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美国没想过遇到中国这样的对手,出现失误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5月2日 6点23分 PT
  返回列表
73311 阅读
45 评论
观察者网

日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接受了英国《金融时报》专访。该专访文章于4月29日发布。

谈及近年来的中美贸易摩擦时,斯蒂格利茨指出,问题的根源在于“美国从未预料到会有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因此“并非是中国出现贸易违规,而是美国出现了战略错误”。他举例说,在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在十多年前便进行战略布局,而美国却毫无动作。

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现年81岁,是美国知名经济学家,先后在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担任经济学教授。1993年至1997年,斯蒂格利茨在克林顿政府经济顾问委员会任职,先为成员,后升至主席;1997年至1999年,他担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资料图)

据介绍,斯蒂格利茨为信息经济学的创立做出了重大贡献,2001年由于在“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的分析”理论研究上的突出贡献,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他认为,由于市场参与者“信息不对称”,市场功能是不完善的,因此政府以及其他机构应必须巧妙地干预市场,以保持市场正常运行。

《金融时报》提到,2002年,斯蒂格利茨出版了《全球化及其不满》。该书因抨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国际贸易规则而引发争议,同时也令斯蒂格利茨名声大噪。

接受专访时,斯蒂格利茨愉快地表示,“我在2000年对全球化的看法与当今世界的看法完全一致”。《金融时报》称,现在,IMF接受了他的批评,而对贸易规则的怀疑也已成为美国两党共识。在美国国内,拜登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的大政府政策,促进了通胀率的下降,斯蒂格利茨对此表示赞同。

然而,全球新秩序也对斯蒂格利茨的世界观提出了挑战。

斯蒂格利茨一直呼吁为世界相对贫困地区以及西方工业化落后地区提供更好的待遇,但两者的需求经常发生冲突。比如,美国希望通过生产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来创造绿色工业就业机会,但却抱怨中国进口产品存在“不公平竞争”,并动用关税大棒予以干涉。

被问及是否认为中国是全球贸易的建设性参与者时,斯蒂格利茨回答,他并不完全了解中国。他同时提到,“讽刺的是”,自2019年以来,美国一直阻止向世贸组织上诉机构任命新法官,“因此我们没有正式的法律途径来判断他们是否违反了规则”。

斯蒂格利茨表示,根本问题是美国没有预见到会有中国这样的竞争对手。他说,即便中企没有在本国获得补贴,“也可能凭借其经济规模和工程师数量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并非是中国出现了贸易违规,而是美国出现了战略错误,”斯蒂格利茨直言,“相对于中国,我们对工程的投资不足”,中国“让自己处于比较优势,而我们还没有接受这一点”。他随即举例称,早在十多年前,中方高层领导人便在电动汽车领域提出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但美国当时却毫无作为”。

斯蒂格利茨不同意“美国优先”政策,因为他认为,如果西方国家凡事以本国公民优先,将无法鼓励全球在气候变化等领域合作。但他赞同美西方国家近一段时间鼓吹的“去风险”说法。

在斯蒂格利茨看来,美国两党都质疑当前的贸易规则,但有所不同:共和党人提倡保护主义,是因为他们认为世界规则基于“零和博弈”;而民主党人仍相信所谓“基于规则的世界体系”,但却质疑中国等国家不遵守规则,从而伤害美国利益。

斯蒂格利茨在新书《通向自由之路》中重申了上述观点,并认为美国社会不平等及由此产生的绝望感,催生出以特朗普为代表的民粹主义。他将特朗普称为“新自由主义”的产物,批评新自由主义的“自私”、“唯物主义”和“不诚实”等特征,同时建议美国政府在网络监管、带薪病假和带薪假期等方面向欧洲学习。

