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年护理院疫情:凸显医疗危机和防疫挑战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7日 8点43分 PT
  返回列表
67907 阅读
10 评论
纽约时报

上个月,上海民众在网上填写检测表格。 HECTOR RETAMAL/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就在上海进行为期10天的分时段分区封控时,一场新冠病毒疫情正在重创一家面向老年人的医院,突显了官员们在控制病毒传染上面临的困难。(4月4日,上海宣布将继续进行封控管理——编注。)

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的两名护工在接受采访时说,新冠病毒正在该院主要是老年人的患者中广泛传播,过去三天里每天都有人死亡。由于担心失去工作,两人拒绝透露姓名。他们说,最近一个夜里,他们被要求把一具尸体抬到已存放了其他尸体的房间。

这两人说,他们不知道死者去世的原因,但表示医院里已有很多人感染了新冠病毒,而且缺少病毒检测和其他资源。《纽约时报》还采访了上海居民陈洁磊,她说,她81岁的母亲在东海医院做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这一情况表明中国最大的城市正在经历医疗危机,暴露出对其他情况非常有效的中国新冠病毒策略中的一个弱势群体:老年人。

自从两年前武汉首次出现新冠病毒以来,中国通过封控、限制旅行、大规模病毒检测和监控等努力,已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新冠病毒的传播。但随着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中国近几个月来在遏制疫情上一直困难重重。中国曾对西安、深圳等主要城市进行封城,东部地区的整个吉林省也处于封控状态。

上海的官员们曾提出理由说,上海在经济上的作用非常重要,不能进行全城封控。但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激增已导致官员在上周采取了分片封控措施。将城市分为两个部分,先在浦东、后在浦西关停企业,暂停公共交通,将居民限制在住宅楼里,以便进行大规模病毒检测。

上个月,检疫人员在被封闭管理的一个上海住宅区外设置路障。 QILAI SHE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分片封控的推出颇为混乱。随着居民们疯狂购物,杂货店的货架被抢购一空。由于无法去医院治疗,患有致命疾病的人在网上发求救贴。隔离设施和医院里挤满了病毒检测呈阳性者,因为即使没有症状,也必须集中在隔离设施中。

但东海医院的危机暴露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挑战:如何保护中国的老年人,他们本来就更易感染病毒,尤其是如果生活在受疫情围困的设施中。让情况变得更糟的是,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最近的说法,中国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打过两剂疫苗的只略微过半,而这个年龄段的人中打过疫苗加强针的只有不到20%。

官员们把香港的疫情作为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指出来。香港的死亡人数在最近几周出现激增,病死率在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中尤其高。

目前还不清楚东海医院已经死了多少人,也不清楚这些死亡是否与那里的新冠疫情有直接联系。那里的疫情是《华尔街日报》最早报道的。一名在东海老年护理医院接听电话的女子证实,医院暴发了新冠疫情,但拒绝透露确诊病例数,也拒绝提供其他细节。虽然博主们已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分享了有关东海医院疫情的照片和描述,但中国官方媒体未对此进行报道。上海也没有正式通报过新冠病毒的死亡病例。记者上周五打给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电话时无人接听。

那两名护工给记者看了他们在医院工作的证据。他们说,自己是最近才被招到医院工作的,但并没有被告知那里的情况。他们来医院后才震惊地发现,自己被分配到一个住满了新冠患者的病房工作。他们说,由于接触了新冠患者,他们被限制在医院里,不能离开。

去年在上海疫苗接种点外排队的人。中国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打过两针疫苗的只略微超过一半,这个年龄段的人中打过疫苗加强针的只有不到20%。 ALEX PLAVEVSKI/EPA, VIA SHUTTERSTOCK

一天夜里,大约是凌晨3点,他们被医院的工作人员叫醒,被安排去干一件他们说不是他们被雇来做的工作:把一具尸体抬到临时的停尸房去。他们说,五名护工把那具尸体抬进了一个房间,那里已存放了大量的尸体。

住在医院另一栋楼里的上海居民陈女士的母亲张美珍(音)上周在该院检测出新冠病毒呈阳性。陈女士在电话采访中说,母亲的症状很轻。尽管如此,她仍很担心,因为没有医生或护士照顾她母亲,她母亲也没有接种疫苗。

“他们医院管理的一塌糊涂,饭也没有,昨天晚上9:30才给他们吃完饭,”陈女士说。“我妈脚疼手疼没有药品吃。”

陈女士说,由于上海大部分地区被封控,她无法去医院看望母亲。

“我们肯定担心,”她说。“我们急死了,我们又不能去看她,又不能把她接回來。”

