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arded g8
LLC回复. 又来造谣
!!!
anti China dogs, read the article before say shit. if you still have problems, than your whole families retarded..
anti China fuckin doggs, forgot take your psycotic meds today . real bad hallucinations too, must take whole bottle at a time....
#####
°
™
注意:这则报道是10个反华媒体的联合力作。所以,要往反方向解读。
Don\\\'t leave any comments, these fucking anti China dogs begging for more comments, fuckin 1cent income for these two legged crazy doggs .
don\\\'t fall to that . without any comments these anti China dogs don\\\'t even have shitts to eat. NbmSL all anti China fuckin crazy doggs...
小编就是个狗娘养的,总是想方设法把各类反华文章拼凑到一起,然后打着相对中立媒体的名义,进行污蔑祖国的勾当,留园网实为反华造谣网站,大家要提高免疫力,坚决反对其各种造谣污蔑。
g8 LLC回复
又来造谣
俄乌战争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在这期间发生了许多让人大跌眼镜的事情,战争之初俄军那“丢盔弃甲”一样的大行军、东部筑垒区域血战,以及下半年战争中期俄军收缩撤退。
到年底放弃第聂伯河右岸区域,乌军付出了沉重的伤亡代价也打脸了各路预测的军事专家,毕竟在多数人看来乌克兰现政府靠政变起家合法性完全来源于西方背书,理应是一触即溃的。
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如何继续下去,以何种方式收场,中国的得失并不能按照三国演义那种思路去看,更不能将自己当成是棋手,因为中国在这个问题上连棋子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一个局外人。
俄乌战争更大的研究意义不在于俄乌两国的军队如何在战场上拼个你死我活,而是这场战争在政治层面的特征,它打破了几十年来许多次大规模战争的惯例。
双方势力名义上的最高决策者实际上都被牵着鼻子走了,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他们看似是“棋手”,其实是被棋子遥控的棋手,他们都被迫卷入了自己原本并不想要卷入的争端,因此这场战争的利益得失并不能以过去传统的方式看待。
2014年乌克兰政变爆发,当时的亚努科维奇政府只得向普京求助希望普京出兵平叛,并警告“乌克兰如果成为北约的桥头堡,俄罗斯西部边境将永无宁日”。
但当时普京其实并没有决心出兵,他们首先考虑的是欧洲盟友的想法与态度,并坚守边境,选择了坐视亚努科维奇政府倒台。
只不过这个世界的秩序从来不只是由“棋手”们决定,因为棋手们在那个位置上呆久了总会想着无伤获胜,但棋子们知道如何在正确的时候拼命,也可以改变局面。
在皇俄势力的组织下,东乌克兰地区拒绝承认政变上台的乌克兰现政府并组织武装叛乱割据东部,并且在2014年对抗乌克兰政府派出的平叛军时,付出了数万人伤亡的代价,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到这个时候,普京才被民意逼迫不得不决定出兵干涉,一方面是派兵帮助东乌民团对抗政府军,另一边则是进军克里米亚吞并这一区域,从此俄罗斯陷入了乌克兰的泥潭被迫为这个问题长期投入大量的资源。
至少在乌克兰问题上,普京是被牵着鼻子走的!2012年普京的大选支持率是63%,2014年乌克兰危机前夕是65%,而在普京出兵干涉、吞并克里米亚之后,普京的支持率一跃达到了89%的水平。
而在2022年战争爆发早期,没有人看好乌克兰,俄罗斯精锐的机械化集群在乌克兰大后方闪转腾挪如入无人之境,当时拜登政府曾建议泽连斯基逃离乌克兰并组建流亡政府,其实是默认了亲西方的乌克兰政府覆灭。
但这个时候,泽连斯基选择顶住压力,先是转移到波兰境内指挥作战,拒绝组建流亡政府并尽一切可能坚持抵抗,然后整个西方也被迫卷入了这场战争,把欧盟给带进了坑里。
为什么要举这个例子呢?
