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关于“广州外卖员招满,需要送钱托关系才能当骑手”的消息被刷屏,日前有外卖站长不认可该传言,表示仍在招人。
不过,近年来,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不愿进厂,外卖员越来越多也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大河报报道,广州番禺区,15个站点中,只有3个站点缺人。美团骑手APP客服人员表示,广州美团站点有将近两百个,目前广州市越秀区、天河区、番禺区还有少量站点有空位,多数站点确实存在满员的情况。
不止是广州,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肉眼可见的趋势是,现在移动互联网带动的外卖、直播、网约车红利正在走入尾声,外卖即便不满员,也是接近满员。去年就有数据显示,外卖行业如今已经容纳了2000万人,天花板已经快到了。很多地方的外卖人员吐槽,现阶段外卖小哥数量急剧增加,送外卖的比点外卖的还多,很多时候等一个多小时一个单也没有。
广州外卖员越来越多,背后发生了什么?
外卖员越来越多,笔者认为有多个原因:
首先是放开之后,疫情过去,今年是以经济发展为主线,尤其是来广州找工作的人很多。今年关于广州到处都是人,比往年多了很多人的消息在不断被刷屏。
数据显示,自2月来,广州成为全球首选的人口流入城市,迁入人口数量占全国迁入人口总量的2.74%。这背后的本质是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来广州找工作的人更多了。
本身制造业能够容纳最多的就业人口,广州制造业行情好的时候,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宁送外卖不进厂,因为收益更好。广州市总工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广州大部分外卖从业人员的年薪达到10万元以上的水平,也就是月均8300多元。在2021年,这个薪水跑赢了很多电子厂普工工资。
在去年,就有媒体报道称,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导致广东制造业用工缺口非常大!早年人社部就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近些年,人社部每季度公布的“最缺工”职业里,生产制造相关职业基本都占四成左右。
过去几年,制造业竞争不过外卖行业,许多工厂也在转移供应链,因此今年制造业订单在下降,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一方面原因也在于,不少订单都转移到了印度越南东南亚。前段时间,关于很多电子厂搬走、富士康拆线转移,招聘岗位变少的消息也在不断流传。
外卖员从业者变多或许也源于原本的制造业从业者的溢出效应,导致外卖大军扩容。从海关总署公布的今年前2个月的出口数据来看,前两个月,我国加工贸易出口1.16万亿元,下降18.8%。服装及衣着附件1498.9亿元,下降7.5%;纺织品1324.1亿元,下降15.9%;塑料制品992.5亿元,下降2.1%。即结构上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产品下降的情况。
此外是,很多进入外卖群体的大学生,可能也有很大一部分中年群体,他们一部分是在工作之余兼职,一部分可能遭遇中年裁员,在社会诸多行业的35岁招聘年龄限制下,在养家的压力下,不得已进入外卖行业。
过去几年,年轻人不愿意干制造业,但随着外卖大军扩容,进厂也越来越难了。
现在一说到制造业,很多大V、专家张口就是高端制造业。
比如根据第十经济观察的观点表示:投资中国的逻辑变了。中国不再需要大批的低端制造外资,既污染环境、分给我们的利润还低,我们难道要当一辈子廉价劳动力。
他表示,我们需要更多的高科技和高端制造外资。一方面,我们国内的大学生过剩,形成了所谓的“人才红利”,只有高科技和高端制造,才能给他们提供中高薪职位。
卢克文早前也表示:“经过他的调研,外贸转移的是低端产业,高端的有技术含量的无法转移,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逐步升级,服装、鞋帽、家具、玩具、陶瓷、皮革箱包等行业,是一定会转移到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国,用不着慌里慌张的,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并表示:“迟早会有别的国家替我们生产衣服鞋子,我们才可以开着皮卡拖着小船去旅游。”
