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配不上北上广?事实是中国城市太弱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0年6月9日 21点8分 PT
  返回列表
79953 阅读
88 评论
智谷趋势

上周,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到处都有地摊经济的字眼。某地城管大队队员,还破天荒领到发展三个地摊的任务。

怎料还没撑过一周,政策风向就变了。

北京的一纸通知给了那些热心地摊经济的人们泼了一头冷水:“地摊经济”有损首都形象,不适合北京。 

随后央媒泼水降温,其它三个一线城市也纷纷对万众狂欢的地摊经济说“不”,资本市场退潮,地摊股”全线下跌近5%。

一系列反转动作叠加,地摊经济的命运开始变得扑朔迷离。

这不禁让人疑惑,一个国家的头部城市,是否真的不配拥有烟火气?

突然降温的地摊经济,又该何去何从?

地摊小贩的命运多次反转,实在让人唏嘘。

2020年是文明城市建设12周年。这一年,新冠疫情的影响持续至今,全球经济遭到重创,多个国家的经济和生产秩序遭到了严重破坏。

中国是世界上防治疫情做的最好的国家,但依然被外国恶劣的经济形势所冲击。于是,国家用2万亿补贴基层、不设GDP增长目标、大幅度削减中央开支,提倡过紧日子......

但这还远远不够,地摊经济开始被正当化,一场底层力量救中国的运动徐徐拉开。

成都是最早明令允许发展小摊经济的城市,政策实施3个月以来,不仅保障了近10万人就业,还助攻城区餐饮店铺达到98%的复工率。

比起那些高喊提振消费、保就业的口号,这种疏通城市经济发展毛细血管的举措,要实在得多:不仅让商贩有了活路、居民享受了便利,也让城市有了休养生息的空间。

但要改变过去的路径依赖,适应新的秩序,并不容易。

一方面,地摊经济兴盛,是对国民素质、城市精细化治理、消费实力的一场大考验。

地摊经济不是发条政令就行了,还要避免出现脏乱差、人员聚集等隐患。

人们担忧,要是缺乏管制,摊贩对人流量的谋取亦会酿成“公地悲剧”,大家都会来抢占资源,直到把这个资源耗尽,让行人承担负的外部性。

比如,地铁通道中,摊贩会多到只给行人留下狭小空间;地铁口,行人不得不在摩托车和三轮车中穿行;在马路中兜售的小贩,会险象环生,降低车速;占道经营后,地面一片狼藉。

政策推行后的东北某市,就做了不太好的表率。 

另一方面,这背后也涉及到一个根本问题,城市治理的界与度。

要知道,地摊经济最初来自原始的“乡村大集”,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平民”路线。在高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城市曾一直拒绝这种乡村商业,一刀切地严禁小摊经济,为的是让城市看上去很美。

地摊经济想要解放的,恰恰是被这些表面秩序压制的供给和需求,从而挑战城市对精细化治理的理解。

这种野蛮的经济形态之所以能一夜疯狂,某种程度也是一种隐喻:

整洁的街路形象是城市的面子,繁茂兴盛的微观经济生活才是里子。面子固然重要,但里子更具备决定性。

随着新政出台,乡土被容纳、底层被理解,每一个蹲下来摆摊讨生活的同胞,不再需要夹缝中求生存,不再被称为“低端人口”,这背后开始考验着各大城市官员的施政艺术。

只不过,政策推行不到六天,经历了一场又一场自发的宣传造势,地摊经济已经呈现出运动化、娱乐化的趋势,如何因地制宜、有序管理,对一线城市来说确实任务艰巨,此时提出收紧,也有这层考虑。

但是,一个小小的地摊,其实能让我们看到更多希望。

在关键领域做到真正的放管服,可以带来新的鲶鱼效应,也是未来走出经济破局的关键。

这种还自由于民间、让创新自动诞生的政策意涵,便是地摊经济赋予的巨大能量。

坐标系切换到国外,街头同样充斥着烟火气。

早在中世纪,地摊文化就在荷兰扎根。作为欧洲通往世界的门户,荷兰有历史闻名的海上马车夫和强大的国际物流体系,这些成了荷兰地摊经济兴盛的基础。

进入21世纪,荷兰步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行列,地摊经济不仅没有在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向泯灭,反而在精细化的管理中逐步繁荣。摊主们在丰衣足食、服务社区的同时,为国家贡献了巨大税收。