在上海东边的另一家医院,45岁的商人沈利说,他77岁的父亲沈瑞根已经去世,他父亲两天前的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沈先生说,医院不允他进去看父亲的遗体,也不许他与83岁的母亲见面。他母亲自3月中旬以来一直单独隔离在一幢住宅楼里。

上海一家超市空空如也的货架,摄于上周三。 CHEN SI/ASSOCIATED PRESS

据沈先生说,他的父亲患有糖尿病和肾衰竭,每天需要服用各种处方药。父亲3月26日在上海一家医院做的病毒检测呈阳性,之后去了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治疗,但被告知需要等七到八个小时,因为已有400多人在排队。

他父亲的药在排队等候时用完了。他不能做紧急血液透析(透析能帮助过滤他血液中的毒素)。3月28日,他父亲被先后转到另外两家医院,但他的病情迅速恶化,最终死于心力衰竭。

“我还没办法接受我父亲孤独过世,”沈先生上周五接受电话采访时说。“人死不能复生,我什么都做不了。”

沈先生说,他因父亲去世的问题一直在与上海市浦东区的卫生官员秦险峰联系。记者上周五致电后者时,他拒绝置评。

沈先生还说,他非常担心自己的母亲,她被独自关在家里,每天靠社区的志愿者提供食物。“我们还没告诉他我父亲的死讯,”沈先生说。

“她自己无法承受,”沈先生说。“她身边一个人都没有。”

j
jeffinvade
1 楼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最近的说法,中国80岁及以上的人群中打过两剂疫苗的只略微过半,而这个年龄段的人中打过疫苗加强针的只有不到20%。” 应该重点保护老人,与其封城,不如发动社会资源,尽快老人打mRNA疫苗 封城所能避免的死亡,只是暂时的,因为封城,闭关锁国,也不能杜绝Omicron的传播 但给老人打疫苗,提高政府医疗开支水平带来的好处和挽救的生命,是长期的。
j
jingfei05
2 楼
加拿大疫情开始爆发就是在老人院,都是弱势人群,北美第一波死的最多的就是这些老年人。 中国的清零政策保护了多少的老年人免于受到新冠的攻击。现在上海不严格执行清零,老人院爆发了, 西方媒体开始攻击了。。。 请问这样的垃圾媒体不问问自己对老年人群的新冠保护做的是否到位?
j
jingfei05
3 楼
尽扯淡了, 清零和共存之间只能二选一,在OMICRO如此强悍的传染力下,你选择共存就再也没有清零的可能了, 老年人迟早都会被传染!MRNA疫苗三针根本无法防OMICRON都要打第四针了。
j
jeffinvade
4 楼
尽快批准复星的国产化的mRNA给老人打疫苗,给老人挨家挨户免费发Kn95口罩,封锁老人院,比封城有意义的多,成本也低得多,效果还更好。 闭关锁国封城清零,清不了零,劳民伤财,弊大于利。 新冠病毒是人畜共同的,会永远存在,无法杜绝。就算中国继续封城,闭关锁国一百年,改得的迟早还是会得,该死的还是会死,躲得了初一躲不了十五。新冠疫苗带来的免疫力会随着时间下降,与其花费巨大代价拯救一时的生命,不如靠打更好的疫苗拯救生命。
m
mamamiya100
5 楼
关键的问题是国产疫苗对老年人的副作用未知,所以老年人的接种率不高,而西方接种率最高的,恰恰是老年人,德国60岁以上年龄段的疫苗完全接种率超过90%,国内迫切需要给老年群体注射有效的疫苗,复必泰早就准备好了投入国内市场,直到今天也没有获得国内的许可,政治挂帅,代价却是普通老百姓
j
jeffinvade
6 楼
https://covid.cdc.gov/covid-data-tracker/#covidnet-hospitalizations-vaccination 12月CDC数据,针对Omicron,打了三针和不打的相比,65岁以上人口住院比例下降52倍,50-64岁人口,住院几率下降46倍. 打了三针mRNA之后老人住院率下降50倍,老人,50倍!!!! 这就是你口中的, “MRNA疫苗三针根本无法防OMICRON”?打了疫苗之后感染几率的确只下降1/3,但关键是住院几率下降50倍。
j
jeffinvade
7 楼
中国灭活疫苗,之前说不能给有基础疾病的人打,所以老人的疫苗接种率反而低 这是本末倒置的,老人高危人群,才更需要疫苗。疫苗副作用,都是免疫反应,年轻人副作用才大,老人打了都和没打一样。 中国要想少死人,要尽快给老人打疫苗
r
rally
8 楼
其实是让本土资本赚钱还是让进口总代理商赚钱这两条赵产党资本主义路线你死我活的路线斗争。
布左右
9 楼
滅火疫苗沒有副作用
尖头辣椒
10 楼
再这样发展,上海人都会死光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