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问4:中国人打洋人这件事,真的这么重要吗?

今日头条
Toutiao
最新回复:2019年12月26日 0点38分 PT
  返回列表
83758 阅读
52 评论
风闻社区

文|令狐伯光

《叶问4》的宣传语是:十年传奇,终极一战!

《叶问》系列结束过后,华语功夫片只怕真的彻底断档了。

因为功夫片面临的不止是功夫演员的青黄不接,过去经典功夫片太多,后者难以超越等问题。

最主要还隐藏着一件两岸三地历史文化的遗留问题,回到功夫电影上,比如香港功夫片最后打的大反派,非常热衷的”打倒洋人“。

《叶问1》是广东在日本侵略时期叶问打败了日本军官

《叶问2》是叶问刚到香港打败殖民者英国拳王

《叶问3》是唯一例外,最后大反派是同为”咏春派“的张天志,但片中电梯里也打泰拳高手,和美国黑人拳王泰森也有较量,同时也是本片宣传的一大噱头。

《叶问4》最后又回到”打洋人“的套路上。

最终大反派落到了美国帝国主义,”白人种族至上“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军官,斯科特·阿金斯饰演的巴顿的身上。

为何香港功夫片为何需要”打倒洋人”,真正原因是香港历史上,需要塑造一个打倒的邪恶形象。

香港功夫片的历史,与打洋人

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

民国时期以上海代表的大量文化精英移民港台,香港又是中国和世界唯一的“窗口”。

1958年,后世著名的邵氏电影公司成立,香港电影也开始向商业片飞奔而去。

5060年代的香港,居民多属于大陆的移民第一代和第二代。清末和民国时期遭受“洋人”侵略的悲痛,中国人还历历在目。

6070年代,历史大环境是美苏大国对峙,大量资金技术流入了香港,推动香港的经济迅速发展。

此时香港却正处在“四大探长”时期,经济迅速发展背后是官员腐败,商人只手遮天,黑道横行,最终导致民不聊生。

同时在香港人民头上的英国殖民者,对于香港人的压迫非常严重。

人们现实生活环境的困苦,很容易催生反应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需求。

韩国电影《特工》

如同韩国电影拥有大量拍摄和自己“兄弟”相爱相杀的题材相同。香港特殊的历史背景,为此催生了大量的爱国题材,其中也包括功夫片。

功夫片这种“表现人民精神需求”重要的一个现象,便是文化里正义的中国人主角,打倒邪恶洋人大反派的功能设置。

比如1967年,英国特工电影《007·雷霆谷》在香港上映,在欧美的表现极佳。

但这部电影在香港遇冷,原因是因为英国殖民者压迫香港人,香港人发起大罢工。而英国密探总在香港监视工人罢工,彼时香港人民对于英国特务恨之入骨。

1967年,香港大导演胡金铨拍了一部武侠片《龙门客栈》,电影最后大反派是东厂太监曹少钦。

如果不了解历史背景自然不觉得有什么。

但,如果将这个角色形象与当时镇压香港工人的英国警务处长彼得·葛柏一比较,也就一目了然。

香港功夫片的巅峰,与洋人反派

70年代,香港动作片整体处在后“戏曲”的武生时代,连刘家良等人的“硬桥硬马”功夫片风格,都还没有彻底成型。

此时,香港电影界出现了一位神人。

——李小龙!

1971年,李小龙主演的《唐山大兄》上映。

1972年的《精武门》,1973年主演的《猛龙过江》和《龙争虎斗》相继上映。

1973年,32岁的李小龙猝然离世,主演的四部半电影除了深刻革新了香港和全世界功夫动作片。单独从这四部功夫片看。

除了《唐山大兄》“打洋人”的属性不那么明显。

《猛龙过江》从开始的小混混,再到中间打两名外国空手道高手,最后再到打美国空手道冠军。

《龙争虎斗》里虽最终反派并不是洋人,片中也有“一白一黑”两位洋人正面的主角。但害死主角姐姐的反派,还是被李小龙痛扁的洋人。

李小龙身处的时代,正是从民国侵略遗留的深刻记忆,同时西方白人种族主义最为猖獗的时代。

如果按照时间计算,《叶问4》里故事背景正是60年代末期。

如果说华语功夫片痛打英美等国西洋人,是因为香港是英国殖民地,香港人民的感受更深。

对于整个华语地区而言,感受最深的还是最后二战打赢得不够痛快的日本,毕竟打到本土摩擦日本人的是美国人。

作为数千年中国学生,后来强大反过来侵略中国的日本。

中国人对于日本的恐惧感更严重,同时耻辱感也更加的强烈。

于是乎,华语功夫片中国主角暴打东洋人,不但历史造遗留的题材更丰富,也更容易引起整个中华民族的情感共鸣。

李小龙的《精武门》陈真踢烂“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和打碎”东亚病夫“的牌匾,堪称华语功夫片最经典场景。

