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半年GDP增长2.5%!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7月15日 8点52分 PT
  返回列表
71930 阅读
34 评论
国新网

国新网消息,7月15日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2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二季度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

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介绍,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深度下跌。面对不断加大的新的下行压力,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决策,及时果断施策,坚持不搞“大水漫灌”,靠前实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政策举措,按照已明确的总体思路、政策取向,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部署稳住经济大盘工作,政策效应较快显现。5月份主要经济指标降幅收窄,6月份经济企稳回升,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

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9137亿元,同比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228636亿元,增长3.2%;第三产业增加值304868亿元,增长1.8%。其中,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92464亿元,同比增长0.4%。分产业看,二季度第一产业增加值18183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22450亿元,增长0.9%;第三产业增加值151831亿元,下降0.4%。

夏粮再获丰收,畜牧业稳定增长

上半年,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全国夏粮总产量14739万吨,比上年增加143.4万吨,增长1.0%。农业种植结构持续优化,油菜籽等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4519万吨,同比增长5.3%,其中猪肉、牛肉、羊肉产量分别增长8.2%、3.8%、0.7%,禽肉产量下降0.8%;牛奶产量增长8.4%,禽蛋产量增长3.5%。二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同比增长1.6%,其中猪肉增长2.4%。二季度末,生猪存栏43057万头,同比下降1.9%,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4277万头;生猪出栏36587万头,增长8.4%。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发展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制造业增长2.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6.2个百分点。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股份制企业增长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2.1%;私营企业增长4.0%。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11.2%、31.8%、19.8%。

二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7%。其中,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2.9%;5月份增速由负转正,增长0.7%;6月份增长3.9%,比上月加快3.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4%。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2%,比上月上升0.6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5.2%,上升1.3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410亿元,同比增长1.0%。

服务业逐步恢复,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2%、5.5%。二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4%。4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6.1%;5月份降幅收窄至5.1%;6月份由降转升,增长1.3%。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比1-4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6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3%,比上月上升7.2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零售、铁路运输、道路运输、航空运输、邮政、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1.0%,比上月上升5.8个百分点。

市场销售有所改善,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较快增长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0432亿元,同比下降0.7%。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82706亿元,下降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7726亿元,下降0.3%。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190392亿元,增长0.1%;餐饮收入20040亿元,下降7.7%。基本生活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9.9%、8.2%。全国网上零售额63007亿元,增长3.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54493亿元,增长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5.9%。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4.6%。其中,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5月份降幅收窄至6.7%;6月份由降转升,同比增长3.1%,环比增长0.53%。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增长,高技术产业和社会领域投资增长较快

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71430亿元,同比增长6.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7.1%,制造业投资增长10.4%,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5.4%。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8923万平方米,下降22.2%;商品房销售额66072亿元,下降2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0%。民间投资增长3.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3.8%、12.6%。高技术制造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8.8%、28.0%;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3.6%、12.4%。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4.9%,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34.5%、10.0%。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4.2%。其中,4月份增长1.8%,5月份增速加快至4.6%,6月份增速进一步回升至5.6%。6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95%。

货物进出口较快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上半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98022亿元,同比增长9.4%。其中,出口111417亿元,增长13.2%;进口86605亿元,增长4.8%。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24812亿元。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13.1%,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4.2%,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3.6%,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9.6%,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机电产品进出口增长4.2%,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49.1%。6月份,进出口总额37657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出口22079亿元,增长22.0%;进口15578亿元,增长4.8%。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幅持续回落

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0.4%,衣着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0%,交通通信价格上涨6.3%,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7%,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2%。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33.2%,粮食价格上涨2.4%,鲜果价格上涨12.0%,鲜菜价格上涨8.0%。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上涨1.0%。二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3%。其中,4、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均上涨2.1%;6月份同比上涨2.5%,环比持平。

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7%,二季度同比上涨6.8%。其中,4、5月份同比分别上涨8.0%、6.4%;6月份同比上涨6.1%,环比持平。上半年,全国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上涨10.4%,二季度同比上涨9.5%。其中,4、5月份同比分别上涨10.8%、9.1%;6月份同比上涨8.5%,环比上涨0.2%。

就业形势好转,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

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7%,其中二季度平均为5.8%。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5、6月份连续回落,分别为5.9%、5.5%。6月份,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8%,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3%。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9.3%、4.5%。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7小时。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124万人。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缩小

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同比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03元,同比名义增长3.6%,实际增长1.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7元,同比名义增长5.8%,实际增长4.2%。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4.7%、3.2%、5.2%、5.6%。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值为2.55,比上年同期缩小0.06。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5560元,同比名义增长4.5%。