阿姆斯特丹的河边花市,鹿特丹的开放市场,各城市街头的炸薯条、炸鱼、奶酪、鲱鱼,都快成了世界知名的标志。

  荷兰的花市

不仅是荷兰,一向被人们认为浪漫文艺、时尚诗意的法国人,也会用“地摊经济”来活跃民生,提升城市朝气与魅力。

如果你在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附近,就会碰到当地的“小摊贩”,水果、饮料、旅游纪念品、鲜花、小零食、自拍杆……所有人们可能偶然需要的东西,在流动小贩的摊上几乎都能找到。

没有逛过地摊的法国生活是不完整的,这种地摊文化不仅没有影响到实体店,还与实体店一起共同构成了城市肌理。人们慢悠悠的逛街、逛夜市、逛地摊,或坐在街边喝咖啡、喝小酒、看报纸,悠闲舒适。

除此之外,很多发达国家都有地摊经济和夜市经济,像日本的东京、美国的纽约、意大利的罗马,这些闻名全球的大都市就有很多地摊和跳蚤市场,并且定时定点,划出空地允许大家摆摊,支持它们“繁衍生息”。这些并没有给城市的知名度带来负面影响,反而是起到了促进作用,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方面,韩国划区管理、差别对待的方式最值得借鉴。

韩国政府对“地摊经济”的管理总体上采用区域管理的办法,即政府将市区划分为三类:“绝对禁止区域”、“相对禁止区域”和“诱导区域”。

第一类是指摆摊造成通行不便,严重影响市容的地区;第二类是指妨碍城市美观等危害程度较小的地区,在这里会对摊位规模、摆摊时间、经营范围有所限制;第三类是,一般包括和住宅区分离的城市中心外围的空地、车辆通行很少的河溪两侧道路、经过长时间形成的传统市场内的道路。是政府允许摆摊设点的地方,同时对营业时间和经营范围也有限制。

这种对区域、时间划分清楚的精细化管理方式,不仅有利于执法部门区别对待,也有利于摆摊设点者的自觉遵守。

最后,如果把眼光再放远一点,会发现地摊经济会给城镇化带来全新的方向。

全球的城镇化正经历一连串的变化。正逐渐从美国式的摊大饼、发展郊区、依赖资源耗费型的城镇化,转向日本那种巨型城市的城镇化,更强调密度、公共交通、可行走,而这样的都市一定会有更多“烟火气”的机会,这样的都市需要重新发现和创造实体的“市场”。

这种市场不是地产意义上的商圈或大卖场,而是人群自发组织起来的集市。

我国那些实际管理人口远超2000万的一线城市,为何不能拥有这样的空间?

对中国的大部分底层人民而言,只有保住了“饭碗”,才能挺过这个难捱的经济寒冬。

中国经济规模虽然目前高居世界第二,但是还是有很多触目惊心的贫困。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这一数据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

其实,这一数据一直可以在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查阅到,与之并列的,是中国只有7000万人月收入超过5000元。

中国国情本来就非常复杂,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阶层人群差异巨大,分化严重。

一方面,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创造的消费举世瞩目。我们每年要购买3000万台汽车、4亿台智能手机、1亿台空调、消费全球60%以上的奢侈品;

与此同时也存在另一个现象:

上过大学的只占全国总人口的4%;

2019年月入2214元(可支配收入)就已经超过50%的中国人;

有4亿人没用过马桶;

有10亿人没有坐过飞机

......

是不是有些细思恐极。

这才是去掉滤镜效果的国民底色,也是放开地摊经济的真正背景。

就像电影《寄生虫》里所说:钱就像一个熨斗,能熨平生活的所有褶皱。但是如果没钱,只会涌起一个又一个的波澜。

没有穷过的人,压根无法体会底层生活的艰辛。一天不干活,可能就没饭吃。

曾看过一则视频:重庆一位年过八旬的独居老人,靠卖糖葫芦一天能收入差不多二十块钱,每天晚上大概要11点后才能回家,到家后白水煮面条,或是干脆煮些粥,这就是一餐晚饭了。

20块钱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就是一杯咖啡钱一包烟钱,甚至还不够。但对没有子女赡养的独居老人而言,这就是一天的生活费。疫情和无米下锅,对他来说威胁是一样的。 这便是地摊经济的魔力,通过一种草根力量保障生存,构建了一个底层社会群体的闭环(摆摊消费两不误),让城市回归到它最纯粹的状态。 

