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动态清零已导致中国天怒人怨。美联社报道:中共20大后,习近平将不顾民众反对继续清零。
报导说:中共20大,中国民众注意的不仅是党大会本身,更关心是否会放宽目前严厉的应对新冠疫情清零政策,然而从官媒连篇评论来看,清零政策会继续实行。
在20大举行前,老百姓曾有所期待,大会举行前的进一步收紧清零措施或在党大会后有所放宽。但官方《人民日报》在党大会举行前夕连发三篇评论,指出“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动态清零才是最佳方案。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20大的开幕演说中指出,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称是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在统筹应对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美联社的报道说:然而在严厉防疫措施及强硬执法下,产生的不满情愈来愈高涨,甚至出现愤怒的反应。公开的抗议在中国相对罕见,但上海、丹东等地已见到街头抗议,甚至在20大举行前,北京四通桥有人悬挂横幅,要求结束清零政策,并进一步号召推翻习近平,说明了民众对清零政策的不满已转化成对习近平的不满。
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公共卫生专家黄严忠指出:中国是时候改变清零政策了,因为社会不稳定的迹象愈来愈多,尤其是在中产阶级和城市居民里,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这种不稳定因素是否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总部位于北京的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高级分析师陈昕然指出,中国继续实施严厉的防疫措施不会因为中共20大的结束而放宽,原因是实施清零政策的所有条件都没有改变。他指出,目前中国不仅缺乏有效疫苗,也没有健全的家庭隔离规则。
随着领导人会面,中国希望结束“零新冠病毒”限制
2022 年 10 月 16 日星期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 20 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前,戴着口罩的代表们坐着。随着中国执政的共产党本周召开一次重大代表大会,许多北京居民想知道是否会议结束后,中国正在扰乱生活和经济的严厉“零新冠”政策将有所放松。(美联社照片/马克 Schiefelbein)
北京(美联社)——随着中国执政的共产党本周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许多北京居民都在关注一个不在正式议程上的问题:会议结束是否会放松中国有时严厉的“零新冠病毒”政策正在扰乱生活和经济?
这似乎是一厢情愿的想法。随着世界转向大流行后的生活方式,中国各地的许多人不得不每周排队数次进行 COVID-19 测试,限制他们前往其他地区的旅行,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社区封锁。
“我们无能为力,”51 岁的张一鸣本周在北京的一个公园里说。“如果我们看看国外的情况,比如美国有超过 100 万人死亡,对吧?在中国,虽然我们生活的某些方面确实不方便,比如旅行和经济,但似乎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人们期待周六结束的党代会有两个原因。该会议每五年举行一次,为未来五年制定国家议程,可以发出政策方向可能发生变化的信号。
其次,当局总是在重大事件之前和期间收紧控制(COVID-19 和其他),以试图消除干扰或分心,因此他们可以在事件结束时放松控制。
不过,在国会召开之前,任何宽松的希望似乎都破灭了。共产党的报纸《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零新冠病毒”措施有效性的评论文章,卫生官员上周表示,中国必须坚持下去。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上赞扬了这一政策。他说,它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并“在统筹应对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 2020 年初首次爆发导致 4,000多人死亡并导致医院和太平间人满为患之后,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控制了这种病毒,而其他国家则不堪重负——这是共产党宣传中大肆宣扬的对比。
然后在 2021 年末出现了 omicron。中国不得不采取更广泛的限制措施来控制传播速度更快的变体,封锁整个城市,并开始对 14 亿人口中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大部分的话)进行定期检测。
严厉的执法实例助长了这些措施的不满情绪,在某些情况下产生了悲惨的后果。
去年春天上海封城两个月期间,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的视频显示,官员们拆毁公寓门,将不愿意的居民拖入隔离设施。孩子们也与父母分开,因为其中一人被感染。
因大流行规则而拒绝治疗的医院实例引发了愤怒,其中包括一名分娩妇女在西安市封锁期间因无法显示阴性COVID- 19 测试结果。
虽然公开抗议在中国相对少见,但一些人走上上海和东北城市丹东的街头抗议严厉和长期的封锁。
