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专家:不要相信快检结果 对Omicron不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2年4月18日 14点35分 PT
  返回列表
61281 阅读
15 评论
加西周末

华人妈妈:老公儿子全中招我却阴性? 复活节的长周末,没有人在意加拿大第6波疫情。

 

该出门的出门,该旅游的旅游,仿佛一夜回到了疫情前的样子。

 

然而,也正是在这个人人狂欢的周末,加拿大专家再次敲响警钟——“不要相信快检结果!它对Omicron不敏感!”

 

当口罩和疫苗护照被政策放弃后,加拿大的防疫就全靠自觉了。

 

政府“豪放”地给家庭免费发放快检测试盒,鼓励民众在家自测,阳了就自觉隔离。

 

不过,安省新冠疫情科学顾问团Dr. Peter Juni却在今天告诉CTV,“不要相信快速检测。我们还不知道如何与Omicron的BA.2子变体共处,如检测结果是阴性,仍是不够的。”

 

Dr. Peter Juni表示,根据早前的一份科学简报,快检测试被认为对Omicron变体不太敏感,意味着它可能无法测出真正的阳性。

 

尤其是现在Omicron亚变种BA.2传染性又强,快检能否测出BA.2来科学家们对此还知之甚少。

Juni医生建议加拿大人,在参加家庭或朋友的聚会前,至少进行两次快检测试,来确定是否感染新冠。

 

“一次不够,至少测两次,至少相隔24小时。”

 

对此,刚刚经历过一家3口全中招的大温华人M女士深有体会。

 

前不久,M女士的先生有点“闹肚子”,儿子则突然发烧。

 

一测,两人果然是阳性。M女士自己没有明显症状,测得的结果是阴性。

 

“我觉得很奇怪,爷俩都是我在照顾,一家人一起吃饭一起睡觉的,就我绝缘?”

隔天,依然没有症状的M女士再测了一次,显示阳性。

 

“我觉得这个测不太准,很可能假阴。就像我,如果我只测一次,看到阴性,然后放心地出门去逛街、参加聚会,其实并不安全。”

 

正逢团聚的长周末,Juni医生还建议,如果出现任何症状,都不要与他人聚会,应自我隔离。

 

最好使用如KF94、KN95 或 N95s等优质口罩,如果没有这些,建议在布口罩下戴一个医用口罩,以便贴合。

 

另一边,一项最新研究发现,新冠患者可能在感染数月后出现罕见的威胁视力的眼部血栓的风险!

 

路透社报道,由于新冠感染会增加身体其他部位血管阻塞的风险,研究人员研究了近 50 万 COVID-19 患者后发现,65 名患者出现了视网膜静脉阻塞(眼血栓)。

 

根据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眼科杂志》上的一份报告,虽然这个数字很低,但与习惯之前的感染率相比,它在统计上显着增加了 54%。

但这种差异可能是偶然性的。血栓最常发生在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身上,这些疾病会增加他们患血管问题的风险,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胆固醇。

 

事实上,新冠可能带来的与视力有关的后遗症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

 

早前,英国一位9岁男童Zac Morey就在被检测出新冠阳性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左眼失去视力。

 

Zac的母亲当时惊慌失措地说:“他的眼睛看起来像快炸开一样!”,

 

“如果不用手去掰,眼睛根本无法张开,它比任何东西还要肿大。”

 

英国《每日邮报》也曾报道,美国眼科学会(AAO)的一份报告针对三名新冠阳性患者进行检查,发现他们都患有角膜炎,引发感染性眼内炎,并在两个月内迅速丧失视力。

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已将结膜炎列为感染新冠后的后遗症之一,虽然研究并无确切指出是Covid引起的眼部感染,但许多研究都证实眼部感染与新冠病毒两者密不可分。

 

此前,南华早报也报道,香港大学研究者发现,五分之一的新冠康复患者都出现了干眼症状——视力模糊,其次是瘙痒、疼痛或烧灼感、流泪或分泌物和发红。

 

现在,自眼结膜炎和干眼症后,近期的研究又发现了眼血栓风险,可能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这不得不令人更生警惕,谁也不希望一场感染康复后,却面临失明的风险。

 

不只如此,美国一项研究还发现,即使是轻微的新冠病例,也会增加一个人在确诊后至少后一年内患心脏病的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新冠患者更容易出现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炎症、血栓和心脏病发作。

 

英国妈妈Suzanne Rolf就是个案。

 

年仅34岁的她在确诊一直健康,然而在感染新冠并康复将近1年后,她被告知患有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或PoTS,即心率异常。

 

还有59岁的凯伦,在确诊4个月后,她被诊断出心脏病。

 

她们都没有心脏病史,共同点就是都确诊过新冠,却都在康复后“心脏出了问题”。

 

看来,新冠后遗症这个课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也是这个周末,CBC发表报道指出,Omicron子变种已经冲破了我们所有的防线——从疫苗到口罩。

 

如今,感染变得难以判断也难以避免。

 

这一波疫情还将怎么继续,无人能知。

留给我们的,只能是尽可能自我保护,尽可能地延迟被感染的命运。

l
lovepark1
1 楼
不早说
吃鱼的大白鲨
2 楼
大外宣开始拼命带货,对韭菜们开始各种恐吓,把各种病说成是新冠后遗症。
不清不楚
3 楼
在欧美有流感需要戴口罩吗?流感需要对感染者进行检测L?精神美国人说新冠死亡率比流感低为什么还有那么多国家有新冠措施进行新冠检测?。。。。。。那就是新冠并不是精神美国人所宣传的危害性比流感低,不管是死亡人数和后遗症等。
t
thd
4 楼
一会儿躺平,一会隔离,一会儿类似感冒,一会儿后遗症, 砖家+媒体 = 政 妓
l
lids
5 楼
本来就都有这些病,现在所有病都是因为新冠了
天临
6 楼
我的朋友中新冠的后遗症,有人偶尔是突然呼吸困难。还有一位是嗅觉问题,总是能闻到臭臭的东西
砍瓜切菜侠
7 楼
为的是经济效益。流感已经100年了,人类都麻痹了,药厂没的赚了。新冠不一样,能带来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潜在巨大消费。而且好多刚搞起来的新冠研究不也还得靠经费拨款不是? 好不容易找到个饭碗,谁不想多端几年。对于一般人来说,新冠确实是有害的,但也不用怕的什么都不敢做了。人一辈子得的比新冠还严重的病的概率多的是。
不清不楚
8 楼
是的资本家就是一切向钱看,我主要想说的是新冠并不是在留园网的一小部份华人说的比流感弱,明明就是老弱病残收割机却有些人硬要黑白颠倒,这部份华人自称反共不反华,但是为了反共他们不介意反华。
A
AMONIA
9 楼
这就是为什么政府叫大家在家自检,非重症不要去医院。因为Omicron 基本都是轻症。这样,统计上感染率降下来了。免疫率上升了。经济恢复了,政府还省下了发covid误工补贴的开销。
i
improving
10 楼
你比懂王还懂新冠?😂
f
frank1818
11 楼
: 医生都没你明白,你最明白了,你坐在家里就可以给人看病,比“李大师”还大师。
C
Chow79
12 楼
自己加了三针做足预防措拖也中招,身边十个人都有二,三个感染,这个病毒怎么防
B
Berlusconi
13 楼
CCP全责
曾祖爷爷
14 楼
你们还不快来抄大焊帝国的作业
天罡
15 楼
打疫苗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