因为很多专家在分析俄乌战争的时候总是居高临下,用一种“下大棋”的思维去看待这场战争,但问题是,如果我们认为俄罗斯与美国是博弈双方的势力代表那么这两个代表其实都是被下面的“小人物”遥控了!
被乌克兰政府定义为“暴民”的东乌武装用自己的胜利把俄罗斯拉下水,被讥讽为演员、小丑的泽连斯基坚持不投降、不逃亡然后把欧盟、美国给拉下了水,事件的发展过程远比“美俄博弈对抗”这种逻辑更加复杂。
正是因为这种特点,导致了这场战争非常诡异,战争的获利者甚至并不一定是参与战争的势力,而战争的受害者也可能与这场战争毫无关系。
也因为美俄一开始他们都没有想过要在乌克兰问题上投入巨量资源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方向,因此在卷入事件之后,他们其实一直都在作“止损”的准备。
比如说美国,他们就从来不会在这个问题上表态承诺,他们会说:“西方将抵抗到乌克兰只剩最后一人”,但绝不会承诺美国出兵干涉,也绝不会扬言将俄罗斯军队打退到俄乌边境。
俄罗斯则是背靠庞大的核武库画出了一条不允许战败的红线。
所以问题不在于俄罗斯倒下了对谁有利,不在于俄罗斯与中国是否是唇亡齿寒的关系,而是俄罗斯他根本就不可能倒下,美国也没有兴趣在这个问题上投入太多资源去干涉。
就如同我们看到的:美国的总统比美国援助的坦克更早抵达乌克兰。
拜登政府是不是在支持乌克兰?是,又不是,他们确实愿意表态支持,但并不愿意为此作过多投入。
首先我们能看到,美国给予乌克兰的援助,其军事援助部分,基本都是一些不值钱的东西,绝大部分都是单兵武器,这些装备都来源于美军的库存老旧装备,相当于是不多花钱的。
在援助装备的技术层次上,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大抵和他们当年援助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亲美政府差不多,只是说援助的规模确实很大,毕竟这是一场正规战争。
真到了“高价值技术装备”这方面美国有多抠门呢?以援助坦克为例,这个消息被美国媒体曝光炒作到现在已经有两个多月了,但美国援助的坦克数量还不到一个营,放在俄乌战场上如同石沉大海。
但问题是,毒刺防空导弹、标枪反坦克导弹,这些单兵装备能让乌军坚守阵地,却无法让他们反攻获胜,而且长时间的战争让乌克兰这个国家也面临人力枯竭的危机。
战前,乌克兰治下(不包含克里米亚、东乌克兰割据政权)总人口约3200万,在战争爆发一周年后根据联合国难民机构统计数据,有约960万乌克兰人逃离出国成为难民,而战场上乌军的人员伤亡已经超过40万。
按照一般16-45岁青壮年人口比例40%计算,乌克兰青壮年男性不超过600万,军队需要大量兵员,基本的社会运行也需要大量劳动力。
因此如果战争继续下去,并且美国仍然不愿意开仓赈济,提供数千亿美元、涵盖各门类技术装备的军事援助,乌克兰在不久之后就陷入全面人力危机,失去大规模进攻的能力。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如果将俄罗斯势力范围被赶出乌克兰作为胜利条件,那么乌克兰已经不可能取得这种胜利了,他们现在还能够去幻想、去尝试的,也就是相比战前态势维持现状,亦或者是尽可能止损。
虽然俄罗斯的表现让人一言难尽,但他们即将通过消耗战的方式立于不败之地。
那么这会对中国、美国有什么影响呢?
我前面说到,俄乌战争,无论是受益者还是受害者,他们并不一定与这场战争有直接的关系,毕竟战争的主导者自己最开始也是被拖下水的,局面其实非常复杂。
首先最大的受害者应该是欧盟,默克尔执政十多年好不容易把欧盟支撑到了勉强看上去有那么点“独立自主”的意思,结果这一战回到解放前。
因为欧盟的自主性、独立性,是建立在“俄欧联盟”的基础上,有来自俄罗斯的廉价的能源、原材料、粮食出口支撑,欧盟才能说独立自主。
在战争爆发后俄欧贸易基本已经中断的当下,欧盟的命脉被美国人掐着,独立自主已经完全不可能。
为什么这里不说乌克兰呢?
