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常常会在早晨醒来觉得口苦,即使漱口、刷牙仍不能消除,吃点东西后才会逐渐缓解。
这种状况,有的人持续几天,甚至很久,严重的可能影响进食,困扰生活。
《生命时报》综合多位专家观点,总结晨起口苦的原因,并教你如何缓解嘴里的苦味。
为什么早上起来会口苦
从中医角度讲,口苦是指未用苦味的食物或药物,而出现口中泛苦(晨起尤其严重)。
江西省中医院脾胃肝胆病科主任医师葛来安介绍,《素问·奇病论》中有专门论述:“口苦者,病名为何?病名曰胆瘅(读音为dān,中医指热症或湿热症)……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滥而口为之苦”。
这一论述首次提出口苦的病因为胆气虚、肝化热,胆泄上逆是口苦形成的主要病机。
临床常见的口苦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口苦(以晨起多见)或持续性口苦,常合并口干、口舌糜烂,或者合并口臭、大便干燥、爱叹气、目眩、腹胀、口渴、气喘、烦躁易怒、面目干黑、目视不明等。
口苦不一定是病了,但晨起口苦表示你可能有慢性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是疾病的预警信号。比如口苦的同时还有腹痛、恶心,甚至呕吐或厌食,或者近期体重有明显下降情况时,应到医院检查。
几种病也会让嘴发苦
工作生活压力大、过度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睡眠休息不足、缺乏运动、打呼噜、张口睡觉等都可能导致口苦,但有些口苦可能是疾病的表现,需要格外注意。
肝胆疾病
肝火旺,会导致肝功能受到影响,进而诱发口苦症状。口苦与情绪也相关,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就会导致横逆犯胃,使胃失和降,胆汁上溢而出现口苦。
此外,肝胆患病时,胆汁酸大量溢出,造成口腔唾液胆汁酸含量升高,引起口苦;如有乙肝、肝硬化等基础病引起的肝损害,胆囊的慢性炎症导致胆汁反流等。
消化系统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胆汁反流,可诱发口苦,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可缓解口苦症状。
肠胃功能差,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口苦。
口腔局部疾病
武汉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朱虹表示,患牙龈炎、牙周炎或牙齿感染等口腔疾病,口腔环境较差,随着牙菌斑生物膜和牙石的形成,食物残渣和细菌的大量定植会导致口苦。
呼吸道问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陈丽英表示,鼻窦炎患者的脓性分泌物倒流至咽喉,会产生难闻的苦味;扁桃体隐窝里藏着的扁桃体结石会散发腐败味;打鼾、张口呼吸会导致唾液减少,让细菌趁虚而入。
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出现口干口苦;肝肾疾病会影响毒素代谢,产生特殊口臭;干燥综合征则会让口腔失去唾液滋润。这些情况往往还伴有多饮多尿、水肿乏力等其他症状。
临床上有多种药物可导致口苦,包括抗菌药物、抗增殖和抗代谢药物、甲状腺药物、心血管药物和精神类药物。
进入机体的药物通过代谢可进入唾液,导致口苦等味觉异常;也可通过减少唾液分泌、调控味觉受体和相关信号通路等途径间接导致口苦等味觉异常。
经常口苦怎么缓解
排除疾病引起的口苦,平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缓解。
稳住情绪
生活中要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放下执念,经常与亲友分享与倾诉,合理宣泄负面情绪,尽量避免暴怒和抑郁,以减轻对肝胆的伤害。
清淡饮食
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烤炙的食物,戒烟戒酒。
多吃一些清淡、凉润的食材,如丝瓜、黄瓜、菊花、莲子心、冬瓜、藕片等,多吃菠菜、芹菜、油菜等绿色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C等。
经常补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杨婕介绍,中医理论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有分清泌浊的功效,使水液进入膀胱,清心火的有效方式是使其随着小便排出体外。
可适当多饮水多排尿,饮食上,可选择食用莲子、百合、赤小豆,也可用莲子心、栀子泡水代茶饮。
