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RoboTaxi试运营翻车?中国赢麻了?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6月25日 19点8分 PT
  返回列表
60246 阅读
9 评论
酷玩实验室

8个月前,马斯克在洛杉矶华纳兄弟影城举行了备受瞩目的“We, Robot”盛会,向全世界高调宣布了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时代的到来。在那个充满科幻色彩的夜晚,没有方向盘和踏板的CyberCab原型车闪亮登场。

前天(6月23日),由10多辆特斯拉组成的车队,已经开始在美国的奥斯汀开始试运营,这标志着特斯拉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RoboTaxi)正式落地。只不过这些车辆,并非当初展示的未来感十足的CyberCab,而是经过改装的新款Model Y,不仅方向盘,踏板都还在,副驾驶也配了人类安全员。

从充满科幻感的CyberCab到改装现款Model Y上路,可以看出,RoboTaxi的上线时间节点已经成为关键的战略窗口期。面对Waymo、萝卜快跑等竞争对手在无人出租车领域的快速扩张,特斯拉已经等不及CyberCab的量产了。

不过刚上线的RoboTaxi似乎表现并不理想,不仅没能实现纯正“无人驾驶”,并且社交媒体上还流传出几段自动驾驶中违反交通法规的视频。由此,不少人冲到马斯克推特下留言——看看萝卜快跑,已经在多个城市跑起来了!

以目前特斯拉RoboTaxi业务的体量来看,它的确和业内领先者还有不少身位的差距。就在上个月,谷歌旗下的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Waymo宣布完成了第1000万次的载客订单,而大洋彼岸的另一头,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的订单数量已经远超Waymo,达到了1100万。

随着萝卜快跑,Waymo等厂家的多年投入,以及行业的多次洗牌,无人车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速推进。根据商业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2030年时,Robotaxi全球市场总规模将于达到人民币8349亿元。

对于所有Robotaxi玩家来说,这两年将成为关键的窗口期,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为什么特斯拉如此看重这块业务。

 洋萝卜——特斯拉与Waymo

面对RoboTaxi这个万亿蓝海市场,马斯克在2016年就说过类似的话——特斯拉不仅要成为电动汽车制造商,更要打造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要让车主的特斯拉在闲置时加入共享车队赚钱,就像“汽车版的Airbnb”。

也正是这些,让特斯拉的股价和市值都远超传统主机厂。从2016年承诺2017年底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到2019年说2020年推出RoboTaxi,再到每年都说“明年一定”,这个“明年”已经拖了近十年。

直到今年,RoboTaxi的格局已经产生巨大变化,萝卜和Waymo的日渐壮大,以及投资者的质疑都让特斯拉不得不考虑兑现当初的承诺。这次在奥斯汀虽然只推出了10多辆Model Y作运营,无论从规模上,里程上来看,特斯拉的RoboTaxi都对其他公司构不成威胁。但别忘了,这一切背后的特斯拉有着自己的独家大招。

与竞争对手需要昂贵改装不同,特斯拉一直践行纯视觉路线,不需要激光雷达等传感器。这不仅大幅降低了硬件成本,更让每一辆已售出的特斯拉都具备了升级为RoboTaxi的可能。如果将来FSD跑通,可以实现无人监督下的自动驾驶,那么全球道路上数百万辆Model 3和Model Y都将成为潜在的RoboTaxi。

相比Waymo需要一辆改装专用车的模式,特斯拉理论上可以一键激活百万级车队,瞬间形成压倒性规模优势。

与特斯拉截然相反的是Waymo,作为背靠谷歌的玩家,它不受短期盈利压力影响。从2009年一直进化到现在,道路数据多,路测经验丰富,已经成为最先进的L4级RoboTaxi厂家之一。

随着规模逐渐扩张,目前Waymo在旧金山、洛杉矶、凤凰城和奥斯汀等四个城市运营着超过1500辆商业化无人驾驶出租车,每周提供超过25万次付费出行服务。

不过和特斯拉自己生产电动车不同,Waymo通过和主机厂合作,把改装过的电动车投放到市场上。目前路上跑的主要是第五代Waymo,主要是改装过后的捷豹I-Pace车型,根据投中网的资料,每一辆的纯硬件成本大约在1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近百万。

