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令亲姐和嫌疑人孙维的哥哥同班,意外死亡疑点多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1月1日 1点32分 PT
  返回列表
81799 阅读
42 评论
宝藏少女

清华才女朱令已经离世,投毒凶手依然逍遥法外,让人愤慨。

但34年前朱令亲姐姐吴今的坠崖身亡事件更离奇,离奇到你根本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究竟是如何!

朱令铊中毒的事,基本可以肯定是身边人干的,尤其是孙某,可以说是头号嫌疑人。

但吴今坠崖,尸体是三天后找到的,注定是世纪悬案。

值得一提的是,吴今跟朱令案嫌疑人孙某的哥哥孙晓是同学。

后来孙晓改名为孙晓晨,而妹妹孙某改名孙释颜,兄妹俩一起改名这有点太巧合了,让人细思极恐,到底背后有什么关联?

时针回拨到1987年,朱令的姐姐吴今以北京崇文区理科状元的身份考上北京大学生物系。当时朱令还在读高中。

入学两年之后,北大生物系举办了一场春游,好多学生都报名参加了,吴今也不例外。

1989年4月1日愚人节这一天,吴今和班上十几个同学,从北京出发前往100公里以外的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境内的野三坡春游。

吴今因为下午有团体操排练,所以和同学爬完小山坡后就独自一人离开,赶搭火车回校了。

没想到就在这段独自离开的时间里,她就出事了。

当天回校的同学都没见到朱令,大家以为她回家了。

但是到了第二天上课,同学们仍然没有看见吴今,大家感觉不对劲。因为像吴今这样的好学生,不太可能连续两天逃课的。

于是同学赶紧联系了吴今父母。吴今父母和吴今同班同学马上把学校都翻遍了,没找着。

紧接着下午他们又跑去涞水县,他们游玩过的地方查找了一遍,还是没找到。

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第二天涞水县的村民在小山坡底下发现了吴今的尸体……但是这个地方第一天吴今父母和吴今同学明明也走过。

而且吴今当天穿的是紫色衣服,发现她时是躺在一块石头上,非常显眼。为什么吴今父母和同学过来找的时候没发现?

据同学回忆,吴今当时衣服整齐,表情像睡着,面容安详,身上没有发现明显的摔伤痕迹,手指也没有抓挣的痕迹,脸上一点血丝也没有……这与从20米高的山崖坠下的情形极不相符。