近些年来,美国官员频频炒作“中国威胁”,打着“国家安全”旗号大行保护主义,不断打压中企。

对此,我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日前指出,中方一贯按照市场原则开展经贸合作,始终坚定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全面履行世贸组织规则。我们希望美方也切实尊重公平竞争原则,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同中方相向而行,为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j
jujubi
1 楼
好一个白眼狼的逻辑! [3评]
那就好好生活
2 楼
他同时提到,“讽刺的是”,自2019年以来,美国一直阻止向世贸组织上诉机构任命新法官,“因此我们没有正式的法律途径来判断他们是否违反了规则”。
不得有空格
3 楼
知道为啥不 中国有5年计划10年计划50年计划 国家的大政策方针持续性延续性指向性贯彻性 美国有啥 每4年选一次总统 每次总统上台推翻上一任总统的政策 纯粹为了选举而选举 导致政策左右摇摆 明末朋党纷争,在廷诸臣置封疆社稷于度外,惟以门户胜负为念,不待智者,知其必亡。
s
sksbghj
4 楼
好一个臭傻逼,你吃屎也好歹要有知识人的💩
那就好好生活
5 楼
jujubi你个蠢货。满嘴文革语言。你中文哪里学的?谁给了你文化养育? 你用中国给你的基本教育,来辱骂中国,你觉得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你是好一个,还是坏一个? 这么恨中国,赶紧放弃使用中国教你的中文,不要再看中文。
j
jujubi
6 楼
美国现在宁可和有咖喱味的印度玩,也不跟白眼狼玩。打死白眼狼。 [2评]
斯文的地主
7 楼
中国的强大强盛那都是踩着美国畜生的脑袋上去的! 美国畜生为中国崛起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 . 我们这代华人都是看着中国一步一个脚印的强盛! . 海外华人支持中国共产党! . . .
s
sksbghj
8 楼
你妈爱跟谁玩跟谁玩。别尼玛,死皮赖脸一趟一趟往中国跑啊。跟阿三玩,意思你妈早晚也是咖喱逼呗。
雁过留声机
9 楼
你是说啊三爹吗?
斯文的地主
10 楼
你要感激! 你要感恩中国共产党! . 没有中国共产党你还想解放台湾? 你要感恩! . 中国的强大强盛那都是踩着美国畜生的脑袋上去的! 美国畜生为中国崛起起了无法磨灭的作用! . 我们这代华人都是看着中国一步一个脚印的强盛! . 海外华人支持中国共产党! .
月下偷心人
11 楼
美国当时想控制欧洲需要马歇尔计划砸钱帮他们重建?驻军占领就完了,好像苏联对东欧一样---稍微用脑子想想都知道不对了。典型墙过白眼狼逻辑。 [2评]
斯文的地主
12 楼
美国怎么样怎么样 和你是没有关系的! 知识点: 中国国家统一 解放台湾省的事中国共产党! . 台湾人已经罪孽深重 没有争取到统一的红利 那就要争取能活命! . 知识点: 台湾人高举五星红旗 大叫中国共产党万岁就是护身符! . 全球华人支持武力解放台湾! 海外华人支持中国共产党! . 海外华人向习近平致敬! 海外华人支持习近平! . . .
s
sksbghj
13 楼
滚你妈个逼,念点书,再回老子的贴。再不济,临时google下都行。有尼玛这么又蠢又懒又坏的,还大言不惭的贱逼。 [1评]
牛皮方糖
14 楼
中美不是什么竞争对手,是你死我活的千年之敌
j
jujubi
15 楼
和美国友好的都发达了,德国,日本,南韩,东欧,台湾,还有过去的中国,和将来的印度。想和美国做对的没有一个有好结果,伊朗,俄国,北韩,等等,还有将来的中国。 [1评]
崩世光景
16 楼
老哥很激动啊,跟臭傻逼较什么劲,别搭理它,jujubi妈被黑鬼操
崩世光景
17 楼
jujubi 妈被黑鬼操,你个黑眼狼
z
zmxnv
18 楼
你们一族可以先跪先舔。中国不缺你这种吃屎SB。提醒你舔的时候要提前两天解释明白,不然被忽视甚至被误解了就是一粒花生米。
e
evision
19 楼
北韩,俄国也有5年计划,开始很牛逼。碰到一个没文化的你十年计划也是白搭。
z
zhaoxpi
20 楼
呵呵骂诺奖一文不值的不也是这个观察者网吗
S
Sinoroc
21 楼
美国从建国那一刻起,就是一只白眼狼
D
DDT666
22 楼
某种意义上,台巴子的认知作战也是有功劳的。 首先是对大陆的各种诋毁,让大陆知耻而后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能及时发现不足加以改进,对美国的跪舔,则让大陆有了追赶的目标和方向。而美国则被忽悠了,以为大陆不足为惧,起到了战忽局的作用。 所以现在看1450的认知作战,我基本上是可以做到心平气和,就跟看笑话一样,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这些上蹿下跳,急不可耐的家伙。哪怕他们认罪做父,寡廉鲜耻,也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愿意自污,不是可以让我们更清醒吗? 美国是靠利益粘接在一起的国家,当经济发达,民众富足的时候,矛盾都看不出来,或者说在人们的眼中,呆在美国带来的好处远大于劣势,犯罪成本过高,在美国就是好日子。 随着美国靠历史上杀人占地、黑奴红利和战争红利带来的利益慢慢消耗殆尽,原来的劣势就慢慢沉渣泛起,社会矛盾也越来越激化。当民众发现通过犯罪可以获得比遵纪守法更多的利益时,社会道德和秩序就会崩坏,美国就会变成一个丛林社会,想安安分分,忍气吞声过小日子的华人将迎来可怕的灾难未来。还是要靠自己保护自己,做好弱肉强食的准备。
v
vhengsh
23 楼
标题应该改为"诺奖得主:美国没想过遇到中国这样抹不黑、颠不倒的对手,出现失误"
扶风
24 楼
和美国有好的菲律宾,厄瓜多尔,海地,巴拿马,智利,利比里亚(亲儿子,美国人亲手建立,沿用美国宪法)。。。 看咱们挑哪些国家了
t
topmusic
25 楼
美国政客都忙于筹款,还有向金主输送利益。哪顾得上国家? 都是临时工,从来没有长期规划。
刘霍珲
26 楼
他依旧没看到问题的本质
顽童在线
27 楼
正大光明的对手好对付,就怕罗刹国这样的,背后使阴招,不择手段的畜生。
V
Vooo
28 楼
你个畜生不会懂的,成王败寇!哈哈哈哈
钟馗捉妖
29 楼
美国生于罪恶,必死得耻辱。
t
totalfire
30 楼
老师的老师啊! 在国内上大学时,宏观经济学的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去找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书籍去自学,印象当中斯蒂格利茨也就是50多岁的人,怎么一晃都80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