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关税战火殃及香港 学者:对香港是致命伤 https://t.co/CGWVXAjqkh — 美国之音中文网 (@VOAChinese) February 22, 2025
美中关税战火殃及香港 学者:对香港是致命伤 https://t.co/CGWVXAjqkh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首次把香港跟中国对等看待。熟悉中国及香港经济状况的学者及专家认为,这对香港而言是致命伤, 不仅在短期内影响到香港的出口及经济增长,而且从长远来看将使香港失去其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 特朗普政府从2月4日开始对全部中国产品额外加征10%的关税时表示,这些关税同样适用于来自香港的商品。与此同时,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部分香港商品,跟中国商品一样,不再享有“低价豁免关税”待遇。 目前旅居台湾的政治风险顾问方恩格(Ross Feingold)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说,美国在2019年香港反修例运动的时候,就已经认定香港跟中国大陆没有差别。 他表示:“从2019年反送中社会运动开始,美国就不会把香港当成跟大陆不同的地区。香港跟中国一起被加收关税,我觉得这种情况是改不了。(美国的)国会议员和特朗普已经做了决定,不能把香港当成独立的个体。这也是政治决定。我认为在中长期也不会改变。” 2020年特朗普首任美国总统任期期间,华盛顿因为香港实施“港区国安法”而修订《香港政策法》,并颁布“香港正常化行政命令”,决定取消香港的特殊独立关税区待遇。美国海关甚至要求香港商品不得标示“香港制造”,但当时未立即对香港商品额外征收关税。但这次,美国政府在关税这一平台上把香港正式与中国划上等号。 美国对华关税对香港造成多方面的打击 香港贸易发展局在美国加增关税后翌日把香港今年出口增速的预测,从原先的4%调降至3.5%,并预计加征关税的涉及金额约为150亿港币。 该机构去年7月发表的一份经贸研究报告说,在2023年,美国是香港第二大出口市场,出口总额为349亿美元,其中以电讯设备及零件行业占比最大,为23%;其次是计算机、珍珠及宝石,各占总额的9%。 从2006年开始在香港从事半导体零件出口生意的张宏志说,近来的生意并没有受经济环境低迷影响很深,虽有轻微跌幅仍撑得过去,但美国加增关税或令他的生意在不久后的将来受影响。 他告诉美国之音:“始终在疫情(影响下)的全球经济情况都不好,去年生意额已下跌一成。虽然我们并非只着眼做出口美国生意,不过他们加了关税之后,成本和售价肯定要提升。” 这位商人说,今后只有希望在其他国家多找生意,来填补因为关税问题而失去的营业额。 一些观察人士指出,关税导致香港出口减少甚至是经济增长减缓,还只是一时的影响。他们担心的是,在关税上把香港与中国同等对待将使香港失去其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 旅居澳洲的独立金融学者司令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这会给外界一个明确讯号,就是香港跟中国没什么区别,在香港从事经济活动成本跟中国内地并没有优势。因为从前香港是独立关税区,美国对香港有很多贸易优惠措施,而且香港在美国是有贸易伙伴地位,是国务院认可的,所以如果特朗普祭出关税制裁措施,恐怕也会在国会讨论永久最惠贸易伙伴地位更多法案出台,优势恐怕不复存在。” 前香港有线电视财经台长颜宝刚坦言,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有关香港公司等同中国公司的言论,确实无法反驳,而这会严重影响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他说:“因为北京有指令下达的话,香港公司不能不执行。现在连香港长和集团在巴拿马的投资也被视为中国战略投资。这些事件令香港企业在国际形象损害才是最大。未来外国投资若因这样重新审视,甚至或有情况是既然港同内地城市冇分别时,为何还要用香港呢﹖不如直接到内地投资啦。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也看见有这趋势,也看到有外贸撤出香港,这才是对香港贸易地位上,以致对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打击更大。” 颜宝刚称,连部分已退出政坛的香港亲共政界人士,都不断强调要重建香港国际经济城市地位,减少政治角色,可见香港目前已跟欧美脱勾得多么厉害,而香港官员却只不断强调国家安全,将政治问题放到最大,令香港与欧美国家重新建立联系这唯一可扭转形势的方法难以实施。 中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愿望落空 除了香港,中国大陆的经济也因为美国加增关税而受损。独立金融学者司令认为,中国在美国的贸易优势将因这次加增关税而消失。 他表示:“中国整个出口优势恐怕就不会再存在,这也可能导致中国在美国的倾销恐怕就不会再那么顺利,进一步动摇廉价商品在美国市场的地位。” 这位学者说,如果中国的出口优势将不复存在,那中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愿望恐怕会破灭,因为特朗普政府才刚刚开始,所以未来对中国的制裁措施只会更加严厉。 在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后,中国政府宣布了一些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煤炭与液化天然气产品征收15%的边境税,并对美国原油、农业机械与大排量汽车课征10%关税。 前香港有线电视财经台长颜宝刚认为,中国因应美国加增关税所作出的加增对等关税决定,反而因为部分产业根本无法进入中国,而令中国这招的威力事倍功半。 他说:“中国既希望可以保留谈判空间,另外苹果google这些产品要进入中国,苹果或者可以,但google、meta、fb根本不能进入内地,所以中国要反制美国的手段不是很多,(对)相关(美国)企业实际影响并非这么严重。”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美国进口中国商品的数量在近年已减少,有助消弭中国对美国加增关税所带来的影响。 政治风险顾问方恩格表示:“中国进口的东西,有很多不一定是从美国进口,尤其是农产品。从2018年开始,中国发现可以有其他选择,可以从其他地方进口。能源也是,美国希望可以出口天然气,但中国也有其他选择。”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时,首次把香港跟中国对等看待。熟悉中国及香港经济状况的学者及专家认为,这对香港而言是致命伤, 不仅在短期内影响到香港的出口及经济增长,而且从长远来看将使香港失去其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
