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上,连牛油果都是分帮派的。
最优秀的牛油果认为应该在一线城市核心区的豪宅里死去,而不是在四线小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那样总觉得自己死得不够贵。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的意义就在于鄙视链。
尤其在各个国际大都会之间,各种明的暗的鄙视链脉络清晰,想必大家已经不明觉厉了。大家都是TOP级的,自然谁也不服谁。
生活在亚洲最重要的三大金融中心里——香港人、和香港人相爱相杀的新加坡人,还有内地的“眼界天花板”上海人,各自有什么神奇的鄙视链呢?
一、香港看不上新加坡的“土”
在香港,新加坡一直以来都有“坡县”这个别称,不算贬义词,不过新加坡人似乎并不是很喜欢这个称呼。
一来,是形容新加坡面积小,总面积728平方公里,大概只有香港的65%那么大。
除了面积小之外,还有新加坡的建筑密度,尤其是高楼密度,在印象里,国际金融城市的住宅应该是香港这样的:
图源 | 网络
实际上新加坡多数的楼房是这样的:
如果你说这是选的样本有偏差,那么直接看看卫星图吧,西部组屋,普遍不过20层高。
放眼全坡,是这样的,整体上一看,好像确实不如香港那么像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但是,香港人嫌弃新加坡人的“土”,更多是在穿衣打扮上。
论起时尚,新加坡这个把“实用主义”嵌入骨髓的城市自然没办法和香港比较,实际到新加坡就会发现,大夏天满街T恤短裤人字拖,女生也有许多素颜出门。而香港的路人明显打扮得更加精致合时宜,大多穿衣服比低调,没有大红大紫但无论剪裁,面料,搭配都很讲究,真正是低调有品味。
曾经有个港漂朋友和我这么说:“下班从办公室离开的时候,我穿着T恤球鞋,背了一个满满学生风格的双肩包,在电梯里看着不断进来的精致OL,在这种气场的震慑下也忍不住在角落偷偷补了一把最艳丽的口红,不想输太多。”
香港的时尚是有传承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制造业起家便是承接了西方的成衣制造产业,香港人对于穿衣的美学启蒙大多源于这一时期(内地沿海地区在八九十年代也经历过这一步)。
而那一时期,“香港时装节”、“无线艺员训练班”以及“香港小姐选举”,密集式的将娱乐流行文化发扬光大,为八九十年代集中爆发的靓女靓仔、人美会穿奠定基础。
港星在那个时候的日常街拍,放到现在依旧是时尚单品。
二、新加坡人笑香港人住不起房
香港人笑新加坡人房子又矮又村,成片的住宅就像是深水涉的老旧唐楼。新加坡人的回击往往能一击戳中香港人的命门——你没房子住。
同样是国际一线城市,香港和上海的居民在头疼怎么买房上车的时候,新加坡却没被房价困扰,2020年新加坡的人均月收入为4,534新币,而一套三室一厅的95平米新加坡组屋只需18万新币,折合人民币90万左右。
同时新加坡政府和银行也会为首次购买房产的新加坡公民提供优惠住房贷款,这意味着新加坡人只需要认真工作,每月认真还贷加上公积金,几乎都能买得起房。也难怪港媒每次说到住房问题都要提向新加坡学习。
人人买得起房的秘诀,就在于“组屋制度”(类似于香港的公屋)。有别于大多数人的认知,80%多的新加坡居民都居住在政府组屋中。
修房子,就一定要征收土地,新加坡的“天降猛男”李光耀认为,私人业主并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就享受了政府建设公共设施如道路带来的土地价格增值。可以说,私人业主获得地产增值的收益过程是“躺赢”的过程。
于是在1966年出台了《土地征用法》:政府有权在必要时,为公共用途强制征用私有土地,给予土地所有者补偿。
为了保证房价的稳定,新加坡政府实行了严格的价格管控,比如房子只能在满5年后被转售。购房资格也仅限于新加坡公民,永居持有者(是的,拿到永居也没用)和外国人都无法购买组屋,只能购买昂贵的私人公寓。
私人公寓的价格,那就和香港以及北上深无异了。
总体而言,新加坡这么多年社会氛围平和包容,很大程度是解决大多数人住房问题的结果。
三、上海人:你们都是外地人
或许这么说有些开地图炮,但是在一部分上了年纪的上海人眼里,北京广州是外地人,其余地区(包括深圳)都是乡下人。
香港和新加坡好歹能和北京处在同一地位,在上海人眼里已经算“优待”了
这种观念也引得前些年互联网对上海人的口诛笔伐,甚至有些上海人自嘲:你们外地人对我们上海人的最好评价是“你一点都不像上海人”。
如果说需要上海人排一个城市/地区鄙视链的话,那看看买房政策就知道了:
上海人>台湾人(有人戏称台湾人相当于名誉上海人,单身可买一套,已婚两套)>香港人&外国人(工作一年后可买一套)>已婚外地人(居住证不间断五年社保)>单身外地人(无买房资格)
不仅如此,上海可能还是全国地域鄙视链中最精细化的城市。
如果你在黄埔公园拦下一个老阿姨,然后问她“您是黄埔人么?”