这些天,无论是线上直播火,还是线下摆摊热,本质上都是保消费、稳经济的一大途径。

互联网在这次疫情危机中继续发挥着作用,但是边际效果已经越来越弱。虽然外卖类互联网企业在疫情期间获得了飞速发展,但是网约车企业却快速收缩。总体来看,互联网行业对本次就业危机的吸纳能力虽然也有,但已经力有不逮。

后者却有别样的温情:进入门槛低、退出成本低、消费接近性高。要知道,还有很多老一辈人因为不会扫码、不会灵活使用手机,在追求效率的时代无所适从。

并且,中国的地摊经济远在东汉之前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成语,买椟还珠、削足适履、郑人买履等等,都跟地摊经济有关。

既然利多害少,就应该将地摊管理纳入正常轨道,从经济规律出发,兼顾摊商和商店的利益,而不是政策在两个极端之间摇摆,一刀切地处理市政建设和商贩之间的关系。

毕竟,发达国家的例子表明,地摊经济如果做好引导、转化和升级工作,就能变成跟殿堂经济长期并行的另一种经营形态。

需记住,城市通过一幕幕每天上演的悲欢离合,塑造生命个体的张力和韧性。

地摊经济,不仅是就业压力下的临时举措,更是城市化的一种反思,更深刻地说,它是对“乡土中国”底色的再尊重、再探寻。

燕超尘
1 楼
如果生活在鹤岗这样的城市,每月1000其实也未必过得不好,不吃不喝5年就能全款买套两室一厅。在上海如果要全款买套两室一厅,就算每个月工资5万,也要10年才能全款买套两室一厅,如果每月2万5,就是20年,所以收入低的地方未必过得差。 上帝是公平的,不会什么好事都让一个地方的人占了。
G
Gemma89
2 楼
: 少鸡巴秀你的上只角优越感,我们东北要是能独立给日本人管理,绝对吊打上海几条街。
t
tianzhihu
3 楼
傻逼玩意,广州哪来的5000月薪保姆?能上5k之上的是老人陪护,你丫知道陪护和保姆的区别?陪月和陪护的区别? 还保姆5K,纯傻逼。
群X乱舞
4 楼
人能不吃不喝吗?一斤猪肉就算20,1000一个月只能买50斤猪肉,别的啥都别想了……我倒想看看你给你一个月1000你能过出什么样的日子~
p
pittluck
5 楼
希望你们那儿经济能好起来吧 90年代下岗那批的冲击波看来到现在还没有被吸收
t
tianzhihu
6 楼
那人就是个傻子,智商估计跟毛少将差不多。
G
Gemma89
7 楼
香港跟着英国混,小渔村变成国际大都市。澳门跟着葡萄牙混,小渔村变成国际博彩城。新加坡台湾跟着美国混,生活不知道好了几百倍。我们东北如果能跟日本混,地方又大,人口又多,资源又丰富,怎么的也比现在好了不知道几百倍。
p
pittluck
8 楼
如果能像你说的那样岁月静好都能找到工作 哪来那么多的站街女和黑社会? 他们都是天生的游手好闲好逸恶劳? 在没有机会的城市里苦苦挣扎的人就是你眼中的生活压力低? 老兄 长点心吧 你这话说了 东北人不爱听
G
Gemma89
9 楼
就是,5000保姆都是要给抠逼的,他真的以为保姆都有5000块钱,太幼稚了。
燕超尘
10 楼
那你就是承认北京和上海的保姆都在5000之上了?
燕超尘
11 楼
要靠别人才能吊打上海算本事吗,有本事靠自己啊
G
Gemma89
12 楼
: 那你叫共产党滚蛋,不要把东北资源都输送到上海北京。 当年邓小平如果在东北画了一个圈,今天没有你上海什么事了。
紫轩风
13 楼
从上向下,指导性的政策几乎没有成功的,大众创业;人工智能;现在的地摊经济,都一样。只有自下而上的,才有接地气成功的可能性。成都成功了,不代表可以复制到全国,应该让别的城市自行探索,自己的方法。
燕超尘
14 楼
我为什么要叫共产党滚蛋,我又没对他们不满意。如果你不喜欢只能你自己叫,而这个是要靠实力的。
P
POWPOW五毛
15 楼
自我检讨还得带上一句“国外很垃圾”来应付小肚鸡肠的五毛 哈哈哈,五毛啊五毛,放个P都要顾及你们的感受。
l
lucky武
16 楼
共产党💩
p
pittluck
17 楼
可惜了当年那么牛逼的重工业基地了 也不知道国企改制最后那些国企重工都进了谁的腰包
燕超尘
18 楼
