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跑到了地道的尽头,一路上在呜咽、哭泣、尖叫,然后死了。他死得像条狗,死得像个懦夫。”
周六在白宫战况室监看了突袭行动的特朗普,这样形容被美军和猎犬围堵,最后选择自爆的“伊斯兰国”(ISIS)创始人和首领巴格达迪。
特朗普说,这场发生在叙利亚北部边境巴里沙村的行动,还得到了土耳其、叙利亚、俄罗斯、伊拉克政府,以及在叙库尔德人的配合。
前一周,土耳其还和俄罗斯达成协议,停止了在叙利亚对库尔德人的军事行动,叙利亚政府军也派兵进驻库尔德控制区。
叙利亚的局势突然迎来了各方力量的“生命大和谐”,和平曙光终于要照耀叙利亚了吗?
叙利亚的拉卡(Raqqa),曾被“伊斯兰国”宣布为首都(来源:《纽约时报》)
收获
对于错过了前情的岛友们,岛叔先帮你们回顾下。
10月9日,以打击恐怖分子,保护土耳其安全和叙利亚领土完整的理由,土耳其向叙利亚东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发动了代号为“和平喷泉”的军事行动。
土耳其军队都开进了叙利亚,为啥还能高举保护叙利亚领土的理由呢?
因为叙利亚的库尔德人此前剿灭了在此处嚣张一时的“伊斯兰国”极端分子,然后接管了该区域,结果就是叙利亚政府丧失了对叙东北区的控制。
13日,库尔德人首先和叙利亚政府达成和解,后者派兵进驻库尔德控制区,共同抵御土耳其的攻势。17日,土耳其和美国达成协议,停火120小时,让库尔德人撤退。22日,土耳其和俄罗斯达成协议,全部停火。
最后的结果是,库尔德武装撤退至30公里外,土俄两国军队在这个“安全区”内进行联合巡逻,在冲突中从监狱里逃跑的“伊斯兰国”极端分子也被抓回。接着,藏匿在土叙边境的巴格达迪被消灭。
2014年巴格达迪在伊拉克的一次公开露面(来源:路透社)
到此时,一个大疑问终于得到了解答。为什么在土耳其开始军事行动前,美军要撤出叙利亚,给土耳其让路,从而给土耳其方面一个大人情?
要知道,此次针对巴格达迪的突袭行动,美军无人机、直升机、100多名特种兵都是从靠近巴格达迪藏匿地点的土耳其境内出发。
在这里,岛叔也要佩服一下埃尔多安的政治手段。他这边给美国面子答应停火,那边还给俄罗斯面子也答应停火了。这人情一把就赚了双份!
并且,埃尔多安基本上得到了他一开始想要的东西:叙利亚的库尔德武装撤退了,30公里的“安全区”缓冲地带也建立了,获得了叙利亚和俄罗斯的调解,没有陷入和库尔德人死缠烂打的境地。
俄罗斯帮着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抢回了一块很重要的地盘。在美国那边,也在各国帮助下,消灭了一个头号恐怖分子。
最尴尬的要数库尔德人,本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不成想这个树不太靠谱,原本兴兴旺旺的“北叙利亚联邦”这下子悬了,还是好好准备去叙利亚政府谈判,未来多拿点政治地位吧。
只能说,大家都是“老司机”,国际政治玩得好,懂戏!
伊斯兰国
在土耳其对库尔德武装发动打击时,大家最担心的就是此地的“伊斯兰国”死灰复燃。
2013-2014年间,趁叙利亚内战,“伊斯兰国”在中东兴起,其主要势力范围集中在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三国的交界地带,恰好处于库尔德人聚居区,库尔德武装因此成为抗击“伊斯兰国”的重要力量。
(详情点击【解局】百年间,他们何以屡遭大国出卖与背叛?)