此外,吴今当天和同学道别时,随身携带着行李。如果是坠崖,吴今的行李应该是在她旁边,但至今找不到吴今的行李,她在离开同学后的行踪成迷。

更令人费解的是,吴今的电子表停在了10点多,而那时她应该在赶往火车站的路上。

后来警方问吴今同学要了吴今的生前日记、书本、纸张,查查吴今是情感纠纷还是其他原因,但没有找到一丝线索。

当时的法医征求吴今父母,解剖吴今尸体,吴今父母拒绝了,他们接受不了自己的女儿的尸体被解剖,宁愿相信这真的是一场意外。

但这场“意外”却留下太多的不解和猜疑。

朱令家庭的遭遇,触动了无数人的心弦,他不仅是一个未解的谜团,更是一个永远的痛,刻在每一个关注的人的心中。

c
cona
1 楼
还孙某…..
一人分饰两角
2 楼
无良自媒体各种炒作,唯一不敢呼吁官方公布卷宗。
p
pipitoo
3 楼
可能这家人的罪人了
知情人士
4 楼
作为高知分子的吴今父母不接受解剖?这不合常理啊
a
aamamamia
5 楼
死的不明不白死因都不知道却拒绝解刨,直接当意外。。。不明白怎么想的 [1评]
f
firepoint
6 楼
这是要她们家绝后了,真惨!可怜
人生就是游戏
7 楼
老人太善良了,根本想不到有人要加害他们的女儿。据帮助朱令联系海外医生的贝至诚回忆,当时有美国医生说根据描述有可能是铊中毒,他给朱父打电话报告,对面还笑了一下,意思是怎么可能。
打哈欠
8 楼
都是没有任何证据捕风捉影的瞎猜。哪一天冤屈到自己头上才晓得。 疑罪从无,一切依靠证据说话是现代司法公正的基础。 [2评]
q
qwertyuiop5656
9 楼
应该解剖。
奇奇怪怪233333
10 楼
中国不需要疑罪从无,法治精神。你这是境外势力
B
Bccan
11 楼
我看见有网友说过 大女儿是因为郊游她自己要一个人走山路回车站 不幸被坏人奸杀,那个坏人后来自己承认的。RIP
后稷
12 楼
如果人家认真了,那是要进监狱的。不知道是留园承担责任,还是作者。
孜然forever
13 楼
所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2
24K铜
14 楼
“吴今的电子表停在了10点多”故事编的太失败了
肥猪不low
15 楼
这姐妹俩虽然智商高(遗传),但是情商低。看样子都属于开朗活泼外向型,心直口快,傻乎乎的。而父母是书呆子类型,只看重分数,没怎么教孩子为人处事,谨言慎行的道理。可能是想:以后孩子工作,社会上得点教训,就好了,没想到倒在了黎明前。 尤其在第一个孩子蹊跷的死后,他们家更应该高度警惕,小心行事。妹妹也应该痛定思痛,沉默寡言。 其实我也属于外向型,特爱说,在上学时也跟别人发生过争执。但是我的处理方法是:要么拉下脸来,给别人道个歉;要么见着此人就躲,尽量不和他有任何交流接触,自己搬出宿舍,甚至永不相见,不是因为怕对方下毒,只是因为本能反应:别扭。 朱令与人发生矛盾,但居然没察觉别人的恨意,还与得罪之人相处那么久。想来也是个我行我素的人。不懂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
我是键盘侠
16 楼
兄妹俩都是凶手???真可怕啊
笔明明
17 楼
我靠
y
yuanfangzhi
18 楼
之前挺关注这个案子,两姐妹,一个清华一个北大,这家庭简直梦幻组合,可以说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然后姐姐蹊跷坠亡,妹妹蹊跷中毒,这家庭真是够惨的。 破案是警察的事,我只从个人角度分析2人的名字,大家不必当真,姐姐随父姓“吴今”,妹妹随母姓“朱令”,不知在知识分子父母的眼里作何解释?但这两个名字很不吉利,吴今=无今生,朱令=诛杀令。从“迷信”的角度名字对人的运势影响很大。 [1评]
肥猪不low
19 楼
总之,朱家是属于非常大意粗线条的人,不知世间险恶。第一个女儿死的就很蹊跷,不去查,觉得解剖会毁了女儿美丽的容颜,结果错过了揭开真相的机会,其实火化完了谁都一样。第二个女儿要不是贝的努力,估计也就沉冤莫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那个年代真的没几个人知道铊。 朱家真是一言难尽,毫无防人之心,很可能那个面包也是重要线索(也许有铊的痕迹),居然又被放过了。面包没带回家,被室友吃了(应该是销毁)。而且当时都报了案,朱父应该找几个亲戚朋友看好宿舍,那个盗窃犯不正好可以被抓个现行嘛。哎,一切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1评]
c
collins
20 楼
这父母的都家破人亡了, 还不如杨佳,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
肥猪不low
21 楼
开个玩笑,最后只能靠UFO或者三体人破案了。因为他们可以进入四维空间,通过时间轴就可以看到当时发生的情景了。现在这么多UFO在我们头顶上飞来飞去,其实是在记录观察我们的行为,为最后的审判作准备。🤣
r
raymond68
22 楼
诡异
p
pickle
23 楼
看来这根本就是两个案子
r
richard98
24 楼
朱令案的办案警察都提醒老吴、说他太老实了,后来老吴才去想办法找关系,但找的关系哪有孙家的势力强呀?!
r
richard98
25 楼
“今”“令”是“命”字的一半。“令”比“今”在笔画上多一点。取名不好,而且又是单名,如果是双名,也许好多了。玄学山瞎分析而已。
脸皮10厚
26 楼
这家长心也太大了。要是换成我凶手逃到天边我都会追过去用尽一切办法杀他全家
r
richard98
27 楼
估计朱令父母是太善良老实的知识分子,没有那么多坏心眼、也就不会把别人想得那么坏、就不会去猜疑别人的坏心眼。
r
richard98
28 楼
那个年代中国的刑法根本就没有疑罪从无这么一条。 2012年3月通过的刑事诉讼法第48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r
richard98
29 楼
不会吧?如果是你说的那样,把一个活人用暴力弄死,肯定会在体表留下各种痕迹的,即使不解剖,也很容易发现的。
飞翔的鱼头
30 楼
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 这样的家庭 就没见过几个顺利的 [1评]
手中
31 楼
: 是这样吗?难道这里有诅咒? [1评]
飞翔的鱼头
32 楼
如果真是在宿舍弹钢琴,严重影响大家生活,估计大家情绪会反转
飞翔的鱼头
33 楼
给孩子取名,一般随父姓,标新立异的家庭喜欢一个跟爹一个跟妈,或者父母的姓都加进名字,第三个字才是孩子的名。 更加不可思议的家庭是,干脆父母的姓都不跟,譬如某舟 [2评]
r
richard98
34 楼
疑犯根本就不敢出来认真,说明了啥?做贼心虚呀。
n
nowave
35 楼
某舟跟她妈姓。某非一家的孩子都随母姓,儿子后来改回父姓了
谁主沉浮?
36 楼
孟晚舟不是随母姓?
B
Bccan
37 楼
那个网友说 那个强奸犯几年后被抓后自己承认那年那时那地奸杀了个女孩,都对得上。那个网友还说,小女儿是孙和室友一起干的,因为她总是深夜回宿舍影响大家睡眠,所以下毒目的是要她拉肚子从而考试挂科从而留级从而不再同一个宿舍,没想到用量太大。我个人觉得 该网友的信息最可信,虽然不知道怎么来的。 [1评]
r
richard98
38 楼
对后者我相信,而且2013年那封从美国邮寄给朱令父母的匿名信的全文内容也印证这个说法。
X
X去年买了个表
39 楼
: 这都扯到哪了……
飞翔的鱼头
40 楼
深夜回宿舍的原因是?按说熄灯之前如果不回宿舍,楼下的大门关,就进不来了
飞翔的鱼头
41 楼
https://www.xcar.com.cn/bbs/viewthread.php?tid=93664552&page=2 信息很多
飞翔的鱼头
42 楼
从某种程度说垃圾清华害了朱令 “”朱令确实经常在12点回宿舍。那时清华女生宿舍在每晚10:40熄灯锁门,12:00最后再开一次大门” 关了大门再开一次 果然很有中国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