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培生自杀:以为规培目的是学习,原来是当免费牛马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1969年12月31日 16点0分 PT
  返回列表
77284 阅读
20 评论
凤凰WEEKLY

曹丽萍很少会哭。

至少在成为好友的这十年,李舒几乎没见过。印象里,曹丽萍是她们之中充当“情绪垃圾桶”的角色,会默默缓和偶有摩擦的关系。

同学朋友都或多或少听说,湖南省人民医院的规培生活让她极度疲惫。她曾连续加班42.5个小时,轮转压力散落在事无巨细的琐碎中,回报却只有每天70多元的工资,请假更是艰难。

好几次,她在跟同学的聊天中提到,带教老师收治病人的病历也要自己代劳。她想忍忍就过去,但又担心,“再忍我要被搞死。”同学劝她强硬拒绝,“下次压力大的时候就哭,消化科有个轮科的同学,不是就哭了吗?”

“小小规培生我能怎么办。不想要混了。不想要规培证了。”她答。

从一个科室到另一个科室,曹丽萍结束不了无底洞式的加班轮转,也无法从掌握“生杀大权”的带教老师手下脱困,更难以对抗规培制度中的结构性困境。2月一个加班的夜晚,在医生值班室的卫生间里,25岁的曹丽萍把手术刀挥向了自己。

妹妹曹柠后来才知道,姐姐的毕业论文已经提交通过。这意味着,如果一切顺利,在曹丽萍生日的5月,她就会完成规培结业考试,有机会成为一名正式医生。

但最终,她只留下一段遗言。千余字的内容里,出现了10次“加班”、9次“请了假”、6次“事情做不完”、4次“猝死”和3次“不能休息”。

“明明一切都那么那么美好,可是我不想看见了。没日没夜的加班,既然早晚要猝死,那就让我自己选择方式吧。”这是年轻的曹丽萍,最后留给世界的话。

一场决绝的死亡

蓝黑色血氧仪显示的心率数值一路上跳。

从139、142、144、149到150,曹丽萍第六次测量时,飙到152。这是2月最后一个周五的早上八点半左右。

她的休假申请在前一天就获批,但23日中午她仍未能停下手头的工作。“还有出院要整,”她带着些调侃的语气发消息给同学,“现在属于带假加班”。

据澎湃新闻报道,监控显示当晚8点40分左右,曹丽萍穿着白大褂,提着一份外卖,走进了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值班休息室。当天晚上值班的一名规培生,后来跟曹丽萍的同学王晓莉转述,大约晚上10点,曹丽萍进入休息室厕所。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无人知晓这道门后发生了什么。

晚上11点左右,一名值班规培生去上厕所,发现门推不开,以为有医生或护士在上厕所,就回去睡了。次日零点30分左右,另一位值班的规培生宋晨去了一趟,门还是推不开,这让宋晨感到奇怪,一个人怎么可能上近两个小时的厕所?

宋晨蹲下去,往门缝底下一看,一摊红色血迹流了出来。一定出事了。宋晨立刻叫来二线住院总医师,后者撞开了门,看到一地的血,曹丽萍躺在卫生间里,皮肤发白。

警方在24日凌晨1点10分赶到现场。曹丽萍的家人,则是在2点37分接到自称曹丽萍老师的电话,对方说,丽萍已经自杀,无生命体征,要求他们赶紧到医院。

事发当天,曹丽萍的心率最高达到152次/分(图源:受访者供图)

曹丽萍家在湘西泸溪县的农村,外面冰天雪地,路况不好,家人预计需要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达长沙。这通电话里,曹丽萍家人要求医院全力抢救,保留现场,并及时同步情况,“我们要第一时间见人。”但老师拒绝提供任何信息。