巴格达迪死了,蠢蠢欲动的极端分子们、蹲在监狱里的“伊斯兰国”老兵们丧失了最高精神领袖,叙利亚政府多少可以松口气。
在各方势力的共同围剿下,“伊斯兰国”极端分子的势力区现在已经仅剩叙利亚境内的一小块地区,其领导框架和组织结构已基本瓦解。
并且,大多数美国军事力量从叙利亚撤出了,美军也不援助各种反对派武装了,从实力上看,“伊斯兰国”也无法再东山再起。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当初“伊斯兰国”怎么壮大的,他们的武器装备哪来的?大多数可是美军“曲线救国”送给他们的武器和钱。本来说好了西方的武器说好了是给“世俗民主派”的,结果那些什么“叙利亚自由军”之类的简直就是“伊斯兰国”的运输大队。
至于土耳其在叙利亚这一侧搞的“安全区”,就算在这里安置几百万叙利亚难民,并且让土耳其力挺的“叙利亚自由军”出头来管,叙利亚政府也并不需要太担心。
按照既往的经验看来,这群“自由军”基本属于稀泥不上墙的货色,土耳其还得给他们撑场面,怎么也是个负担。这样,土耳其也盼着早点解决叙利亚问题,省得时间拖得越久,土耳其的负担越重,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也会越少。
于是,在即将召开的叙利亚宪法委员会上,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能获得的东西绝对要比一年前多了许多。
在未来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道路上,各方也都有了筹码和底线。
被美军轰炸后的巴格达迪藏匿地(来源:法新社)
和平
2018年4月,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的一张照片登上了各大国际媒体头条。
这是当年4月10日拍摄的照片。他落寞、无力地瘫坐在联合国大楼的沙发上。
4月14日,美英法三国以发动化学武器袭击为由,对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等地发动了空袭行动,共发射了100多枚导弹。
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
此前,在4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紧急会议上,贾法里怒斥美国以谎言为由发动侵略战争,指出国际社会没有证据表明,发动化学武器袭击的责任是在叙利亚政府一方。
然而,就在贾法里发言一开始,美英法代表就已经离席。贾法里完全无力阻止美英法联军对叙利亚的空袭。
在当前的局势下,各种外部力量应该都看得清楚,还想支持反对派推翻巴沙尔政权已是完全不可能了。
土耳其和其支持的“叙利亚自由军”一方看似筹码多了一点,但是这个代价是跟美国更加貌合神离。不管美土关系怎么缓和,现在美国应该知道土耳其绝对只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绝不涵盖“北约”或者美国的利益。
俄罗斯如果能帮助巴沙尔重新武力统一叙利亚,应该相信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做,毕竟这会让自己楔入中东的钉子更加稳固。
不过现在俄罗斯的国家实力和战略环境决定了,它是做不到的,还是应该放下包袱去拉拢土耳其分裂“北约”。因此,之后俄罗斯还会劝巴沙尔对“叙利亚自由军”派别做适当的让步,即便是目前处境尴尬的库尔德人,俄罗斯也会主张以拉为主。
到了这一步,也许我们真的可以说,叙利亚和平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
空中剩下的两朵乌云,一个是埃尔多安心中的欲望究竟还有多少,一个是美国国内政治斗争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国际政治很残酷,但还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有其自身的规律。
一流强国可以秉承自己的意识形态和理想去追求塑造世界的权力,根据自己的内政需求采取种种外交政策,但是即便是超级大国,如果逆世界大势而为,也可能碰得鼻青脸肿。
二流实力的则只能顺势而为,用精明的政策谋取更多国家利益;三流实力的往往更像是巨浪中的一叶扁舟,能在随波逐流中求得一点更多的利益已属幸运了。
而自身实力不济,偏偏心中所想甚多的那些势力们,甘心做了棋子后,最后难免被放在交易的天平上。
认清历史大势,在这个基础上缔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国际秩序,才最符合理性。
特朗普晒猎杀巴格达迪军犬照片:受轻伤,在秘密地点恢复