上海可不是一般的城市,上海是耶稣的城市,中国是神州,上海的简称是申,也就是神中之神,上海hai的意思其实是上孩hai,也就是上帝的孩子。上海发展得好其实是上帝为了磨练自己的孩子故意而为之的,你们就算不甘心也肯定是没办法的,因为上海对上帝的孩子的吸引力必须是像圣经里魔鬼展示的一切对于耶稣的吸引力那样,上帝的孩子必须抵御住上海的魔力才能完成在地球上的修行,这也是为什么上海被称为魔都的原因。
G
Gemma89
19 楼
最讨厌你们五毛拿着北京上海说事,好像北京上海没有政策,没有全国输血能搞得起来一样。 我们大连如果不是日本韩国人进来,绝对搞不出什么名堂。深圳说白了就是依靠香港,珠海靠着澳门,厦门靠着台湾,如果我们东北能靠着日本,绝对发展全国最好。 我身边东北人都想着独立,引进日本人来管理,这才符合东北人民的利益。
燕超尘
20 楼
除非日本人的本事超过上帝,否则你就是痴人说梦
燕超尘
21 楼
欧盟现在双向封国。本来去年底今年初就打算今年4月回去的,但是被疫情彻底搞黄了
丰收
22 楼
中国为世界加工厂付出了惨痛代价
燕超尘
23 楼
其实任意门是有的,因为这个世界其实是上帝画的,只是配上了各种感觉,就像是个7D的电影。不过要让任意门打开真难啊,要找到青云志歌曲里提到的那个时间裂缝还真是不容易。在英文里钥匙的另一个意思是关键,可见钥匙的重要性
j
jwzjwz2003cn
24 楼
习大大估计认为中国最贫困县的代表是梁家河, 只要梁家河奔小康, 估计全国都小康了。
秦文
25 楼
真棒,祝您早日回国发挥余热!
燕超尘
26 楼
谢谢,不过目前没有发挥余热的计划,能够把我美食攻略上的美食都吃到再说吧,先要报复性地拥抱美食再谈其它,哈哈哈
S
Scavenger
27 楼
北上广也就那样 破破烂烂 又葬又乱 而且各种奇形怪状的房子都有 一看就是落后经济体才有的那种 共产党踏踏实实发展经济 别天天吹牛逼搞虚的 什么时候中国人不争先恐后往外移民了 才说明你中国经济强了 你中国现在差的远呢
f
fish1688
28 楼
等管理制度完善,国民素质提高后再启动地摊经济吧!
m
myemail889
29 楼
要是一到了晚上 各个小区社区里一群闲人, 就在那里信口开河的议论国家大事, 容易滋生事端 允许摆滩了, 都跟着忙点自己的事情 就没那闲工夫扯淡了
金水木火土
30 楼
街头摊位街头集市对城市居民生活有极大便利,也是一个不小的市场,这件事不是一个开闸放水口令一下就能完事的,这需要政府部门做好市场调查、做好规划和组织实施和监管,但愿政府能逐步做好有利百姓的大事。
l
lidada
31 楼
中国为世界加工厂付出了惨痛代价 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偷技术、被间谍渗透、甚至把我国买给他们的东西买给受联合国制裁的国家!美帝国主义的狼子野心何其毒也!
p
pig911
32 楼
: 说得真简单,中国多少人,可以消耗多少,先搞清楚。站着说话不腰疼。还城管环卫分工包户,这点人扔进地摊潮流,你都找不到影子的。
A
Alex20181129
33 楼
狗逼王八蛋的理论
燕超尘
34 楼
现在国外的中国人不是花几万的机票也要回国吗?说明至少在防疫这件事上中国已经绝对领先了,防疫能够做得好说明政府的管理能力强。 如果要说城市面貌,中国的城市面貌甩国外好几条街了,就说看不到的,中国的城市有多少地铁,别的地方不知道,上海有十几条地铁线,有些地方同一个地方就经过3-4条,这是落后经济体的面貌。如果这样算落后,那美国怎么办,纽约这么脏这么旧的地铁
A
Alex20181129
35 楼
狗屁不通经济理论,回炉上初中去吧
x
xiaorongpku
36 楼
中国的地摊经济远在东汉之前就有。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些成语,买椟还珠、削足适履、郑人买履等等,都跟地摊经济有关。
S
Scavenger
37 楼
