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个好主意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10月21日 21点24分 PT
  返回列表
86900 阅读
24 评论
德国之声

慕尼黑工大的经济学教授马琳(Dalia Marin)为《商报》撰文指出,为了给欧洲车企创造喘息时间,欧盟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是一个明智之举。她还建议德国学习中国90年代吸引外资的经验,要求中国电动车企在欧洲成立合资企业,以促进欧洲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启动了反补贴调查

(德国之声中文网)“当德国汽车制造商还在怀念燃油动力汽车的黄金时代,中国企业已经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几乎是无法赶超的优势地位”,——慕尼黑工业大学管理学院(TUM School of Management)的国际经济学教授马琳(Dalia Marin)在为《商报》(Handelsblatt)撰写的客座评论开篇就毫不客气地抛出了这个冷酷的现实。新冠疫情结束后,中国刚一回复开放,比亚迪、蔚来这样的中国品牌就迅速进军欧洲市场。

“2022年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转折:这是第一次出现欧洲从中国进口汽车数量超过向中国出口的年份。告别燃油动力的发展趋势给中国提供了良机,在占领光伏发电市场之后,还有望占据另一个产业增值链条的主导地位。”

这位经济学者分析指出,欧洲尤其是德国的汽车产业,可能很快就会遭遇到一个“中国休克”——和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的情况类似。而汽车制造业对于欧洲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它贡献了欧盟经济总产值的7%,在研发支出领域所占的比例甚至达到三分之一左右。

而在这方面,美国早已出手:前总统特朗普在任期间,就已经对产地为中国的汽车加征了27.5%的关税。而现任总统拜登出台的《通胀削减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也只是为了刺激北美地区扩大汽车制造和电池生产。欧盟目前只是对进口汽车征收10%的关税。

欧盟不久前启动了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这项调查虽然来得迟了,但仍有可能促成重要的成果。在过去20年里,中国政府对本土电动汽车产业提供了大力的补贴,并且占据了从原材料到组装生产整个增值链条上的主导地位。通过这种补贴,中国扭曲了市场竞争,并且给本土产业创造了长期的竞争优势。”

文章接着援引一些专家研究结果指出,得到补贴的产业通常增长率会比没有补贴的产业要明显高得多。“而且关键在于,即使在补贴取消之后,这种增长优势仍会维持下去。”

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博雷利10月访华

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电动汽车领域比欧洲同行有着明显的领先优势,“如果引入暂时性的进口关税,可以给欧洲汽车制造商留下一个必要的喘息时间。”

作者认为,中国二三十年前通过合资企业的方式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尤其是与德国汽车制造商合作。这一产业发展政策,其实德国也可以借鉴。“通过与中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商合作,德国车企可以获得必需的技术知识,从而保持自己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文章还建议,欧盟委员会可以把中国在欧洲投资、与欧洲车企成立合资公司作为允许中国汽车进入欧洲市场的前提条件。“现在就是合适的时机,因为中国汽车工业需要进入欧洲市场的路径。”

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本周宣布将对石墨实施出口管控的消息也引起了德语媒体的关注。高灵敏度石墨是一种高性能材料,在半导体、汽车、航空航天、电池制造和化工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北京表示,实施相关措施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不针对任何国家和地区”。

《柏林日报》(Berliner Zeitung)撰文指出,由于成本相对较低、能量密度高、结构稳定,石墨是锂离子电池负极侧最常用的材料。专家认为,对于制造电池负极所需任何原材料的出口禁令都将具有“极为重要的”后果。

德国和许多其它国家一样,都对中国出口的石墨具有严重依赖性。“中国商务部出台的这一限制措施被视为针对美国制裁中国科技业的一记反击。而华盛顿最近刚刚加强了对中国人工智能领域获得先进芯片的限制——这也是中国力争赶超美国的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行业。今年7月,北京已经对镓和锗实施了出口限制——这是两种对电动汽车和芯片制造来说非常重要的原材料。”

文章指出,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崛起成为领先的科技强国。“因为中国在这个领域正处于超车道上。”根据德国经济研究所(IW)的最新评估,中国凭借自己的科研能力,已经走在通往世界科技创新顶尖位置的道路上,今天已经是德国最重要的竞争对手之一。

d
dingding6
1 楼
几十年来欧洲汽车在中国赚了不少钱,西方媒体认为是公平竞争,是符合西方标准的。现在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刚刚开始冒头,还没有赚多少钱,欧洲就不干了,认为不公平,不符合西方标准。
H
HHer
2 楼
欧洲建厂,赤裸裸骗钱啊,也就美国老大的特斯拉能活下来。
敞开裤裆任风吹
3 楼
新闻来源: 德国之声 老美 你套错马甲了。😂😂😂 德国都快气哭了。你用德国之声发。
媚眼瞟瞟
4 楼
错了。 正确的应该是, 卖电动车应该负责回收电池。
f
fukincow
5 楼
外交对等原则,中国一辆进口车15%关税,13%增值税,还要承担不同排量的消费税率。欧盟做法没毛病
t
tiger500
6 楼
欧洲车企将捏碎马琳的蛋!
E
Ewq123ewq
7 楼
共匪国电动车没有任何技术优势,技术和加工仪器都来自西方,共匪国对技术创新没有任何贡献 [2评]
雷霆3巨头
8 楼
哈哈你丫卖屁股的台湾青蛙有很多技术优势!
醉千年何妨
9 楼
孔子曰,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你妈天上飞。
z
zimao
10 楼
中国到德国投资,德国敢接吗
随意岁月
11 楼
冯德快被德国车厂骂死了,以后还想在中国卖车吗
酷热夏天
12 楼
比亚迪在欧洲售价已经是中国的一倍了还嫌便宜,中国车厂可以提高售价和欧洲车一样利润空间可以用到售后极致体验,还是具有超高性价比
开心小黄人
13 楼
让那个西方白手套沈晖还有贾跃亭
d
dkmchui
14 楼
應該不敢, 所以要用關稅壁壘減少互相貿易, 簡稱脫鈎.
d
dkmchui
15 楼
Netflix, McDonald's, Samsung及韓國影音產業已完全退出中國市場也沒死, 中國市場潛力已盡正在走下坡.
没有错
16 楼
这些教授自己和社会脱钩了,中国电动车关税➕10%对国产电动车没啥大负担,照样抢占欧洲车市场。国内要是对欧洲车对等➕10%那可就不一样了吧?而且除非完全放弃禁燃油车政策,否则就按现在欧洲人拿着10倍的工资做着大陆工人一半的产出,想开新的产业新的赛道不可能搞得过国内
一言难尽张
17 楼
: 没有优势你白皮爹怎么了!既然都是你爹的仪器
d
dkmchui
18 楼
半導體之後西方制裁的必定是中國電車, 走不了的. 不過沒相干, 中國還有非洲俄羅斯緬甸北韓巴基斯坦阿富汗市場.
雪中悍刀行
19 楼
利益面前自由贸易什么的都无需考虑
s
slimane
20 楼
傻逼一個,byd在歐洲有人買嗎?電動車里千分之七的市場佔有率
d
dkmchui
21 楼
中國和歐盟及北美都不是自由貿易區, 更何況現在雙方是敵對陣營. 中國攻台雙方開戰是遲早的事, 還貿易個屁!
郑长仁
22 楼
断交,宣战都可以。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文强
23 楼
lol
s
suliks
24 楼
一看就是没有来过欧洲国家的傻逼,比亚迪受欢迎的程度比你想象的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