妹妹曹柠和父母抵达殡仪馆时,已经是下午一点左右。在家属两次强烈要求下,他们见到了曹丽萍的遗体。这一天本该是阖家团圆的元宵节。

和姐姐的上一次见面,是去年12月。曹柠从深圳回湖南,顺便到长沙看姐姐。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曹丽萍没能回家过年。除夕前,排班表迟迟未定,曹丽萍担心过年值班,一直没买票。等到排班定下来,票已售罄。出事前几天,曹丽萍还找妹妹聊天,给她发了很多表情包,“看起来没有任何异样。”

和警方的后续沟通中,家属被告知了死亡现场的一些细节:卫生间门是反锁的,是密闭空间,初步排除他杀,身体左颈部有切口,身旁有手术刀。

就在事发23日晚11点59分,曹丽萍的QQ空间内,一段设置为“私密状态”的遗言发出,言语间满是疲惫、控诉和绝望:

“我真的好累,想回去休息了。我以为熬过这几天就好了,可是这就是个死循环。一句这个月科室缺人,所以我就活该要一个人做两个人甚至三个人的事情吗?

即使是在猝死的边缘,只要不死,就得像牛马一样干活。机器也需要定期检修的啊。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明明昨天就已经请了假,明明心脏已经快要跳出来了,明明咳嗽咳得胸痛,明明胸闷得内衣都不敢穿,可是还是有做不完的事情要做不能回去休息......

世上本就没有公平,怪我自己是不合格的牛马,熬不下去了.......再也不见了,这个世界.......”

李舒是从共同的高中同学那里,听说她自杀的消息,她立刻给曹丽萍打电话,没有人接听。

一开始李舒拒绝相信这件事,她根本没想过自杀会发生在曹丽萍身上,更难以接受的是她自杀的方式,“还是颈动脉。”

同为医学生,她非常清楚,选择割伤颈动脉意味着什么——动脉血速度快、压力大,能迅速冲到天花板,立刻造成失血性休克。

“这个位置就算原地抢救,根本救都救不过来,都堵不住的那种,”李舒因此判断,“她应该不想后悔,可能割腕还有后悔的余地。”

加班,加班

家属签署排除他杀的死亡通知后,被获准拿回曹丽萍的遗物。

曹柠在姐姐留下的手机里,看到了她未曾跟家人讲述过的生活:自2月1日轮转到神经内科,曹丽萍每天都在上班,没有间断过。

除夕前,一位住院病人见过曹丽萍一面。在这名病人的回忆中,曹丽萍脸色蜡黄,黑眼圈很重,一直在写病历。病人有问题求助,她就立刻放下手里的活回答问题。“很憔悴很疲惫,像是很久没有休息过了。”

春节假期还没过完,她又开始轮轴转。大年初六连续上班30多小时没合眼,“直接上感冒了”。初七、初八加班继续,初八熬夜写病历到零点左右,事情还是没做完。初九早上六点半起床,七点多赶到科室继续工作,这一天,她中饭没吃,一刻没停。加班期间,她一直胸闷、心脏不舒服。

2月19日这天,曹丽萍感觉真的熬不下去了。

早上交班时,神经内科的主任提醒她没有搞办公室卫生。上午工作时曹丽萍的血压已经达到了158/98mmHg,心跳在132次/分,她被准许获得两小时的宝贵休息。

(图源:视觉中国)

她下午给另一位规培生发消息描述,“我平常血压可是110/60左右的人”“主任在旁边说心率快是件好事,证明还有应激”“我真的好倒霉。为什么缺人要如此对待我们啊?”