特朗普政府从2月4日开始对全部中国产品额外加征10%的关税时表示,这些关税同样适用于来自香港的商品。与此同时,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部分香港商品,跟中国商品一样,不再享有“低价豁免关税”待遇。
目前旅居台湾的政治风险顾问方恩格(Ross Feingold)对此并不感到意外。他说,美国在2019年香港反修例运动的时候,就已经认定香港跟中国大陆没有差别。
他表示:“从2019年反送中社会运动开始,美国就不会把香港当成跟大陆不同的地区。香港跟中国一起被加收关税,我觉得这种情况是改不了。(美国的)国会议员和特朗普已经做了决定,不能把香港当成独立的个体。这也是政治决定。我认为在中长期也不会改变。”
2020年特朗普首任美国总统任期期间,华盛顿因为香港实施“港区国安法”而修订《香港政策法》,并颁布“香港正常化行政命令”,决定取消香港的特殊独立关税区待遇。美国海关甚至要求香港商品不得标示“香港制造”,但当时未立即对香港商品额外征收关税。但这次,美国政府在关税这一平台上把香港正式与中国划上等号。
美国对华关税对香港造成多方面的打击
香港贸易发展局在美国加增关税后翌日把香港今年出口增速的预测,从原先的4%调降至3.5%,并预计加征关税的涉及金额约为150亿港币。
该机构去年7月发表的一份经贸研究报告说,在2023年,美国是香港第二大出口市场,出口总额为349亿美元,其中以电讯设备及零件行业占比最大,为23%;其次是计算机、珍珠及宝石,各占总额的9%。
从2006年开始在香港从事半导体零件出口生意的张宏志说,近来的生意并没有受经济环境低迷影响很深,虽有轻微跌幅仍撑得过去,但美国加增关税或令他的生意在不久后的将来受影响。
他告诉美国之音:“始终在疫情(影响下)的全球经济情况都不好,去年生意额已下跌一成。虽然我们并非只着眼做出口美国生意,不过他们加了关税之后,成本和售价肯定要提升。”
这位商人说,今后只有希望在其他国家多找生意,来填补因为关税问题而失去的营业额。
一些观察人士指出,关税导致香港出口减少甚至是经济增长减缓,还只是一时的影响。他们担心的是,在关税上把香港与中国同等对待将使香港失去其在国际上的优势地位。
旅居澳洲的独立金融学者司令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说:“这会给外界一个明确讯号,就是香港跟中国没什么区别,在香港从事经济活动成本跟中国内地并没有优势。因为从前香港是独立关税区,美国对香港有很多贸易优惠措施,而且香港在美国是有贸易伙伴地位,是国务院认可的,所以如果特朗普祭出关税制裁措施,恐怕也会在国会讨论永久最惠贸易伙伴地位更多法案出台,优势恐怕不复存在。”
前香港有线电视财经台长颜宝刚坦言,美国国务卿卢比奥有关香港公司等同中国公司的言论,确实无法反驳,而这会严重影响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他说:“因为北京有指令下达的话,香港公司不能不执行。现在连香港长和集团在巴拿马的投资也被视为中国战略投资。这些事件令香港企业在国际形象损害才是最大。未来外国投资若因这样重新审视,甚至或有情况是既然港同内地城市冇分别时,为何还要用香港呢﹖不如直接到内地投资啦。过去一段时间我们也看见有这趋势,也看到有外贸撤出香港,这才是对香港贸易地位上,以致对香港金融中心地位打击更大。”
颜宝刚称,连部分已退出政坛的香港亲共政界人士,都不断强调要重建香港国际经济城市地位,减少政治角色,可见香港目前已跟欧美脱勾得多么厉害,而香港官员却只不断强调国家安全,将政治问题放到最大,令香港与欧美国家重新建立联系这唯一可扭转形势的方法难以实施。
中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愿望落空
除了香港,中国大陆的经济也因为美国加增关税而受损。独立金融学者司令认为,中国在美国的贸易优势将因这次加增关税而消失。
他表示:“中国整个出口优势恐怕就不会再存在,这也可能导致中国在美国的倾销恐怕就不会再那么顺利,进一步动摇廉价商品在美国市场的地位。”
这位学者说,如果中国的出口优势将不复存在,那中国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愿望恐怕会破灭,因为特朗普政府才刚刚开始,所以未来对中国的制裁措施只会更加严厉。
在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后,中国政府宣布了一些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煤炭与液化天然气产品征收15%的边境税,并对美国原油、农业机械与大排量汽车课征10%关税。
前香港有线电视财经台长颜宝刚认为,中国因应美国加增关税所作出的加增对等关税决定,反而因为部分产业根本无法进入中国,而令中国这招的威力事倍功半。
他说:“中国既希望可以保留谈判空间,另外苹果google这些产品要进入中国,苹果或者可以,但google、meta、fb根本不能进入内地,所以中国要反制美国的手段不是很多,(对)相关(美国)企业实际影响并非这么严重。”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美国进口中国商品的数量在近年已减少,有助消弭中国对美国加增关税所带来的影响。
政治风险顾问方恩格表示:“中国进口的东西,有很多不一定是从美国进口,尤其是农产品。从2018年开始,中国发现可以有其他选择,可以从其他地方进口。能源也是,美国希望可以出口天然气,但中国也有其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