从目前来看,低端的产业确实在流失,在转移,有部分在国外的博主发现,超市里的服装鞋帽,中国产的比例在逐步下降,其他国家的越来越多,低端产业转东南亚的趋势也不是近一两年的事了。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制造业就业内卷,大量需要做低端制造业的劳动力没有工作了。
“我们需要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才能给大学生提供就业。”这或许代表了很多业内专家的观点。
但我们却发现,当下很多大学生没有流入高端制造业,外卖大军中有30%是本科以上学历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这源于这些专家、业内人士谈论问题的时候,是在仰望星空,缺乏对现实的认知能力,他们基于一种精英视角、大国战略在畅想十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未来,而没有基于现实国情,去看一眼当下底层群体的生存现状。
中国要发展高端制造业不假,每个立足于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都是这个方向,中国是,印度也是。
根据日本机构最近统计的《2022全球高科技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的市场份额调查》,在全球主要的、56个高科技(终端)产品和核心零部件品类中,美国有18个品类的市场份额,处于世界首位,是第一制造强国;中国有15个品类的市场份额,位于全球首位,领先日本的7个和德国的4个。中国电动汽车、造船、商业铁路、白色家电、太阳能发电设备、电网技术、通信设备等高端制造业均在发展,芯片产业也在全力突破。
但是回到人的生存就业问题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入高端制造业,也并不是只要是大学生,就能进入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注重的是高素质与高技术能力的人才,中国的庞大人口,决定了高端制造业注定无法容纳庞大的低端制造业流出来的就业人口。
从中国的大学专业分布来看,其实许多专业与国内的制造业岗位以及各行各业的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是脱节的,这导致很多大学生虽在专业上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在社会现实中,要么理论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找不到相应的与专业匹配的岗位,要么在技术能力与实践能力上达不成企业的标准。让大学生都进入高端制造业,其实就是缺乏基本的对大学生现实情况的认知能力。
这也是为何现实是大量的大学生没有流入高端制造业,有30%的大学生都进入了外卖行业。
制造业过去是人们就业最后的退路,如今这条退路没有了,外卖行业成了不少职场白领的退路,外卖行业内卷加剧。
外卖行业就是服务业。如前的第十经济观察室的观点还认为,在所有国家,解决就业的大头都是服务业,而不是低端制造业。因为美国低端制造占比很低,美国失业率很低,证明了低端制造的就业岗位,可以被其他行业尤其是服务业替代的。
这种老生常谈的观点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因为中国与欧美等国家的本质区别在于,是人口基数的严重不对等,不是一个量级。中国有14亿人口,美国3.3亿人,整个欧洲43个国家才7.4亿人,你学欧美只做高端制造业,用服务业去接收制造业的就业人口,缺乏现实的国情基础。
中国如果像美国一样只有3.3亿人口,把所有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都没有问题,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也也基本能支撑这个体量的就业了。问题是中国比美国多了10.8亿人口。
美国的服务业要容纳制造业流出来的1亿人就业完全没问题,你让美国的服务业多容纳10个亿的就业人口看看?这些观点的问题在于,还真把自己当地多人少的发达国家了。
简单来说,这些精英视角,事实上是对庞大就业人口这个国情缺乏基本认知、也对庞大的底层就业劳动者缺乏基本同情。
外卖员越来越多,制造业越来越难,需要反思什么?
