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后 国内学者为何突然不再公开新冠数据?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2月21日 14点59分 PT
  返回列表
38715 阅读
21 评论
科学网

核心提示

01台湾“中研院”吴仲义先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在《国家科学评论》撰文指出,截至2020年2月10日,共有55条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数据公开发布。其中,1月22日以前获取的31份测序数据几乎全部来自中国。然而1月22日以后,余下的24份数据一律源于境外。 021月21日,复旦大学张永振教授团队公开发布病毒基因组序列后,遇到了其他科研团队抢先利用这些数据发表文章的情况。当时便有人指出这种行文或有不良示范效应:“这会让辛苦搞科研的人不敢公开数据”“至少应该等到别人的论文发表以后再发表后续工作”。但也有人认为利用公开数据进行后续研究并无不妥,“数据应该属于国家”。



已经与人类缠斗数月之久,并已扩散到至少20多个国家的新型冠状病毒,究竟有没有在传播中发生变异?

关于这个问题的回应,仍然是“目前没有证据显示病毒有任何变异”。

但为什么“没有证据”呢?

近日,台湾“中研院”吴仲义先生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蒲慕明在《国家科学评论》撰文指出,截至2020年2月10日,共有55条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数据公开发布。

其中,1月22日以前获取的31份测序数据几乎全部来自中国。然而1月22日以后,余下的24份数据一律源于境外。

也就是说,1月22日之后,科研界很难获得来自中国的新型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信息,缺少了新近分离到的病毒数据,自然很难证明病毒究竟有没有发生变异。

2月18日,发表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的论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写到:

“目前为止,病毒样本之间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几乎完全相同,提示病毒未发生明显的变异。对新型冠状病毒的密切监测也表明,不论是环境中分离的病毒,还是前期在人体中分离的病毒,再到近日分离的病毒,均未发现明显的变异。”

这一结论的参考依据,应该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1月26日召开的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新闻发布会,1月29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的一篇论文和石正丽团队于2月3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的一篇论文。

显然,上述结论是建立在滞后数据基础上的。

究竟是什么让中国科学家从某一时间节点开始,“吝于”公布新型冠状病毒的基因测序数据?

1月21日,复旦大学张永振教授团队公开发布病毒基因组序列后,遇到了其他科研团队抢先利用这些数据发表文章的情况。

当时便有人指出这种行文或有不良示范效应:“这会让辛苦搞科研的人不敢公开数据”“至少应该等到别人的论文发表以后再发表后续工作”。但也有人认为利用公开数据进行后续研究并无不妥,“数据应该属于国家”。

这并非孤例,近期网络上还流传着其他类似的相关争议。

姑且不论孰是孰非,这些纷争或许正是国内新冠病毒基因测序数据“停更”的原因之一。而这些关键数据的缺失,无疑会影响对新冠病毒的研究,进而极有可能危害疫情防控大局。

如果不知道病毒是否已经发生变异,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异,国内各个地区之间的病毒是否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疾控人员就难以精准地、因地制宜地开展防疫工作。

“目前,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已经达到顶峰,不会再进化;但也可能蓄势待发,进入危险期。在两极分化的不确定下,只有公开数据,才能让科学家知道下一步怎么走。”吴仲义先生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如是说。

面对这个充满未知的新发传染病,每一步临床实践都亟需来自科研一线的理论指导,否则无异于蒙着眼睛上战场。

如果因为科研界内部的不当竞争,让越来越多科研人员选择相互提防,甚至不敢公开发布一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这将是多么令人遗憾的损失,又可能在大疫之下带来多么惨痛的后果?

疫情是全人类共同的敌人。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科研人员都真诚希望用自己的实际工作,去为抗疫战线提供科技支撑。但我们不能因此忽视了对个体工作者的权益保护,最关键的,是不能再让干实事的人寒心!

两位先生在文章中提出用奖励与惩戒双管齐下的方式,来促进病毒相关数据的发表。

就是一方面建议期刊接收发表初步处理的组学数据,对基于先期数据完善的分析结果也应该继续接收;另一方面,期刊应对隐瞒公共卫生安全数据的论文严肃对待,并拒绝发表基于不道德学术行为的研究。

非常时期当有非常之举。希望科学共同体能尽快达成共识,保障科研工作者基础权益,推动病毒基因测序等关键结果的及时公布和更新,以最大限度发挥中国科学家在这场战“疫”中的关键作用!

