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1日威胁对日本征收更高关税,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2日在就即将举行的参议院选举进行的党首讨论会上回应称,“与其加征关税,不如通过贸易来维护国家利益。”他强调,“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是美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国,日本为美国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
7月9日是美国政府暂停征收所谓“对等关税”90天的截止期限。
7月1日,特朗普称,他“可以对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征收30%或35%或任何我们确定数字的关税”——而这高于他4月2日宣布过的对日本商品24%的关税税率。
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之下,已经有国家开始陆续服软低头,唯独日本,偏偏挺直了腰板,态度异常强硬,这让外界很是疑惑...
(加拿大对美国“屈服,愿意取消数字服务税)
1、加拿大“屈服”,态度180度翻转
就在上周,我们又见证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特朗普式"贸易谈判大戏。6月27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发飙,说因为加拿大非要搞什么数字服务税,美国决定立即中断所有贸易谈判。结果才过了两天,加拿大总理卡尼就乖乖给特朗普打电话认怂,宣布取消原定6月30日生效的数字服务税。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直接用了"屈服"这个词来形容加拿大的态度转变,她说这是"美国科技公司的重大胜利",还把这功劳全算在特朗普的强硬谈判风格头上。
说实话,这个数字服务税到底是个啥?
(加拿大若征收数字服务税,美国一众科技企业都会受到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加拿大想对谷歌、亚马逊这些美国科技巨头在本国的数字业务收税。但特朗普直接就把这当成了针对美国企业的"歧视性税收"。
不过也得说说加拿大这边的考量。加财政部在声明里说,取消数字税是为了"推进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还定了个7月21日前达成协议的小目标。这说明什么?说明加拿大确实扛不住美国的压力了。毕竟美加贸易额那么大,真要闹僵了,加拿大损失更大。
2、欧盟硬刚:不准美国动我们的奶酪
而就在加拿大“屈服”的同一天,欧盟那边却上演了一出"硬刚特朗普"的大戏。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雷尼尔6月30日直接放话:《数字市场法》和《数字服务法》这些欧盟自家的数字立法,根本不在与美国的谈判议题之列!这态度,简直就是在跟特朗普说:"别想动我们的奶酪!"
(特朗普疯狂“薅羊毛”,欧盟打算硬碰硬)
但特朗普早就放话威胁:如果7月9日前谈不出个结果,就要对欧盟商品征收50%的关税!要知道,现在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已经征了50%的税,汽车领域25%,其他商品10%。这要是再加码,欧洲企业还怎么活?
欧盟直接派出了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7月1日直飞华盛顿,准备跟美国贸易代表硬碰硬。而且欧盟技术代表团已经提前抵达,看来是要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欧盟之所以这么硬气,是因为这是欧盟数字主权的核心,关系到对科技巨头的监管权。要是这个口子开了,以后还怎么管谷歌、苹果这些美国巨头?所以欧盟这次是铁了心要守住这条红线。
3、日本宁愿饿肚子,也不吃美国饭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将矛头对准了日本。
日前,特朗普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点名日本,掀开东京的遮羞布,称日本已经陷入严重米荒,却还在苦苦支撑拒绝进口美国大米,这让特朗普十分不满,在他看来,这不就是存心和美国过不去吗?
(日本陷入米荒,超市开始对大米进行限购)
日本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美国对其施加的汽车关税,高达25%的税率让日本车企叫苦不迭。更要命的是,特朗普还有继续施压加征关税的意思,所以,在日美关税谈判中,日本坚决不让步,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时候特朗普却提出让日本多买美国石油来平衡贸易逆差——这脑回路,果然很清奇。
事实上,这场贸易博弈背后,其实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延续。在他看来,日本不买美国大米就是"被惯坏了",进口汽车比出口多就是"不公平"。这种简单粗暴的贸易观,让传统外交人士直摇头,但确实迎合了部分美国民众的心理。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日本会像加拿大那样"屈服"吗?还是会像欧盟一样硬刚到底,那样的话,恐怕就要继续饿肚子了。
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7月1日威胁对日本征收更高关税,日本首相石破茂7月2日在就即将举行的参议院选举进行的党首讨论会上回应称,“与其加征关税,不如通过贸易来维护国家利益。”他强调,“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是美国最大的海外投资国,日本为美国创造了最多的就业岗位”。
7月9日是美国政府暂停征收所谓“对等关税”90天的截止期限。
7月1日,特朗普称,他“可以对从日本进口的商品征收30%或35%或任何我们确定数字的关税”——而这高于他4月2日宣布过的对日本商品24%的关税税率。
在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之下,已经有国家开始陆续服软低头,唯独日本,偏偏挺直了腰板,态度异常强硬,这让外界很是疑惑...