 土萝卜VS 洋萝卜,一场以一敌二的战斗

可以看出,国外的RoboTaxi们正在以不同的技术路径,不同的硬件规格迅猛发展,但回归国内,从体量上来看,似乎只有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一家能与这些“洋萝卜们”抗衡。

从2013年,百度便开始布局自动驾驶,不仅是国内最早的一批,也是一直坚持投入最大的企业之一。凭借中国复杂的交通环境和政策支持,反而在某些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车。截至目前,萝卜快跑已经累计提供超过1100万次出行服务,安全行驶里程突破1.7亿公里。

随着技术积累,萝卜快跑已经成为国内RoboTaxi的代表。不过更值得关注是,萝卜快跑是为数不多真正实现“出海”的中国自动驾驶企业。从香港到新加坡,从迪拜到阿布扎比,萝卜快跑正在加速全球化布局。2025年3月,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试乘后表示“欢迎萝卜快跑来新加坡”,阿联酋AI部长更是期待“所有车队都由萝卜快跑支持”。这种国际认可度,连Waymo都还未达到。

新加坡副总理点赞萝卜快跑

不仅是技术积累,依托了国内的产业链,萝卜快跑的硬件成本也要远低于前两家。根据最新的争夺数据,去年上线的第六代萝卜快跑无人车的成本只有20.46万元。即使和纯视觉的CyberCab相比,萝卜快跑依然在硬件成本上占据优势。

 竞争背后,也是话语权的定夺

RoboTaxi不仅是中外萝卜之间的竞争,也是产业链和自动驾驶话语权的争夺。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RoboTaxi的竞争实际上是一场涉及芯片、传感器、算法、车辆制造、运营服务等多个环节的全产业链博弈。每一个环节的技术突破和成本控制,都直接影响着整个RoboTaxi生态的竞争力。比如激光雷达从进口到国产,直接让萝卜硬件成本拼赢了特斯拉。而反过来,如果将来萝卜快跑占据RoboTaxi越多的份额,那么将会给国产产业链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技术迭代。

更深层次的竞争则体现在自动驾驶规则和标准的制定上。谁能够在技术路线、安全标准、数据规范等方面发出更有影响力的声音,谁就能够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这不仅仅是技术实力的较量,更是对行业发展方向的引导权争夺。所以说,谁能在技术、产业链、标准制定上取得优势,谁就能在这场变革中赢得先机,进而影响全球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方向。

 行业迎来爆发窗口期,也需要政策鼓励

当前,RoboTaxi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爆发窗口期。本土萝卜想要日后成为牌桌上的一员,还离不开大家的包容和监管政策的鼓励。

目前,我国RoboTaxi想要上路,还需要经过“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商业化试点”的渐进式发展路径。和国外,例如美国加州相比,我们的步伐显得过于谨慎。

窗口期稍纵即逝,虽然2030年可能才会迎来市场爆发,但这个巨大蛋糕的分配权,很可能在未来2-3年内就已确定。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出行市场、最完善的5G基础设施,这些优势如果能够充分释放,完全有能力在全球RoboTaxi竞争中脱颖而出。

我们或许可以在现有框架下探索更多可能性。比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当压缩各阶段的时间周期;在数据共享机制上进行创新,让测试数据能够更好地支持商业化决策;鼓励更多城市加入试点,形成区域间的良性互动。这些都是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同时,为创新提供更大空间的可行路径。

相信随着技术不断成熟、社会认知逐步提高,监管政策也会与时俱进。在政府、企业、公众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RoboTaxi一定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节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健而坚定地赢得这场全球范围内的竞争。