上周,也就是大会开幕的三天前,一条高架道路上悬挂了横幅,呼吁推翻习近平并结束“零新冠病毒”政策。这一事件至少蔓延到另一个城市,在推特上分享的照片显示,西安的一个公交车站也发布了类似的声明。
总部位于北京的政策咨询公司 Trivium China 的高级分析师安迪·陈表示,党代会之外的限制应该不足为奇。
他说:“迫使政府实施零新冠病毒的所有条件都没有真正改变,”他特别指出了缺乏有效疫苗和缺乏健全的家庭隔离规则。
尽管疫苗可以广泛使用,但中国本土的疫苗效果不如辉瑞、Moderna 和其他地方开发的其他疫苗。中国还抵制疫苗强制令,压低疫苗接种率。截至 10 月中旬,90% 的人接受了两次注射,但只有 57% 的人接受了加强注射。
北京当局在大会期间加倍强调强硬的冠状病毒政策。
进入城市的高速公路检查站受到严格监管,所有进入者都必须在手机应用程序上显示“绿色”代码,以证明他们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
自 10 月 12 日起,北京与邻近的天津市和河北省之间的部分快速通勤巴士线路已暂停运营。
任何人在 7 天内去过甚至发现一例冠状病毒病例的城市、地区或街区,都被禁止进入中国首都。
在城市内,居民的日常生活由他们的健康码决定。他们必须使用应用程序扫描他们进入的任何设施的二维码,以显示他们的状态并记录他们的行踪。
没有绿码和冠状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的人在 72 小时内不得进入办公楼、商场、餐馆和其他公共场所,有时甚至更短。该政策意味着北京超过 2100 万居民中的大多数人每周至少接受两到三次新冠病毒检测。
而且总是存在突然锁定的风险。本周,在丰台区,身穿防护服的官员守卫着封闭式社区的入口,该区有五个社区被列为高风险社区。居民不被允许离开他们的院子,一些商店被迫关闭。
党代会主任黄彦忠博士说,虽然党代会没有提供一些人一直希望的分水岭,但它可能会成为政府开始为长期放松限制奠定基础的时刻。塞顿霍尔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中国公共卫生专家。
一些因素表明,政府不会急于开放,包括那些不便但没有经历过长期或反复封锁的人普遍接受该政策。
“绝大多数人口继续他们的生活,不受影响,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比强制通过人口强制接种疫苗要好得多的政策,”陈说。
但黄指出,社会不稳定的迹象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中产阶级和城市居民中。
“我认为问题在于它是否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人们真的认为这不再可以接受了,”他说。“我们不能再容忍这种情况了。你知道,即使在大城市,人们如何愿意容忍严厉的措施还有待观察。”
___
习近平的动态清零已导致中国天怒人怨。美联社报道:中共20大后,习近平将不顾民众反对继续清零。
报导说:中共20大,中国民众注意的不仅是党大会本身,更关心是否会放宽目前严厉的应对新冠疫情清零政策,然而从官媒连篇评论来看,清零政策会继续实行。
在20大举行前,老百姓曾有所期待,大会举行前的进一步收紧清零措施或在党大会后有所放宽。但官方《人民日报》在党大会举行前夕连发三篇评论,指出“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动态清零才是最佳方案。
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20大的开幕演说中指出,中国“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称是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在统筹应对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美联社的报道说:然而在严厉防疫措施及强硬执法下,产生的不满情愈来愈高涨,甚至出现愤怒的反应。公开的抗议在中国相对罕见,但上海、丹东等地已见到街头抗议,甚至在20大举行前,北京四通桥有人悬挂横幅,要求结束清零政策,并进一步号召推翻习近平,说明了民众对清零政策的不满已转化成对习近平的不满。
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公共卫生专家黄严忠指出:中国是时候改变清零政策了,因为社会不稳定的迹象愈来愈多,尤其是在中产阶级和城市居民里,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这种不稳定因素是否已经到了一个临界点。
总部位于北京的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高级分析师陈昕然指出,中国继续实施严厉的防疫措施不会因为中共20大的结束而放宽,原因是实施清零政策的所有条件都没有改变。他指出,目前中国不仅缺乏有效疫苗,也没有健全的家庭隔离规则。
随着领导人会面,中国希望结束“零新冠病毒”限制
2022 年 10 月 16 日星期日,在中国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 20 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前,戴着口罩的代表们坐着。随着中国执政的共产党本周召开一次重大代表大会,许多北京居民想知道是否会议结束后,中国正在扰乱生活和经济的严厉“零新冠”政策将有所放松。(美联社照片/马克 Schiefelbein)
北京(美联社)——随着中国执政的共产党本周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许多北京居民都在关注一个不在正式议程上的问题:会议结束是否会放松中国有时严厉的“零新冠病毒”政策正在扰乱生活和经济?