进工厂和送外卖,实质上就是一个技术工人和三产服务从业者竞争,当前外卖员越来越多,制造业越来越难,制造业并不具备与外卖行业抢夺劳动力的竞争现实。这个现实困境也间接导致了低端制造业在抢人的能力上不足,服装纺织等制造业过去缺人,这使得东南亚成为了最大的承接地。深圳一度繁荣发展的服装和玩具工厂中有很多搬到了成本更低的越南等国。
发展到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低端制造业被转移,今年来制造业也面临着岗位不够的局面,外卖员从业大军越来越多,年轻人想要回到制造业,进厂也有了门槛。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年轻人的就业观,其实都需要做出改变,做出反思。
国内制造业在产业工人的政策以及制造业的工作模式、用工模式上其实需要进一步优化,年龄歧视并不可取,行业需要有让人们能够长期沉淀在制造业打磨工艺与技术的环境与轻松氛围以及保障体系,需要思考如何改变制造业的浮躁氛围,如何推进低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而不是把低端制造业直接放弃。
中国的人口与国情决定了国内任何一个产业的供应链流失与转移,都牵扯到大量的就业,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技术水平也无法支撑他们去干高端制造业或者薪水更高的服务行业。
如何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打造成本、产品与技术、供应链上的竞争力优势,其实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
如果大批产业工人流入到其他行业,制造业缺劳动力,自然就会转移,而一旦转移之后,就会呈现越来越多的缺口。这些缺口,原本是承担了大量的就业,如果在外卖、快递以其他的互联网新经济行业呈现饱和的时候,这些从业者如果想再回到制造业,这个行业可能就没有他的岗位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其实更应该正视与平衡短期赚钱与长期的一技之长,长期性事业的关系。外卖短期内比进厂要自由、赚的更多,但它是短期的事业,也无法沉淀为未来所用的技术与经验。
从长期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高端制造业越来越缺有经验与技术的人才,2021年就有文件显示,在与从事生产最直接相关的大制造业中,一般操作/服务人员的年薪平均值为48660元,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为75425元,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101370元,部门经理为202485元。总体上,制造业的薪资成长性会越来越好。
我们还需要反思我们的职场的年龄歧视,外卖行业从业大军愈加拥挤背后,其实也源于很多经历中年裁员的职场人进入到了外卖大军。
有网友表示,以前想着失业了实在不行就去送外卖或者开滴滴之类的,还有些收入,当做人生最后的退路。
但外卖这个退路红利期已经过去。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不好过,退路也会内卷的就不再是退路了。从未来趋势看,技术工人越来越吃香,就看年轻人是否愿意沉淀在一个行业,打磨自己的技术。
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如果制造业的熟练技术工人变少,蓝领变成稀缺人才,蓝领薪水超越白领的时代也终将到来。短期收益与长期的经验与技术沉淀,孰轻孰重,希望年轻人对现状以及对未来要有深刻认知,宁愿送外卖不进厂的思维,也是时候扭转过来了。
日前,关于“广州外卖员招满,需要送钱托关系才能当骑手”的消息被刷屏,日前有外卖站长不认可该传言,表示仍在招人。
不过,近年来,年轻人宁愿送外卖不愿进厂,外卖员越来越多也是不争的事实。根据大河报报道,广州番禺区,15个站点中,只有3个站点缺人。美团骑手APP客服人员表示,广州美团站点有将近两百个,目前广州市越秀区、天河区、番禺区还有少量站点有空位,多数站点确实存在满员的情况。
不止是广州,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又何尝不是如此。一个肉眼可见的趋势是,现在移动互联网带动的外卖、直播、网约车红利正在走入尾声,外卖即便不满员,也是接近满员。去年就有数据显示,外卖行业如今已经容纳了2000万人,天花板已经快到了。很多地方的外卖人员吐槽,现阶段外卖小哥数量急剧增加,送外卖的比点外卖的还多,很多时候等一个多小时一个单也没有。
广州外卖员越来越多,背后发生了什么?
外卖员越来越多,笔者认为有多个原因:
首先是放开之后,疫情过去,今年是以经济发展为主线,尤其是来广州找工作的人很多。今年关于广州到处都是人,比往年多了很多人的消息在不断被刷屏。
数据显示,自2月来,广州成为全球首选的人口流入城市,迁入人口数量占全国迁入人口总量的2.74%。这背后的本质是今年的就业形势严峻,来广州找工作的人更多了。
本身制造业能够容纳最多的就业人口,广州制造业行情好的时候,年轻人都不愿意干,宁送外卖不进厂,因为收益更好。广州市总工会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广州大部分外卖从业人员的年薪达到10万元以上的水平,也就是月均8300多元。在2021年,这个薪水跑赢了很多电子厂普工工资。
在去年,就有媒体报道称,年轻人不愿进工厂,导致广东制造业用工缺口非常大!早年人社部就预计,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缺口将接近3000万人。近些年,人社部每季度公布的“最缺工”职业里,生产制造相关职业基本都占四成左右。