1 楼
武汉的萝卜快跑早就歇菜了! 中共媒体不报道,不代表就没事 [1评]
据说据说
2 楼
中国的无人驾驶车永远不可能在美国运营。
r
roygreat
3 楼
在美国出租车对车辆硬件成本不敏感,主要是驾驶员的人力成本。只要能把美国的出租车费用降到国内水平就很了不起了。
t
treebear
4 楼
中国除了萝卜快跑,还有小马智行和鸿蒙智行,算是百花齐放。另外中国企业基本上都有国际巨头入股,也愿意在其他国家建设数据中心,加上成本优势,出海一定吊打美国车企。
C
CBBU
5 楼
凭心而论,萝卜快跑不止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对当地交通行车规范以及驾驶素质的提高有着显著的作用。
l
liaohuawu
6 楼
国内打车那都是家常便饭, 国外打车就像改善伙食等大餐,
吧吧吧吧
7 楼
给点时间别人改进。
吧吧吧吧
8 楼
google一下再发帖子吧。1450难道都是250吗? https://www.apollogo.com/ch
中坚力量
9 楼
还自动驾驶??? 没有中国 西方连个屁都造不出来了 自动驾驶落后中国20年 西方不仅离不开中国 还会被中国弄死 哈哈哈 中国不给稀土美国就会直接亡国 美国有没有稀土无所谓 投降好了 或者改变政治制度 明显是落后的体制造成 美国的衰败 后知后觉的也太晚了吧 这不是很明显的事情吗??? 还用的着说吗? 不要再对欧洲美国有任何希望了 白痴才不回中国 欧洲美国哪一样可以自己生产??? 各种型号各种硬度的塑料 各种各样的化工产品 全部都从中国进口 你就算开工厂制造没有基础化工产品 你的成本怎么可能赢过中国??? 一个例子造船需要钢材铝材,欧洲美国有吗? 就仅仅这起步的都没有 后面的一系列 还能搞个啥? 以后别说船 连飞机也没办法造了 火箭更没办法制造 科技再好没有工厂生产 也是个屁用没有 还是回中国才是到了未来最有希望的地方 打仗就是打生产力,欧洲美国早已经完蛋了 脱钩???? 脱钩难呀 欧洲美国基础工业全部外移 没有钢铁铝材石油化工能源,连医疗原料都无法保证 因为商人嫌赚钱少都转移到了国外 哈哈哈哈哈 这些傻逼国家还想怎么脱钩??? 没有中国就没有欧美的生产 中国才是世界第一层的基础生产力 有了钢铁,车外壳才能便宜,刹车片才能便宜 甚至机床才能便宜。。。。。有了化工工业, 布料才能便宜,医药才能便宜,篮球鞋才能便宜,手机外壳才能便宜。。。。 有了能源,有了不环保的环境中国才能用廉价的电力汽油。。。 欧美自以为自己享受一切还自诩保护地球 却不知道自己正在失去地球 这个地球是中国的地球,你们这些唱高调的失去了生产力 就是待宰割的牛羊 欧洲美国还做梦呢吧 还脱钩?????做梦吧???? 欧洲美国都没有产业链了 啥都不能生产,当然完蛋了 有没有武器无所谓 保护大自然呗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就算你能做核导弹 中国做一千个你才能做一个 有屁用 中国造一万架飞机欧洲造一架质量肯定差呀 因为基础工业不行效率低下呀 欧洲日本也是一个龜样儿 产业链已经在中国了 完全无所谓 欧美日想和中国玩? 哈哈哈哈哈笑话一样 现在中国就是用低价压死欧美日企业 压死其他相关企业 等欧美工厂都死了 中国就产品就可以涨价 想涨多少就涨多少 只要有个欧美工厂出来生产 立即用最低价打死这个欧美工厂 等欧美新工厂死了 再来新高价 和中国打仗生产坦克大炮飞机炸弹的速度根本比不了 哈哈哈哈 欧美想玩 哈哈哈哈啊哈哈 玩死欧美 欧美已经丢失了产业链了 还想找回去??? 有工人吗?那些失业工人怎么培训? 能学会新东西吗? 学会要多少年?熟练需要多少年? 质量差,价格高,谁会买 中国马上会用高质量低价格产品打死欧美工厂 再重新定高价 还想和中国玩???? 玩不了了,欧美大势已去 去死吧 中国工厂真的无所谓 傻逼欧美已经被自己玩死了 现在中国甚至可以主动涨价 欧美一样不能不买 欧美已经没有产业链了 欧美正在忙着分辨男女 让同性恋和智障在军队达到哪种比例的 这种高深的问题 正在保护罪犯和非法移民 让他们投票选政府 哈哈哈哈哈 欧美加税已经晚了 中国不在乎也无所谓 现在在欧洲美国不回中国的人是白痴 在欧洲美国还有什么工作????? 屁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