图源:美国福克斯新闻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最高头目巴格达迪已在美军突袭行动中自杀身亡,引发广泛关注。随后,特朗普又通过社交媒体公布了一张参加此次行动的“功臣”照片,夸赞它起了很大作用。
综合美国福克斯新闻及今日俄罗斯报道,当地时间28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公布了一张“英雄犬”照片,并写道:“我们已经解密了这只厉害的狗(名字未解密)的照片,它在抓捕并杀死‘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上表现得非常棒!”外媒分析称,图片上的狗看上去是一只比利时马利诺斯犬(Belgian Malinois)。
据悉,发布这张照片的几个小时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尔利在简报会上也提到了这只狗,称它“表现出色”但受了轻伤,此后一直在秘密地点恢复,而现在已完全康复。
特朗普在美国东部时间27日上午发表讲话,称美军特种部队26日晚在叙利亚西北部展开了一场危险而又大胆的夜间突袭。8架美国直升机(主要是CH-47支努干直升机)从伊拉克埃尔比勒附近的一个军事基地起飞,持续低空迅速飞行以避免被发现,最终到达叙利亚西北部。直升机和其他战机开始向一幢建筑物开火,为美军的三角洲特种部队突击队员提供掩护。据悉,被美军追击的巴格达迪一度情绪失控到尖叫哭泣,拽着3个孩子狂奔进地道企图逃跑,直至被追来的军犬堵在地道尽头。走投无路的巴格达迪引爆了炸弹背心,将自己和家人炸死,地道随即发生坍塌。
不过对于特朗普的说辞,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27日就表态称,俄军方未掌握巴格达迪在美军行动中身亡的可靠信息,并对这一行动的可信度表示怀疑。联合国的一位高级官员也表示,虽然美国总统对于巴格达迪已死信心满满,但由于缺乏证据,联合国仍无法确认这位“伊斯兰国”头目的死讯。
巴格达迪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曾被美国以2500万美元的天价悬赏捉拿。过去5年来,巴格达迪为逃避追杀东躲西藏,很少公开露面。虽然有外媒曾多次报道他的“死讯”,但最终都被证实是假消息。
美方:已妥善处置IS头目巴格达迪尸体 不会发布图像
美国27日宣称极端组织最高头目巴格达迪已在美军的一次突袭行动中自爆死亡。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28日称,巴格达迪的尸体残骸已被“妥善处理”,美方“不打算发布他死时的任何照片或视频”。
当天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可以公开美军特种部队这次行动的部分视频”——但有军方人士指出,公开行动视频可能会暴露美军一些机密信息,预计即便真的会发布视频段落,也要先经过层层审核。
28日,美联社发布了一段据称是美军对巴格达迪在叙利亚西北部地区藏身之处发动空袭时目击者拍下的画面——不过这段画面的真实性目前还无法得到证实。
俄总统新闻秘书质疑巴格达迪死讯真实性
巴格达迪是极端组织的最高头目,近五年来已多次传出过他的“死讯”,但事后都被证明是假消息。对于这次美方宣称“干掉”了巴格达迪,俄罗斯方面表示怀疑。继俄罗斯国防部27日表示“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巴格达迪确实已死”后,28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又对“巴格达迪的死讯”表示了“谨慎的欢迎”——他说,这是美国对国际反恐做出的重要贡献,但前提是“这个消息是真的”。
伊朗指责美政策致恐怖主义滋生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28日强调,巴格达迪之死并不意味着极端组织彻底覆灭,极端组织的意识形态还在,其追随者对中东地区构成的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巴格达迪之死只不过是美国清理了一枚自己手中的“棋子”罢了。
伊朗政府发言人阿里·拉比当天也指出,美国的政策是恐怖势力在中东地区滋生壮大的“罪魁祸首”,如今巴格达迪已死,美国该停止插手中东地区事务了。
“他跑到了地道的尽头,一路上在呜咽、哭泣、尖叫,然后死了。他死得像条狗,死得像个懦夫。”
周六在白宫战况室监看了突袭行动的特朗普,这样形容被美军和猎犬围堵,最后选择自爆的“伊斯兰国”(ISIS)创始人和首领巴格达迪。
特朗普说,这场发生在叙利亚北部边境巴里沙村的行动,还得到了土耳其、叙利亚、俄罗斯、伊拉克政府,以及在叙库尔德人的配合。
前一周,土耳其还和俄罗斯达成协议,停止了在叙利亚对库尔德人的军事行动,叙利亚政府军也派兵进驻库尔德控制区。
叙利亚的局势突然迎来了各方力量的“生命大和谐”,和平曙光终于要照耀叙利亚了吗?
