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教授储殷称“成年人有权做个废物” 引发争议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3年2月9日 19点21分 PT
  返回列表
43008 阅读
11 评论
常耕不辍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曾经的国际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教授储殷,储教授,一直以敢说、敢想的形象示人。这也为其在众多社交媒体上积累了大量的粉丝。

近日储教授又一次在某网络平台上抛出了一个惊人的观点:成年人有权做个废物。

此言一出,立即在网络上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很多人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成年人有权做个废物?不得不说,储教授的这个观点确实是够大胆、也够直接。说出了很多人想说却又不敢说的大实话,讲出了一个很现实但我们却又不敢承认的事实:

做一个废物真的挺好!

不焦虑,不内卷,安安静静快快乐乐地过完一生,那是多少人羡慕向往的神仙日子?

储教授说:我们不希望孩子是废物,是因为他们还有未来,需要多读书,多成长。而过了35岁以后,做个废物还是挺舒服的,这是生活方式的选择。因为过了35岁再壮怀激情,这一生很大程度上也已经定型了,不是曹操那样的老骥伏枥。中年人要安于做个废物,到了老年也不要因为自己是个废物而心怀愧疚……

他更是直言不讳:这话大家别不爱听,因为老了没用了就没用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有权利不代表有勇气能做个“废物”直接“躺平”当然好,因为现在的人真的太累了,一辈子过得太不容易了。

小时候,一路被父母追着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以后找份好工作。于是乎就你追我赶,从小学开始就各种“卷”,各种你追我赶。上不完的辅导班,做不完的家庭作业。而到了初高中,我们就更是像被关进了一个精心编织的牢笼里,无论怎么挣扎也出不来,只得弯下腰来拼命学。有的时候,难过得想放弃,但一抬头却发现所有人都还在埋头苦练学,父母也眼巴巴地站在身后看着,哪里又还敢再生出要放弃的念头?

好不容易熬出了头,毕了业走向社会之后才发现,这个世界的残酷程度远比我们预计的要更加残酷、现实。找工作,找对象,买房子,生儿育女,哪一项容易?哪一项是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轻松达成的?

面对这样的生活困境,谁不想做个废物?谁不想无忧无虑?为此,还有很多人专门发明了一些有意思的词语:“躺平”,“佛系”,无不在昭示着普通人的脆弱内心,以及在生活中苦苦挣扎的哀嚎。

是的,每个人都有选择成为一个“废物”的权利。可有权利是一回事,能够真正鼓起勇气的人又有多少呢?

普通人做不了“废物”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有的人生来就住在罗马!

普通人可以选择做“废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想储教授,也不是真的想鼓励所有的人都做一个快乐的“废物”,其本意,更多的是希望通过这种近乎玩笑的方式去激励更多人。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在这个社会上,可供普通人选择的余地真的是少之又少,抬头看看我们的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卷”到不行。有行色匆匆的成年人,更有被学习压弯了腰的青少年。普通人本来就已经在最底层了,还要“躺平”当“废物”,岂不是立刻要被这个社会给淘汰了?

当所有人都在奋起直追的时候,普通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努力?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反退”。在如今这个满是激流的社会中,普通人不拼命往前游,那就只有面对被大水冲走的命运。

照我说,专家还是少建议为好,与其劝年轻人放弃“躺平”,不如多想想办法加快解决核心问题。

e
eurostar_019
1 楼
他说的没错,每个人都有权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不需要什么榜样,不需要什么宏大的叙事,不需要什么说教!
a
ali88
2 楼
你当然有权。 你有钱吗?
I
Idado
3 楼
没有什么废物。废物是针对特定对象的,例如你对某个利益团体无用,就是废物,有时这个团体是国家民族之类的。但是你为人父为人子,对于家庭永远是支柱,绝不是废物。
a
ali88
4 楼
如果钱不是问题,你做什么都可以。
科普闲谈
5 楼
这位学者有患政治狂热症的严重倾向。他的著名论断“用三星堆否定“华夏文明” 是在质疑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所有权”,把中国领导人带到深沟里,搞得里外不是人。
i
iloveCCP
6 楼
这伙计也不当教授了, 成天网上婆婆妈妈的, 聊一些大爷大妈喜欢聊的话题。 没啥真才实学。 既然是曾经的人大教授(其实是副教授或讲师), 应该聊一些事关国计民生的大事。
g
goodmum
7 楼
累了做下废物,有劲儿了做点事,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难为
8 楼
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某些人自认为高人一等,不为别人创造价值,才是废物。
有待
9 楼
废物是想当就能当的吗?三河大神了解一下。
i
iask
10 楼
年轻人没出路,啃老的太多。连清华的博士都进街道办了, 很多成年人不得不做个废物
静静的流水
11 楼
偉大領袖希望子民都是廢物,然後他就可以用偉大思想發功,變廢為寶,點石成金。雷鋒,申紀蘭之流就是活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