不要熬夜
尽量不熬夜,在11点之前入睡,以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
如果口苦持续超过一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血液化验、B超、胃镜等手段查明原因,对症治疗。▲
很多人常常会在早晨醒来觉得口苦,即使漱口、刷牙仍不能消除,吃点东西后才会逐渐缓解。
这种状况,有的人持续几天,甚至很久,严重的可能影响进食,困扰生活。
《生命时报》综合多位专家观点,总结晨起口苦的原因,并教你如何缓解嘴里的苦味。
为什么早上起来会口苦
从中医角度讲,口苦是指未用苦味的食物或药物,而出现口中泛苦(晨起尤其严重)。
江西省中医院脾胃肝胆病科主任医师葛来安介绍,《素问·奇病论》中有专门论述:“口苦者,病名为何?病名曰胆瘅(读音为dān,中医指热症或湿热症)……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滥而口为之苦”。
这一论述首次提出口苦的病因为胆气虚、肝化热,胆泄上逆是口苦形成的主要病机。
临床常见的口苦主要表现为一过性口苦(以晨起多见)或持续性口苦,常合并口干、口舌糜烂,或者合并口臭、大便干燥、爱叹气、目眩、腹胀、口渴、气喘、烦躁易怒、面目干黑、目视不明等。
口苦不一定是病了,但晨起口苦表示你可能有慢性病或处于亚健康状态,是疾病的预警信号。比如口苦的同时还有腹痛、恶心,甚至呕吐或厌食,或者近期体重有明显下降情况时,应到医院检查。
几种病也会让嘴发苦
工作生活压力大、过度吸烟酗酒、生活不规律、睡眠休息不足、缺乏运动、打呼噜、张口睡觉等都可能导致口苦,但有些口苦可能是疾病的表现,需要格外注意。
肝胆疾病
肝火旺,会导致肝功能受到影响,进而诱发口苦症状。口苦与情绪也相关,情志不遂、肝气郁结,就会导致横逆犯胃,使胃失和降,胆汁上溢而出现口苦。
此外,肝胆患病时,胆汁酸大量溢出,造成口腔唾液胆汁酸含量升高,引起口苦;如有乙肝、肝硬化等基础病引起的肝损害,胆囊的慢性炎症导致胆汁反流等。
消化系统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胆汁反流,可诱发口苦,通过根除幽门螺杆菌,可缓解口苦症状。
肠胃功能差,食物在胃肠停留时间过长,也会引起口苦。
口腔局部疾病
武汉市中心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医师朱虹表示,患牙龈炎、牙周炎或牙齿感染等口腔疾病,口腔环境较差,随着牙菌斑生物膜和牙石的形成,食物残渣和细菌的大量定植会导致口苦。
呼吸道问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陈丽英表示,鼻窦炎患者的脓性分泌物倒流至咽喉,会产生难闻的苦味;扁桃体隐窝里藏着的扁桃体结石会散发腐败味;打鼾、张口呼吸会导致唾液减少,让细菌趁虚而入。
全身性疾病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可能出现口干口苦;肝肾疾病会影响毒素代谢,产生特殊口臭;干燥综合征则会让口腔失去唾液滋润。这些情况往往还伴有多饮多尿、水肿乏力等其他症状。
临床上有多种药物可导致口苦,包括抗菌药物、抗增殖和抗代谢药物、甲状腺药物、心血管药物和精神类药物。
进入机体的药物通过代谢可进入唾液,导致口苦等味觉异常;也可通过减少唾液分泌、调控味觉受体和相关信号通路等途径间接导致口苦等味觉异常。
经常口苦怎么缓解
排除疾病引起的口苦,平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缓解。
稳住情绪
生活中要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放下执念,经常与亲友分享与倾诉,合理宣泄负面情绪,尽量避免暴怒和抑郁,以减轻对肝胆的伤害。
清淡饮食
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烤炙的食物,戒烟戒酒。
多吃一些清淡、凉润的食材,如丝瓜、黄瓜、菊花、莲子心、冬瓜、藕片等,多吃菠菜、芹菜、油菜等绿色蔬菜,适当补充维生素C等。
经常补水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杨婕介绍,中医理论认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有分清泌浊的功效,使水液进入膀胱,清心火的有效方式是使其随着小便排出体外。
可适当多饮水多排尿,饮食上,可选择食用莲子、百合、赤小豆,也可用莲子心、栀子泡水代茶饮。
不要熬夜
尽量不熬夜,在11点之前入睡,以保证充足、高质量的睡眠。
如果口苦持续超过一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通过血液化验、B超、胃镜等手段查明原因,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