叙利亚的拉卡(Raqqa),曾被“伊斯兰国”宣布为首都(来源:《纽约时报》)
收获
对于错过了前情的岛友们,岛叔先帮你们回顾下。
10月9日,以打击恐怖分子,保护土耳其安全和叙利亚领土完整的理由,土耳其向叙利亚东北部的库尔德武装发动了代号为“和平喷泉”的军事行动。
土耳其军队都开进了叙利亚,为啥还能高举保护叙利亚领土的理由呢?
因为叙利亚的库尔德人此前剿灭了在此处嚣张一时的“伊斯兰国”极端分子,然后接管了该区域,结果就是叙利亚政府丧失了对叙东北区的控制。
13日,库尔德人首先和叙利亚政府达成和解,后者派兵进驻库尔德控制区,共同抵御土耳其的攻势。17日,土耳其和美国达成协议,停火120小时,让库尔德人撤退。22日,土耳其和俄罗斯达成协议,全部停火。
最后的结果是,库尔德武装撤退至30公里外,土俄两国军队在这个“安全区”内进行联合巡逻,在冲突中从监狱里逃跑的“伊斯兰国”极端分子也被抓回。接着,藏匿在土叙边境的巴格达迪被消灭。
2014年巴格达迪在伊拉克的一次公开露面(来源:路透社)
到此时,一个大疑问终于得到了解答。为什么在土耳其开始军事行动前,美军要撤出叙利亚,给土耳其让路,从而给土耳其方面一个大人情?
要知道,此次针对巴格达迪的突袭行动,美军无人机、直升机、100多名特种兵都是从靠近巴格达迪藏匿地点的土耳其境内出发。
在这里,岛叔也要佩服一下埃尔多安的政治手段。他这边给美国面子答应停火,那边还给俄罗斯面子也答应停火了。这人情一把就赚了双份!
并且,埃尔多安基本上得到了他一开始想要的东西:叙利亚的库尔德武装撤退了,30公里的“安全区”缓冲地带也建立了,获得了叙利亚和俄罗斯的调解,没有陷入和库尔德人死缠烂打的境地。
俄罗斯帮着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抢回了一块很重要的地盘。在美国那边,也在各国帮助下,消灭了一个头号恐怖分子。
最尴尬的要数库尔德人,本以为背靠大树好乘凉,不成想这个树不太靠谱,原本兴兴旺旺的“北叙利亚联邦”这下子悬了,还是好好准备去叙利亚政府谈判,未来多拿点政治地位吧。
只能说,大家都是“老司机”,国际政治玩得好,懂戏!
伊斯兰国
在土耳其对库尔德武装发动打击时,大家最担心的就是此地的“伊斯兰国”死灰复燃。
2013-2014年间,趁叙利亚内战,“伊斯兰国”在中东兴起,其主要势力范围集中在叙利亚、伊拉克和伊朗三国的交界地带,恰好处于库尔德人聚居区,库尔德武装因此成为抗击“伊斯兰国”的重要力量。
(详情点击【解局】百年间,他们何以屡遭大国出卖与背叛?)
巴格达迪死了,蠢蠢欲动的极端分子们、蹲在监狱里的“伊斯兰国”老兵们丧失了最高精神领袖,叙利亚政府多少可以松口气。
在各方势力的共同围剿下,“伊斯兰国”极端分子的势力区现在已经仅剩叙利亚境内的一小块地区,其领导框架和组织结构已基本瓦解。
并且,大多数美国军事力量从叙利亚撤出了,美军也不援助各种反对派武装了,从实力上看,“伊斯兰国”也无法再东山再起。为什么这么说?
