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人靠啥养老:自己养自己 70岁也得端盘打工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29日 10点36分 PT
  返回列表
69001 阅读
23 评论
猛犸工作室

72岁的陈阿姨在餐厅负责收拾和清洁桌子。每当看到有人快吃完了,她就会走上前礼貌地问:“可以收拾了吗?”“老伴前几年去世了。儿女工作都很忙,也没有那么多钱来养我。公积金的钱不够花。”陈阿姨说,她得自己养自己,直到劳动到动不了。

过了退休年龄,仍然坚持工作的老人,在新加坡并不罕见。在新加坡的服务场所,随处可见满头白发、步履蹒跚的老年人。他们是出租车司机,或者餐厅服务员,或者档口小贩。

新加坡人尊称60岁以上的老人为“乐龄”,寓意希望他们的老年生活过得安乐祥和。但现状是,过了耄耋之年仍在努力工作的,大有人在。

▲ 在生鲜超市整理货物的老年人  

图源:Getty Images

早在新加坡建国初期,时任总理李光耀就认为,欧美的高福利政策只会养出一批懒人,这对严重依赖竞争力的小国新加坡是致命伤。

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也多次强调:“新加坡不养懒人。如果你愿意工作,而且肯努力,我们会提供援助。但如果你什么都不做,我们不会帮你。”

以秩序和效率著称的新加坡,并不愿意效仿北欧“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这种提倡个人奋斗、再由政府兜底的模式,曾被英国媒体戏称为“吝啬保姆”。

不过,即便如此,新加坡仍然拥有傲视亚洲的养老金制度。在美世和CFA发布的全球养老金指数报告中,新加坡已经连续13年亚洲排名第一。

自己养自己

与一些国家的养老金制度不同,新加坡的养老金系统不是“年轻人养老人”,而是“自己养自己”。新加坡政府实施的,是一种名为“中央公积金”(Central Provident Fund, 简称CPF)的强制性储蓄计划。

CPF是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重要支柱,用于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的退休,住房和医疗保健需求,它以个人负责为主体,采取完全积累式财务机制来应对养老问题。

对于一个有工作的新加坡人来说,无论是全职还是兼职,在55岁之前,他的CPF 会有3个账户:普通账户(Ordinary Account)、医疗账户(Medisave Account)和特殊账户(Special Account)。

普通账户里的存款可用来购房、购买CPF保险,也可用于投资和子女教育;医疗账户可用于支付医疗费用;特殊账户用于养老及购买相关金融产品。

每个月,新加坡人和他的雇主都必须要将一定比例的工资缴纳至公积金的三个账户,雇主为每名雇员缴交工资总额17%的公积金,雇员缴交20%,直至55岁。

没到一定年龄前,CPF里的钱只能用于购买住房、医疗。

截至2022年1月,新加坡全民平均月薪为5783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27810)。

假设新加坡公民张先生今年35岁,月薪为6000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2.87万元),那么每个月必须从薪水里扣除20%即1200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5734元),用于缴交公积金,他的雇主则会缴交其工资比例的17%,即1020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4874元)。

二者相加,相当于张先生每个月存入了2220新加坡元进公积金账户(约合人民币1.06万元),一年存了26640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12.8万元)。

▲ 能否过上理想中的老年生活,取决于退休前在帐户中存了多少钱  

图源:新加坡联合晚报

公积金账户中的储蓄享有由新加坡政府担保的最低2.5%的无风险利率。新加坡政府会将CPF中的钱政府用于投资国债、国内住宅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通过各种投资计划,每年为新加坡人带来一定的固定收益。

到了55岁,新加坡政府会设立第四个账户:退休账户,普通账户和特殊账户的钱将会转入这个账户,成为退休存款。这时候就可以领取其中的部分养老金,剩余部分留给65岁以后可以按月领取退休金。

同时,如果55岁后继续工作,还可以继续比例缴纳公积金,只不过缴费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61岁至65岁员工:公积金缴交率降至26%(雇员13%,雇主13%);66岁至70岁员工:公积金缴交率将下调至16.5%(雇员7.5%,雇主9%);70岁以上12.5(雇员5%,雇主7.5%)。

去世前如果这笔养老金没有用完,可以让下一代继承。

为了鼓励公民多存钱少透支公积金,新加坡政府还规定,退休账户必须达到一定的存款额,才可以支取超出该额度的部分。

因此,每一个新加坡人年轻时都必须努力工作,努力存钱,只有达到一定的数目后,老了才有足够的钱度过余生。

不退休的“打工人”

新加坡中央公积金自1955年推出以来,一直在不断升级,并受到广泛的推崇,被誉为具有亚洲特色的“模范养老制度”。

根据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局发布的年报,截至2020年底,已经有40万新加坡人的公积金存款达到了50万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239万元)。其中,有100个帐户主人还不到36岁。

然而,这个政府“家长式”的强制储蓄计划,近年也受到新加坡民众抱怨。例如账户资金运用不够灵活;过于苛刻的提现标准和不断上调的最低存款额,让很多收入不高的阶层背负着巨大的经济压力,不敢轻易颐养天年。

新加坡人力部长杨莉明2019年时表示,全新加坡有74%的公积金用户,每月领取的退休金都不足500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2389元)。