过去几年,制造业竞争不过外卖行业,许多工厂也在转移供应链,因此今年制造业订单在下降,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产业,一方面原因也在于,不少订单都转移到了印度越南东南亚。前段时间,关于很多电子厂搬走、富士康拆线转移,招聘岗位变少的消息也在不断流传。
外卖员从业者变多或许也源于原本的制造业从业者的溢出效应,导致外卖大军扩容。从海关总署公布的今年前2个月的出口数据来看,前两个月,我国加工贸易出口1.16万亿元,下降18.8%。服装及衣着附件1498.9亿元,下降7.5%;纺织品1324.1亿元,下降15.9%;塑料制品992.5亿元,下降2.1%。即结构上出现了劳动密集型产品下降的情况。
此外是,很多进入外卖群体的大学生,可能也有很大一部分中年群体,他们一部分是在工作之余兼职,一部分可能遭遇中年裁员,在社会诸多行业的35岁招聘年龄限制下,在养家的压力下,不得已进入外卖行业。
过去几年,年轻人不愿意干制造业,但随着外卖大军扩容,进厂也越来越难了。
现在一说到制造业,很多大V、专家张口就是高端制造业。
比如根据第十经济观察的观点表示:投资中国的逻辑变了。中国不再需要大批的低端制造外资,既污染环境、分给我们的利润还低,我们难道要当一辈子廉价劳动力。
他表示,我们需要更多的高科技和高端制造外资。一方面,我们国内的大学生过剩,形成了所谓的“人才红利”,只有高科技和高端制造,才能给他们提供中高薪职位。
卢克文早前也表示:“经过他的调研,外贸转移的是低端产业,高端的有技术含量的无法转移,随着中国制造业的逐步升级,服装、鞋帽、家具、玩具、陶瓷、皮革箱包等行业,是一定会转移到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国,用不着慌里慌张的,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并表示:“迟早会有别的国家替我们生产衣服鞋子,我们才可以开着皮卡拖着小船去旅游。”
从目前来看,低端的产业确实在流失,在转移,有部分在国外的博主发现,超市里的服装鞋帽,中国产的比例在逐步下降,其他国家的越来越多,低端产业转东南亚的趋势也不是近一两年的事了。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制造业就业内卷,大量需要做低端制造业的劳动力没有工作了。
“我们需要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才能给大学生提供就业。”这或许代表了很多业内专家的观点。
但我们却发现,当下很多大学生没有流入高端制造业,外卖大军中有30%是本科以上学历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其实这源于这些专家、业内人士谈论问题的时候,是在仰望星空,缺乏对现实的认知能力,他们基于一种精英视角、大国战略在畅想十年甚至几十年之后的未来,而没有基于现实国情,去看一眼当下底层群体的生存现状。
中国要发展高端制造业不假,每个立足于制造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都是这个方向,中国是,印度也是。
根据日本机构最近统计的《2022全球高科技产品和核心零部件的市场份额调查》,在全球主要的、56个高科技(终端)产品和核心零部件品类中,美国有18个品类的市场份额,处于世界首位,是第一制造强国;中国有15个品类的市场份额,位于全球首位,领先日本的7个和德国的4个。中国电动汽车、造船、商业铁路、白色家电、太阳能发电设备、电网技术、通信设备等高端制造业均在发展,芯片产业也在全力突破。
但是回到人的生存就业问题上,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进入高端制造业,也并不是只要是大学生,就能进入高端制造业。高端制造业注重的是高素质与高技术能力的人才,中国的庞大人口,决定了高端制造业注定无法容纳庞大的低端制造业流出来的就业人口。
从中国的大学专业分布来看,其实许多专业与国内的制造业岗位以及各行各业的科技产业的发展现状是脱节的,这导致很多大学生虽在专业上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但在社会现实中,要么理论知识跟不上时代发展,找不到相应的与专业匹配的岗位,要么在技术能力与实践能力上达不成企业的标准。让大学生都进入高端制造业,其实就是缺乏基本的对大学生现实情况的认知能力。
这也是为何现实是大量的大学生没有流入高端制造业,有30%的大学生都进入了外卖行业。
制造业过去是人们就业最后的退路,如今这条退路没有了,外卖行业成了不少职场白领的退路,外卖行业内卷加剧。
外卖行业就是服务业。如前的第十经济观察室的观点还认为,在所有国家,解决就业的大头都是服务业,而不是低端制造业。因为美国低端制造占比很低,美国失业率很低,证明了低端制造的就业岗位,可以被其他行业尤其是服务业替代的。
这种老生常谈的观点并不适合中国国情。因为中国与欧美等国家的本质区别在于,是人口基数的严重不对等,不是一个量级。中国有14亿人口,美国3.3亿人,整个欧洲43个国家才7.4亿人,你学欧美只做高端制造业,用服务业去接收制造业的就业人口,缺乏现实的国情基础。
中国如果像美国一样只有3.3亿人口,把所有的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都没有问题,服务业与高端制造业也也基本能支撑这个体量的就业了。问题是中国比美国多了10.8亿人口。
美国的服务业要容纳制造业流出来的1亿人就业完全没问题,你让美国的服务业多容纳10个亿的就业人口看看?这些观点的问题在于,还真把自己当地多人少的发达国家了。
简单来说,这些精英视角,事实上是对庞大就业人口这个国情缺乏基本认知、也对庞大的底层就业劳动者缺乏基本同情。
外卖员越来越多,制造业越来越难,需要反思什么?
