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数据即将公布!中国多省份已部署 释放新信号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24年3月2日 21点11分 PT
  返回列表
80676 阅读
33 评论
政知见

2024年全国两会即将启幕。

3月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开幕,国务院总理将作政府工作报告。

中国的经济发展目标如何设定?

这是每年全国两会的焦点。

中国经济走出复苏曲线

回望2023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自然灾害频发、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等多重挑战,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复苏曲线:

一季度经济回升向好,实现良好开局;

二季度总体延续恢复态势,部分指标增速放缓;

三季度主要经济指标企稳回升;

四季度宏观调控组合政策发力显效,经济回稳向上态势明显。

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增量超过6万亿,这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

GDP同比增长5.2%,不仅高于全球3%左右的预计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超过了30%,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对于2024年的预期,今年1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直言:

当前外部环境依然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依然较多,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还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

高质量发展三大动力源

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如何保持增长动力?

重点区域“挑大梁”。

作为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动力源,2023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到52万亿元,超过全国40%。

京津冀地区GDP超10万亿元,增长5.1%。2024年,北京、天津、河北的GDP增速目标分别设定为了5%左右、4.5%左右和5.5%左右。

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十个年头。

北京要以“新两翼”带动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落实北京与雄安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政务服务同城化,加快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步伐,继续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天津要在年内市场化引进疏解功能资源落地项目投资额超过1600亿元;河北要加快第一批央企总部、高校、医院等项目建设,衔接落实第二批疏解实施方案。

长三角地区GDP迈上30万亿元新台阶,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24%。2024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GDP增速目标分别为5%左右、5%以上、5.5%左右、和6%左右。

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六周年。

新的机遇已经到来。3月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强化政策支持和改革赋权,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更好发挥先行探路、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1.02万亿,其中深圳增速最快,达到了6%。

2024年,作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广东的GDP增长目标设定为5%,这意味着,今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14万亿元。

向新质生产力要新动能

重点领域有布局。

去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摆在了2024年经济工作的首位。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年初,各省份召开地方两会,向新质生产力要增长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

北京提出,要加快机器人产业园、生物医药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促进新能源、新材料、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辽宁提出着力推进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机器人、生物医药和医疗装备、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黑龙江提出,聚焦新能源、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持续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

浙江和江西还明确了具体的增长目标。

浙江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前瞻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支持杭州、宁波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

江西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聚焦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航空、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一产一策”强龙头、补链条、壮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8%以上。

未来产业新赛道

天津提出,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与超算、生物制造、生命科学、脑机交互与人机共融、深海空天、通用机器人等未来产业新赛道。

山西提出,布局发展高速飞车、绿色氢能、量子信息、前沿材料等未来产业。

内蒙古提出,未来产业要聚焦低碳能源、前沿材料、未来网络、空天、生命与健康等五大领域和新型储能、氢能、高性能复合材料、高效催化材料、第三代半导体、算力网络、卫星通信导航、生物育种等八大方向。

河南、四川还要打造“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河南提出,拓展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氢能储能、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等领域,积极开辟新赛道,建设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

四川提出,谋划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争创国家未来产业先导区、生物经济先导区。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辽宁提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推进20个以上5G工厂、10个以上“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累计建成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超500个,建成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超百个。

山东提出,加快新兴产业集群集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安全应急装备、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新培育10个左右省级新兴产业集群。

2024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即将揭晓。

如何在“稳”的基础上,实现“进”的目标?

