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昂贵”的设计失误 设计师:我太难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0月28日 19点18分 PT
  返回列表
74560 阅读
1 评论
海派视觉

犯错是人之常情,建筑师也是如此,但在耗费巨大的工程项目中,犯上一个错误,很可能就会造成上亿元的损失。

1

会蹦迪的桥

2

产生「死亡之光」的大楼

这是位于伦敦芬乔奇街 20 号,金融城三大地标之一的摩天大楼,因为形状像是一个对讲机所以人送外号「对讲机大楼」。

大楼斥资 2 亿英镑(约 17.6 亿元人民币)修建而成,据说建好的时候,伦敦市长也很喜欢。

但是,虽然设计师在建筑造型上下了很大功夫,却疏忽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由于大楼主体拥有一定的弧度,且外立面都是玻璃构成的,这就导致整栋大楼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凹面镜,能聚焦和反射阳光。

大楼前面的广场每天大约有 2 个小时要经受「死亡之光」的烧烤,天气晴朗时最高温度能达到 70 摄氏度。

看到他们在大楼对面煎蛋,我已经准备推着烧烤摊杀过去了!

3

最有名的斜塔

位于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在人类建筑史上赫赫有名,是真 200 年烂尾,600 年危楼的存在。

比萨斜塔建于 1173 年,1372 年完工,是比萨城的标志。

工程开始不久,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等问题,导致钟楼向东南方倾斜,正是这样的造化弄人,成为当地一道特色。

为了补偿已经发生的中心偏离,工程师还特意使其向反方向倾斜。在塔的南面加高石料,调整承重柱的胖瘦以及改变墙体的厚薄等。

到 1278 年建至第 7 层时,塔身反手就换了个方向倾斜,从原来的的朝北变成朝南。

在历时了近两个世纪的建塔过程后,比萨斜塔立马就迎来了长达 600 年的矫正期。全世界的专家都纷纷为拯救斜塔献计献策。

例如:为了解决比萨斜塔不断下沉的趋势,工程师打算把地基周围的泥土挖出来,想让比萨斜塔的底部就能重见天日了。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反而又让塔身倾斜 2.5 厘米。

例如:直接用 600 多吨铅块堆积到斜塔的北侧(塔身倾斜斜方向的另一侧),借力将塔身压正。

但......看到实物图只想说,太难看了!

例如:试图用灌浆的方法强化地基,让其不再倾倒。这次失误成功的导致了斜塔再次倾斜了 9 厘米,内部还出现了裂纹。

接着又用钢丝捆住塔身,提高塔本身的刚度,缓解塔内部开裂。这一系列下来,可谓是百般折腾!

但经历了数次风波的比萨斜塔,却依然屹立不倒。

斜塔项目的工程师 John Burland 教授,受一个九岁小孩的画作启发,想到了能永久扶正比萨斜塔的方案 —— 把斜塔北侧的土掏掉一部分,这样北面的土壤就会下沉,使塔身自动回正。

说来有趣,这个方法在早 1962 年就曾有提出,但因为看起来「没什么技术含量」被否决了。

讲真,作为一个建筑师真的很不容易,不仅仅要布置平面,纠结造型,还要分析考虑各种隐性因素,总是为了一点点不完美的细节翻案重来,每天伏案工作,办公室一坐就是一天,不但要熬夜做好设计,甚至还会遭受质疑。

但,请依然保持这份热情,让世界看到下一个建筑奇迹诞生!

s
smile
1 楼
关设计师毛关系?第一个桥问题在于建造材料不合格,后两个建筑本身并无问题只是建在了不该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