进工厂和送外卖,实质上就是一个技术工人和三产服务从业者竞争,当前外卖员越来越多,制造业越来越难,制造业并不具备与外卖行业抢夺劳动力的竞争现实。这个现实困境也间接导致了低端制造业在抢人的能力上不足,服装纺织等制造业过去缺人,这使得东南亚成为了最大的承接地。深圳一度繁荣发展的服装和玩具工厂中有很多搬到了成本更低的越南等国。
发展到今天,随着越来越多的低端制造业被转移,今年来制造业也面临着岗位不够的局面,外卖员从业大军越来越多,年轻人想要回到制造业,进厂也有了门槛。
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年轻人的就业观,其实都需要做出改变,做出反思。
国内制造业在产业工人的政策以及制造业的工作模式、用工模式上其实需要进一步优化,年龄歧视并不可取,行业需要有让人们能够长期沉淀在制造业打磨工艺与技术的环境与轻松氛围以及保障体系,需要思考如何改变制造业的浮躁氛围,如何推进低端制造业的产业升级,而不是把低端制造业直接放弃。
中国的人口与国情决定了国内任何一个产业的供应链流失与转移,都牵扯到大量的就业,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技术水平也无法支撑他们去干高端制造业或者薪水更高的服务行业。
如何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打造成本、产品与技术、供应链上的竞争力优势,其实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
如果大批产业工人流入到其他行业,制造业缺劳动力,自然就会转移,而一旦转移之后,就会呈现越来越多的缺口。这些缺口,原本是承担了大量的就业,如果在外卖、快递以其他的互联网新经济行业呈现饱和的时候,这些从业者如果想再回到制造业,这个行业可能就没有他的岗位了。
对于年轻人来说,其实更应该正视与平衡短期赚钱与长期的一技之长,长期性事业的关系。外卖短期内比进厂要自由、赚的更多,但它是短期的事业,也无法沉淀为未来所用的技术与经验。
从长期与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看,高端制造业越来越缺有经验与技术的人才,2021年就有文件显示,在与从事生产最直接相关的大制造业中,一般操作/服务人员的年薪平均值为48660元,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为75425元,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为101370元,部门经理为202485元。总体上,制造业的薪资成长性会越来越好。
我们还需要反思我们的职场的年龄歧视,外卖行业从业大军愈加拥挤背后,其实也源于很多经历中年裁员的职场人进入到了外卖大军。
有网友表示,以前想着失业了实在不行就去送外卖或者开滴滴之类的,还有些收入,当做人生最后的退路。
但外卖这个退路红利期已经过去。经济不好的时候大家都不好过,退路也会内卷的就不再是退路了。从未来趋势看,技术工人越来越吃香,就看年轻人是否愿意沉淀在一个行业,打磨自己的技术。
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如果制造业的熟练技术工人变少,蓝领变成稀缺人才,蓝领薪水超越白领的时代也终将到来。短期收益与长期的经验与技术沉淀,孰轻孰重,希望年轻人对现状以及对未来要有深刻认知,宁愿送外卖不进厂的思维,也是时候扭转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