红米2015
1 楼
还真是,中国一共公开了50个序列,但23日以后公开的只有武汉一个。
猪年行运
2 楼
露得越多越丑,怀疑声讨厌声如雷,逼不得已而露,又不是暴露狂,干脆盖起来不再露了。
八戒.
3 楼
美国发动生物战非常关键的就是取得战争中病毒扩散变异的数据,中国不急,美国却不派医生,急着派病毒专家来中国采样,目的不是很明确了吗? 中国必须控制病毒流动和变异的数据,否则,美国取得了这个数据才是将来中国真正的威胁
y
ytren
4 楼
据第一手消息,中国已开始封锁疫区消息,去武汉的医生手机被屏蔽,不能上网,不许拍照,不可以与家人联系
w
wxcityreader2007
5 楼
武汉病毒所声明12月30日拿到病人标本,连夜加班,1月2日就得到全序列。这在技术上由可能吗?有些怀疑
w
wjhwsh
6 楼
美国的论文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等都是基于中国科学家公布的病毒全基因序列而研发,科学家未经许可公布这些数据是否妥当?也许对全世界研究有帮助,但由此引发抢发水平不高重复工作的论文,真正阻止和切断病毒与ACE2结合的实用方法和药物研究缺未见一个,都是图出名而无意义而已
s
size0
7 楼
阴谋也好,中共封锁信息也好,最基本的事实是ACE2高表达的人感染率是90%到99%!明天或许出个什么其他病毒专门攻击ACE2低表达的也说不定!专家互砸,国家之间耍阴谋诡计,最终治了人类的是大自然!
w
wxcityreader2007
8 楼
如果武毒所所讲的是事实,病毒的全序列对其他国家来说就并不是秘密了。因为测序对其他发达国家根本就不是问题。有理由怀疑病毒序列早就有,而不是最近才的得到的。
r
rogersune
9 楼
病毒基因也是资产?
喜得利
10 楼
心中有鬼,不敢再报了!
八戒.
11 楼
病毒测序并不难,现在美国需要的是跟踪,而不是单一的测序。这个跟踪才是美国急需的,也就是知道病毒的传播性能和变异。
w
wxcityreader2007
12 楼
@八戒. 发表评论于 2020-02-21 09:10:07病毒测序并不难. 如果拿纯分离的病毒测序当然不难,但要从病人标本里测定一个未知病毒的全序列,用72小时可能完成吗?实在是怀疑
红米2015
13 楼
wxcityreader2007 发表评论于 2020-02-21 09:16:27 @八戒. 发表评论于 2020-02-21 09:10:07病毒测序并不难. 如果拿纯分离的病毒测序当然不难,但要从病人标本里测定一个未知病毒的全序列,用72小时可能完成吗?实在是怀疑 按网上流传的时间线,第一个测出新冠病毒全序列的样品采自1月24日,27日早上就基本完成了测序,只是因为别的事情,没有组装完整序列,而是交给了病原所去做。后者何时做完不清楚。
红米2015
14 楼
到了现在这个时候,病毒的序列早已经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了。国内可能只是没觉得有什么必要继续发布。
红米2015
15 楼
改错: 按网上流传的时间线,第一个测出新冠病毒全序列的样品采自12月24日,27日早上就基本完成了测序,只是因为别的事情,没有组装完整序列,而是交给了病原所去做。后者何时做完不清楚。
n
nip
16 楼
不久前你说是没什么大不了的疾病,根据是什么?现在又说是”美国发动生物战“,那根据又是什么?这种”不根持论“,也只好以”俳优畜之“了。 八戒. 发表评论于 2020-02-21 08:41:26 美国发动生物战非常关键的就是取得战争中病毒扩散变异的数据,中国不急,美国却不派医生,急着派病毒专家来中国采样,目的不是很明确了吗?
武胜
17 楼
“病毒样本之间的全长基因组序列几乎完全相同,提示病毒未发生明显的变异”,几乎,就是还有不同。变异总是有的,是否“明显”不能单根据变化的基因个数而要结合其功能来判断。
D
Doctor11
18 楼
八戒啊,你不是说这病毒不比流感更厉害么,难道美国老处心积虑发动生物战就这个水平?
D
Doctor11
19 楼
新SARS是中国人民的病毒,它的基因序列理应属于中国人民,西方敌对势力妄图获取中国人民的财富的企图必将失败
w
warara
20 楼
很赞成,厉害国自己留着享用不要把毒放出来。 ~~~~~~~~~~~~ Doctor11 发表评论于 2020-02-21 12:34:54 新SARS是中国人民的病毒,它的基因序列理应属于中国人民,西方敌对势力妄图获取中国人民的财富的企图必将失败
吃素的狼
21 楼
呵呵,厉害国的科学家早就写好了论文,只是木有一尊的号令,不敢发而已。 已经有个叫高福的,为一尊上了断头台,前车之鉴,岂可无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