李小龙猝然离世,经过70年代的发展。

80年代,功夫片伴随香港电影崛起的大势所趋,一并迅速发展。

香港这种“爱国主义”风潮,同样轰轰烈烈的燃烧到了香港电视剧领域。

1981年,黄元申主演的电视剧《霍元甲》,不但后来风靡整个华语地区,片中的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

深刻的诠释着80年代前后香港人民对于祖国,对于中国华民族的精神认同。

撰写《万里长城永不倒》的香港爱国作曲人黎小田于12月1日仙逝。

其实不管是《霍元甲》,《陈真》和《马永贞》等等香港电视剧,最终反派大都设置成对于中国人伤害至深的日本侵略者,或为助纣为虐的汉奸。

这种中国主角“打倒日本人”的反派设置,同样出现其它香港影视类型里。

比如大量香港武侠片,东洋高手大反派一直是重要设置。

90年代前后是香港电影的巅峰时代,亦是华语功夫片的巅峰时代。

中国观众熟知的功夫巨星,成龙,李连杰和甄子丹功夫片的经典代表作,自然也少不了体现这种”打洋人“的爱国精神。

成龙的《醉拳2》腿功惊人的反派当然不是洋人,却也是英国领事馆的汉奸走狗。

李连杰的《精武英雄》里痛击大量的日本侵略者。

甄子丹翻拍过电视剧版《精武门》里痛击日本反派和汉奸。

香港电影最繁荣的时代,文化的精神内核继承了自民国以后,对日本侵略者的恐惧痛恨,再到对于英国殖民者深刻的反抗。

这一切,最终都投射到了影视文化当中。

这是香港功夫片反派设置的文化脉络,也是一种时间环境形成的历史遗留!

香港功夫片的没落,与洋人的尴尬

港台因为经济先发优势,彰显中华民族自信“打洋人”的功夫片,90年代前后已经达到巅峰。

内地则因为经济比较落后,在90年代的中后期,港台功夫片伴随着电视机,vcd和dvd才进入内地的千家万户。

2000年前后,香港电视剧自甄子丹《精武门》后,后来没有诞生很经典的功夫剧。

2001年,赵文卓版《霍元甲》各方面相当的不错。这部剧却是内地拍的,算是内地功夫剧中难得的一大亮点。

香港电影产业更加发达,功夫片情况也就稍好。

1994年,李连杰的《精武英雄》是功夫片的巅峰。

2005年,李连杰还主演过一部《霍元甲》。

2008年,甄子丹的《叶问1》诞生,几乎成为华语功夫片的一枝独苗!

一、香港功夫片的没落

《叶问》系列后,功夫片在华语电影中变得越来越不受内地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欢迎,背后是中国历史环境的改变。

如《叶问4》曝出首个预告时,下面的大多数评论都是这样的冷嘲热讽。

最多评论是《叶问1》打日本人,《叶问2》打英国人,《叶问3》也打过美国拳王和泰国高手。

《叶问4》又再重现了痛打”种族主义“的美国白人。

那么假设还能拍叶问567——,可是还能打什么洋人呢?

中国某视频网站的作者,剪了一个同时出的《复仇者联盟4》的预告,让叶问参加“复仇者联盟”去打了灭霸。

中国观众对《叶问4》的十年落幕是情怀的缅怀,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惋惜。

如同青少年观众对《叶问》式”打洋人“的反派设置,在网上广泛存在的自我调侃。

这个背后真正的原因,终究是两岸三地的人民变了。

众所周知,近年来港台发生的各种事件,已经证明了港台新生代的爱国教育相当失败。

港台年轻人对这种“打洋人”的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认可度不能说低到一边倒,但料来”爱国“和”不爱国“相互斗争激烈。

