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有必要砸窗 应该问问现场乘客的感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5年7月5日 18点0分 PT
  返回列表
72613 阅读
13 评论
澎湃新闻

7月2日晚,K1373列车突发事故导致断电滞留,一名男性乘客砸窗通风,在网络引发热议。7月5日,广铁长沙客运段发布情况说明称,当时车内虽闷热,但没有达到马上开启车门和破窗应急预案的紧急程度;铁路公安对砸窗男子只是进行了批评教育。

从铁路部门的回应来看,对破窗的担心不无道理:滞留线路两侧无站台、车门离地面高度超1.5米、事发时为夜晚、车外无照明、开启车门可能发生旅客下车摔伤等人身安全风险。

而且,从通报能看出,列车也做了相应的应急措施。比如,将各车厢乘务间、厕所、洗脸间、车厢内80余个能够开窗通气的气窗全部打开,进行通风降温;将班组自带的40余瓶矿泉水发给旅客等。常规措施,铁路部门似乎已经都启动了。

那么,问题的关键就是,现场的闷热环境,有没有达到需要砸玻璃通风的程度呢?这个问题恐怕就不好简单判断了,情况说明中也并没有给出一个温度、湿度标准。

我们只能从一些细节去判断。从网友发布的视频能看出,车内多名乘客满脸大汗,一名工作人员上衣也已湿透;从通报的情形看,已经有女性旅客反映头晕。而中暑、热射病等会引发脏器衰竭、危及生命,已经是一种常识。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是一种不容小觑的健康风险,也足以让乘客感到焦虑。

所以,该不该砸窗,也不妨多问问现场乘客的感受。这种询问,也不只是字面意义的问,更应是尊重现场的判断:在当时那种环境下,难不难受、要不要砸窗,更应当尊重的就是深处事发地乘客的意见,去理解他们的处境。

仔细看看通报也能发现,砸窗使用的是消防安全锤,这本身就是一个应对紧急情况的救援设施。这种设置本身也说明,紧急情况下是鼓励人们想办法自救的。至于对紧急情况的判断,究竟是要求“严谨、细致、精确”,还是应当宽松一些,当预见到危险苗头时即果断出手,这其实是很值得讨论的命题。

这起事件引发的讨论,不只是站队那么简单,更应当导向应急措施的思路梳理。视频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破窗之后,迅速有一位工作人员挡住了这扇窗户。客观来说,他也在尽责,害怕破窗之后乘客跳车,引发其他风险。但如果当时思路可以变通一下,比如是否可以先打开车门,并提醒乘客不能下车?

我们都学过“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内核即是,为了生命,是需要变通和果断的。这个启示能不能更好地融入管理措施中去,相信也是这起事件背后人们的共同期待。

g
googlebot
1 楼
砸窗后火车运行就不安全了,
混沌世界
2 楼
还有飞机维修停几个小时的,也去砸吗?
知情人士
3 楼
从网友发布的视频能看出,车内多名乘客满脸大汗,一名工作人员上衣也已湿透;从通报的情形看,已经有女性旅客反映头晕。而中暑、热射病等会引发脏器衰竭、危及生命,已经是一种常识。 。 老赵不顾你的人命损失,你还要顾及老赵的财产损失?不砸的死了活该!
勒功燕然
4 楼
别的不说,这事若发生在西方,那砸窗的不是难民就是绿绿。 [1评]
知情人士
5 楼
这事不会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车,火车,飞机有故障,一般都会疏散乘客,不会让乘客在交通工具里等,谁知道会不会在维修的时候再出事故? [1评]
g
gxd
6 楼
我只能说你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滤镜扭曲了现实。 德国的ICE高铁空调也坏过,窗户打不开,也不让人下车。最后五十多人中暑,8个严重到需要住院。
大春哥
7 楼
政法和宣傳口都在等。只要習主席作出重要批示,該砸就要砸,人民利益高於一切。就,一切逼逼都安靜了
大春哥
8 楼
卸人啊
L
Liv999
9 楼
这纯属胡说八道,能这样公然造谣的和1450一样了。
L
Liv999
10 楼
那人应该根本没有在西方国家生活过的,纯属带节奏。发达国家到2025年了没空调的地铁都一样用的,别说闷热,平时就那气味就够受的了。
史前巨混
11 楼
DB估计是想让人下车,门打不开了,窗户也是封死的。
知情人士
12 楼
: 根据你说的事件,我搜索一下资料如下: 德国高速铁路的正式名称是"城际特快列车"(ICE) 2010年7月和8月,因高温天气造成列车空调失灵,先后共有50辆城际特快列车发生过空调故障,大批乘客出现中暑等身体不适症状。 列车因空调失灵和高温,分别在汉诺威和比勒费尔德等地停运。其中一列车发生故障时,乘客没被及时疏散,44人不堪高温而晕倒,多人被送往医院治疗。 这应该就是你说的德国事件。 事后,德国联邦警察宣布,将对德国铁路10日发生的因空调失灵致使乘客晕倒事件进行调查。德国铁路公司总裁戈鲁伯在事发后给受害的学生和老师打电话表示道歉,并表示将尽快给受害人做出相应的赔偿。 就这些,你觉得中国的处理方法和西方国家(如德国)的处理方法一样吗?
知情人士
13 楼
我开始在英国生活的时候,估计你还在墙上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