她也两次发消息给神经内科一位姓朱的总住院医师,请求他下个月不要再给自己排主班,以及当晚非必要不收病人。对方应了下来。

晚上9点零4分,曹丽萍的朋友圈照片显示,心跳每分钟123次,她写,“救救孩子吧,真的快不行了。”

曹丽萍还和朱老师因排班不合理沟通过两次,她提出:有的规培生接了新病人,第二天可以轮空一天,而过年一直上班、独立收了5个新病人的自己,反而持续工作;排班没有按照正确的顺序;自己在周六独立收病人、还没有助班。

“怎么排班都会不公平。”朱老师回复她,并提出调来一个师弟帮忙。

21日下午,她连续提出心脏不舒服,胸闷,急切想请假,只得到朱老师“打太极”式的答复:

“和上级说,和主任请假。”

“还要看请几天。”

“超过3天好像需要教学办审批吧。”

“主要不确定你请时间长了要不要补轮科时间。”

曹丽萍质疑,科室把学生当成机器,并提出自己没有助班并不合理。

“没有助班也不是我能安排的,没有那么多学生呀。”朱老师说,自己人微言轻,同时表示,“加快轮转、狂收病人肯定都是上面主任的意思,包括余主任要求的48小时归档。”

下午1点23分,曹丽萍又更新了一条朋友圈,她的脉搏达到了每分钟120次。“应该全病房也找不到一个比我更快的了。”好友李舒在评论中问她,啥情况?她只回了一句,“神内科值班太窒息了。”

几小时后,曹丽萍向带教的谢老师和神经内科余主任提出请假。据澎湃新闻报道,曹丽萍申请的请假时间为2月22日到29日。

后来,一同规培的王晓莉从医院内部打听到,曹丽萍争取的假已经批下来了,但批假过程中,上级告诉曹丽萍,手头的事情必须要做完。于是,请假的曹丽萍又开始加班——开医嘱、准备病人的住院病历及出院记录。

旷日持久的加班仍在继续。22号这天晚上,曹丽萍工作到晚上九点,睡在了科室。

不对等的权力关系

坐落在湘江东岸的湖南省人民医院天心阁院区,拥有百年历史,距离长沙市最著名的景区橘子洲仅3公里左右。在医疗领域,它是湖南一家集医教研于一体的三甲综合性医院。

2021年,22岁的曹丽萍开始在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就读内科学专硕,同时期,她也进入湖南省人民医院规培。

规培全称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2013年,国家卫计委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要求所有新进医疗岗位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临床医生,必须接受3年的规范化培训,培训结束参加统一考试,得到规培证后,方可成为一名正式医生。

规培生加班熬夜,甚至通宵,是这里的常态。和曹丽萍同期规培的王晓莉说,病人从入院到出院的一系列流程都要靠规培生完成,忙的话科室一天要收治十多个病人。

极限状态下,一个月有七八个晚班出现王晓莉的排班表里,她轮转到外科时,连续工作过48个小时。“一刻都不得睡,人一直处于高度亢奋的状态”。有时通宵夜班结束后也不能及时休息,上级等着你,病人等着你,病情变化了也等着你,“它不是说可以放一放的事情。”

(图源:视觉中国)

另一位好友杨阳发现,曹丽萍从去年开始变得格外忙碌。每次聊天,曹丽萍都会把“忙”字挂在嘴边,不是单纯的忙碌,而是非常忙,两人的聊天记录里充斥着——“最近真的忙”“我忙不完”“等我忙过论文这个大头”。

去年11月,曹丽萍跑到杨阳家“大吐苦水”。她提到自己要承担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除了自己收治病人,还需要为带教老师的病人写病历、办出院等。带教老师是规培生们轮转到各个科室的直属上级。

一个月前,当曹丽萍在某科室轮转时,在带教老师的要求下,她曾负责过全科室一半病人的病历。有一天晚班,她从下午5点写到晚上11点才完成。2023年国庆假期,在7号交接班时,曹丽萍被带教老师要求代补5号的病历,她夜班一刻没闲,才把病历补完。到了10月中旬,一次上晚班前,带教老师又给她多留了一个病人。

“把我一个人当两个人用。我又不是个奴隶,凭什么呀?”她当时向同学抱怨。

但为了规培证,曹丽萍不得不忍耐。王晓莉理解她的处境,对医学生来说,规培证相当于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得不到这张证,就无法找工作,而通往规培证的道路上,带教老师则拥有支配性权力。