▲ 写字楼中做清洁工的新加坡老人  图源:海峡时报

新加坡机构的研究显示,一个65岁的新加坡单身老人,每月基本开销需1379新加坡元(约合人民币6590元)。且在当下普遍高通胀的压力下,这笔开销费用,只会继续增加。

因此,即便生活在亚洲最好的养老金制度下,大多数新加坡人,对自己的老年生活仍然没有信心。

根据保险集团AIA的报告,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相比,新加坡居民对退休生活的担忧程度最高。在其调查的500位新加坡居民中,55%受访者表示他们担忧无法存到足够的养老金,此外,35%的新加坡居民把退休储蓄列为一生中最难实现的目标。

李显龙在2019年表示,新加坡将在2030年把法定退休年龄从62岁逐步上调到65岁,返聘年龄从67岁上调到70岁,2022年将分别先上调至63岁和68岁。

除了鼓励民众继续工作,增加公积金储蓄外,新加坡政府也推出了多项企业补贴政策,来鼓励企业雇佣年长者。

新加坡的老人也不想看到,自己多年辛苦存下的养老金缩水贬值,无法维持退休后的体面生活,只能活到老、工作到老。

新加坡人力部公布的《2021年新加坡劳动力报告》显示,65岁及以上居民就业率的增长加快,从2020年6月的28.5%增至2021年6月的31.7%,也高于2019年6月的27.6%。

一名69岁清洁女工就表示,比起躺在家看电视,她还是喜欢出来工作,不仅可以省掉一天的开销,和年轻人共事,也能让自己更加快乐。

诚聘板主
1 楼
》》》新加坡人靠啥养老:自己养自己 70岁也得端盘打工(图) 新加坡简直是人间地狱,中国同胞千万别来,来了肯定后悔。
m
mmjsh
2 楼
您的这个评价表明了您出类拔萃的智商!赞一个!
m
mmjsh
3 楼
新加坡这么做就对了!
虎虎琥
4 楼
澳洲也是人间地狱,千万别来!
小能手
5 楼
先死的肯定是西方高福利国家,拭目以待
金水木火土
6 楼
米国人靠啥养老?米国舔狗心理明白。
夜半寒山
7 楼
你移民澳洲之前,不是中国同胞?
反卡
8 楼
70岁也得端盘打工...这事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看,70岁还能找到工作...中国的七十岁老人,如果能找得到(力所能及)的工作,有多少人愿意赚这个钱呢?
O
Oceanblue1
9 楼
中国比新加坡害惨。 以后都是老人
M
MLA10639
10 楼
金融中心目前是亚洲金融中心,当然之前香港是金融中心,现在香港已被搞得很惨,新加坡迅速填补香港的空白,所以新加坡不缺钱,收入甚至超过日本
双羽四足
11 楼
那七十岁以后一身病打不动工咋办?一边吃无数药片儿硬扛,一边给人端盘子擦地?
等着看
12 楼
亚泰这一圈都会感谢总加速师的馈赠的。
双羽四足
13 楼
过了六十多岁就不是金钱为主了是健康了,为了生计不得不继续劳动者也不算啥正经发达国家,老没所养
E
Edmondon
14 楼
SB自媒体,打工的是体制外人,你知道新加坡多少体制内的吗?
b
bwolf
15 楼
新加坡全民平均月薪为5783新加坡元。 新加坡贫富差距不比中国小,被平均了
欢喜*佛
16 楼
沙子叫体制内呢? 公务员?有退休金的那种? 小坡没有了(很老很老的时候有过),所有人都是靠公积金
s
skyfall
17 楼
国外水深火热,人间地狱,千万别翻墙出来。
W
Wuyueshanren
18 楼
新加坡🇸🇬好👌
w
wilburwang
19 楼
只看新闻是不会明白的。新加坡是低税低福利,养老靠的是自己和公司交的公积金。正常的工作一般都够”基本”养老,但小部分个体户之类的不愿意交公积金或者不存钱老了自然辛苦。而十几年前养老金在退休的那一刹那可以全部取出来,很多老人突然暴富不是赌就是嫖或者找小三,钱花完了就去刷碗收盘子,本地人基本不同情他们。现在退休只许按月拿公积金,稍微好些了。再者新加坡西化的早,子女基本不养父母,(当然父母交的大学学费子女工作了也要还钱),所以子女开宝马父母刷盘子开出租的大有人在
d
ddirtycorner
20 楼
只要每个月按时交满公积金,到时间买了组屋,退休应该是不愁的。大不了还可以出租组屋房间。年纪大老人打工是挺多的,但绝大多数都是年轻时不交公积金,又不自己攒钱,更不买组屋的社会边缘人。
疯狂的小新
21 楼
哈哈哈,小编垃圾啊,酸葡萄,人家70岁端盘子的都比你挣的多信吗?
陷疯稻谷
22 楼
一个社会有没有人性,看它怎么对底层人边缘人群的就知道了
C
CBBU
23 楼
大人怎么的都能“自力更生”,主要是儿童方面的医疗特别是婴幼儿特大疾病的医疗保障和费用不知如何。 不好意思刚看完《情爱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