中国将以积极的政策、有力的行动做出回答。

c
cccxxx
1 楼
在包子倒车烂尾加速师亲自部署与指挥下,集中力量盲干傻干,终于实现了百年之未有地大便局!
吕德水
2 楼
“回望2023年,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自然灾害频发、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等多重挑战,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复苏曲线” 作者真是脸都不要了~只有一股浓浓的求生欲
s
superspider
3 楼
与此同时盛世中国人偷渡走线其他国家屡创新高,耐人寻味。
j
jeffinvade
4 楼
B包子大搞国进民退,打垮中国房地产市场,拉垮中国股市,还判断东升西降,经济怎么会好 包子越站队俄罗斯委内瑞拉叙利亚朝鲜伊朗胡塞武装哈马斯,中国老百姓越穷 [1评]
m
mygod215
5 楼
一直没有下降过,哪来的回升向好?
三介中
6 楼
猪头不退休,中国永远是最好的。
A
A8BC
7 楼
现在怎么吹都无济于事,已经崩溃的经济再折腾不过是白费工夫 中共的经济早就进入加护病房 现在只是等死
伍迁
8 楼
中华民族的儒家文化,勤劳、智慧、守法.恭俭让.谁能做为这个国家的领袖.只要不战争.就是万民之幸、普天同庆.让人嫉妒、羡慕、恨.有14亿生产机器又不搞事.能不富都难.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小车,这是三十年前想都不敢想.平均每人存款4万人民币,如果没有4万人民币存款的中国人,就是不够努力,今年银行公布老百姓的个人存款是近60万亿,不包括企业存款. [1评]
菊花安倍
9 楼
还有塔利班😄😄
孤独的谋杀者
10 楼
全国人民都吃上了包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1评]
H
Holycow
11 楼
老天保佑习包子长命百岁再干100年!
x
xxxxbj
12 楼
玩的就是新概念治国 又创造出一个新质生产力的词儿来 翠翠领导全民假大空
A
A8BC
13 楼
墙内韭菜被割还大喊割的好 现在的中共已经奄奄一息,再想拿什么中华民族,儒家文化 来忽悠都没用 该死的现在只是苟延残喘
大刘刘
14 楼
从各省的部署可以看出,这一轮的经济下行,是中共有意为之的。相比经济增速,他们显然更加在意经济的转型,升级。 [1评]
r
raymond68
15 楼
包子谋杀了你老母的阴道
A
A8BC
16 楼
别忽悠啦 经济根本已经崩溃,什么转型,升级。。。。都只是灭亡前的哀嚎
俺是老六
17 楼
党国为啥骗子遍地,无赖横行?! 上梁不正下梁歪。党带头欺骗,满嘴谎话。民间的风气可想而知!
a
anywho
18 楼
3/1/24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TAD)统计,2023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额减少18%,主要外资流入目的地都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像印度减少47%,东盟减少16%。与之相比,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热情并未减退,依然坚定看好中国发展前景。2023年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3766家,同比增长39.7%。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339.1亿元人民币,引资规模仅次于2021年、2022年,处于历史第三高。同时,中国引资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引资占比达到37.4%。 現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本土企业快速崛起、中国企业也在向海外转移部分产能。 去年日本在华新设外资企业888家,同比增长7.3%,是中国第三大外资来源国。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调查显示,90%的日企希望扩大在华业务或维持现状。中国日本商会对1700家会员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88%的日本企业仍将中国视为重要市场。近五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收益率约9%,而日本企业2022年这一数据达到18%。中国市场回报率远高于其他市场。 [1评]
原文
19 楼
万能的统计局
刁太大
20 楼
疫情三年都是强劲增长,现在重新开放,怎么可能不增长呢?你们是对统计局的领导不信任吗?
王师南下
21 楼
狗粮们被气得语无伦次了
王师南下
22 楼
狗粮要是觉得统计数据有问题就自己去统计,拿出证据说明中国统计局造假呗。可惜狗粮没有这本事,只能汪汪叫
爱不失守
23 楼
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破产一个,那两个也快了
伍迁
24 楼
你要么傻,要么恨中共.可以理解,百分九五以上的中国人爱存钱,所以才有韭菜,去非洲一些国家看看,去割个毛.
n
ny阿伟
25 楼
“中国经济走出复苏曲线”,从未衰退,何需复苏。
6
6520
26 楼
形势一片大好, 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 好日子还在后头, 刁禁评
不插不舒服司基
27 楼
祖国好
x
xiaomeiyu
28 楼
忽悠,接着忽悠……
大条度你
29 楼
经济形势一片向好,社会青年就业率屡创新高,人民越来越感觉幸福。
脸皮10厚
30 楼
又让傻逼轮子狗粮金三日本好之流失望了
M
MLA10639
31 楼
骗吧,除了傻逼信反正没人相信中共的鬼话,此地无银三百两
先有09後有天
32 楼
发情呢 天天释放信号
s
slimane
33 楼
建議統計局所有工資翻倍。 回國和當地統計局局長吃飯,聽他訴苦,市長要求造假,結果被舉報,市長下台,他大過處分,政治前途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