(加拿大对美国“屈服,愿意取消数字服务税)
1、加拿大“屈服”,态度180度翻转
就在上周,我们又见证了一场精彩绝伦的"特朗普式"贸易谈判大戏。6月27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发飙,说因为加拿大非要搞什么数字服务税,美国决定立即中断所有贸易谈判。结果才过了两天,加拿大总理卡尼就乖乖给特朗普打电话认怂,宣布取消原定6月30日生效的数字服务税。
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直接用了"屈服"这个词来形容加拿大的态度转变,她说这是"美国科技公司的重大胜利",还把这功劳全算在特朗普的强硬谈判风格头上。
说实话,这个数字服务税到底是个啥?
(加拿大若征收数字服务税,美国一众科技企业都会受到影响)
简单来说,就是加拿大想对谷歌、亚马逊这些美国科技巨头在本国的数字业务收税。但特朗普直接就把这当成了针对美国企业的"歧视性税收"。
不过也得说说加拿大这边的考量。加财政部在声明里说,取消数字税是为了"推进与美国的贸易谈判",还定了个7月21日前达成协议的小目标。这说明什么?说明加拿大确实扛不住美国的压力了。毕竟美加贸易额那么大,真要闹僵了,加拿大损失更大。
2、欧盟硬刚:不准美国动我们的奶酪
而就在加拿大“屈服”的同一天,欧盟那边却上演了一出"硬刚特朗普"的大戏。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雷尼尔6月30日直接放话:《数字市场法》和《数字服务法》这些欧盟自家的数字立法,根本不在与美国的谈判议题之列!这态度,简直就是在跟特朗普说:"别想动我们的奶酪!"
(特朗普疯狂“薅羊毛”,欧盟打算硬碰硬)
但特朗普早就放话威胁:如果7月9日前谈不出个结果,就要对欧盟商品征收50%的关税!要知道,现在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已经征了50%的税,汽车领域25%,其他商品10%。这要是再加码,欧洲企业还怎么活?
欧盟直接派出了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7月1日直飞华盛顿,准备跟美国贸易代表硬碰硬。而且欧盟技术代表团已经提前抵达,看来是要打一场有准备的仗。
欧盟之所以这么硬气,是因为这是欧盟数字主权的核心,关系到对科技巨头的监管权。要是这个口子开了,以后还怎么管谷歌、苹果这些美国巨头?所以欧盟这次是铁了心要守住这条红线。
3、日本宁愿饿肚子,也不吃美国饭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将矛头对准了日本。
日前,特朗普直接在社交媒体上点名日本,掀开东京的遮羞布,称日本已经陷入严重米荒,却还在苦苦支撑拒绝进口美国大米,这让特朗普十分不满,在他看来,这不就是存心和美国过不去吗?
(日本陷入米荒,超市开始对大米进行限购)
日本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美国对其施加的汽车关税,高达25%的税率让日本车企叫苦不迭。更要命的是,特朗普还有继续施压加征关税的意思,所以,在日美关税谈判中,日本坚决不让步,导致谈判陷入僵局。
有意思的是,在这个时候特朗普却提出让日本多买美国石油来平衡贸易逆差——这脑回路,果然很清奇。
事实上,这场贸易博弈背后,其实是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延续。在他看来,日本不买美国大米就是"被惯坏了",进口汽车比出口多就是"不公平"。这种简单粗暴的贸易观,让传统外交人士直摇头,但确实迎合了部分美国民众的心理。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日本会像加拿大那样"屈服"吗?还是会像欧盟一样硬刚到底,那样的话,恐怕就要继续饿肚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