“科室轮转时,通不通过、合不合格都是带教老师一句话的事情,他们的权力就太大了,能决定你出不出得了科,如果他报个不合格,你在这轮转三个月就白轮转了,后面就要补。一旦补规培的时间跟毕业时间冲突,规培生就无法正常毕业。”王晓莉解释。

李舒觉得自己运气好,规培时没有被上级为难过。她从曹丽萍的遗言中读到了身为一名规培生的小心翼翼,“怕老师,担心被老师拿捏。”遗言中写,“所以规培的意义是什么呢,是被别人任意拿捏,只要不死,想拿规培证,就得服从。”

不止一位规培生都表达过,曹丽萍自杀时所在的神经内科一直是“加班重灾区”,她的带教老师是副主任医师谢老师,从2010年起就在湖南省人民医院工作。

在采访时,规培生谈论起关于她名声的评价。王晓莉在规培第一年,听到谢老师手下的规培生说,“如果你们去了这个科室,一定要提前想办法避开她。”

同学S在谢老师手下干活。S告诉王晓莉,她投诉过谢老师几次,也申请过换带教老师,但都没得到反馈。截至发稿前,凤凰周刊记者通过多种渠道与谢老师联系,对方均未回复。

对王晓莉和曹丽萍这届规培生来说,2月是一个敏感的时间节点。还有3个月就要毕业了,他们需要准备5月的规培结业考试,论文答辩也即将开始,同时科室轮转任务依然很重,任何一个环节没做好,就不能正常就业。

“如果带教老师要求再很多的话,所有的因素叠加在一起,就会比平时压力要更大。”王晓莉说。

系统之困

对于规培生来说,高压只是最显性的困难,更折磨人的是,无休止的忙碌并不能带来等量的价值感。

社会学论文《过渡期的职业社会化:规培生职业互动中的边缘与冲突》,相对准确地描述了规培生在职业社会化过渡期的身份——处于边缘状态。他们既没有主治及以上级别医师的临床自主性,也享受不了正式员工的待遇。

边缘的、模糊的身份是规培生职业互动的基础,也是矛盾和冲突的源头。

曹丽萍的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以为规培的主要目的是学习,是把知识和临床结合,原来是给科室当免费的牛马,送病人去转科......”

王晓莉多有同感。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规培期间,她大多在做机械的复制粘贴工作,能学到什么东西全靠老师的良心——如果带教老师很忙,轮转的三个月她就变成免费敲病历、开医嘱的工具,偶尔遇到专业素质强、有教学意识的专家做带教老师,她会幸运地学到一些东西,但那是极少数的情况,“80%的时间都是在做意义不大的杂活。”

杂活,是指写病历和处理各种医疗文件。

(图源:视觉中国)

北京三甲医院临床外科的规培生李琳,在社交媒体分享过一位患者的医疗文书模板,囊括24个文件夹——入院记录、病史确认单、病程记录、手术资料、谈话记录、讨论记录、会诊记录、会诊意见、教学查房、出院记录、死亡记录、出院健康处方、出院诊断证明书、其他文书、新冠病毒肺炎相关文书、测评表、临床实验等。数量多得惊人。

除了填写病历,一些规培生还负责把各类同意书、告知书打印出来,核对病史,找患者和家属挨个签字。一位湖南湘潭三甲医院的规培生说,一位病人入院,要签的文件通常不会少于10个。

上海某著名三甲医院的主治医师陈晓西,也是从规培熬过来的,她猜想,曹丽萍自杀的原因之一,或许是从病历中学不到知识。“如果让我写简单的完全不用经过大脑的病历,一天20份,我会崩溃的,但如果一天让我写20份高难度的肿瘤病历,而且有机会参加这个手术,哪怕真的是干死,可能很多医生都愿意。”

事实上,陈晓西所在的医院,规培生很少有机会上手术台。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主治医师孙雪飞,看到更现实的情况是,病患多数不接受规培生进行医疗操作。