要知道,当初“伊斯兰国”怎么壮大的,他们的武器装备哪来的?大多数可是美军“曲线救国”送给他们的武器和钱。本来说好了西方的武器说好了是给“世俗民主派”的,结果那些什么“叙利亚自由军”之类的简直就是“伊斯兰国”的运输大队。
至于土耳其在叙利亚这一侧搞的“安全区”,就算在这里安置几百万叙利亚难民,并且让土耳其力挺的“叙利亚自由军”出头来管,叙利亚政府也并不需要太担心。
按照既往的经验看来,这群“自由军”基本属于稀泥不上墙的货色,土耳其还得给他们撑场面,怎么也是个负担。这样,土耳其也盼着早点解决叙利亚问题,省得时间拖得越久,土耳其的负担越重,在谈判桌上的筹码也会越少。
于是,在即将召开的叙利亚宪法委员会上,叙利亚总统巴沙尔能获得的东西绝对要比一年前多了许多。
在未来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道路上,各方也都有了筹码和底线。
被美军轰炸后的巴格达迪藏匿地(来源:法新社)
和平
2018年4月,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的一张照片登上了各大国际媒体头条。
这是当年4月10日拍摄的照片。他落寞、无力地瘫坐在联合国大楼的沙发上。
4月14日,美英法三国以发动化学武器袭击为由,对叙利亚的首都大马士革等地发动了空袭行动,共发射了100多枚导弹。
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巴沙尔·贾法里
此前,在4月10日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叙利亚化学武器问题紧急会议上,贾法里怒斥美国以谎言为由发动侵略战争,指出国际社会没有证据表明,发动化学武器袭击的责任是在叙利亚政府一方。
然而,就在贾法里发言一开始,美英法代表就已经离席。贾法里完全无力阻止美英法联军对叙利亚的空袭。
在当前的局势下,各种外部力量应该都看得清楚,还想支持反对派推翻巴沙尔政权已是完全不可能了。
土耳其和其支持的“叙利亚自由军”一方看似筹码多了一点,但是这个代价是跟美国更加貌合神离。不管美土关系怎么缓和,现在美国应该知道土耳其绝对只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绝不涵盖“北约”或者美国的利益。
俄罗斯如果能帮助巴沙尔重新武力统一叙利亚,应该相信他们会毫不犹豫地这么做,毕竟这会让自己楔入中东的钉子更加稳固。
不过现在俄罗斯的国家实力和战略环境决定了,它是做不到的,还是应该放下包袱去拉拢土耳其分裂“北约”。因此,之后俄罗斯还会劝巴沙尔对“叙利亚自由军”派别做适当的让步,即便是目前处境尴尬的库尔德人,俄罗斯也会主张以拉为主。
到了这一步,也许我们真的可以说,叙利亚和平的曙光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了。
空中剩下的两朵乌云,一个是埃尔多安心中的欲望究竟还有多少,一个是美国国内政治斗争对外交政策的影响。
国际政治很残酷,但还是以客观现实为基础,有其自身的规律。
一流强国可以秉承自己的意识形态和理想去追求塑造世界的权力,根据自己的内政需求采取种种外交政策,但是即便是超级大国,如果逆世界大势而为,也可能碰得鼻青脸肿。
二流实力的则只能顺势而为,用精明的政策谋取更多国家利益;三流实力的往往更像是巨浪中的一叶扁舟,能在随波逐流中求得一点更多的利益已属幸运了。
而自身实力不济,偏偏心中所想甚多的那些势力们,甘心做了棋子后,最后难免被放在交易的天平上。
认清历史大势,在这个基础上缔造一个更加公平的国际秩序,才最符合理性。
特朗普晒猎杀巴格达迪军犬照片:受轻伤,在秘密地点恢复
图源:美国福克斯新闻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最高头目巴格达迪已在美军突袭行动中自杀身亡,引发广泛关注。随后,特朗普又通过社交媒体公布了一张参加此次行动的“功臣”照片,夸赞它起了很大作用。