如果我们站在乌克兰民众的角度讲,他们饱受战火洗礼显然是受害者,但要站在乌克兰亲西方政府的角度讲,他们是受益了。
就凭俄乌战场上的表现他们以后就算是逃出去组建流亡政府也能混个小康生活,当然代价就是几十万乌克兰士兵的生命,毕竟政变起家的亲外政府本身其利益基本盘就不和国民的利益吻合。
第二个受害者则是俄罗斯,俄-欧联盟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精英数十年来的夙愿,这个联盟在2020年初步成型,俄罗斯在冷战之后的地缘战略困局似乎已经快要打破了!但战争改变了这一切。
普京最初的算盘,其实我们从俄军第一阶段行动中就能看出,他们也没有想到乌克兰这么能打,战争初期俄军的军事部署,差不多就是一次“大规模武装游行”。
如果说战争真的是以这种方式推进下去,那么其实俄-欧同盟将得到极大的强化。
因为乌克兰本质上是美国在东欧地区的代理人,俄罗斯只要能够把乌克兰轻易摁死,那么也就同样能够轻易地把波兰摁死,这样一来美国在欧洲埋下的地缘政治隐患基本都能拔除,俄-欧联盟将正式地得到承认。
我们也要看到即使时至今日,欧盟也不愿意为乌克兰提供多少军事援助。
根据德国方面的统计,截止去年年底,欧盟所有国家为乌克兰提供的军事援助总额折合约为31亿美元。
而作为对比,美国援助了443亿,英国援助49亿,欧盟援助加起来别说碰瓷美国了,还没有英国多,只不过欧盟提供了300亿美元的经济、人道主义援助。
因为站在他们的角度就算不给武器装备至少也要其他方面援助做做样子,欧盟这种经济援助远大于军事援助的现状证明了他们其实很清楚俄乌战争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但很可惜战场上俄罗斯表现并不好,他们已经证明了自己无力全部摧毁美国在东欧的代理人。
第三个受害者,则是“中-俄-欧”的旧大陆同盟,在俄乌战争之前,美国面对的形势,差不多就是中国、俄罗斯、欧盟这三个主要政治实体即将形成稳定联盟关系,并从此孤立美国这个新大陆强权,但现在“俄-欧”这一环断开了,传统意义上的“旧大陆同盟”战略布局已经破灭。
这对于中国是不是好事,我们就要辩证地看待,如果说仍然秉承着以往那种构建旧大陆同盟的思路看,当然不是好事,也可以说中国是受害者。
但问题是,中国并不只有一种原则,依靠旧大陆同盟对抗美国,本质上是一种中国自身的实力相对有限需要团结其他势力的思路上的产物,但问题是中国的实力并不一定是有限的。
因为中国一个国家的人口加起来就有是美国、欧盟、俄罗斯的总和,中国也没有只考虑一个战略,实际上是两套路线并行的。
一方面要尽可能团结旧大陆国家促成中-俄-欧同盟,另一方面也努力地进行产业升级,试图获得超级大国级别的实力。
而俄乌战争虽然破坏了旧大陆同盟的布局,但也为中国的产业升级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汽车工业、化工业,这两个欧洲地区的高附加值支柱产业如今进入中国,很可能会成为中国最近几年经济增量的一个大头。
而这都拜俄乌战争所赐,在中国的汽车产业产生了一种鲶鱼效应之后,其他的传统发达国家在产业层面已经无法与中国竞争了,日本、韩国的贸易逆差已经连续增长数年,他们传统优势的汽车产业也受到中国的挤压。
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认为,俄乌战争的进行,以及这场战争的结果无论导向何方,对于中国与美国有利,在“旧大陆同盟”被破坏之后,中美两国的实力会进一步提升并在未来形成类似上世纪美苏那种“两个超级大国”的局面,好消息是,中国将拥有单方面对抗美国的强大实力,坏消息是,我们得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