呵呵 我就知道你们这些中国人就会拿点盖面 你上海局部的确某条街某个楼说得过去 城市整体就是个充满了汗臭味的垃圾场 就是因为我去过你中国很多主流城市 别说纽约洛杉矶芝加哥多伦多就是美加随便一个township都比你中国甲乙丙城市漂亮整洁干净 以我的经历你中国勉强能拿的出手的唯一一个城市是深圳 勉强能和世界对比 其它城市都是脏乱差的中国垃圾场 武汉肺炎?呵呵 你中国要不要把武汉肺炎死亡/感染真实数字公开先?eg. 2579(150%)=3868.5 正好约等于3869 呵呵呵 和你们中国女人爱喜欢整容一样哈 假数据随口就来 天价机票是不是真的不确定 你中国五个一道是真的 共产党折腾中国人从来不含糊呵呵呵 回国的也是你们中国的小刘 他们本身就不属于美国加拿大 医保什么都没有 btw回去就别再回来了 一群搞破坏的畸形巨婴
落雪轻舞
38 楼
我问我中国滴朋友她们还有六亿人每月工资一千元吗,她们都很蒙,说不可能滴,在她们认识滴人和家人还没听说过谁工资每个月才一千元,她们也不知道总理是怎么了,为什么要那样说
燕超尘
39 楼
: 用事实说话 上海一日游 SHANGHAI CITY SIGHTSEEING TOUR BU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74JqzhDpn0 如果上海是垃圾场,纽约就是老鼠窝,看看那么多老房子老地铁里多少老鼠。现在还满街的瘟疫,都超过200万了还有心情嘲笑中国,真是太可笑了!
t
tt787
40 楼
中央和地方的斗争老百姓买单
S
Scavenger
41 楼
呵呵 你们中国人真好笑 还好意思嘲笑扭腰 扭腰对全世界有钱有才的人的吸引力可是世界第一 你见过这么attractive的老鼠窝?你中国人可别太爱扭腰哦 对比 没有人想生活在你脏乱差垃圾场中国上海 满街瘟疫不就是你chinese virus?不是你们的地沟油实验室乱操作会泄漏到人类社会里?
燕超尘
42 楼
: 是吗,可是有200万台湾人生活在中国大陆哦
崖山一
43 楼
请多到西北西南去看看。不知道你哪个城市,多转转没有坏处。说白了一线城市那上亿人代表不了剩下的十亿。如果连现实都不能认清或不敢认清,何来超英赶美
燕超尘
44 楼
中国如果是新冠的发源地,而且还被你们说得好像发现不及时,那么怎么可能在短时间内灭疫的?难道真的是上帝的帮助?还是先查查美国的流感吧 据美媒报道,美国新泽西州贝尔维尔市长迈克尔⋅梅勒姆日前表示,自己在去年11月就已感染新冠病毒。 此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卫生部门的一项验尸报告证实,美国新冠疫情发生的时间远远早于官方公布的时间。加州州长加文·纽森表示,他已经指示验尸官们重新验看去年12月份的病例。 综合美国《世界日报》等报道,梅勒姆回忆称,他在去年11月前往大西洋城参加一场会议,11月21日回程时突感不适,回到家后开始出现高烧、发冷等一系列症状,整夜都无法入眠。当时正值美国的流感季,医生认为梅勒姆感染了流感,他当时也接受了这一说法,直到新冠病毒疫情在新泽西州暴发。 尽管官方强调认为梅勒姆当时不可能感染新冠病毒,但他还是坚持去做了血液抗体检测。 4月29日结果出来,令梅勒姆的医生非常震惊:检测显示梅勒姆已有新冠病毒抗体。 4月30日,梅勒姆发表声明宣布检测结果,并认为此前许多重症流感很可能就是新冠病毒。
S
Scavenger
45 楼
中国人 台湾人 香港人 都是一路货 一群地球的垃圾人口
农民小弟
46 楼
国内的老百姓确实很苦
南方来风
47 楼
你知道每月工资一千元和每月人均收入一千元有什么区别吗?如果不知道的话就不要发表评论了,以免丢人现眼。
南方来风
48 楼
哈哈哈,把东北资源送到上海,哪一样不要钱的?澳洲还说不要把澳洲资源送到中国呢。 另外,邓小平当初是在深圳画的圈,上海照样能发展,如果邓发神经去东北画圈,最后的结果就是上海照样发展,而全国跟着东北一起倒霉。
皇军这边走
49 楼
地摊经济配不上书记的雄心壮志,雄安才行
风干北极
50 楼
还以为2会能想出什么振兴经济的好办法,想了半天想出个地摊经济,可能这真不是水平问题,而是真的没人能救得了中国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