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加州有一个新闻,一个印度裔美国高中女生意外怀孕,因为来自家庭、身份、文化的压力,她心态崩溃选择了从桥上跳下,结束了正值花季的生命。当时很多人对亚裔家庭的保守观念非常不满,怀个孕怎么就能把孩子逼到这一步了?无条件接纳孩子的一切虽然值得亚洲父母学习,但好端端的小孩子,完全可以不吃早孕这个冤枉苦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亚裔的保守观念也并不全是坏事——家风严谨直接把青少年的意外怀孕率,降到了最低。主页君在CDC的网站上找了个官方数据,可以看到,亚裔在各个族裔中显得是那么清新脱俗,在印第安裔、拉丁裔、非裔、太平洋各岛裔的一飞冲天的柱子包围下,那个矮到地表的,就是保守的亚裔——每1000个15-19岁的女生中,只有2、3个人会成为未成年母亲。
意识到这些大麻烦,他们终于理解到了防患于未然才是避免悲剧的开端,经过不断地宣传和教育,这三十年来青少年的生育率显著下降,从1991年到现在,青少年的生育率下降了75%以上。你以为这种效果是搞了什么守贞教育吗?美国确实走过这段弯路,守贞运动最高潮的那几年,青少年的意外怀孕率也随着上涨,青春期的娃,走的就是一个叛逆,你要我不干啥,我还就偏想试试。后来诡计多端的中年人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让孩子们提前吃一吃带娃的苦。在美国高中10-11年级,每个男生女生,都要被迫体验当爹当妈是种什么感觉。
尤其是晚上,机器娃娃的内置程序,完全按照小婴儿折腾爹妈的模式,一个晚上每隔两三个小时就猛嚎一次,先起床喂奶,拍嗝半小时,直到宝宝打出“嗝”才算得分,如果喂完还哭,就再试试换尿布……临时爸妈们被折腾得欲仙欲死,体验到了一旦生完孩子会有怎样的夜晚,不少人被折娃磨到半夜哭着跑到父母房间,要把孩子退回去。
你看这些高中“妈妈”的脸上,各个是无神呆滞的双眼,生无可恋的表情。
其实这些机器丑娃已经算天使宝宝了,因为它不用做抚触、送早教、早上5点起来陪玩,还不生病不打针,不会引发家庭矛盾,甚至不用真花你一分钱,养真娃的苦,孩子们还远远没有吃到。预算不是那么充足的学区,发不起机器娃娃,但是也有折中的办法——有的是让学生准备篮子和5磅面粉,有的是在玩偶里放一堆鸡蛋,全班抽签决定孩子的性别,其中有几个同学会抽到双胞胎,双份痛苦。
无论你上什么课,哪怕吃午饭和上厕所,都要随身带着这个面粉鸡蛋娃,不得有任何破损,否则挂科重修。
这种“睡眠惩罚”,不仅仅让未成年人“恐育”,也让家长一起体验了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孩子带孩子的痛苦晚年,为了避免自己40来岁就被套牢,他们也会更认真地监督孩子别早育。当然,杀人诛心的事,不能仅仅到劳其筋骨就结束了,还有更关键的一步——算经济帐。每个学生都要写报告,去实地调查纸尿裤多少钱,奶粉多少钱,daycare多少钱,各种婴儿用品的价格,然后根据法定的最低工资,做一份报表,阐述每个月要挣多少钱才能养得起一个孩子。帐一算,各位“小爸妈”倒抽一口凉气,连自己都养不起,还要供个祖宗,生活质量直线下降,以后连手纸都要靠啃老。
前几年加州有一个新闻,一个印度裔美国高中女生意外怀孕,因为来自家庭、身份、文化的压力,她心态崩溃选择了从桥上跳下,结束了正值花季的生命。当时很多人对亚裔家庭的保守观念非常不满,怀个孕怎么就能把孩子逼到这一步了?无条件接纳孩子的一切虽然值得亚洲父母学习,但好端端的小孩子,完全可以不吃早孕这个冤枉苦的。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亚裔的保守观念也并不全是坏事——家风严谨直接把青少年的意外怀孕率,降到了最低。主页君在CDC的网站上找了个官方数据,可以看到,亚裔在各个族裔中显得是那么清新脱俗,在印第安裔、拉丁裔、非裔、太平洋各岛裔的一飞冲天的柱子包围下,那个矮到地表的,就是保守的亚裔——每1000个15-19岁的女生中,只有2、3个人会成为未成年母亲。
意识到这些大麻烦,他们终于理解到了防患于未然才是避免悲剧的开端,经过不断地宣传和教育,这三十年来青少年的生育率显著下降,从1991年到现在,青少年的生育率下降了75%以上。你以为这种效果是搞了什么守贞教育吗?美国确实走过这段弯路,守贞运动最高潮的那几年,青少年的意外怀孕率也随着上涨,青春期的娃,走的就是一个叛逆,你要我不干啥,我还就偏想试试。后来诡计多端的中年人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让孩子们提前吃一吃带娃的苦。在美国高中10-11年级,每个男生女生,都要被迫体验当爹当妈是种什么感觉。
尤其是晚上,机器娃娃的内置程序,完全按照小婴儿折腾爹妈的模式,一个晚上每隔两三个小时就猛嚎一次,先起床喂奶,拍嗝半小时,直到宝宝打出“嗝”才算得分,如果喂完还哭,就再试试换尿布……临时爸妈们被折腾得欲仙欲死,体验到了一旦生完孩子会有怎样的夜晚,不少人被折娃磨到半夜哭着跑到父母房间,要把孩子退回去。
你看这些高中“妈妈”的脸上,各个是无神呆滞的双眼,生无可恋的表情。
其实这些机器丑娃已经算天使宝宝了,因为它不用做抚触、送早教、早上5点起来陪玩,还不生病不打针,不会引发家庭矛盾,甚至不用真花你一分钱,养真娃的苦,孩子们还远远没有吃到。预算不是那么充足的学区,发不起机器娃娃,但是也有折中的办法——有的是让学生准备篮子和5磅面粉,有的是在玩偶里放一堆鸡蛋,全班抽签决定孩子的性别,其中有几个同学会抽到双胞胎,双份痛苦。
无论你上什么课,哪怕吃午饭和上厕所,都要随身带着这个面粉鸡蛋娃,不得有任何破损,否则挂科重修。
这种“睡眠惩罚”,不仅仅让未成年人“恐育”,也让家长一起体验了当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帮孩子带孩子的痛苦晚年,为了避免自己40来岁就被套牢,他们也会更认真地监督孩子别早育。当然,杀人诛心的事,不能仅仅到劳其筋骨就结束了,还有更关键的一步——算经济帐。每个学生都要写报告,去实地调查纸尿裤多少钱,奶粉多少钱,daycare多少钱,各种婴儿用品的价格,然后根据法定的最低工资,做一份报表,阐述每个月要挣多少钱才能养得起一个孩子。帐一算,各位“小爸妈”倒抽一口凉气,连自己都养不起,还要供个祖宗,生活质量直线下降,以后连手纸都要靠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