没有符合程序的合法“开始” 因此后续的事件无法裁定为“抗检” 其实 如果他说的是对的 他依然可以完成药检 不砸东西 因为既然没有合法“开始“无论血样出现任何问题 也不是合法结果。 总是,我个人反正是觉得,孙这次真是凶多吉少,危险很大。
愛国賊
38 楼
嗑药的
映像伦理审查
39 楼
这里有个核心问题,那就是检查是否合规。围绕这个核心问题展开
鼠目寸光
40 楼
关键的关键是:如果孙杨是纯粹的美国人,就什么事都没有了!等着吧!再过200年,就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了!
y
yurihall
41 楼
白人這套常用在非白人身上, 就屈你, 他們說話算數, 然後用法律名義進行.
y
yurihall
42 楼
假如是白人砸瓶子的行为, 肯定這幫說孫楊的立刻改變語調, 強調程序, 資歷, 洋人依法行事, 反過來還要中國人反省
s
steelak47
43 楼
应该全世界推广中文。
十丸各位神马
44 楼
卧槽
x
xzhulhy
45 楼
程序违法,采集的标样属于无效标样啊,既然是无效标样,销毁它属于天经地义啊,为什么很多人质疑孙杨砸血检瓶?
你那随风飘扬的长发
46 楼
只是因为孙杨是中国人,他们认为中国人是不可能拿游泳冠军的。
火星滚滚
47 楼
各国运动员谁说谁干净出来走两步
常走夜路终遇鬼
48 楼
相声演员:我tm得罪谁了?
J
Jifaye
49 楼
有的时候国际两个字只是虚伪邪恶的美化而已
小P孩儿
50 楼
欧洲是个大部落
看热闹啦
51 楼
坐等孙杨被收拾
g
gavinoi
52 楼
: 蒙面法也是一样,有几个人会认为香港 搞法的判决是这样的,这里包括哪些暴乱的香港人。 其实当大家都知道美国的中国贪官应该比国内的还多就应该知道结果了。只不过这次撕破了吧。
阿帕奇13
53 楼
: 还好在西方有说理的地方。
醒到自然睡
54 楼
程序不合法那么当然无权药检。而且我觉得这还有欺诈嫌疑,意图通过非法取得我国运动员的身体部分来达成不可告人的目的,这应该进行刑事调查。
醒到自然睡
55 楼
这要看说的是什么理。是西方的歪理?还是国际公认的理?
苏浩
56 楼
目前学术界公认最早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是由陈望道于1920年根据英文版和日文版翻译出来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