总的来看,一系列扎实稳住经济政策成效明显,我国经济克服超预期因素不利影响,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尤其是二季度实现了经济正增长,稳住了经济大盘,成绩来之不易。但也要看到,世界经济滞胀风险上升,主要经济体政策趋向收紧,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国内疫情影响还没有完全消除,需求收缩与供给冲击交织,结构性矛盾和周期性问题叠加,市场主体经营仍比较困难,经济持续恢复基础不稳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抓住经济恢复关键期,狠抓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见效,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增效力激活力添动力,不断巩固经济稳定恢复的基础,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金三
1 楼
好,顶住压力,做的和真的一样。
阿迹
2 楼
统计局这么努力才到2.5%,看来是真不行了。 [1评]
斯图斯图
3 楼
狗粮之前纷纷跳大神预测-10%,现在出来把自己吐的💩又全舔回去了,请看1楼😂😂😂
斯图斯图
4 楼
美国把揍狗粮的劲都拿出来了才-1.6%,看来狗粮揍的还是不够啊😂😂😂
b
bluej
5 楼
应该说是统计局顶住压力,硬是翻盘做到正增长。一定要超过美国啊。如果真的是增长,李克强也不会召集十万人大会了。
B
BTY2684
6 楼
这样的话全年要达到5.5挑战不小 [1评]
p
push
7 楼
习的防疫政策有很多值得讨论的地方,但是土共今年在控制通胀方面可圈可点
雅痞士
8 楼
上半年2.5%,全年目标5.5%,下半年的至少得在8%左右才行,我看,今年5.5%的目标完不成了。 下半年的出口应该不会差,加上基建等投资加大,尽量减少疫情的影响,下半年估计能达到6%左右,中国的GDP下半年要比上半年高一些,这样算下来,今年总体能达到4.5%以上就不错了。 [1评]
雅痞士
9 楼
大概率达不成了,能达成4.5%的目标,难度都很大。 第二季度只增长了0.4%,把裤子拖到地板上了。
l
liush000
10 楼
把去年水多挤一点,今年就5.5了
p
pilla
11 楼
上半年GDP增长2.5% ============================ 看来封城、清零、全员检测还做得不够,还要继续,革命生产两不误。
m
malailj00
12 楼
上半年取得这个成绩实不容易,下半年应该还有增长空间
八快五
13 楼
统计局顶住压力才做账簿做到2.5%,统计局应加薪。
斯图斯图
14 楼
封成这样还正的,你让那些一路躺平而来的某国结果还是负的,怎么活呢?😂😂😂 [1评]
d
donhai
15 楼
如果不封,起码要死1亿以上的人。
C
Cup3
16 楼
谁受罪谁知道。
l
lashi
17 楼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7%。 我所在地,加个零。cpi
爱逛动物园
18 楼
统计局的话什么样的傻子信?
罗马军团
19 楼
我年初就说过了,今年中国增长是负的。
j
jppark
20 楼
美国的数据不是统计局发的?是你妈去亲自偷来的?傻逼。
地中海的爱
21 楼
这几年印了这么多钱,都跑到哪里去了?
刁太大
22 楼
哈哈哈,统计局发布的数据,鸡的屁要多高就能有多高。亩产万斤的新版本而已。
开心小黄人
23 楼
对。别人都是傻子就你不是。
开心小黄人
24 楼
你就这么认为就好了。中国不是世界第二。中国经济不行,武力不行。那么现在针对中国的国家居心险恶亡我中华之心不死
a
android_auto
25 楼
到处封城还有2.5的增长, 这要是全放开了, 那还不得起飞咯啊!!
u
urawa
26 楼
我建议继续封。 封城都能2.5%的增长,那就最好什么都不干。 不过,核酸产业估计增长了10000%,因此把别的产业平均了。以后我们就靠核酸啦。
一日万千里
27 楼
统计局真立功
平和である
28 楼
哈哈
z
zjxqq
29 楼
统计局玩的是∶统计加估计,反正是只赢不输,鬼才相信!
苏浩
30 楼
太过谦虚就是一种虚伪了.
苏浩
31 楼
明明就是5.2%.
u
urawa
32 楼
名义Gdp同比增长2.5%,实际GDP同比增长率得看今年的通胀情况,通胀2%,实际增长率大概是0.45%。万一运气好,通胀达到3%,实际增长率就是-0.575%。你猜今年通胀率会不会超过3%?
文强
33 楼
lol 0.4% 统计局真他妈的会说话 习加速
文强
34 楼
说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