她没准会勃然大怒:“侬才是黄浦人,阿拉是徐汇人!”
但这里需要帮上海说一句,上海部分人有优越感、排外不假,这在某种程度上和香港很像——一直都是周边乃至全国最发达的城市,代表着这个国家经济文化的水平的天花板,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难免会有一种骨子里的傲气。
而语言也是很多人觉得上海、香港很难融入的原因,对于年龄偏大的上海人、香港人而言,普通话并不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言,说不好,不愿说,自然很难与外地人交流,这也给其他人难以沟通的印象。
例如一个粤语流利的广州人,融入香港本土社会的难度远远小于其他地区的人,同样看TVB长大、同样使用粤语,以个人视角来说,和这类人交往更加轻松,两者有更多的共通话题和理解空间。
各个一线城市之间都有着种种歧视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构成了一条条隐形的歧视链。
绕到最后,你会发现这其实就是个莫比乌斯环,不论哪座城市,都只是其中的一个无关紧要的点。
都说香港对于内地颇有敌意,但真正过去你会发现,偏见最深,最难相处不是社会精英,反倒是升斗小民。
或许这就是阶级越低鄙视越深,文化越低歧视越强,见识越短优越感越大。
这个世界上,连牛油果都是分帮派的。
最优秀的牛油果认为应该在一线城市核心区的豪宅里死去,而不是在四线小城市的城乡结合部,那样总觉得自己死得不够贵。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的意义就在于鄙视链。
尤其在各个国际大都会之间,各种明的暗的鄙视链脉络清晰,想必大家已经不明觉厉了。大家都是TOP级的,自然谁也不服谁。
生活在亚洲最重要的三大金融中心里——香港人、和香港人相爱相杀的新加坡人,还有内地的“眼界天花板”上海人,各自有什么神奇的鄙视链呢?
一、香港看不上新加坡的“土”
在香港,新加坡一直以来都有“坡县”这个别称,不算贬义词,不过新加坡人似乎并不是很喜欢这个称呼。
一来,是形容新加坡面积小,总面积728平方公里,大概只有香港的65%那么大。
除了面积小之外,还有新加坡的建筑密度,尤其是高楼密度,在印象里,国际金融城市的住宅应该是香港这样的:
图源 | 网络
实际上新加坡多数的楼房是这样的:
图源 | 网络
如果你说这是选的样本有偏差,那么直接看看卫星图吧,西部组屋,普遍不过20层高。
图源 | 网络
放眼全坡,是这样的,整体上一看,好像确实不如香港那么像一个国际金融中心。
图源 | 网络
但是,香港人嫌弃新加坡人的“土”,更多是在穿衣打扮上。
论起时尚,新加坡这个把“实用主义”嵌入骨髓的城市自然没办法和香港比较,实际到新加坡就会发现,大夏天满街T恤短裤人字拖,女生也有许多素颜出门。而香港的路人明显打扮得更加精致合时宜,大多穿衣服比低调,没有大红大紫但无论剪裁,面料,搭配都很讲究,真正是低调有品味。
图源 | 网络
曾经有个港漂朋友和我这么说:“下班从办公室离开的时候,我穿着T恤球鞋,背了一个满满学生风格的双肩包,在电梯里看着不断进来的精致OL,在这种气场的震慑下也忍不住在角落偷偷补了一把最艳丽的口红,不想输太多。”
香港的时尚是有传承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制造业起家便是承接了西方的成衣制造产业,香港人对于穿衣的美学启蒙大多源于这一时期(内地沿海地区在八九十年代也经历过这一步)。
图源 | 网络
而那一时期,“香港时装节”、“无线艺员训练班”以及“香港小姐选举”,密集式的将娱乐流行文化发扬光大,为八九十年代集中爆发的靓女靓仔、人美会穿奠定基础。
港星在那个时候的日常街拍,放到现在依旧是时尚单品。
图源 | 网络