2010年后的内地青少年,却已经处于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实力,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崛起。

2018年的现实题材《我不是药神》。

2019年的科幻片《流浪地球》,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2019年国庆档的《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和《攀登者》,再到2020年春节档的《中国女排》《姜子牙》等电影。

中国观众对于这个时代国产电影的需求,都是中国电影工业、中国类型大片的崛起。

即使同样表现民族情绪的“打洋人”,也已经变成吴京的《战狼2》,与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和《红海行动》。

这三部电影背后,《湄公河行动》是中国首次境外执行抓毒贩任务,彰显中国海外缉毒的天降正义。

《战狼2》和《红海行动》背后都是现实中“也门撤桥”“利比亚撤桥”等等,这类中国国家实力崛起的精神衍生。

这么一来,香港功夫片最尴尬的地方在于。

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需求与民族自尊,已经不需要香港“打洋人”来满足。

二、洋人的尴尬

香港电影北上合拍已经很多年,时间马上将来到2020年。

中国内地观众的精神需求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即使“打洋人”也是当下中国实力的延伸。

但当下香港的环境所有不同,功夫片需要寻找一名反派,最终只能回溯历史的二战前后,再到英国殖民地的时代。

这种历史背景如果放到97年后,便很难行得通了。

先有时间越来越近变成动作片而不是功夫片的类型定位。

最重要的还是这两点,哪怕真正有心想表现千禧年后的“打洋人”的香港电影人。

只怕也很难过内地市场“题材敏感”的第一关,同时更难过港台本土强大阻力的第二关。

于是乎,《叶问》系列反派从二战的日本侵略者,进化到二战后香港的英国殖民者,与远渡重洋美国的”种族主义“美国白人的变化。

这种反派设置的变迁,甚至也影响能在内地市场上映的香港大片。

2017年,王晶导演的《追龙1》里大反派是英国警司亨特,与另一位和主角雷洛对立的大探长颜童。

仔细一看,仍是洋人反派与走狗大汉奸的结合。

特别是片中的洋人大反派警司亨特,其贪污腐败,嚣张跋扈和种族优越欺压中国人的模样,就只差在脑门刻下“爸爸打我”四字了。

2018年,《叶问外传之张天志》中的终极反派,更是请来了“毁灭者”戴夫·巴蒂斯塔扮演的洋人大毒枭。

最后张天志当然战胜了他。

中间有个情节,因为张天志和洋人毒枭殴打的事情。

香港警察全部赶了过来,英国上司便要抓张天志而包庇洋人毒枭。

结果引得群情激奋,英国警司肆意让手下殴打”这些华人畜生“。

一个个香港警察气得脖子都红了,但限于统治权始终不敢真正动手。

当然,后知后觉的香港华人警察找到了反派留下的毒品,当场揭露英国上司犯罪的真相。

最后,让香港华人警察铐上英国殖民者,追求一下”程序正义“的正确性。

这种程序正义的设置,在《张天志》里是姜皓文扮演的辉警官,在甄子丹的《叶问》系列里,一直便是郑则仕饰演的警督肥波。

这种设置事实上没有任何的问题,香港历史上英国殖民者只会更加严重。

问题是新时代内地观众对于香港的英国殖民者,”邪恶反派“的形象感受本来不深。相反,结合当下香港人对于西方国家的暧昧态度,难免会形成一种反差的印象。

内地观众需要看到的是,香港人民表达当下”打洋人“的态度。

然而这又回到了千禧年后,香港电影人难过”两关“的现实症结。

最终也就成为了功夫片那种”打洋人“反派的身份,与香港人身份认同的尴尬。

《叶问4》的十年情怀,与华语功夫片未来

《叶问》系列背后”打洋人“的反派变迁,从历史文化脉络来看,”洋人“的身份确实变得越来越尴尬。

97年后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碰,港台文化人对欧美的态度本来也暧昧。

97年前的洋人反派们,从二战的日本侵略者,二战后的英国殖民者,再到美国种族主义者都已经挖掘殆尽。

另外,功夫片也很难再挖掘出一名港台本土英雄主角。

民国时期的霍元甲、陈真等不可能再超越,香港好不容易挖出一位李小龙的师傅叶问。

叶问过后还能有谁呢?