综合美国福克斯新闻及今日俄罗斯报道,当地时间28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公布了一张“英雄犬”照片,并写道:“我们已经解密了这只厉害的狗(名字未解密)的照片,它在抓捕并杀死‘伊斯兰国’头目巴格达迪上表现得非常棒!”外媒分析称,图片上的狗看上去是一只比利时马利诺斯犬(Belgian Malinois)。
据悉,发布这张照片的几个小时前,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米尔利在简报会上也提到了这只狗,称它“表现出色”但受了轻伤,此后一直在秘密地点恢复,而现在已完全康复。
特朗普在美国东部时间27日上午发表讲话,称美军特种部队26日晚在叙利亚西北部展开了一场危险而又大胆的夜间突袭。8架美国直升机(主要是CH-47支努干直升机)从伊拉克埃尔比勒附近的一个军事基地起飞,持续低空迅速飞行以避免被发现,最终到达叙利亚西北部。直升机和其他战机开始向一幢建筑物开火,为美军的三角洲特种部队突击队员提供掩护。据悉,被美军追击的巴格达迪一度情绪失控到尖叫哭泣,拽着3个孩子狂奔进地道企图逃跑,直至被追来的军犬堵在地道尽头。走投无路的巴格达迪引爆了炸弹背心,将自己和家人炸死,地道随即发生坍塌。
不过对于特朗普的说辞,俄罗斯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27日就表态称,俄军方未掌握巴格达迪在美军行动中身亡的可靠信息,并对这一行动的可信度表示怀疑。联合国的一位高级官员也表示,虽然美国总统对于巴格达迪已死信心满满,但由于缺乏证据,联合国仍无法确认这位“伊斯兰国”头目的死讯。
巴格达迪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的创始人和领导者,曾被美国以2500万美元的天价悬赏捉拿。过去5年来,巴格达迪为逃避追杀东躲西藏,很少公开露面。虽然有外媒曾多次报道他的“死讯”,但最终都被证实是假消息。
美方:已妥善处置IS头目巴格达迪尸体 不会发布图像
美国27日宣称极端组织最高头目巴格达迪已在美军的一次突袭行动中自爆死亡。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28日称,巴格达迪的尸体残骸已被“妥善处理”,美方“不打算发布他死时的任何照片或视频”。
当天早些时候,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可以公开美军特种部队这次行动的部分视频”——但有军方人士指出,公开行动视频可能会暴露美军一些机密信息,预计即便真的会发布视频段落,也要先经过层层审核。
28日,美联社发布了一段据称是美军对巴格达迪在叙利亚西北部地区藏身之处发动空袭时目击者拍下的画面——不过这段画面的真实性目前还无法得到证实。
俄总统新闻秘书质疑巴格达迪死讯真实性
巴格达迪是极端组织的最高头目,近五年来已多次传出过他的“死讯”,但事后都被证明是假消息。对于这次美方宣称“干掉”了巴格达迪,俄罗斯方面表示怀疑。继俄罗斯国防部27日表示“没有确切证据证明巴格达迪确实已死”后,28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又对“巴格达迪的死讯”表示了“谨慎的欢迎”——他说,这是美国对国际反恐做出的重要贡献,但前提是“这个消息是真的”。
伊朗指责美政策致恐怖主义滋生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穆萨维28日强调,巴格达迪之死并不意味着极端组织彻底覆灭,极端组织的意识形态还在,其追随者对中东地区构成的安全威胁依然存在——巴格达迪之死只不过是美国清理了一枚自己手中的“棋子”罢了。
伊朗政府发言人阿里·拉比当天也指出,美国的政策是恐怖势力在中东地区滋生壮大的“罪魁祸首”,如今巴格达迪已死,美国该停止插手中东地区事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