这似乎是一厢情愿的想法。随着世界转向大流行后的生活方式,中国各地的许多人不得不每周排队数次进行 COVID-19 测试,限制他们前往其他地区的旅行,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社区封锁。
“我们无能为力,”51 岁的张一鸣本周在北京的一个公园里说。“如果我们看看国外的情况,比如美国有超过 100 万人死亡,对吧?在中国,虽然我们生活的某些方面确实不方便,比如旅行和经济,但似乎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人们期待周六结束的党代会有两个原因。该会议每五年举行一次,为未来五年制定国家议程,可以发出政策方向可能发生变化的信号。
其次,当局总是在重大事件之前和期间收紧控制(COVID-19 和其他),以试图消除干扰或分心,因此他们可以在事件结束时放松控制。
不过,在国会召开之前,任何宽松的希望似乎都破灭了。共产党的报纸《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中国“零新冠病毒”措施有效性的评论文章,卫生官员上周表示,中国必须坚持下去。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大会开幕式上赞扬了这一政策。他说,它把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并“在统筹应对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在 2020 年初首次爆发导致 4,000多人死亡并导致医院和太平间人满为患之后,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地控制了这种病毒,而其他国家则不堪重负——这是共产党宣传中大肆宣扬的对比。
然后在 2021 年末出现了 omicron。中国不得不采取更广泛的限制措施来控制传播速度更快的变体,封锁整个城市,并开始对 14 亿人口中的大部分(如果不是大部分的话)进行定期检测。
严厉的执法实例助长了这些措施的不满情绪,在某些情况下产生了悲惨的后果。
去年春天上海封城两个月期间,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的视频显示,官员们拆毁公寓门,将不愿意的居民拖入隔离设施。孩子们也与父母分开,因为其中一人被感染。
因大流行规则而拒绝治疗的医院实例引发了愤怒,其中包括一名分娩妇女在西安市封锁期间因无法显示阴性COVID- 19 测试结果。
虽然公开抗议在中国相对少见,但一些人走上上海和东北城市丹东的街头抗议严厉和长期的封锁。
上周,也就是大会开幕的三天前,一条高架道路上悬挂了横幅,呼吁推翻习近平并结束“零新冠病毒”政策。这一事件至少蔓延到另一个城市,在推特上分享的照片显示,西安的一个公交车站也发布了类似的声明。
总部位于北京的政策咨询公司 Trivium China 的高级分析师安迪·陈表示,党代会之外的限制应该不足为奇。
他说:“迫使政府实施零新冠病毒的所有条件都没有真正改变,”他特别指出了缺乏有效疫苗和缺乏健全的家庭隔离规则。
尽管疫苗可以广泛使用,但中国本土的疫苗效果不如辉瑞、Moderna 和其他地方开发的其他疫苗。中国还抵制疫苗强制令,压低疫苗接种率。截至 10 月中旬,90% 的人接受了两次注射,但只有 57% 的人接受了加强注射。
北京当局在大会期间加倍强调强硬的冠状病毒政策。
进入城市的高速公路检查站受到严格监管,所有进入者都必须在手机应用程序上显示“绿色”代码,以证明他们没有去过中高风险地区。
自 10 月 12 日起,北京与邻近的天津市和河北省之间的部分快速通勤巴士线路已暂停运营。
任何人在 7 天内去过甚至发现一例冠状病毒病例的城市、地区或街区,都被禁止进入中国首都。
在城市内,居民的日常生活由他们的健康码决定。他们必须使用应用程序扫描他们进入的任何设施的二维码,以显示他们的状态并记录他们的行踪。
没有绿码和冠状病毒检测结果呈阴性的人在 72 小时内不得进入办公楼、商场、餐馆和其他公共场所,有时甚至更短。该政策意味着北京超过 2100 万居民中的大多数人每周至少接受两到三次新冠病毒检测。
而且总是存在突然锁定的风险。本周,在丰台区,身穿防护服的官员守卫着封闭式社区的入口,该区有五个社区被列为高风险社区。居民不被允许离开他们的院子,一些商店被迫关闭。
党代会主任黄彦忠博士说,虽然党代会没有提供一些人一直希望的分水岭,但它可能会成为政府开始为长期放松限制奠定基础的时刻。塞顿霍尔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中国公共卫生专家。
一些因素表明,政府不会急于开放,包括那些不便但没有经历过长期或反复封锁的人普遍接受该政策。
“绝大多数人口继续他们的生活,不受影响,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比强制通过人口强制接种疫苗要好得多的政策,”陈说。
但黄指出,社会不稳定的迹象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中产阶级和城市居民中。
“我认为问题在于它是否已经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人们真的认为这不再可以接受了,”他说。“我们不能再容忍这种情况了。你知道,即使在大城市,人们如何愿意容忍严厉的措施还有待观察。”
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