如果挖掘到97年过后,又是中国崛起《战狼》吴京们的事,与港台可没有多少关系。

反正新时代的中国内地青少年,精神需求投射的文化现象,他们对于港台的”打洋人“认同越来越低,前后里外都是桎梏。

《叶问4》后的香港功夫片只怕真的彻底消失!

最终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大势所趋。

那便是将反派放到千禧年过后,这就需要两岸三地人民的共同努力,但实现只能是真正的一个中国方能办到了。

到时,华语影视剧仍有”打洋人“的反派设置,从时代背景定义类型的话。

那也应该是新时代的华语特工片,华语间谍片,华语政治片与华语动作片。

这才是”功夫片“的延续,真正和唯一意义的重生吧!

最后,甄子丹的《叶问4》还是推荐大家去电影院观看。

这都不全是对于叶问情怀的缅怀,某种意义上讲,即使不再受中国观众欢迎的”打洋人“,我们也是见证了某个历史瞬间,再不看只怕真的没了!

沙拉维
1 楼
傻逼片子,第一部感觉还有趣,第二部开始我终于明白和战狼其实差不多都是主旋律片
菊花安倍
2 楼
圣诞节都他妈滴不让过了 还他妈滴把八国联军扯上
等着看
3 楼
甄子丹这是看战狼大火眼馋了,也来蹭爱国这股热劲,可惜人家不管是战狼还是红海行动,都是根据真事改编的,比你这抗美神剧更能引起共鸣,这最后一部叶问就是东施效颦罢了。
B
BachelorCooking
4 楼
斯坦 李 可能是二战时被德国人暴揍,所以创作了美国队长在漫画里暴揍德国人。
m
melbguy1
5 楼
一个刘翔代表不了亚洲人的素质
B
BachelorCooking
6 楼
我认为阿Q精神是人类的普遍心态,不是华人特有的。
m
melbguy1
7 楼
在国外生活的人都知道你看看除了亚洲人以外的人种的体型 根本没法比 打个屁 根本没法打 提醒不一样
B
BachelorCooking
8 楼
好莱坞电影里华人经常是反派,所以现实里美国人一直被中国人爆锤,美国人太惨了,只能在电影里找自尊。
明日帝国
9 楼
一言以概之 嫖不起 还不让撸了啊 😂😂😂
B
BachelorCooking
10 楼
我认为中国人有集体的优势,华人洋人一对一洋人营赢,二十对二十可能是平手,一万对一万我认为华人赢。象智人对尼安德塔人。
g
ghostbuddy
11 楼
中国人现在有14亿, 赢什么了???
北小湾
12 楼
傻逼丹没片可拍了。
e
edison2k3
13 楼
港产片越来越无聊,反观中国电影近年越来越好
y
yuanfangzhi
14 楼
现实生活中: 抽白人一嘴巴?白人起身揪住对方誓要讨回公道。 抽黑人一嘴巴?黑人没多想,直接一拳打回去! 抽华人一嘴巴?华人捂着脸低着头坐那没动(甚至不敢抬头),但心理活动加剧:对方个头比我高,身材比我壮,我怕打不过,我怕吃亏,我怕....经过左右权衡,深思熟虑之后,华人决定:打不还手骂不还口,忍忍算了。实在不行?就亮底牌:跪地求饶。 -------------------
移动硬盘
15 楼
不要成天拉矛盾,人骨子里就是好斗又傻逼的贱种,一直互相打还繁殖了七十亿,经常还幻想和外星人打,打赢外星人。不如老实吃饭好好睡觉。
16 楼
傻逼,那洋人打中国人你愿意看咯?
本文小编
17 楼
题材多的是,可以啪啪前段时间香港理工大学的警匪片。
t
tosefun
18 楼
谁人数优势还差不多
l
lchong0412
19 楼
不打洋人打香港蟑螂更好
小蜜蜂2014
20 楼
你以为每个华人都是你描述的这样?你可以丢你的脸,不要把别人想的和你一样。
m
mastGD
21 楼
能不能打倒洋人我们不知道,先打倒徐晓东再说。
浪淘沙的强哥
22 楼
👍👍👍
X
X00X
23 楼