孙雪飞也在担任带教老师,他认为,目前没有标准的方案来保障带教老师的教学目标和质量。这个过程中,师生磨合很重要,但规培生在每个科室的轮转时间短,磨合很难完成。

除此之外,科室人手不足,是造成规培生压力的根源之一。陈晓西曾和同事一起被分到12台手术,科室只招了1个规培生负责手术前的一系列流程,包括写大病历、跟家属的术前讨论、完成知情同意书的签字、最基本的抢救流程签字等。

东三省
1 楼
医生忙起来是没日没夜的。有的手术长达48小时。承受不了,最好早点退出,免得误人误己。 [1评]
K
Ki11
2 楼
cnmb
k
kevin_sky
3 楼
死了也好,得以解脱。未来的苦难还多着呢。
w
wa4u9m_w
4 楼
此评论已被删除,相关原因说明,请查看新闻评论公告
那就好好生活
5 楼
老师带学生,为什么不能替学生着想一点? 湖南省人民医院,知耻近乎勇。
群X乱舞
6 楼
正常国家的医生,忙归忙,收入是有保证的,这个一天70人民币,10美金是个什么玩意儿? 而且任何职业选择都应该有退出机制和容错机制,出了什么事都是人民不行,政府无责?这是典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也是专制政府下宣传洗脑的结果。 [1评]
东三省
7 楼
医生的人权重要,还是患者的医疗权重要?医生也是种服务行业,只要是服务型行业,就应该允许自由竞争。韩国医生自己组织起来,垄断医疗资源,自己是轻松高薪了,全体纳税人就惨了。几个月排不到手术的比比皆是
刁太大
8 楼
看到那些洗地的评论我就明白了。这样的民众,也就活该是被割的韭菜。
东三省
9 楼
那些因为排队等不到手术,活活痛死在急诊室里的,才是真正的韭菜。 他们被割的不是金钱,而是生命
F
Fag&brad
10 楼
我去你妈的,有几个手术做48小时的,你自己的吗。医生赚多少钱,你特么给规培生多少钱,是学习还是压榨,你特么眼瞎啊!一个管器材的科室主任能贪几亿,然后给当牛做马的年轻人一天几十块干十几个小时,你是不是傻逼啊!这特么叫没问题
无畏
11 楼
C
CBBU
12 楼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这句话不知道是谁说的
P
P51
13 楼
中国人都非常爱国但是对周边人又非常仇视
群X乱舞
14 楼
有医生的人权,才有患者的医疗权,医生都没有人权了,谁愿意去当医生? 没有医生了患者找谁去看病? 你能拿鞭子逼着人当医生? 我也支持自由竞争,但是国内的医疗行业现在是自由竞争? 搞笑了吧……
群X乱舞
15 楼
这是医生的错? 继续不顾医生的人权,等不到手术痛死的患者会更多,善待医生就起善待患者,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吗?
a
anywho
16 楼
1450詐騙畜狗屁蚊! 無數的在美博士生比這些更離譜、 那是什麼?
o
octane
17 楼
长时间压榨医学实习生,这是从美国传过来的。变态医学生准入的行会垄断机制,导致培养出来的医师心理变态,为了生活,在成为正式医师之后,对金钱极度渴望,对病人漠不关心,把病人当做赚钱目的。这种机制包括必须必须取缔。
o
octane
18 楼
长时间压榨医学实习生,这是从美国传过来的。医学生准入的行会垄断机制结合医疗产业化,导致培养出来的医师心理变态,为了生活,在成为正式医师之后,对金钱极度渴望,对病人漠不关心,把病人当做赚钱目的。这种机制必须取缔
东三省
19 楼
善待医生就是善待患者? 多么幼稚的逻辑!看看韩国发生的事情吧。韩国医生把患者当人看吗? [1评]
群X乱舞
20 楼
看来虐待医生才是善待患者? 你认知有限,算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