二、新加坡人笑香港人住不起房
香港人笑新加坡人房子又矮又村,成片的住宅就像是深水涉的老旧唐楼。新加坡人的回击往往能一击戳中香港人的命门——你没房子住。
同样是国际一线城市,香港和上海的居民在头疼怎么买房上车的时候,新加坡却没被房价困扰,2020年新加坡的人均月收入为4,534新币,而一套三室一厅的95平米新加坡组屋只需18万新币,折合人民币90万左右。
图源 | 网络
同时新加坡政府和银行也会为首次购买房产的新加坡公民提供优惠住房贷款,这意味着新加坡人只需要认真工作,每月认真还贷加上公积金,几乎都能买得起房。也难怪港媒每次说到住房问题都要提向新加坡学习。
人人买得起房的秘诀,就在于“组屋制度”(类似于香港的公屋)。有别于大多数人的认知,80%多的新加坡居民都居住在政府组屋中。
图源 | 网络
修房子,就一定要征收土地,新加坡的“天降猛男”李光耀认为,私人业主并没有做出任何贡献,就享受了政府建设公共设施如道路带来的土地价格增值。可以说,私人业主获得地产增值的收益过程是“躺赢”的过程。
于是在1966年出台了《土地征用法》:政府有权在必要时,为公共用途强制征用私有土地,给予土地所有者补偿。
图源 | 网络
为了保证房价的稳定,新加坡政府实行了严格的价格管控,比如房子只能在满5年后被转售。购房资格也仅限于新加坡公民,永居持有者(是的,拿到永居也没用)和外国人都无法购买组屋,只能购买昂贵的私人公寓。
私人公寓的价格,那就和香港以及北上深无异了。
总体而言,新加坡这么多年社会氛围平和包容,很大程度是解决大多数人住房问题的结果。
三、上海人:你们都是外地人
或许这么说有些开地图炮,但是在一部分上了年纪的上海人眼里,北京广州是外地人,其余地区(包括深圳)都是乡下人。
香港和新加坡好歹能和北京处在同一地位,在上海人眼里已经算“优待”了
这种观念也引得前些年互联网对上海人的口诛笔伐,甚至有些上海人自嘲:你们外地人对我们上海人的最好评价是“你一点都不像上海人”。
图源 | 网络
如果说需要上海人排一个城市/地区鄙视链的话,那看看买房政策就知道了:
上海人>台湾人(有人戏称台湾人相当于名誉上海人,单身可买一套,已婚两套)>香港人&外国人(工作一年后可买一套)>已婚外地人(居住证不间断五年社保)>单身外地人(无买房资格)
不仅如此,上海可能还是全国地域鄙视链中最精细化的城市。
如果你在黄埔公园拦下一个老阿姨,然后问她“您是黄埔人么?”
她没准会勃然大怒:“侬才是黄浦人,阿拉是徐汇人!”
但这里需要帮上海说一句,上海部分人有优越感、排外不假,这在某种程度上和香港很像——一直都是周边乃至全国最发达的城市,代表着这个国家经济文化的水平的天花板,在这种环境里成长起来的人难免会有一种骨子里的傲气。
图源 | 网络
而语言也是很多人觉得上海、香港很难融入的原因,对于年龄偏大的上海人、香港人而言,普通话并不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语言,说不好,不愿说,自然很难与外地人交流,这也给其他人难以沟通的印象。
例如一个粤语流利的广州人,融入香港本土社会的难度远远小于其他地区的人,同样看TVB长大、同样使用粤语,以个人视角来说,和这类人交往更加轻松,两者有更多的共通话题和理解空间。
图源 | 网络
各个一线城市之间都有着种种歧视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构成了一条条隐形的歧视链。
绕到最后,你会发现这其实就是个莫比乌斯环,不论哪座城市,都只是其中的一个无关紧要的点。
都说香港对于内地颇有敌意,但真正过去你会发现,偏见最深,最难相处不是社会精英,反倒是升斗小民。
或许这就是阶级越低鄙视越深,文化越低歧视越强,见识越短优越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