当这世界五毛成为过街老鼠的时候 中国人就可以去掉东亚病夫这个称号了 道理很简单,五毛是独裁的产物,独裁就怕老百姓习武健身抱团搞共振,因此必须要弱民辱民,这就是东亚病夫的来源 当独裁消失,五毛随之也烟灰阉灭,这时中华民族就真正站起来了 现在还跪着呢,台湾香港人除外
w
wlhe03
24 楼
: 真正代表了亚洲人的素质是纽约唐人街地下室里打字撸管反共反华的民运政屁穷鬼。。 我晕威武。。。
M
MnMNeo
25 楼
好莱坞不拍啊,市场真空当然有人要拍。
z
zxc55
26 楼
中国人好自摸,自摸也能射
白垩纪
27 楼
香港逼一边拿中国民族情绪攒钱,一边对中国人打压欺凌
白垩纪
28 楼
这种欺骗性的电影帮港灿攒了多少钱?草他妈的。徐晓东,请你出手把叶问的后代全特么揍了,替天行道。
d
dzj
29 楼
因为在现实中打不过洋人,所以,只能自己拍电影打洋人,聊以自慰! 自慰而已!
d
dzj
30 楼
不打洋人,打中南海的蟑螂、老鼠更好!
俊尧
31 楼
中国人拍个能打赢打洋人的电影感觉很自豪, 洋人从没拍过打赢中国人会自豪的电影
a
azkaban
32 楼
叶问1893年10月1日生,1964年71岁还能打翻美军高手也是很厉害了,不过据说他没去过美国,真实生日是1899,不知真假。
怪叔叔的大发现
33 楼
怎么能打我爹呢?狗汉奸如是说
m
man_yam_esq
35 楼
手淫強身意淫強國
南方来风
36 楼
问题是这些电影里面的华人是不是整天嚣张无比,强势无比,邪恶无比,以欺负美国人为乐?最后是不是美国人主角奋起反抗打败了华人?如果是这样的话,你说的情况就成立了,如果不是的话,那么你说的情况不成立。
花郎
37 楼
电影里揍洋人,现实生活中给配三个学伴。
m
maniacchen
38 楼
Yes
x
xzhulhy
39 楼
香港想延续打洋人,可以把前几年的占中拿出来拍啊,那件事中,肯定有台湾特务和英美间谍的影子,随便拍拍就能大卖
x
xzhulhy
40 楼
但是把阿Q进行全民批判并得到人民认同,却是中国独有的,中国人不怕剖析自己的人性弱点
x
xzhulhy
41 楼
不见得,鸦片战争时候,英国人2W人,在中国港口架起大炮,打败了4万万中国人。。。没有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中国人同样是一盘散沙
医学先锋
42 楼
圣诞节都他妈滴不让过了 还他妈滴把八国联军扯上 因为现实里一直被洋人打 只能拍电影YY找回自尊 所以 这很重要
B
Beck_NZ
43 楼
需要一个属于老百的国家。
l
laolongdie
44 楼
阿Q在那个时代有选择吗?我再看过那篇小说,觉得把阿QTag 的都是傻逼,鲁迅也许都没仔细反思过,人为鱼肉,阿Q究竟在那个时代,或者在明末的汉人,无论你有选择吗?越卑微的阶层是越没什么选择的,这真是我不同时间解读过鲁迅这篇小说的感觉。 傻逼们,别天天阿Q阿Q挂嘴上了,我都懂的感觉,乱世里面,你没钱,你就是阿Q,就是傻逼。
m
medication
45 楼
文中很多錯處. 1. 葛柏並非警務處長, 最高職位乃總警司, 負責九龍區交通. 其人貪污所為, 傳遍華洋社會, 為很多洋人所不恥. 其後被捉及入獄,洋人也出了很多力. 2. 67暴動為左派發動, 罷市罷工罷學, 真假炸彈遍地, 炸死炸傷不少市民, 放火燒人, 激發市民怒火, 大部份市民站在港英政府那邊, 向左派說不. 3. 五,六十年代, 貪污瀆職, 華洋都參與其中, 單說洋人欺壓港人, 是一葉瞕目. 七十年代, 香港反貪, 成績斐然, 是洋人貫徹實行之功.
k
kelela
46 楼
狗粮正常操作 哈哈
Z
ZODIAC
47 楼
拉鸡巴倒吧,鸦片战争英国佬2万vs中国20万,还真是像极了智人对尼安德特人,中国人吹牛逼倒是有集体优势,14亿人集体做白日梦,吃几年饱饭又他妈觉得可以向11国宣战了